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0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1274

别因政治而忘了教育

2021/08/1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郭碧融

美国媒体《彭博》728日公布“全球防疫韧性排名”,马来西亚在53个国家中排名第52名,就是仅在印尼之前。

根据英国非营利组织运作的“Our World in Data”于811日公布的全球冠病数据显示,按人口规模计算,我国过去一周的冠病每日确诊病例排名世界第6高,即每100万人口有602.38人确诊,排在格鲁吉亚、博茨瓦纳、斐济、古巴及埃斯瓦蒂尼之后。

同时,按人口规模计算下7天内的平均数,我国的死亡病例是世界第9高,即每100万人中有6.9起死亡病例,排在印尼(6.13)之前,意味按人口计算的死亡病例,我国也在东南亚国家里排名最高。

这在在反映国内的疫情已达到异常严重的程度,撇开以上这些数据,单看每日增加过万的病例、累计死亡人数至今超过12000名、医院床位爆满、尸体等候处理等情况,都已清楚地显示我们都处在高风险局势下,而变种病毒如德尔塔(Delta)的出现更加剧人民的染疫几率。即使已经接种疫苗,但若没有做好防疫措施也有可能被感染。

在这种情况下,试问父母如何放心让孩子于9月回去学校上课?更何况,青少年还未开始接种疫苗,而从今年1月开始至4月,已有2300012岁以下的儿童染疫。倘若将这些群体送往学校,就等同让他们曝露在危险的境地之中。

别让孩子掉队

如果环境许可,有哪位父母愿意让孩子长期关在家里?在生命安全的考量下,父母的首选就是暂且让孩子居家学习,即使孩子因此而跟不上学习进度,但只要留住性命,以后还有机会追回落后的课业。

眼看距离原本计划于91日开课的日期愈来愈近,但教育部似乎没有延迟的计划,于是网民发起网上请愿运动,各单位也呼吁教育部重新考量开课日期。815日,教育部终于公布将开课日期展延至103日。

无论如何,教育部应该针对当前的疫情拟定明确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否则家长也不放心让孩子回校上课。同时,教育部应该检讨当前网上学习的效果,探讨如何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不被抛离在教育的轨道外。

孩童与青少年的教育攸关知识与性格的培养,更是国家建设的主要根基,但眼下政治局势混乱,政治人物哪里还有心思关注疫情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这导致父母必须承担大部分的责任,但不是每一名父母都做得到,这叫学生如何是好呢?想想都觉悲哀。

 

上网课,小学生可以接受吗?

2021/08/17 光华日报/评论

~文:邱丽芳

我观察了在家学习的侄儿侄女们坐在电脑前上网课时都是心不在焉。老师在教书时,他们在旁玩得不亦乐乎,甚至是偷偷边打游戏完全不理睬老师。

可以说每一堂课,都会有些学生姗姗来迟,老师总是要在群里写下名单敦促还没有进入网课的学生们赶紧上课,学生网课的出席率欠佳。这一边老师苦口婆心劝告学生专心听课,另一边学生当着老师的话耳边风。

上网课,小学生可以接受吗?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在学校上课,有校规、有老师,当然还有同学们一起互动学习;在家里上课,除非学生自身自觉和自律,要不然很多都不会认真学习。

海荣老师与我分享当他就读小学时,在一年级至四年级期间他都是最后一名,当他五年级时才开始发奋图强,考试时从最后一名上升到班上第一名,自那个时候考试他每次都名列前茅。但是,他在学业上的优越成绩换来的不是被老师赞赏而是被老师捉去校长室盘问他是否作弊。老师还严厉谴责他要是被捉到作弊一定会狠狠的教训他一顿。每次考试时,老师都会站在他的身边监督他考试有没有作弊。

海荣老师能考到好成绩来自于他明白了小学考试不是考你聪明不聪明,是考你的记忆力。那个时候,他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花五个小时复习及阅读。不断的学习加强了他的记忆力,考试时全部他所背诵的知识像一个知识宝藏在他的脑海里。他考到了好成绩。

以前背书,现在哪里有?小学生上网课缺少了背诵环节,因为隔着屏幕老师不懂学生是真的会背诵还是不会。现在,小学生只盯着电脑,他们只是看着荧幕。这是不同于真正的背书,因为背书才能真正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常常有听写和默写,需要背成语、课文,自然而然这些背诵的知识会在脑海里。其实,小学就是学记忆力好,中学学习分析,大学是分析和理解,直到博士学位就是要创新呀!

 

形成性,课堂评估的核心
——读《学习评价7
策略》

2021/08/17 中国报/学习

~作者:郭史光宏

“课堂评价应该与选拔无关、与认证无关,因而不必对学生的学习作判断、下结论。更关键的是,用于对学生学习下结论甚至‘贴标签’的课堂评价,无助于学习的改进。课堂评价应当用于收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进而为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决策提供依据。”——中国教育学者王少非

自教育部宣布废除UPSR并强化课堂评估,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课堂评估公平吗?课堂评估能准确测出学生的能力吗?课堂评估的结果值得信赖吗?由此可见,大家都还在“考试”的框框里打转,视公平公正为评估的唯一标准。殊不知,这是错把“形成性评价”误认为“终结性评价”,用后者的标准来要求前者了。

那么,什么是“终结性评价”?什么是“形成性评价”?两者又有何不同?

