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470

残忍?不。独中只盼得到关怀

2023/09/28   星洲日报/社论

国内60+2所独中,有22所超过百年历史。当年成立华文中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老一代的祖辈希望能够扫除那个年代普遍存在的文盲,同时让后代弟孙将来有书可念。这完全不涉及(也甚至从没想过)“念中文、受教育”会影响对华人对国家的认同,直到今天,始终如一。

大马的中文教育体系从小学到中学(甚至部分私立大学)有一套完整的衔接系统,所以无庸置疑,华人的中文程度与学生素质是中港台以外最好的。华文教育、中文媒体、华人社团(华社)、华资企业四者,则是构成独中与华人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关键,缺一不可。

目前,国内有多所独中办得很好,在校成绩直接获得全球知名大学的认同。所以现有的8万余名独中生(包括友族),只要家境许可,毕业后继续升造并不存在问题。近几年,独中生升大学比例维持在80%左右,如此推算,每年大学毕业的专才就有万名,这些人才若能留在国内,足以填补当今国家发展面对专才不足的问题。

我们没办法统计百年来独中毕业生人数,但几十年来,他们对国家发展有多少贡献?彼此心理有数。

至于“爱国”?生于斯长于斯,我们绝对不会因为少数政客的谬论,而影响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我们是马来西亚人,不是外来者。华人或华教对国家发展的用心,一直都被看到,只不过我们经常被当成政治斗争与选举时的筹码。

周二,巫统总秘书长阿斯拉夫替独中说了一句公道话。他说,日前有位巫统女性领袖询问他,政府是否拨款独中1500万令吉?阿斯拉夫说:“当政府拨款32亿令吉给伊斯兰宗教学校与MARA教育机构的同时,却质疑拨款1575万令吉给全国63所独中,是残忍的事情!”

华人社会诚实缴税,耕耘独中辛苦,一直希望政府能将拨款独中制度化,从来就未曾置疑政府对其他教育机构拨了多少款?就以政府对独中拨款1575万令吉计算,平均分摊到每位学生不足200令吉。也是阿斯拉夫所言:“当前在国外受MARA赞助的4029名学生(全数马来学生),一个人费用介于73万至120万令吉(平均每人约百万令吉)。”这一赞助金额是每位独中生的4900倍,1人的赞助金额约等于4所独中的拨款。

我们对政府钜资赞助海外学生不想置疑,但却想知道这些被赞助者回国服务的人数比例?他们对国家做出哪些具体贡献?毕竟穷困而无法升大学的马来学生很多,他们受到多少照顾?包括数十年来,被赞助而有成就的MARA机构受惠者,是否有饮水思源,照顾今天B40群体的马来学生?这应该摊在阳光下讨论。

反观,全国63所独中都没有盈余,不足款项从何而来?全仰赖华资企业、社会(区)关怀华教人士、校友,以及近年政府的补助。

政府拨款不多,所以阿斯拉夫会说“残忍”。残忍吗?不会。独中不敢享有公平待遇,但盼获得更多的关怀。什么样的关怀?“取消或调整大学入学固打制”、“承认独中统考文凭”、“速批独中迁校或异址兴建校舍”、“独中年度拨款列入财政预算”、“独中捐款能予以抵税”、“定期召开教育部

与华教沟通会议”……。这些关怀不算过分,柔佛苏丹依布拉欣陛下就说:“朕是大马人(人民)优先”?华人难道不是大马人?

有关教育拨款课题,董教总呼吁联邦政府能有“长远的教育拨款规划”,亦即能够在财政预算案中详教育拨款,以确保各类学校享有公平的财政(拨款)待遇。拨款内容包括学校维修与硬体改善、学校增建与迁建、学校扩建与重建……,我们希望董教总的声音能被听见,因为现在自费建校迁校都还是问题!

