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契机与冀望
2022/05/22 中国报/评论
~作者:碧澄
很可能是天性和家庭环境使然,让我走向文学的小圈子。我小时比较内向,喜欢一个人沉思。父亲管教特严,子女绝不能放任。加上住家附近与我同年龄的孩子不多,除了思量找点外快帮补家用,其余的时间都用在做功课和阅读课外书两方面。
我对华文很感兴趣,表达能力也不差。五年级那年,写的作文还得过吉隆坡桥南学校校长凌波先生(来自上海)的赞许,说要替我把三几篇作文投去中国报。
事后不见他有后续行动,但向报社投稿的概念已深深注入我的脑海里。
到我有习作见报,已是念初中三的时候。过后,经过一段尝试的时期,直到我被录取进入师范学院受训,受了一些学员的影响与鼓励,写作的范围渐广。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打好马来文基础,马来文作品华译的工作也渐渐能上手了。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华文报章杂志的发展可说蓬勃,吸纳大量来稿,尤其是属于文学性质的稿件。为了投其所好,我不断在各种体裁和题材的写作上学习和磨炼,以增加发表的机会,并提升作品的水平。老实说,工余之暇,还得费几许心思去经营这些副业,目的不外赚取一些稿费,同时满足个人的发表欲。私下觉得,教学的正业不容易有特殊表现,尽力而为就是;写作,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我写散文、小说、诗歌,还写评论、广播剧等等。
不可失之偏颇
有些朋友曾问我,平日如何分配正业和副业的时间。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上天很公平,每个人每天手上都握着24小时,全看你怎样加以利用。一方面充分善用时间,另一方面不浪费时间,养成坚持不懈的处事态度,工不负人,如此而已。
当然,身体健康是做事的最重要资本。体格欠佳,体力不济,精神无法集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徒呼奈何。
体魄这先天条件好好应用,辅以后天条件的补给,相辅相成,工作定有收获,事情终有所成。小收获累积成大收获,小成就变成大成就。我是抱着这样的宗旨去写作和翻译的。如今,能出版了上百种文学类个人作品,其中有几部长篇小说,加上一部《新编马华文学史》,足以自慰。
教育圈,比起其他的职业无疑单纯得多,但对于文学创作确实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生活经验受到限制。为了弥补这项不足,我最少从三方面着手:多阅读、多走动、多看戏。
我们那个时代,接触到的文学书籍,以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以及五四运动出现的作品为主,间中也读到一些东西方的(华译)作品。其时,写作人大多服膺“为社会而艺术”的理论,特别是小说,都记取反映社会和时代现实的原则,不作无病呻吟,不在风花雪月中兜圈子,孤芳自赏,自我陶醉。不过,后来我也觉察,文学作品不可失之偏颇,既须注重内容,技巧也不可忽视。作者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适当的配合,找到一个平衡点。
文学逐渐为华社忽略
我从师训时期开始,便有了去电影院看戏的习惯,不是因为小时没机会看戏而进行报复性的看戏行动,出发点是增加对社会是非善恶以及人性的认识。之前,参加圣约翰救护队的两年,每周可以服务为名,躲在电影院一角观看电影。
出来社会做事,每周一戏,已习以为常。吉隆坡的戏院,大都有我的足迹;70年代末,我在槟城修读学士课程,只有市内的嘉乐以及浮罗山背的戏院没有光顾过。
年轻时,每逢周六、周日或公共假期,与一两位亲戚在国内(包括砂、沙两处)逛游成了我生活常态之一;经济稍好后,与亲友出国旅游,进一步增加个人的知识和见闻,也纾解了精神的压力并消除生活的单调和郁闷。
近几十年来,时代急剧变化,国内华文出版刊物日渐减少,华文日报副刊版位不断缩小,形成文风衰落,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文学的功能逐渐为华社忽略。
也有人寄望网络以挽狂澜于既倒。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现象。有识之士必须群起采取实际的行动,密切关注这个问题,积极匡正社会的偏差,力挽这种颓势。实体和网络,不妨双管齐下。
教育≠作业簿
2022/05/2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吴奕品医生
作业簿并非不重要,但凡事都需要有个限度,适可而止,可别落得有“量”却无“质”的窘境。过多的作业簿,让老师忙得焦头烂额,也将老师们初衷里的那股热忱,逐渐消磨掉。
教育部其实早在2000年已发出《小学作业簿应用》通令,禁止小学第一阶段的学生使用作业簿。而小学第二阶段的学生,每一项科目(马来文、英文、数学、科学和华文或淡米尔文)也只允许额外购买多一本作业簿。然而,这项通令在当时似乎名存实亡,并没有被严格执行。直到2017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宣布,从2018年1月1日起,严厉执行相关通令。其实这项措施,我乐见其成,因为将有助于摒弃应试教育,迈向素质教育。
华小作业簿过多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即便教育部下达“最后通牒”,却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多学校如今自行设计并“出版”所谓的“模组”(Module)。而这一本本的“模组”,其实根本就是变相的“作业簿”。教育部这边厢致力于减轻学生书包重量,校方那边厢不断的增加学生作业簿。就连一年级的学生,单在上半年,就需要购买多达20本的作业簿。
