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教育体制的矛盾
2024/11/29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林国安
日前,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艾美娜分校)正式动土,主礼嘉宾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吉隆坡中华独中(艾美娜分校)是以“Sekolah
Menengah Akademik”注册,将采纳“双轨”办学模式,学生须要参加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和独中统一考试;这种模式可资有条件的独中建校发展参考。
鉴于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掣肘,设立新的独中是不可能的事,只能维持现有60所学校而已。这些年来,也只有在特殊政治氛围和难得机遇,才迎来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和宽柔中学至达城分校的成立。
准确的说,这两所分校是宽柔中学的“古来校区”和“至达城校区”;法定独中还是60所。陆兆福部长在上述动土礼声称吉隆坡中华独中(艾美娜分校)将会成为我国第64所独中,不知有什么法理依据?
独中建新校无门,另辟蹊径,申请在校本部以外设立校园或分校,缓解学额爆满的窘境,满足区域学子接受母语中等教育的需求。宽柔中学两个分校秉承校本部教育理念和办学方针,成绩斐然,是成功的例子,可作为独中建校发展的典范。
然而,如果像陆兆福部长所说的,吉隆坡中华独中(艾美娜分校)是以“Sekolah
Menengah Akademik”注册,采纳“双轨”办学模式,学生须要参加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和独中统一考试。那么,它对独中建校发展未必具有普适性和借鉴意义。人们还会担虑这可能重蹈前朝国阵政府教育部和马华公会倡导的所谓“独中新模式”的覆辙。“独中新模式”衍生至今独中地位仍不明确的关丹中华中学,华社是心存疙瘩的。
问题的主要症结还在于“双轨”办学模式,牵涉独中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是独中推进教育改革不能规避的主要矛盾。
考察独中“双轨”办学模式,其典型特征是校方于正课内为学生提供独中统一课程和国家教育课程,学生可以参加独中统考和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以备多元出路需要,却也凸显“教育异化”现象。
课程结构失衡与臃肿
首先是课程结构失衡与臃肿。“双轨”办学模式的课程设置,包含独中课程和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些同一科目竟采用两种语文教学(如历史科,两节中文教学,两节国文教学),导致每周总节数超出独中课程标准课时至少20%。
再者,应试导向的课程结构,缺欠必修与选修、分科与综合、学科与活动、统一与校本等课程的多元整合,难以突出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特点,对培养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是一大局限。
其次是受教育者个体的异化。“双轨制”办学,招揽优质生源,以培养少数精英为办学成功标志,忽略了多数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成功机会。而“应试文化”扭曲的学生观与人才观,考试的失败者,唯有面临淘汰的厄运,甚而带着“失败者”的心态步入社会。
独中教育体制,难以确保学生“质的一个都不能少”,毕竟是一种缺憾。
看来,当前独中统一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避免受制于“异化”的办学模式,是独中教育体制改革须要迈出的关键一步。
其它如“双轨制”独中一些高二学生考获SPM文凭之后即离校到国内外大专院校深造,导致高三开不成班、有损民族母语教育学制的完整性,也是影响独中教育体制改革的因素。
坚持民族母语教育理念
独中办学,尽管有其自主性和灵活度,却也诚如其名,展现独立性和民族性,这是华文独中有别于国民中学的优势。
砂拉越政府全面承认独中教育和独中统考文凭,看重的应该就是独中独特的教育价值。
因此,独中办学者实宜摆正思想方法,规避认识误区,坚持民族母语教育理念和办学方针;对于建校发展,不仅仅在于增加学额,拓展生源,而是完善独中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民族母语教育质量的战略规划。
嘉庚精神的时代意义
2024/12/02 南洋商报/言路
~作者:锺启章
有些人,你看不到他,但却能一直感觉到他的存在;没有出现在你身边,却一直出现在你脑海;没有留在你的生活,却一直留在你的心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肉体终究会消亡,而不朽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价值。诚如朱熹所说:“苟有益于人,虽死犹生。”而陈嘉庚先生就是属于这种人。
陈嘉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教育家、企业家和慈善家,之所以令人镂心刻骨,难以忘记,在于他的高山景行、丰功伟业,尤其是在教育事业上的建树与爱国爱族情操。他的高风亮节、不朽精神,环视古今,无以伦比。
嘉庚精神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瑰宝,值得我们世世代代传承弘扬。
五大精神体现七大领域
陈嘉庚一生事迹集中表现了公、忠、毅、诚、廉五大精神,而其精神主要体现在七大领域:
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陈嘉庚目睹了中华民族在近代的苦难遭遇,深感国家落后、人民困苦。他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投身于救助祖国、振兴中华的事业中。他捐资创办厦门的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等教育机构,为培养人才、振兴中华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积极支持抗日战争,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伟大的教育报国思想
陈嘉庚认为,教育是救国强民的根本途径。他一生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创办了许多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不论是在任何时期,教育永远都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计。陈嘉庚的教育报国思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是放诸四海皆准、亘古不变的。
三、民族振兴的倡导
陈嘉庚主张中华民族应当自强不息,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他的思想深受当时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他呼吁华人团结起来,为了民族的利益和尊严而奋斗。
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陈嘉庚出身贫寒,但他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创业,成为著名的橡胶大王。他把挣来的钱大部分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无私奉献,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精神即便是今天依然非常需要。
五、民族认同的塑造
陈嘉庚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华人的民族认同,他强调华人应当自觉维护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保持与祖国的联系,同时也应当融入当地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六、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陈嘉庚十分重视团结华侨、凝聚侨心侨力。他积极组织华侨社团,开展各项救国活动。他主张华侨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陈嘉庚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精神在今天还是迫切需要的。
七、慈善事业的奉献
陈嘉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他捐资兴办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为社会贡献了大量的财富和精力。他的慈善行为体现了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慈善典范。
陈嘉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论是在什么时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各方大力去推动与弘扬。陈嘉庚精神在马来西亚的传承者,比较著名的有陈六使与李光前。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道路艰辛却能传承至今,其中一个原因是华商的善于经营及慷慨捐输与坚毅不懈的支持。陈嘉庚的兴学办校理念,给马来西亚华社留下不朽的文化遗产,就像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无数后人一样。
华中校长荒
2024/12/02 星洲日报/大霹雳
~作者:陈世传
华中闹校长荒是那个方面出现问题?那个单位又应该被问责呢?
