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371

正视轰学问题

2022/07/21 星洲日报/砂拉越.

~作者:黄莉清

教育对一个人、家庭、社会乃至于国家的发展都很重要,尤其是在资讯工艺快速前进的时代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过,我国还是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客观因素而未曾上学或半途辍学。政府应该正视这问题,并且从根源着手来处理,让所有人都能接受或完成应有教育,为他们生活带来更好保障。

为了进一步掌握国人的教育程度,大马统计局于2019年向15岁至64岁的人士展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3200万名人口中,有5.8%未曾上过学或中途轰学,当局相信该数据主要是来自贫穷家庭,并以砂拉越与沙巴的原住民社区为主。相较于西马半岛,砂拉越与沙巴特别是偏远乡区各方面包括教育设施的发展仍明显落后,联邦政付应该正视砂沙情况,确保东、西马人民能获一视同仁,享有同等权益与机会。

父母是子女教育的启蒙者,当局应该提高父母对教育的醒觉与意识,使他们了解教育对孩子的人生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让送孩子接受教育,甚至鼓励

孩子继续追求更高深的学识。

一些家境困难的学生或许为了体恤、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选择辍学打工来帮补家用,也有的为了帮忙分担父母工作压力及提高农产量而参与家里的农耕活动。对于孩子人数众多而无力承担孩子求学费用的农民家庭,他们可以向当局求助,以便当局通过各种必要管道去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经济与生活水平,包括鼓励家人采用先进工艺来提高农业活动的产量,如此或可让他们的孩子重返校园学习。

当局也要深入探讨学生辍学的原因,如果他们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或是无法跟上学习进度的话,那么应当接受辅导,另寻其他出路或鼓励他们根据个人兴趣来学习一技之长。此举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有了一技傍身,也许将来他们也可以踏上成功之路。

在迈向高收入社会之际,我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所以必须在教育方面多下功夫与努力,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文化传统

2022/07/20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文:卡奇

是否一个民族的文化失去更新的能力?无可否认,华人文化还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背景,这并不等于华人文化无须革新,因华人文化须作出适当的调整,除了应具备本身的民族性外,只有打开文化之门,华人文化才会更具活力。

文化传统不能停滞,华人文化现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价值系统,虽然我们为过往的文化成就感到自豪,思想视线却投向现代与未来的国内外发展趋势上。

文化传统不能停滞在以往的遗迹里,必须落脚于现代和未来生活的基础上。

另一边厢,华人文化必须调整步伐,除了具备本身的民族性,也应具有大马特征的国家性,就是文化之门必须打开,文化才会更具活力。

就像文化融合,大马文化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各族的个别文化,已经成为有活力的文化,还包括总和及整合,也凝成了一个强大优越的马来西亚文化。

这时奋发文化思想,也是启发及建立群众,尤其积极奋发的文化思想。

此外,文化工作者除了维护儒家和道家等文化长处外,更肩负着检讨文化短处的责任,以便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亦增强更多人的文化素质。

 

读书

202/07/22  南洋商报/商余

~作者:李忆莙

听到有写作人说,他是不读书的,因为本身的程度已经够好了,没必要读书,受他人的影响,除非是“写东西”时要用到某方面的资料。

如此说词,即使不论是否大言不惭,也未免太功利了。难道读书只为“有所取”?按他的理论,如果没想追随什么文学流派,也不屑仿效的话,何必读书?更重要的是根据已知的判断,他的学识和才华已经够好了。

说得出如此谬论,自以为是的人,旁人还能说什么呢?这都是他个人的问题。

但这到底是悲哀的。书的世界,浩如烟海,思之令人神往。怎能轻易就说不读书?

撩起一些心绪

书海泛舟,是最静美悠然的生活之境。要说人生,要说领会,书中什么都有。读书不一定从功利出发——你难道不曾为书中的情怀感动过吗?那种绵丽的文思,那种深情、那种胸怀,隐隐然,总会撩起一些属于自己的心绪,带来一些缅念,哪怕记述的只是一小段浪漫的心事,不也曾抚慰过你荒芜的心田吗?当然,书也是商品的一种。花钱买书,不为抄书补遗漏,不为猎涉学问,一经品读,雅俗共赏,趣味顿增也是常有的事。

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觉,以为只有喜欢文学的人才读书;认为书是通过艺术加工,作者自我吹嘘的产物——我既不认同你的套路,我为什么要削足适履接收你?

