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1344

陈嘉庚精神穿透百年

2022/04/17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蓝中华博士

2022222日,我终于收到了来自厦门的包裹。因为疫情的原因,该包裹迟到了约半年。这是一封寄自中国厦门市陈嘉庚教育基金会的贺信。

贺信祝贺作为陈嘉庚奖学金得主的我顺利从厦门大学毕业,并冀望我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弘扬嘉庚精神等等。除了贺信之外,包裹内还附上一本《厦门简史》。信和书都不重,重在陈嘉庚精神从薄薄的信纸传递了过来。陈嘉庚,这个人物和名字,我曾从报章上看过和阅读过,知道他是一个伟人。已经离世数十载的陈嘉庚,本来与我不会有任何关系。2017年,我获得了厦门大学博士课程与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的录取,让我与这位伟人有了联系。

2017年第一届陈嘉庚奖学金的受益者多达312名,分为博士、硕士、本科和短期中文等课程奖学金。陈嘉庚奖学金涵盖了全额学费、杂费、宿舍费,以及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每个月获得的生活津贴各别为3000元、2500元和2000元人民币。

资助学子完成梦想

相比起中国政府奖学金或新汉学奖学金,陈嘉庚奖学金不是最丰厚的,惟该奖学金的设立及时地帮助许多学子完成受教育的梦想。我与一位马来西亚同胞和越南学生,共同成为了第一届陈嘉庚奖学金博士班得主,并负笈于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

也与其他奖学金不同的是,所有奖学金得主必须上一个学期的《陈嘉庚精神与华侨华人史》学分制课程,参观陈嘉庚纪念馆和陈嘉庚墓,以及出席各种缅怀陈嘉庚的戏剧和话剧表演,还有一次“西安和延安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和课程,本来对陈嘉庚伟人事迹不熟悉的学员都可以有一个较深的掌握,特别是对陈嘉庚的精神有更深的体会。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庭,无法与其他同龄人在同一个起跑线起步,但获得比他人更好的知识,将可突破原生的限制,未来从而有无限可能。要求知识,唯有教育。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命运,都可以依靠教育而获得改变。

陈嘉庚在百年前就领悟了这个道理。从20岁第一次出资2000银元在集美创办惕斋学塾到他辞世为止,他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多达118所,一生用于资助教育事业的资金超过1亿美元。

毁家兴学富豪难比

1929年全球经济衰退,陈嘉庚的企业也深受打击。当时一家英国银行愿意贷款帮助陈嘉庚渡过难关,条件是要停止资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从而可以减轻其资金支出负担,但陈嘉庚的回答是:“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陈嘉庚变卖家产保住了厦门大学续办,成就“变卖大厦,维持厦大”的陈嘉庚精神佳话。

陈嘉庚的捐献可能无法与当代超级富豪一掷千金的捐款相比,但他的毁家兴学的捐献精神高度,是那些超级富豪无法企及的。后人可以继续受惠于陈嘉庚的遗产,证明了他坚持办教育的精神,是非常正确和独到的眼光。

受惠于陈嘉庚遗产的悻悻学子,没有数万也有数千,他们得以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全赖于获得受教育机会。

财富和家产传承不过三代,陈嘉庚精神通过兴学办教育却能穿透百年代代相传下来,这为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教师也得做研究

2022/04/16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博士

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是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之一。十余年前,教育部倡议小学教师都要具有学士文凭。最初只是鼓励,教师得自掏腰包深造;后来发现离开半数的目标尚远,已近乎奖励了,教师只要回复手机短讯便可报读。也因此,2011年起,大量的教师读大学课程,国内公立私立和师范同步开班。

现今没有学士文凭的教师已经是少数。下来当然就会鼓励教师更上一层楼,读硕博了。教育部每年都提供奖学金给教师深造,名额还不少。为了确保教师是真的进修,教育部把关也比过去严格。拿了奖学金进修而未能如期考获学位的,还得赔偿违约金。

让教师进修,当然是基于水涨船高的原则,希望他们可以更好地栽培国家栋梁。教学是门艺术,却也不失其科学依据。多几分理性,教师将能更好执行任务,不会事事只凭“我认为”、“以我的经验”而行动。