这种现象,无形中增加了老师们的教学压力。学生被迫购买作业簿,老师也被迫一定要将购买的作业簿教完,导致老师们拼命的“赶功课”。无论是老师或学生,都被堆积如山的作业簿压得喘不过气。老师不再有时间设计各种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学生也沦为“机械式练习”下的牺牲者,直接的扼杀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程度上本来就有所不同。较为优秀的学生,学习与掌握能力较强,也有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为缓慢。因此,若要全面顾及每一位学生的进度,老师会针对不同学生以不同方式给予适当的教导。作业簿一旦增多,教学将变得更加形式化,欠缺温度且毫无新意。老师不再能够腾出更多时间,调整本身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2011年推行小学标准课程(KSSR),在当时可算是教育大改革,实行至今已迈入第11个年头,而今年也将全面采用小学标准课程修订版(KSSR
Semakan)。当年推行KSSR的宗旨,在于以有趣且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掌握读、写与算的基本技能。KSSR同时也强调快乐学习,培养学生高阶与革新思维,并激发学生逻辑思考及想象。海量的作业簿,非但无法让学生灵活运用高思维,更甭说是快乐学习。这不是与教育发展大蓝图背道而驰吗?
今时今日的教育,应该注重的是整体表现,不单是学术表现,课外活动与人格素养皆同等重要。若“教育”只是着重于作业簿里的作业练习,继而导致作业簿过多,将剥夺教学时间,甚至让学生误解,认为教育与学习,就等同于那无穷无尽的作业簿。当孩子逐渐失去兴趣,则无法培养自发性自主学习的态度与习惯,这对于他们往后的学习认知,影响深远。
作业簿并非不重要,但凡事都需要有个限度,适可而止,可别落得有“量”却无“质”的窘境。过多的作业簿,让老师忙得焦头烂额,也将老师们初衷里的那股热忱,逐渐消磨掉。华人有句老话,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但只着重作业簿的教育,却显得苍白贫瘠。
教育需要回归根本,也需要与时并进。让老师在轻松且开心的环境下为学生授课,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会终生受用。切勿让作业簿绑架了老师们的专业,也绑架了学生们的童年。老师活过来,学生也就活了。
从独中体罚事件谈学生自主性
2022/05/2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如果对于老师所教的课程已经完全掌握,学生可以不可以选择不做作业?
如果对于老师所教的课程没有兴趣,学生可以不可以选择不做作业?
如果对于作业的题目和作答方式感到无趣,学生可以不可以选择不做作业?
最近在网路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独中连坐体罚事件大家都在讨论,各界都在关注老师不该用连坐的方式惩罚所有人,并且没有考量到每个人的体制而要求一样的惩罚导致学生后来休克入院。整个事件的根本就是因为班上有人没有完成作业,才引发老师采取激烈的惩罚,然后才有后续的争议。
本文一开始的三个问题,我相信大家心中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毕竟在我们熟悉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对于必须学、必须完成的作业是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力,很多时候不做作业正好是很多学生表达不满的方式,因此在这件事情可以说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被忽视这个困境。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思维中,学生就必须要完成所有老师设定的作业,而且一般会觉得作业越多,学生就越能够掌握相关内容,在日后的考试中就会有越好的表现,这种思维逻辑不能说有问题,但却造成了一种老师能够给的作业是越多就越好,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所有的作业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的情况。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学校)主导学生该学什么,并且对于怎么学也有一套完整的要求,因此才会有没有做作业就必须要惩罚、没有考到某个成绩就会被找麻烦的情况,然而这种由上至下的权威式教育模式会形成一种花了大把时间去学一个自己不擅长、没兴趣的东西,只为了满足老师、家长的要求的情况,这也是对绝大部分人在求学阶段最大的一个疑问。
大家都当过学生,每个人都经历过在面对喜欢的科目时,即使再艰涩也不会感觉很难很痛苦,当看著不喜欢或是没兴趣的科目时,即使再简单也无法提起劲去学习,比如数学科,有人就是游刃有馀,也有人看到数学题觉得自己被凌迟虐待,这背后涉及的是每个人的兴趣和专长差异,而我们的教育却是一种平头式的目标,这种模式固然可以保持某种成绩优越,但却没有考量学生学习意愿被消耗殆尽的情况,不做作业只是这种情况的结果而已。
何谓成功教育?
