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建校需靠沟通克服挑战
2023/11/0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丁默群
政府自2017年宣布,批准增建10所新华小和搬迁6所微型小学以来,一直面对诸多挑战或者说是阻碍。我们当然不必过于负面去评论事情的发展,毕竟近几年来国家政治一片乱象,许多大型国家级的发展计划都出现更改甚至取消的情况,华小建校计划被卡在各部门踌躇不前,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过建校计划至今,仅有1所新华小和搬迁1所微小成功启用和落成,也难免引起华社关注和担忧。
身为政治素人的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对这个问题没有顾左右而言他,而是持着相当正面的态度来回应,还是值得肯定的。她坦言经历了4任政府更迭,使得这项计划遭遇了不小的阻力。但她也强调尽管面临困难,几所华小的搬迁和建校计划仍在持续前进。
她表示自己也一直在紧盯这些计划和个别项目。
其实政府部门的运作的确是充斥着许多的繁文缛节,并不是我们想象如同私人机构那样,可以令下即行。特别有些审批涉及跨部门时,就会更加费时失事了。例如李莱生华小及郭鹤尧华小的土地及图测问题,都是需要部长介入了解,然再重新厘清校地面积,以及修改图测等手续,并再呈交州教育局和教育部发展组审批。这些手续过程都是冗长且耗时的,再加上政权更迭,部长更换等等因素的干扰,有些时候甚至会发生整个流程需要重新来一遍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校地面积重新厘清、图测修改后重新提呈,都是一项积极的进展,至少让人见到“虽然慢,好过站”的进展。
林慧英与董教总每3个月召开1次会议,就充满了协商合作精神,而这种协作精神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通过这种定期沟通和协作,将有助于解决问题,并确保建校计划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同时部长也可以更及时地向董教总反映政府行政上的问题,反之亦然。通过有效的相互交通信息,将可以大大减少政府与董教总及校方等各方面,因为沟通失误而阻碍了计划进程,甚至由此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尽管政府在华小建校计划方面,仍然面对许多挑战及技术上的阻碍,但我们相信只要林慧英能够全力协调,协助解华小迁校建校的过程中,在各政府部门可能遇到的手续问题和障碍,那么这项华小建校计划最终势将圆满落实的。毕竟华小是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中的“一份子”,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在自己的母语源流学校受到良好教育,不论是国阵还是希盟政府,都是不可推卸的国家大任。教育是国之根本,唯有确保所有涉及教育的计划成功,才能够为下一代创建更美好的教育环境。
别再消费教育
2023/11/07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张燕萍
从来没有想过,没有战争的我国,却出现为了捍卫其他遭侵略的国家,老师和学生在校园手持玩具枪模拟战争。
这个被喻为“巴勒斯坦团结周”,是政府所推行要倡导和平、人道和团结的努力。
用意没错,生活在俗世,谁希望战争谁喜欢炮火连天的生活?我们都是热爱和平的一分子啊,并也在需要时为和平发声。
然而,这样的真实教材,适用吗?尤其是对以巴冲突毫无概念的小朋友而言,就在老师们带领下肆无忌惮向一个陌生国家发出仇恨的声音,那是多么的不知所谓!
“实体课”注入政治元素
让人遗憾的是,这个“实体课”已被注入太浓的政治元素,说白了就是政治工具,并且在模糊的头绪中播下仇恨的种子,并且已深深印在孩子们的身心。
上过这些“仇恨教育”的孩子们,他们的世界观还会有正面和健康的价值观吗?
如此严重且不文明的“不良示范”在社交媒体广传后,我们的一些高官却企图将“巴勒斯坦团结周”美化,对于在校园持“武器”模拟战争的事件也尽量淡化。
要推动“和平文化”,有很多东西可以做,狮子会多年来所举办的和平海报设计比赛,不也是在推动和平?
教育部在发出指示前,似乎没有做好深思熟虑的研究,而是为挺而挺。即使要证明马来西亚对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巨大,但也不至于在学校上演模拟战争。
教育下一代包容友爱
暴力和仇恨会形成恶性循环,也可能因此造成孩子有偏激想法,恐怖极端行为也或许因此而开始了。
我国的“家事”很多,还有很多老百姓为柴米油盐烦恼着,政府是否更应先关注自己国家所面对的问题?
如果说要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团结的重要性,那就先从团结自己的国人开始吧,团结部、教育部的功课还多得很呢!我们需要以智慧教育下一代包容与友爱,相互尊重,而不是持枪学打仗,仇恨教育无助于让孩子树立健康人生。
所以,别再消费教育,也别再把纯朴的校园搞得乌烟瘴气,把教育回归本源吧。
寄宿学校和UPSR是为谁准备的?
2023/11/0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达祖丁教授.
