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341

以双赢策略争取承认统考

2022/04/08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黄圣铭

上届大选,统考课题让火箭加分,吸引了空前多的华裔选票;但大选过后,因承诺即刻承认统考的宣言没有兑现,而且显得遥遥无期,结果加分变失分,选票在流失,形象在压缩,应验了先哲老子那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凡事别高兴太早,风水会轮流转。

统考课题,相信火箭或希盟不敢再提起,那会自讨没趣,自揭其短,因此这个课题反而成了马华或国阵可以加分的课题。

世界所以乱,是因为超级大国想独霸世界,独享利益。因此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和谐,必须倡导和坚持“协商、包容和双赢”政策,特别是在处理种族之间,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更要如此。

华教课题愈“战”愈僵持

承认统考,是华社多少年来的愿望,每届大选都在争取,但都以失败告终,上届大选好像有希望了,看到影子了,却原来不过是海市蜃楼!所以会屡战屡败,问题出在“战”字,即部分华教工作者或领袖曾把华教与社会运动挂钩,想靠政治斗争来争取公平权益,马华也被描绘成华教不平等待遇的罪魁祸首(没有意识到那是英殖民主义者有意挖的坑),这使华教被政治化、复杂化、种族化、互不相让。

因此华教工作者和领袖必须放弃“战”之策略,改为协商与双赢的方式,以处理统考的承认问题。

独中可先释出诚意

在承认统考问题上,独中应该采取主动,为表诚意,独中可以在马来文课程上做出改变,也就是采用政府制定的中学统一课程KSSM中的马来文课程,并且使用国家语文出版局的中一到中五的相关课本。

接着,规定高二学生必须报考SPM马来文科,并以该项成绩列入统考成绩中。这样的调整,独中可以省却自编马来文课程和批改考卷的工作,一举两得。如果能够的话,要求教育部派出马来文教师来支援独中,那更是锦上添花。

高三阶段,独中可以免去马来文课程,集中时间和精力备考马来文之外的其他科目,相信这有助于提高统考生的整体水平和成绩。

华社退一步是向前

目前绝大部分独中生都有报考SPM,而且有很多考生都考获优异成绩,包括马来文科;所以,若政府规定承认统考的其中一项条件是SPM马来文必须优等是可以接受的。独中生是有能力接受这项挑战,何况学好马来文既是责任,也是前景,对升学、就业、创业和生活都有好处。

华社如果对上述课程的调整达到共识,可以通过马华与巫统主流派领袖沟通协商,由于独中已表现出对提升马来文的努力和诚意,算是退了一步(其实像插秧一样,退步是向前),相信巫统主流派可以说服马来社会以承认统考,何况这项承认,对国阵特别是马华将加分不少,马华届时可以大声说:一里路我们走到终点了!华社多年愿望实现了,董总诸君也可史册留名。

 

同侪辅助计划如何帮助后进生学习

2022/04/09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高丽萍副校长

通过脑科学的探讨,我们知道静心(Mindfulness meditation)对培养专注力的有效性;从“神经可塑性”“成长性思维”理论,打破既定观念,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增强学员的自信心。

每年年底成绩单出来后,都会有部分成绩在及格边缘的学生,在留级与转校的分叉路上徘徊。站在教育角度,我们明白孩子的能力没有问题,欠的只是态度。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常问,为什么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也清楚成绩低落必须面对的后果,可依然不愿意好好学习呢?根据老师平日的教学回馈,造成这群学生成绩低落的主要原因,不外是没有学习意愿、上课不专心、懒散、爱玩、沉迷电游等。

20197月至9月中,校方针对上学年成绩不达升班标准的学生实施了“同侪辅助计划”。首先向全校招募了120多名学生志工,以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方式,在放学过后陪伴他们读书、做功课。其次,校方让每位行政老师领养5-6位学员,以便及时给予关心、提醒及鼓励。此计划的可喜之处,是双方都获得不同的成长,志工除了体验到助人的乐趣,在教导别人的过程中,也巩固了自己的学习。学员在获得陪伴和关心下,开始改变自己对待课业的态度,效果令人鼓舞。