 

看球赛,谈数学课

2023/09/2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宝珠

这几年里,妈妈常常都会出入医院,严重的是三次截肢手术,轻微的是尿道问题,便血问题等等。很感恩校方会给予方便,让我请事假,全天候在医院陪伴看不到我就会开始哭闹的妈妈,尽孝道。也因为常常留院陪床,就养成了看羽毛球比赛的习惯,不过,每次看球,我都会挂念学校被我暂时放下的数学课。

疫情后,恢复了各国的公开赛,频密得差不多每个星期都有球赛。看著球赛,难免会想到数学。由于不断有比赛,就会看到很多二线球员的进步。学数学也是一样,可能我们不是学霸,但,我们不断练习,特别是数学老师常给的小考,就是最好的磨练,从不同的角度看题目,错了,订正,再试,就自然会因为日子有功而进步。

球赛季节,很多评论会压得球员喘不过气,世界冠军就不可以输球?学霸就不可以考不好?学霸,也难免会有捉不到,解不到题的时候,如果,考不好,被说,“看,学霸也考不好”,心里一定不会好受。学霸们,千万别灰心,毕竟,会有无数个校内大小考。

偶尔有机会考不好是好事,毕竟面临公共考试时,心,会更强大些,遇到难题,会尽力去挑战,而若有得选择,则可以不选该题,以免失分。数学解题,是用自己的领悟去解题,一步一脚印,解不到,就换个方式,换个思考模式。

5月的苏迪曼杯,看到中国队以二比一落后,男双又在决赛局的比分落后,但,他们没放弃,追到平分,最后赢了比赛。学习,也是如此,落后了,不是认命,而是不断改变学习方法,用不同的方式解题,常给自己加油打气,迎向更自信的自己。而另一方面,强大的团队精神也是学习路上的推动力,一起努力,互相支持,鼓励与学习。

偶尔我也会安排学术班长在班上同学面对数理科问题时,在讲台上分享及教学。这个分享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同学之间不会有太大的代沟。

以下是我一位高三毕业生写的,得到他的同意,特此分享,希望让更多同学看了后为自己的数学成绩而努力。马来西亚大师赛,我们的男双在决赛的第二局大比分落后,大家都觉得没希望时,逆转了,拿下第二局了。真的很棒。这里也来分享这位同学的逆转。

如何逆转

“以前小学的时候,数学都是95分以上。到了中学却突然发现自己每一场考试都在退步,从70多分下降到50多分,然后在直接跳去30多分,更糟糕是有时候还会拿到20多分。初中三年换了很多数学老师,总以为自己的数学能够被拯救了,能够逃离30分的诅咒,可是还是逃不开,老师们也在帮我,但,结果不如所愿。

到了高中,因为初中的基础不稳定,上高中的时候听课听到蛮辛苦的。大家都理解的公式原理,我都不懂,我还会去疑问为什么可以把这个式子变换成另一个式子。到了高二遇到您,老师,不管我拿过多少次30分,您都不会选择放弃我,您还是很愿意带著我一起学习,解无数的数学题。其实每一份功课我都会做,有时候我还会教人,可是一到考试的时候我就永远都做不出来,永远解错答案。

到了高三后期的温书假,您安排的数学加课,其实真的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也是在那时候,我们一起复习重要的统考必答题。

最后我在普数里拿到了A2。可能对于其他人来说,A2算什么,A2也没有很好,但是努力的是我自己,别人不会明白一个拿了630分的人,是怎样去看待这一个“得来不易”的A2,高数没有很好,但是我尽力了。我没有让它们走上F9的旅程,而是考了C4,我觉得我已经做得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老师了。谢谢您老师,谢谢您和我们一起努力,谢谢缘分,让您和我成为师生,您要健健康康,继续带领学弟学妹走下去,当他们累了想放弃的时候,我不介意老师拿我来当教材。还是很想再说一次,谢谢您,老师。”

每次看球,都很想对球员说,不必理会最后的结果,享受每个过程,强强对决,输了就想办法让自己进步,总不可能因为怕输而只选排位低的对手。而每次批改考卷,也很想告诉学生们,用心学习,考卷难,考得不理想,不该放弃。找出正确的学习方式,享受学习及吸收新知识的喜悦。

祝福大家,找到自己的学习巅峰。

 
拥抱多元的学习环境

2023/09/26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邱德荣

一般上,学生升大学通常会考虑兴趣、志愿、梦想、就业前景、薪酬及学费等因素,这些基本考量将决定他们选择的科系和大学。

最近,我注意到许多华裔学生在讨论升学方向时出现一个有趣的迷思。或许受抖音、小红书、中国节目等影视文化的影响,许多华裔学生都表示在大学毕业后,考虑前往中国发展,他们认为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会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每每遇上这类学生,下一道问题便是英语说得怎么样?十个中就有八个表示英语不太好,沟通很差。