知道自己的不足

相反的,恰恰所有的大作家大文豪,首先他们都是读者,且一直都在读书;读人家的所思所想,补自己没看到的,没想到的或没看明白的。一个人的修养、气度,是越看得明白,越知道自己的不足。从开卷到掩卷,人生领会已经不一样。

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变化在不断经历的过程中,是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后,才能从事物中解脱出来——这是一种无限制的人生意味,既无所谓开始,也无所谓终结,随生活而达到的境界,却又因各人的领会与胸怀之不同,总有那么多人摆脱不了对自己的标榜,总觉得自己胜过很多人,已经够好了。

遇到这样的人,我没敢多言。都说了,那是他个人的问题。

我心中惦着的依然是不易读懂的前人事迹和历史事件,更不懂得如何借用古代的镜子观察当今社会的风云变幻。政客不必说,即使专家学者,懂的人似乎并不多。

谈古往今 令人惆怅

你看现在的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交战,俄方说进行的是“特别行动”,乌方则说“入侵” 。另外不同阵营的“其他人等”又各有说法,有说是“冲突”,有说是“战争”。

还有用简体中文与用繁体中文的,都各有写法,你能把这说成是文人组字成文的技艺吗?谈古往今来,令人惆怅的是,不知今世是何世。

而书是最温柔敦厚的,它不势利眼,只要你读它,它便接纳你,且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读完了,便永远是你的了。如此忠心耿耿,如此一片丹心,除了书,这世上还能有其他的吗?

 

忆陆校长

2022/07/16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陈嵩杰

波德申中华独中联合波中校友会在71日办了一场隆重且意义深远的陆景华校长逝世一周年追思会”,虽然是一场告别会,旨在追念陆校长生前对文教事业的贡献,却也唤起一个华教独力自主的时代,在地华人社群承先也须启后的集体回忆。

陆校长献身波中的年代,正是独中办学最艰苦的时期,学校缺乏经费也缺乏师资,办教育者内心,如果没有那股劲和热,还有一份坚持的理念,这条只靠信念的华教风雨路是难以走下去。

但时至今日,不仅波中校友,尚有许许多多华社活跃人士、国内外书艺画界人士,都一直在怀念陆校长,这与陆校长平素为人厚道,待人诚恳和热爱推动文化的个人风骨有密切关连。

波德申这片他曾奉劝心血的土地,遗留不少他春风化雨的教育故事,后期他在书艺界的成就,更留下不少让后人缅怀的作品和文化典故。

开埠有百年历史的波德申市,名称仍保留以海峡殖民政府秘书sirfrederick dickson,这位推动芙波铁道及建设港口的英国长官来命名。

但这里的华社也值得庆幸,当年只算是边疆乡土的波德申出了像吴太山、陆景华等的文化人,守住文化和教育岗位,让波德申这个地名,有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播下的文化种子,世世代代繁衍下去。

我举这起例子,是想起多年前,新加坡学者王慷鼎博士,为研究清末维新变法发起人康有为在英人庇护下,曾匿藏波德申丹绒端灯塔的历史典故。

尽管丹绒端管辖权在于马六甲,但陆老仍尽了地主之情谊,协助王博士完善这段历史记载的田野研究,这就是陆老热衷文化工作身体力行的良好示范。

多年前森美兰黄氏联宗会邀请我主讲二战前森州华社备受尊崇和公认的领袖黄益堂,分享这位已几乎被华社遗忘的华裔领袖,其生平事迹及其对社会做出的诸多贡献。

那时已八十余岁高龄的陆老,竟独自驾车远道从波德申来芙蓉聆听这场历史讲座,他还在交流时间分享他手头上来自台湾的黄益堂档案,丰富我的黄益堂研究资料,我从主讲人转成受惠人,这场讲座会的意外收获,让我刻骨铭心。

森美兰华人文史馆招牌馆名,及其出版的双溪芙蓉图鉴封面题字,都是出自陆老的手笔;我在征求他馈赠墨宝时,他二话不说,抛出一句“文化工作大家一起来”,情义相挺接下我的邀约,书写下他人生终场前的最后墨宝遗作。

作为国内一个世代的文化人,陆老留下的文化资产和做人典范,我们不但应视之为波德申华社引以荣的精神指标,他一生的成就,也应该被认同为国内华社共同拥有的文化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