另外,校方每天早上上课前,在大讲堂集合学员,由老师带动做简单的拉伸体操,唤醒身体的细胞,迎接美好一天的开始;过后进行10分钟的“静心活动”,静心过后,校方分享认识脑科学的微视频或有激励性的美文;最后以一句富有启发性的好话结束25分钟的活动,作为对学员的祝福和提醒。放学后,再由学生志工陪伴阅读或做功课。

通过脑科学的探讨,我们知道静心(Mindfulness meditation)对培养专注力的有效性;从“神经可塑性”“成长性思维”理论,打破既定观念,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学校也邀请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分享他们怎么看待学习、怎么对待生活、如何分配时间等等;提供另一种不同的视角,让学员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起到自我调整的需要。

大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懂得分配时间。因此,教务处伙伴设计了一本精美的学习日志,供同学们记录每天的日常,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规划时间,也方便相关老师能清楚知道有关学员的学习进展,同时提出建议。

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学员会认为这个计划是成功而有效的,并感恩教师与校方的努力及对他们的用心。下学年成绩出炉后,77.04%的学员成绩比上学年进步,除了成绩的提升,年底留级的人数也大幅度减少。

在变革的过程中难免遇见种种棘手的问题,但是,上述经验提醒我们,不管怎么做怎么变,教学要有成效,必须先照顾好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才会顺畅。

 

恨铁不成钢,矛头指错方

2022/04/07  星洲日报/大北马

~作者:陈云清

孩子班上,有个友族同学,其家长常与我保持联系,特别是孩子课业上的疑问,以及学校的一些活动事项需要进一步确认时,都会私下联络我。

这名家长对于华小教学充满信心,也希望孩子多掌握一种语言,即华语,因此把孩子送进华小就读,即便很清楚本身和孩子将面对许多的挑战。

由于本身不谙中文,每次老师在群组发送讯息或通知时,这名家长就会用谷歌翻译,以第一时间掌握内容,若有不清楚或感到混淆的,也会私讯我作进一步了解。

当然,校方及老师也体恤有友族家长在群里,因此一般上都会用双语来发出通知。

只是,让这名家长深感棘手的,是在以华文作为媒介的课业方面,难以辅助和从旁指导孩子,唯有向同学家长求助。

特别是疫情期间,学校过去两年,大多都是在居家网课中进行教学,这也使到友族同学在掌握华文为媒介的课业上,面对很大的阻力,而家长也只能干着急。

但是,家长和孩子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也没有考虑转校至其他源流学校,而是继续留在原校求学。在同理该名家长的心情之际,我也提醒孩子,多点留意有关同学的需要,适时伸出援手。

在这名家长眼中,看到的是素质教育,为孩子安排属意的教育源流,以应付未来世界的需要。家长要让孩子入学华小、国小或是淡小,自有本身的考量与选择。

遗憾的是,在前首相敦马哈迪眼中,他看到的是多源流教育体系阻碍国民团结,造成人民分裂。

这种论调,他不是第一个提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只要还有回响或是政治需要,就会继续存在。

国民学校自有其本身特色,教育部这些年来也致力落实各项计划,立志要把国民学校打造成家长们的首选。

不会有人阻挠政府的这份努力,毕竟,能把学校打造成一流学府,这是国人向来的愿景,也乐见其成,只要成果显现,家长挤破头都想把孩子送进去。

然而,不能本末倒置的是,只允许特定源流学校存在,而其余源流却被套上分裂人民的莫须有罪名,这是怎样的一种逻辑思维?

