2024年5月23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1525

别让教师太沉重

2024/05/22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郭碧融

一名在小学执教一年多的教师致函报馆辅导专栏主持人,诉说本身任教的经历,从中可感受到她目前处在十字路口的心情,即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还适合继续当老师。

这名教师表示,成为教师一直都是她的理想,但在踏入教育界后,才发现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的课业教育好,还要兼顾很教育是一份需要热忱的工作,许多年轻人更因怀抱理想而踏入教育界,期望自己能让学生成人成才。但令他们无奈的是,现实的困境浇熄了他们的热情。

多行政工作,比如出席各种会议、筹办活动、负责文书工作、输入课堂评估成绩、美化校园等等。

繁重的工作导致该教师对工作产生厌倦,不明白为何教师无法只是单纯地教导学生,好好地备课,把知识传给下一代就好?

这个已是教育界的老掉牙问题,也是很多老师共同面对的困境。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教育部已推出七大措施,但关键是,教部有无完善机制监督执行效果,或者确保校方确实遵守规定?

其实,教部一直以来都很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工作,旨在提高教育品质,培养出能够迎向全球竞争的人才,遗憾的是事与愿违。世界银行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指出,尽管大马实现了近乎全民的基础教育,例如学前教育和小学的高入学率,但许多儿童的学习能力欠佳,有42%五年级学生在学期结束时,还未能达到熟练的阅读能力水平。

由此可见,教部的问题不在于缺乏理念或愿景,而是执行力欠佳,所以往往出现理想与现实不符的情况。若教部决意减轻教师的负担,就必须拟定完善方案达成目标,否则会有愈来愈多教师选择提早退休,及难以吸引年轻人投入杏坛,长久下去将导致师资不足,不利于教育发展。

虽然学生是教育部关注的群体,但教师是培育未来栋梁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一份“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理应获得同等重视才对。试想,不快乐的教师如何培育出具有积极、乐观、进取等素质的下一代?

更何况,时代的改变致使教师工作愈发艰巨,尤其在面对资讯科技下成长的新生代时,教师也必须调整步伐,应对学生因从小接触纷繁复杂信息而出现的各种脱序行为,比如未成年的性关系。

此外,少子家庭趋势的增加导致孩子一出世就备受呵护,许多家长不舍得孩子受委屈,动辄到校与老师理论,为教师增添工作与心理压力。

在刚过去的教师节,教育部长法丽娜就宣布,教部为全国教师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教师幸福指数”、赞助数字培训工作,以及通过“教师假期计划”提供的特别旅游配套,以提升教师的福祉和生活质量。

无可否认,有关措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精神、健康、生活品质等层面,但同样的问题,教部是否已经拟定好策略,确保有关措施贯彻始终,否则将沦为美丽而空洞的说辞,让教师白高兴一场。

教育是一份需要热忱的工作,许多年轻人更因怀抱理想而踏入教育界,期望自己能让学生成人成才。但令他们无奈的是,现实的困境浇熄了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到头来变成一名教书匠,只求完成教书工作即可。这不仅是学生的损失,也阻滞教育理念的实现,更不利于国家未来发展。

 

让华校回归教育本质

2024/05/21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骆宇欣

“华小一间都不能少”,这句口号,或者说愿景,听起来很悲壮,实际上不切合现实。

常常在人口普查之后大说特说的“华裔人口下降”,其实是人口比例下降,人口数量还是有在增长,生育率不至于低得学龄儿童减少。

学生来源与求学需求影响学校的存在必要。以历史背景来说,散布在我国各个城市乡镇的学校多是早期先贤开埠时热心教育所建成的。

那些村落乡镇因为经济结构的改变,比如原产品、采矿业、畜牧种植业的重心改变导致的人口外移而让原本繁荣的乡镇走向没落。

简单来说,目前所见的年轻人外迁到相对较大的城市找生计,原乡只留下老屋和老人,原有的学校也就自然少有学生来源,建得再辉煌,设备再齐全,福利再好,也难有突破。现实则是沦为微型、小型学校,靠着外族学生维持学校的存在。

虽然教育讲求有教无类,但是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华社资源是共享与善用了,但是华社是否也能共享到其他资源?看看那些宁愿收外国外籍学生也不愿意开放给本国各族学生的院校就很能说明现况了。

另一方面,城市学校则因为人口聚集而变得拥挤,特别是那些“名校”,往往因为报读的学生太多而被迫取舍割爱。那些进不了属意学校的学子何去何从?他们会选择“非名校”,坚持进华校?还是干脆转向国际学校?

华校的存在与持续,除了“人口”与出生率挂钩,另一个少人提起或不愿提起的原因是教育理念。

一些人对母语、民族教育并没有非常深的认同感,或者普遍上认为不必学得“很深”,只要听得懂、会说、能基本交流沟通就算过关。

华校不是宗教学校,华教不应该被当作一种新兴的“宗教”。多点批判与改进,打破山头主义,多吸引那些敢于担当的新生代进入华教体系。

这批人更认同西式教育,干脆把孩子送往国际学校,从小学到大学,让孩子在更开放的学术氛围中成长。他们有可能不愿意孩子被儒家学说束缚或想要打破东方中华传统的那套框架。

简单来说,有些人没有所谓的民族包袱,为子女“前途”,他们看到了更开阔的发展趋向,不想被局限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理念或意识形态。