根据《学习评价7策略》,终结性评价是:“为判定学生能力或课程效果提供证据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则是:“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老师和学生用于收集证据,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信息。”简单来说,终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判定”,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UPSRSPMSTPM等公共考试属于前者,课堂评估属于后者。

对课堂评估来说,公平公正并非关键,能否有效促进学习才是重点。换句话说,课堂评估要做的不是证明学生学得多好或多糟,而是通过资料搜集来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简·查普伊斯(Jan Chappuis)认为,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我们使用的评价工具的种类,而是我们和我们的学生能否利用所得到的信息。评估只是手段,学习才是目的。

高效的课堂评估是怎样的?一、运用课堂讨论、课堂任务和家庭作业,来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理解状态,并采取行动来促进学习、纠正理解上的错误;二、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描述性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学习;三、发展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技能。

从形成性的角度出发,课堂活动和家庭作业就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的例行公事,而是供学生反馈所学、让教师反思所教的自觉行为。学生透过活动和作业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透过活动和作业调整教学的策略。这其实就是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也是课堂评估的过程。通过课堂评估,师生知道自己将要去哪里,清楚自己现在在哪里,了解自己如何缩小目标与当下之间的差距。

遵循“形成性”的概念,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的反馈自然就需要是描述性的。具体来说,当学生交上一篇作文或解答一道数学题,如果教师能针对学习目标写下作文或解答具体达到了哪些标准、哪方面仍有所欠缺、可以如何进一步完善,那么学生就能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可行的努力方向。反之,仅就作业表现打分评级只能传递学生是否优秀的抽像信息,无法达到促进学习的形成性效果。

此外,既然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学习,那么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然应当参与到评估之中。正如查普伊斯所言,“不是反馈促进了学习,而是学生以行动对反馈做出回应促进了学习。”学生在评估过程的参与越多,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就越深,对学习状况的掌握也越清晰。至于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估之中,值得另写文章讨论,这里暂且略过。

总而言之,评估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跳脱“考试”的旧思维,把目光重新聚焦到“学习”之上。只有充分重视课堂评估的形成性,让其发挥促进学习的效果,才真正把握了课堂评估在教育改革中的意义与定位。

 

如何提升线上学习的成效?

2021/08/17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温思拯

教育部在717日宣布全国将在91日恢复实体课;然而,教育部副部长马汉顺却反驳有关新闻,他表示开课与否需要多方评估后才决定。在本月15日,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兹在脸书发表视频宣布学校延至103日复课。

虽然许多高接种率的国家都已经复课,但案例也显示未接种的学生容易暴露在被感染的风险中。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医生对儿童感染冠病病毒的风险不断上升发出警告,有一所学校更是因为有人感染而导致80多名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可能暴露在病毒中。

研究显示,接种者依然具有高传染率并携带大量的Delta变种病毒。故此,未接种的儿童重症病率和死亡率会随着新增的儿童病例增加而提升。

有鉴于此,家长们的顾虑和担心是人之常情。再者,复课一个月后便会迎来年终假期,那倒不如继续线上学习到本学年结束?另一方面,即便所有老师都可以在开学前的两周完成接种,在疫情猖獗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病毒传染的缺口。如还未接种的家人和在往返学校的交通过程中等等,都可能成为病毒传染的缺口。鉴此,学生、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会提心吊胆度日,在害怕被感染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若学生或老师在缺乏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的环境中学习或工作,他们会感受到威胁或危险而失去归属感,继而无法有效地学习或工作。因为缺乏安全需求会造成精神紧绷和惶恐不安,这些负面的精神压力不仅仅会影响学习与工作,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忧郁症和自杀等问题。

此外,教育部观望的态度给学生、老师、家长带来不确定性和压力。笔者认为教育部可以早在一个月前就宣布线上学习至本学年结束,同时颁布清晰的方针和具体的支持举措。故此,老师可以利用学校假期来预备来临学期的网课内容与活动,学生也可以善用这段时间来赶上学习进度。

笔者认为教育部应该专注于以下的三点来提升线上学习:

(一)教育部可以与电讯公司合作,提升网络的涵盖范围、稳定性和速度,以确保全国的师生都可以享有免费或最廉价的网络服务。

(二)透过创新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在线上学习的参与程度。老师不能仅仅把线下的教学内容搬到线上,因为线上学习是面对截然不同的挑战。

(三)教育部可以借此机会嵌入合宜与创新的评估模式来取代传统的考试制度。

试问疫情何时了?以全世界的疫情走势来看,这场大流行很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因此,教育部应该主动积极地做出改变,以减低疫情对教育的影响,而不是被动的等待疫情好转。

笔者认同返校复课是最理想的学习模式;可是,若学生返校却被限制师生和学生们的社交互动,那不会对他们的学习有太大的帮助。反之,种种的约束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故此,与其把焦点放在恢复实体学习,倒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提升全国线上学习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