若政府在提升国民学校的努力上仍无法立竿见影,那应该自我检讨当中出了什么差错;恨铁不成钢的有心人士,不能因为国民学校未能成为所有家长的首选,而把怨气发泄在默默耕耘的其他源流学校身上。

封建的论调,到底还会有多少呼应力?世界已走在全球化时代了,再固步自封也只能自讨苦吃而已。

身为马来西亚人,我们都冀盼各族间生活安好、相互扶持,诚挚以对绝对可以打破猜疑,同时要对那些挑拨离间的分裂论调保持警惕与三思,因为往往就是这些人,才是分裂族群的始作俑者。

 

和孩子一起上的情感课

2022/04/09  星洲日报/星云

~作者:温裕华(史里肯邦安)

欢愉度过新年后,渐渐回到生活日常。新年后的2月,一半在喜乐中度过;另一半就和儿子上了堂情感课。

饲养了半年的小鱼儿,在一个悠悠的周日,不知何故全死了。鱼儿是去年8月开始饲养的,当时先生心想,大疫之年孩子关在家无聊,养鱼除了逗他开心之余也能让他学习照顾。鱼儿死去那周,孩子哭了好几回,特别是在晚上临睡前。我没跟他说:“男孩子不可以哭。”因为我本身也是个爱哭鬼,更不觉得哭有分男女。

我观察到,孩子每一次经历悲伤,在爸爸面前和在我面前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在爸爸面前,他试图按捺住悲伤,想哭又不敢哭;而当爸爸不在或入睡后,他的反应是放声嚎啕大哭,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见他沉溺于悲伤,我就好像看见以前的自己。他让我想起了8岁那年失去小狗的自己,也是那样的脆弱无助,就像心爱的气球忽然从手中缝隙溜飞一样,只能仰望窗边,不断地问为什么,眼泪也一行一行地落下。

那天临睡前,我们坐在床边,我慢慢和孩子分享小时候的自己也和他一样,那么多泪,那么不舍得当时的失去,当时的我也和他一样哭得好惨,当下的感受就像世界末日般,天灰灰,只有眼泪。

我觉得这孩子复制了我的性格,好像生了另一个自己一样,在他的成长旅程里,让我重新遇见曾经的自己,让我有机会回到过去舔舐当时的伤。

交谈中,我还不经意地从心里溜了一句:“所以妈妈之后都不太敢养宠物了。”说溜了嘴后,孩子湿润的双眼看着我,我才意识到自己心里面住着的小孩,当年为了避免失去的忧伤,而选择了压抑爱的流淌。

接受、面对、走出去

最近因文字接案需要,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是谁,剥夺了你自信的权利》,里面其中一个小节谈到,我们有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会刻意避免一些事情,以为这样的选择是在保护自己,其实并不然。仔细一想,开始意识到我的自我保护随着年岁,变得越来越强烈。因为害怕失去爱,选择避免爱;因为害怕被批评,选择沉默;因为害怕真实的自己看起来很脆弱,所以选择伪装坚强。

我一直很喜欢写作,一方面总觉得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心里很多纠结放不下,找人倾诉又满足不了我思绪万千时的唠叨欲望。然而在写作的旅程,我总是感觉自己欠缺些什么。最近,内心有股声音告诉我,是“真实”;也许正是内心那份情感压抑,阻碍了真实情感流淌到写作里,而流失了养分。

这次的情感课,除了陪伴孩子度过失去的悲伤,同时也带自己回到悲伤记忆里,陪伴自己带自己走出来。

最后,我告知孩子,我们生命中不时会遇见流泪的事,伤心难过后就要带自己走出来了。我指着房间的两道门,告诉他左边的房门是“接受、面对、走出去”;右边的厕所门就是“一直躲在黑暗哭泣”。然后轻声说:“妈妈学会选择了左边那道门,愿你也是。”

2月我另一个烦心点,是转职在家后原本顺遂的文字合作案,因内部的人手调配而起了繁琐变动,心情不禁一度卷入了黑漩涡。在不舒心的时节里,静静地回看自己的生活、细读自己写过的文字和关心世界正发生的大小事。

就这样,像一个摄像头从对焦微小,回调到超广角的视角。俄乌交战,死伤无数,虽然生命同样可贵,但每回看到原本天真活泼的孩童伤重不治躺在血泊中,真令人好揪心啊!哎好无辜的他们,小小的身躯却要遭遇这样的浩劫。

我觉得生活就像摄影,有时需要对焦微小,有时要调到广角的摄视,或许就会发现自己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如此地微不足道。不舒心的感觉会慢慢散退,力量渐渐回流内心。

祈望俄乌战火尽快结束,还老百姓平静的日子。

愿你我的生活,平静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