华校闹师资荒的问题,数十年来都是一项解决不了的“顽疾”,如今再闹出华中闹校长荒的问题,真叫华社不解与心痛。
先说华校一直解决不了师资荒问题,政府换了再换,部长与官员亦是,但问题始终没有一劳永逸获得解决,到底是培训师资的体制出现问题,抑或是官员执行上出现偏差,又或是真没有华裔子弟要当教师呢?
根据笔者近两年多次采访华中闹校长荒课题得知,闹校长荒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卡在没有适合或符合资格的人选,如资深副校长没有完成“全国教育领导者专业资格课程”(NPQEL)课程,以致未能通过担任校长的最后一关。
根据报读NPQEL课程的条件,包括申请者需属于DG48或具备3年行政经验的副校长,以及距离退休年龄,至少还有5年的时间,并且在完成NPQEL课程后,出任校长者的公务员级别需达到DG52等。
若根据教育部的“8863”体制,即一名具大学资格的老师,若在25岁时成为教师,那么他在完成22年的教学后,已可在47岁之龄升级到DG52级别,换言之该名教师,只要获得推荐成为副校长级的行政人员,并在任满3年后,就有资格报读NPQEL课程,并在完成后,以50岁之龄出任校长。
职是之故,如今华中董事部普遍面对的找不到适合或符合资格人选出任校长的问题,就应该是出现在资深教师不获升任,没有意愿升任,又或没有报读NPQEL课程,以致才会出现校长人选的断层。
有一名受访的华中董事长谈及,教育的升迁体制及待遇问题出现了纰漏,如校长的待遇,只比同等公务员级别的教师或副校长多出数百令吉的津贴,但责任及工作压力则远远超出普通教师,以致造成大部分资深教师或副校长,都没有担任校长的意愿。
教育部乃是管理国家教育事业的部门,其责任包括了设定体制、培育学校领导人等,以确保学校有足够师资与领导人,惟如今的情况却恰好相反,变成了董事部在烦恼找适合的校长人选,但教育部官员却无需面对问责?
是的,根据体制,华中的董事部有权力选择或推荐适合的人选出任校长,如该名校长需具备掌握中文的资格,以及必需是华裔等,以避免失去华中的特征,但教育部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确保有适当及具备资格的人选让董事部去选择,而不是像如今这般,因没有适合或具备资格的人选,以致许多华中需被迫面对长期没有校长的窘境!
母语班老师逾廿年没涨薪
2024/12/02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白老师
9月中旬,我已离开工作岗位,搁下教鞭,与工作了30年的杏坛告别。临别之际,我在华文老师群组留言:母语班老师逾廿年没涨薪,情理不合!
不瞒你说,选择当老师是我的最初,也是我的最终。想当年,我是以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资格进入北马吉打州某所师范学院,毕业后获派到南马柔州执教,可谓是“北马南马走一回”,冷暖自知。
传道授业解惑期间,有同事介绍我执教中学华文母语班,赚取外快。基于向“钱”看的情况,同时不曾怀疑自己的华文造诣和能力,我便与母语班结缘。
由于,本身不具大学资格之故,所以只能领取50令吉的时薪,具有大学资格者则是60令吉。坦言,这“同工不同酬”的待遇,令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执教几年后,我以半薪形式获得马大的录取,一圆大学梦,教育部列出的条件是日后得在中学服务,成为华文老师。
匪夷所思的是,母语班的时薪工资依旧停在“旧薪制”,分毫没加,教育部官员似乎忘记了母语班老师的存在。
我原本是霹雳州子民,大学毕业后做出了留在雪州成家立业的决定,荣休前仅转换了两所中学。唯一没有换的是,我“升任”中学华文老师后,就一直当母语班老师,把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莘莘学子。
纳闷的是:已超过20年,母语班老师竟然没有获得丁点的加薪,时薪保持不变,情何以堪!
我是国中华文老师,在校内揽完全部的华文班,华文班从预备班至中五,孤军作战的我无怨无悔接受“一国中一华文老师”的宿命。
教书期间,同事和同道经常调侃我是“母语班老臣子”,只因我年年都填写表格申请教母语班,间接地解决了县内中学华文老师师资匮缺的问题。
屈指细数,我执教母语班超过了20个年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教导过各个年级的学生,堪称是母语班的元老级老师。
廿年以来,所执教的母语班,国中有之,华中有之,男校有之,女校有之,综合中学也有之。同时,我也曾在国小执教过几年的母语班。
简而言之,我说得上是“伸缩性”极强的母语班老师,并相当配合母语班学校编排的时间表。这些年来,我几乎每年都会教到新开的母语班,认识到新学生。
令我匪夷所思的是,母语班的时薪工资依旧停在“旧薪制”,分毫没加,教育部官员似乎忘记了母语班老师的存在。故此,甭论会奇迹般地出现“新薪制”来改善母语班老师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