乍听之下,感觉原因似乎是因为他们希望在一个以华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国家里更容易沟通,毕竟人与人之间能够沟通还是比较重要的。

然而,这种想法可能有些简单了。中国拥有14亿人口,他们都说中文。他们并不缺少会说中文的人。

另外,有时候大马华裔的中文水平可能并不十分标准,这可能会导致在与中国人交流时在某些用词上无法完全理解。当然,比起恶补英语或马来语,加强中文的掌握能力还是比较轻省的。

惟在与中国人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中国人的内卷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比拟的。特别是在学历方面,读了硕士读博士,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可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送他们去海外学习,甚至会在国内聘请最优秀的老师。我甚至听说过有些家长会聘请“老外”来教授他们的孩子英语,追求的是道地的外国口音。

此外,中国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后,如今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教育领域也需要国际化,中国的学校积极寻找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的各种模式,希望能够完成政府设定的“指标”。这些合作方式包括海外游学和合作方派遣师资前往中国进行密集授课等,以此借助其他国家的资源,进一步培养出更多国际化人才。

因此,仅仅凭借会说中文就能顺利前往中国发展可能过于理想化。

 

老师们来唱唱歌,解解压!

2023/09/26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李国辉

森美兰日间师同学会与森杏坛联委会将于928日在森华人演艺人公会会所卡拉OK歌唱场地,联办第二届森华校杏坛日师之星卡拉OK华语歌唱赛,届时会诞生全森华校教师歌王或歌后的荣誉。

这项由两教育机构联办的歌唱赛,今年公开给全森华校教师,包括独中在职或已退休老师参赛,除了以歌会友加强全森教师之间的联系,并可互相交流与切磋,以提升华语歌唱水平,而更重要的是让喜欢唱歌的老师,不论是冲凉房歌王或歌后的老师们,有一个平台让他们引吭高歌,展示他们的歌唱才华,同时也是疏解压力的管道之一,对洗涤身心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

在森州,这可说是让在职及退休老师们有个参与歌唱赛的活动,而该教育机构则将此项音乐歌唱活动列为常年活动,是值得鼓励的。不论是教育机构或华团组织举办的一切教育活动,几乎只为学生而办,老师仅扮演着指导与带队的角色,鲜少主办教师活动,让教师积极参与。

无庸质疑,许多人都会认为,现今的教师行业可不易当。老师担任班主任、科主任、或普通科任老师,几乎有输不完的学生资料、分数,打不完的计划书、报告等。

有时候,老师还需拼命跟时间竞走,上气不接下气地追赶各项任务的最后截止日期,更要与网速、电脑系统打交道,以应对官员或上司的需求。

这对拥有专业知识教导学生的老师去做许多琐碎的文书事务,怎不让那些认真教学的老师感疲惫,因为他们还需批改学生作业、拟试题、校本评估、忙于学会活动、处理班务、培训比赛代表,甚至有时还需出席校内外会议等。这些都需时间准备、思考、耗时耗力也费神,当专业老师的与那些打杂工的又有何分别呢?

因此,不论尚在职或已退休的老师,没有任何一位老师敢敢说他是百分之百完美的老师,既使是圣人,亦非完美的人,然而做不成完美的老师,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自己已尽了力,不尽如人意,也问心无愧了。”

说实话,教育饭向来不易吃,这可从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抱怨与申诉中端倪一二。例如薪金不是很高、工作时间长、升级不易、随时被调派远地,面对顽劣学生及刁难的家长等等。

但是我们人可注重教育,亦可保住教育,因教育能一代接一代,薪尽火传,绵延不息,而身为老师的,积极培训下一代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樑,可谓功德无量,老师们更应注重身心的健康,但日夜忙忙碌碌的却不易保住身心健康。

因此,爱好音乐唱歌的老师们,还犹疑什么呢?平日在冲凉房洗澡之际,不妨常哼哼歌儿多多磨炼,不应过于计较输赢的局面,果敢地踏出第一步,准备报名参与每年的歌唱赛,大家聚集一堂,欢欢喜喜唱唱歌,谈谈笑笑,解解压,让精神与心灵上有所寄托,身心才会显得更健康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