选择教育就是选择某种特定的生活形态。童年与青少年时代形成的思维体系往往会深刻影响一个人、一代人的观点与行事。

就像某个政治元老小时候见识过华人老板,哪怕后来把子孙都栽培成巨富,他到老都认为华人有钱。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也不必多说。

民族教育也是如此。华族应该跳出框架,试着不要把华校与民族大义捆绑。试着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语言只是载体。

华校不是宗教学校,华教不应该被当作一种新兴的“宗教”。多点批判与改进,打破山头主义,多吸引那些敢于担当的新生代进入华教体系。

不再抱怨人口与生育率,以教育的本质来吸引学生,或许对华校是更好的未来。

 

解决华小师资需创造条件

2024/05/2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马来贤

一名华小老师在教师节当天,义愤填膺地恳请家长和各校老师,到官网作出投诉,将师资不足的问题反馈给教育部,以解决华小长期以来所面对的困境。由这名老师的态度,我们不难察觉这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已经困扰这些老师多年,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沉疴痼疾。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单是对教师形成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承担更多工作,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长期的师资短缺,间接造成师资的不稳定,从而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和教育秩序。这在影响教育质量之余,亦是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影响。

要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通力合作,除了加强华小教师的招聘和培训力度,也应该修正教师编制,确保每个班级都有足够的教师。再者便是通过提高薪酬和福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育行业,并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根据教育部的解释,华小教师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很多教师退休或提早退休、微型华小搬迁后学生人数突增,及来自砂拉越新老师在政策下需返回砂拉越教学等。如果情况诚如教育部所言,那我们希望这只是一个短期性的情况,而非政策性所引发的根本性问题,则通过有效手段,还是有望得到解决。

无可否认,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是造成华小老师不足的关键之一。只是有鉴于中文在今天已经愈发重要,并且越来越普遍性地成为了英文之外的一种商用语言,学习中文已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华小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借此做到提升学校的整体吸引力,才能在原有老师退休之际,有新血替旧更新的加入教师行列。

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师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以教学质量和学生反馈为基础,采取互动方式评估教师的工作表现,再用实质性的奖励方式来达到激励作用。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永远将不能嫌多的。

即便政府有对华小做出拨款,但华社的支持仍然是从未缺席的。然而多源流学校毕竟有异于独中,我们还是有必要通过舆论力量,推动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在这方面的关注度和其投入的资源。虽然临教在解决华小师资方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环境、健全管理机制等,都是可能解决华小师资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我们需要的是教育部的投入和推动,才能有效缓解这一长期困扰华小发展的难题。

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碍于条件和临教的地位,这个缓解师资短缺压力的方法,经历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只能是一个“临时方案”。

要真正的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仍然还是需要通过教育部,在国家教育系统内寻求方法,才能让问题真正的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否则不论是临教还董事部自己花钱聘请,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偏方”。

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环境、健全管理机制等,都是可能解决华小师资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我们需要的是教育部的投入和推动,才能有效缓解这一长期困扰华小发展的难题。

 

听歌拍曲想华教

2024/05/22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黄智鸿

看华教史不能只把眼光放在“物的进步”上,以为这些那些一栋栋的就是进步的标杆了,眼下衮衮在位诸公对许多问题不敢直视不想解决,这恐怕是一面门面越进步,一面内里就越退步。

“人的进步”,才是一部历史的真实命脉与真正意义。来日不得太史直书则罢,一旦有具史德、史识、史才者秉笔成册,载入华教史的,必然是以引领“人的进步”者为一流人物,其他则其次,而权奸者难逃其诛与夫遗臭世代。

时下华教界,许多人事困境,在与中华文化精义严重脱节,或只停滞于表面文化外衣之舞弄上。经、史、子、集,不学不讲,崇洋媚俗,再不深思熟虑,再不务本追源,跟不上文化步伐不为忧,还沾沾自喜于弄权玩术以为这就叫时代进步,到底也只是留给后人一段哀歌:“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想古来谋事做人有三不祥焉:智小而谋大者,一不祥也;才弱而任重者,二不祥也;德薄而位高者,三不祥也。盖势利

可以成事于片面,而无德无学养则一时愈成功一生愈失败。是非功过,真非马上奔驰,而案上废书荒学,心水混浊者所唇枪强辩也。

要之,学风衰颓,道统不承,精神气节涣散,有空间感,而无时间观,造势取宠,简单粗暴,如此这般,一切无根无望。纸上谈兵固然不足,然而岂有无学养不读一卷经史,便可以急忙起而行道而有成者耶?讳病忌医,终无真章。奈何。

惟《论语》载一言,曰:“本立而道生”。想做人做事要有态度,文教正业不止一端,然而无论大小深浅内外上下,只不务本,便百害而无一利。读钱公宾四先生《史学发微》见两言,一指史学精神在于明“世运兴衰,人物贤奸”;一则有感而叹曰:“奸尚易辨,贤更难识”。时事真相何时水落石出,是非功过不宜强揣臆测,然道理自可默识于心。至于谁积阴德,谁怀阴险,终究自有公论。

先儒陆世仪诗云:“水到渠成看道力,崖枯木落见天心”。是非得失叨叨扰扰之际,有志传道授业解惑之士师,期间依旧“默默耕耘”又何妨?毕竟,士农工商,各有其位,各有其职,各有本分,正心诚意各尽工夫,方是正道功力,有补世运。其实,世道如今,无论办事议事,端正心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