师范学院升格为大专后,增加了“教育研究”这门课,而且分理论和实践施行两个学期。早期只是重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个新的概念,是专为上班族而设,一边做研究,一边还得执行工作。

行动研究的目标并不在成果,而是过程中的自觉。教师不能用“前测后测”证明自己的行动多成功。要知道,日夜对着一只猫,一段时间后猫儿也会跳探戈。行动研究可以是老课题,用XX法教识字,用YY法教阅读。重点是教师如何依据理论设计教学,又如何测试学习成果,如何检定自己教学上的得失。

近年还扩大了研究模式,如实验性和准实验性、人种志、个案等质化和量化的研究法都采用,拓大教师的视野,也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最近我的学生采用人种志研究报道某校何以成功打造校园阅读风气。这是一项描述性的研究项目,必须实地调查、参与、观摩才能做到,间中不乏数据的支撑。这比起过去把报告当论文的做法要实在得多。

 

老师常看见的假相

2022/04/1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杜新宝

看真相,是每个人一生在做、在学、在修的事。但不幸的是人一生看见的假相比真相还多。所谓看真相,未必是指看外在世界的真相。看真相之难,不是因为外在世界在我们体外,有个距离。即便是存在于我们身上的真相,也难看个究竟。学生把父母的期望、工作市场的热门需求、高收入的诱惑误认为自己的热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父母常看见的一个假相是“孩子是我的”,就如“汽车是我的”一样。孩子出世时,父母一般都会感觉到自己得到了一个孩子,就如拥有了一辆汽车,很少有人会当其时就清楚地意识到这眼前的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虽然这是一个常识。一个常识如果缺乏对它的当下意识,就会失去深度,而且巩固的常识常常引发不好的后续发展。   

什么后续发展?就是既然以为孩子是我的(即没意识到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就必须在我的掌控之中。有一段时间,孩子会在父母的完全照料、关心和指示之下生活,丝毫没有违背父母意愿的情况出现,这是段非常惬意的时期,更巩固了“孩子是我的”假相。但这样的美满关系迟早会生变,孩子的个人色彩、作风会越来越强,行事会越来越常和父母的意愿有出入。没及时纠正“孩子是我的”这个错误认知的父母就必然感受到“为什么孩子不明白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为什么我爱他,他却对我没礼貌?”等的不解和苦楚。   

老师常有以下的观念,即“我是你的老师,你必须听我的,至少你在我班上时就必须听我的。”(下文称为A观念)A 观念的确反映出成功的教与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学生不听老师的,很多精力不是花费在教,而是花在厘清不必要的质疑,比如老师说:“地球是圆的。”,学生却回应说:“是不是喔?难道你亲眼看过?”,那要如何顺利地教下去?注意,学生不是问:“老师,我们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后者是一种对知识的求证,而前者却是对老师的质疑。上课时,老师经常会凭自己的专业和经验决定某些细节或部分可以暂时不向某阶段的学生讲解,但若因此而被学生质疑是因为不会才省略不教,这对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缘分其实是一种打击。

希望学生信任自己以便顺利教学对老师而言是很自然的,但老师不妨自我观察一番,或许不难发现自己更彻底的期望其实不只是得到学生的基本信任,而是自己所讲的学生都能马上接受、绝对相信、一点就通,也期望学生都能完全遵守指示、积极配合让整个教学过程圆满完成。这是许多老师在心底刻画的美满教学图景,就像父母希望孩子绝对乖巧一样,但不幸的是这样的图景表示以上A观念变质成了老师常看见的A假相。   

只是,一种米养百种人,一个班有千样的学生,父母面对的是家里已长大的几位孩子的个人意愿、性格,但老师面对的是一班几十位(小学、中学)甚或百多位(大学)的学生,有的比小孩还乖巧,有的简直比老人还固执(虽然老人常是智者的象征,但也常给人“固执”的印象)。有的学生真的如你愿,明白你的用心,有的对你的劝导无动于衷、嫌你唠叨、自以为是,甚至投诉你。老师要如何在这样的前线战场每天调适自己,以避免一次次地怀著A观念却看见A假相并因此遭受不必要的挫折和痛苦?当然,偶尔会有好的学生表达感谢、送个小礼,不时有成绩杰出的学生让你感觉欣慰,但老师每天的工作基本旋律都由为数不少的不同调学生弹奏,很难不看见自己的用心如何不被违逆或忽视,这就造成老师常常因自己内心的期望和实际情况不搭调而不愉快。   