在今天的独中教育中,分数是学校最在意的事情,学生成绩好坏是学校办学成效最简单的证明,也是向大众募款、招募新生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办学成效佳、学生成绩优秀的的学校,往往也是学生自主权最少的学校,毕竟只有上至下的权威式管理才能够最有效的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成绩。
在这个情况下,学生该学什么、该考什么科目学校都有规定,毫无自主权可言,他们只能够被动的学习,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所以我们会有那种能够考好成绩,对学所根本毫无感觉,甚至是痛恨至极的学生,如此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吗?
中小学的学习目标是让孩子能够掌握未来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学校教育应该是设定一个底线,各科以及格为基本目标,没兴趣的科目至少要达到某个基本成绩,有兴趣的科目则可以更深更广的钻研,并非每个人都要长得一样,成绩都要能够拿到A才是优秀。
只是今天的独中教育模式下,学生背负的不只是自己的未来,还背负学校的荣誉,他可能不需要全科优等,但学校需要全科优等的学生,如此的情况下,学生自主权就必须要被牺牲,以满足大局的需要。
其实我相信那位老师也很无奈,他也一定不想这样惩罚学生,但在成绩的压力下,他必须要确保所有人不掉队,他采取了军队式的连坐惩罚,或许是希望能够透过同侪压力使得那些不想做作业的学生完成作业,但却引发了庞大的争议。方法不对,但他也只是想要完成被要求的教学任务而已。
透过这件事,希望可以激起大家反思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权,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求学阶段,也一定都能明白在学校、师长压力下自己毫无选择权的那种无力、挫折,如今全球教改的大趋势是将学习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我们也该思考如何展开第一步了。
教师应拿捏好体罚标准
2022/05/21 星洲日报/大都会
~作者:李俊贤
记得在中小学生涯中,当教师发现有学生在课室内吵闹喧哗、不准时交作业或测验及格率不达标等,皆有可能采取体罚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牢牢记住教训,避免重返错误。
一般上常见的体罚包括抄写、罚站、鞭打手掌、拉耳朵蹲、伏地挺身、跑球场或操场等,相信大家也有过这段刻苦铭心的记忆。
从前的社会,大部分家长视教育工作者为崇高的职业,并给予教师百分百的尊重,也认同教师鞭打孩子的教育方式,深信孩子“不打不成器”。
可是,现今的社会不同,家长们更提倡及鼓吹爱的教育,稍重的责骂与惩罚,恐会伤害孩子脆弱的心灵,让他们丧失自信。
有学生认为,教师实行体罚的制度,对安分守己的学生造成不公平,凭什么乖学生也要遭受惩罚,那么这些日子的努力做个好学生又有何意义?
或许体罚可以让学生们领悟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即使是一个人犯错,也可能会连累其他同学,因此以后会更加谨慎,以免牵连其他同学受罚。
尽管体罚是教育的一部份,教育则是一种引导及影响的过程,若不适当或过度的体罚,将违法教育的本质与原则,反而趋向于虐待,对学生的身心及尊严造成伤害,如同赤裸裸的暴力。
学生一旦犯错或行为出现偏差,教师绝对有责任纠正他们,但在惩罚前,教师应先思考是否有必要采取严厉的处罚方式,并且不能存有报复学生的心态,否则将演变成一场名正言顺对学生施暴的举动。
我们不能说现在的孩子比较娇贵,经不起打骂,但有些学生的确存在健康问题,不适于进行激烈的体能训练,否则将对他们的生命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