老师常告诉亲友说改考卷使自己的血压飙升,改考卷是最好的体会A假相如何发挥巨大威力的时候。理智上你明明知道会有无法作答的学生,会有把你强调了无数次的重点忘得一干二净的学生,但你还是忍不住会生气、不明白学生到底是怎么了!你会找同事吐苦水、你会在心里边批改边骂,如果不是有规矩约束著,你还会扭学生的耳朵呢!   

把场景从改考卷转移到日常教学的大小事中,你就不难看到因对A观念拿捏不当而制造的A假相如何影响老师的情绪、用词、语调,甚至教学时的脸色、肢体语言等。一个过去曾省吃俭用而成功获得学位的老师,很容易会期望眼前的学生也少关心美食,省点心思多专注学业。一个曾自豪自己有过艰苦求学经历的老师,必然多少要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说出自己的“威水史”去提点学生。他可能会指著你,或指向天,然后以强悍的气势问你:“我既然做得到,你为什么做不到?”、“我既然是为你好说这一切,你做为我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好好听进去?”这一切的例子和描述,相信大家很快会联想到最近沙亚南玛拉工艺大学女教授的例子和形象。但我要讲的不是她,是一般老师多少都会染上的毛病。   

说到底,真正的解决之道当然是靠自己去慢慢认知真相,不是马上去报读激励课程或出席爱心讲座。要看清真相并摆脱假相,需要经验、思考和纪律三者。经验层面是指看尽学生的各种众生相,去听学生各种勤力、懒惰的理由、去观察各种老实和善编谎话的学生、去接受有比被艾因反控告的老师更会讲黄色笑话的学生存在的事实,去了解学生学不懂某一个概念的种种障碍等。   

学生的众生相看得多,通过思考将之和自己原有的观念、认知对照一番,这一步必然引发许多的不解和难受。然而,思考必须是锲而不舍的,那么从一篮子的不解中才会慢慢冒出解题点子,从一箩筐的难受中才会慢慢萌生智慧,那么即便老师或许最终仍然无法担保学生在他的教导下都能成功,但他自己却会越来越成熟,如果他有足够的纪律去根据自己的思考结果改善自己的话。改善自己不会是一件快乐的事,这就显得纪律之重要。如果你是位爱吹捧自己的老师,现在要你认清吹捧自己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重,因此决意一个月不在学生面前提自己的长处,那会让你浑身不自在,没纪律的话怎能坚持下去?   

看尽学生的众生相、持续思考和自我纪律,这构成老师漫长的成长过程。有的老师教书几十年,成功破除A假相,但失败的也不少。失败的或许问题出在几十年执意只看心中如来相,不见学府众生相,或许是不善于通过思考处理自己所见所想的冲突,也或许虽能得一清二楚,也思考得彻底,但就因缺乏纪律而无法改善自己。上述女教授是哪一种?你我,又会是哪一种?

 

华族的多语混用现象

2022/04/1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孙和

根据统计局2020年的人口调查报告,在2020年大马总人口为3240万人,其中非公民为约270万(占8.3%)。在2980万的公民人口中(占91.7%), 土著人口有2068万人,其中马来族占总人口的57.8%,其他土著占12.2%(这主要指东马砂沙两州的土著,共有364万人)

至于华人有691万,占公民人口中的23.2%,也就是华族人口虽增加了74万人(2010年为612万),可在人口占比却是呈下降趋势(2010年占24.5%)。

易言之,马来族与其他土著的生育率高于华族与印族。这使得土著的占比从2010年的67.4%上升到2020年的69.4%。也就是总人数与占比均呈上升趋势。这是个长期以来便引起华社关注的演变。

依据中文维基百科的资料,在2020年华族的语言使用状况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包括华语的方言分类,另一则是包括华语。就不包括华语的方言分类言,在2020年闽南语(即本地所说的福建话)使用者约309万人;客家话180万;广府话165万;潮州话47万;福州话21万;海南话9.2万;广西话3.7万及华北话3.1万。此处的华北话主要是指来自中国华北的沙巴华族。

在整个东南亚,只有沙巴有来自华北的集体性移民,他们的聚居区也称为山东村。

就包括华语在内的分类则是操华语者占59.1%(约451万人),操英语者占5.3%(约40万人);其他方言群使用者占比则相对下降到广府话15%,闽南话12.9%;客家话6.2%;潮州话1.3%;福州话0.2%;海南0.08%及其他0.02%。

上述资料应是中文维基百科依据大马统计局所取得的数据,其准确性如何?恐怕只能说仅供参考。这情况也见之于有关华族宗教信仰的数据,如2010年有83%的华族是佛教徒!

说仅供参考是因为进行人口调查的调查员未必有充份相关知识,而且未必有花那么多时间去问及那么详细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大马华族有很大比例是多语混用与多教混信者。

入乡随俗

此外,由于城镇化作用,各方言群已多是混居。通常情况下,在闽南人占多数的南马与北马,其他方言群会入乡随俗地被闽南语化;而在中马,如雪隆与怡保一带,其他方言群也多会被广府语化。因此,籍贯与方言使用未必对称。

一般情况是,即便能保留籍贯方言,也较可能是“母语化”即跟随妈妈学妈妈的母语(方言)而不是父亲的方言。特别是在小家庭。当然,其中也会有母语与华语皆学者,差别主要在于程度(懂多少)。之所以语言是种熟能生巧的技能,有用进废退的作用,不常用就会生疏,不太可能样样通样样精(只有少数是全能手),较可能是一专多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近20年来操华语的“华语人”占比在日趋上升。如在2000年操华语者仅占25.4%(144万人),在2010年是46.6%(约309万人),到了2020年更升至59.1%(约451万)。当然,所谓“华语人”并不只说本人只懂或只说华语,而是说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语言,比方说在学校用华语,在朋友与亲属间也用华语或方言,这是大马华族的一个有趣现象。

1970年代英校被马来语化后,绝大多数华族均选择把子女送入华校,至少也要读6年的华小。这6年已足以打下基本上足够用的基础。与此同时,1970年代以来华教人士也推动多讲华语少说方言运动,外加上中国的崛起与中文的实用性在上升,多讲华语已成了风气。

可以说,日益多的华族已是华语人,即便不是华校生,也或多或少懂得说华语。这是个大趋势。毕竟,来自中台的讯息,特别是中国的讯息量庞大,许多知识性或通俗文化(如电视剧,流行曲)也是中台制作,大马华族接触华语华文的频率只会日趋频密,这是大势所趋。

一个耐人寻思的现象是,马来语虽是国语与官方用语,可大马的华族与印族间很少使用马来语;只有在与马来族或华印族来往中才用上马来语。在印尼或泰国,华裔或华人之间也常用印尼语或泰国语交谈,为何大马华族与印族(主要指泰米尔族)内部不用马来语沟通,确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多语混用中有主有辅

至于英语,不少受过较高教育水平的家庭也倾向于用英语沟通,甚至把英语当成第一语言(母语)。这当然与英语(功利)价值有关。

就华族的情况言,近20年来的趋势是,即便在家庭中使用英语,通常也不忽略华语或有可能是英语为主华语为辅,或华语为主英语为辅。

同理,在多语混用的华社,也较可能是多语混用中有主有辅。大体上言,年轻一代较有可能用华语与子女沟通,华语可说已成了华社华族的大众语,共通语。华族与中国人或台湾人可说沟通无障碍,这确是一项语言优势。华语能成为华社跨方言群的普通语,华教人士的贡献可说功不可没。

说起来像华社这种多语混用现象可说是独一无二的。之所以与我国的方言群历史根源有关。在中国,北方多说普遍话,其他地区多是普通话与本地方言群两者并行而不会像大马这样多语多方言群并行。新加坡本也是多方言群,可方言在新加坡已日趋没落;香港则是广府话与英语较盛行,大马则是多语争鸣,华语虽是日趋普遍,可不同地区依然看到不同方言“壮”志依然。

尽管对华语与不同方言的掌握程度不一,大体上可以说,日益多的华族已成连字号“华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