当小六评估考试(UPSR)问题再次提及时,中产阶级家长和砂拉越政府都坚持认为,他们更希望重新实施UPSR。他们的理由是什么?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我们的孩子聪不聪明。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如此这般,我的孩子就能进入全寄宿学校!这不就是真正的原因吗?在今日的文章中,我想请大马人投票给一个政府,或者至少支持一个对全寄宿学校议程有更正确认识的政府。
在没有对这一主题进行任何研究的情况下,我曾假设寄宿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穷人提供优质教育,以便这些孩子在生活中能够与富裕的孩子公平竞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建立的寄宿学校开始将其角色定位为“聪明孩子”的学校。因此,入学竞争非常激烈,只有获得5A或4A的学生才会被考虑。不过,当时的公务员还是非常高尚的,他们会确保来自低收入群体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可以以最低2A3B的成绩入学,而且乡村或甘榜固打被认为比城市固打更神圣。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在我求学时期,因为我的成绩只有1A4B,所以没能进入一所著名的寄宿学校。我的父亲是一名级别较低的警察。我的朋友考了3A2B,他被录取了,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我们都来自北海的圣马克小学,北海是一个相对的“大城市”。我的妻子诺哈雅蒂来自加影,她的成绩是2A3B。她被录取到吉隆坡的一所寄宿中心,就读于著名的咖啡山修道院女中(SMKConvent
Bukit Nanas),该校并非全寄宿学校。
当时和现在,所有马来父母的梦想都是让他们的儿子或女儿在寄宿学校里得到政府的照顾,这样他们就能保证进入大学,因为孩子们可以吃好住好,还有最好的老师照顾他们。现在的中产阶级父母也有同样的梦想。如今,一旦您的孩子进入寄宿学校,就有99.99%的可能以最低的教育成本被公立大学录取,进而成为一名工程师、医生、建筑师或在政府部门找到一份美好的工作。
如今的寄宿学校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教师和校长现在有着完全不同的议程,他们不再是帮助B40群体升入大学,也不再是帮助铲除马来人的贫困问题。议程一,当然是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寄宿学校。议程二:确保这些孩子能够获得“类似”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的模拟试题,这些试题或许只在寄宿学校网络内分发。对于寄宿学校“成功”的神话的这一方面,我有很多经验和证据。我采访过足够多的寄宿学校学生,知道他们的情况并不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好,甚至更糟。因此,寄宿学校的老师只想招到最寄宿学校应该是重建国家的国民服务计划(PLKN),因此我们不需要UPSR来判断我们的哪些孩子应该被录取到,能够确保公民和专业人员的安全和成功的未来,以重建国家的设施。
优秀成绩的UPSR学生,这样这些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接受训练(不是教导,而是训练他们背诵SPM的正确答案)。然后,学校就会为他们100%的成功率而沾沾自喜。对我来说,有什么好沾沾自喜的呢?
寄宿学校得到最好的资助,拥有最好的基础设施。寄宿学校有“最好的”老师。寄宿学校的班级人数大概是每班20到25人,而普通学校则为每班40或45人。寄宿学校还提供“有保障的帮助”,帮助学生练习回答SPM考题。在我担任公立大学讲师期间,我见过很多寄宿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很难以管教、喜欢欺负人、爱惹麻烦。我最好的学生都来自普通学校。寄宿学校的学生只是及格而已。也许是因为建筑学科的原因。在建筑学教育中,没有任何“模拟学习”来准备考试答卷。建筑学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并提出打破常规的解决方案。建筑学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更多艰苦的工作加上彻夜不眠地绘制图测和制作模型,因此,只有坚韧的人才能生存下来并成长。
我认为,现在是团结政府大刀阔斧地确保寄宿学校接收B40群体学生的时候了,即使他们的科目没有获得任何A。我亲眼目睹了城市马来人的贫困,有一个家庭有6个孩子,我直接用我的伊斯兰慈善基金来照顾他们。这些都是寄宿学校未来的学生。寄宿学校不应该培养100%的SPM优秀学生,而应该为贫困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中产阶级家长必须意识到,这一行为在社会和精神上都具有重要意义。UPSR并不是衡量谁应该去寄宿学校的标准。必须根据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在其能力范围内对其进行评估。在这里,成绩不是评判标准,而是品格和社会经济方面所需的机会。
我认为,现在是我们开辟一条通往全寄宿学校的新道路的时候了,不要再追求虚假的优秀数字和成绩,而要追求真正的成功和对社会建设的贡献。所有来自大马各族人民的贫困儿童都必须获得公平的竞争环境,这必须成为新口号。寄宿学校不应该是为那些依靠成千上万令吉和额外学习时间建立起来的补习中心所培养出来,自称为“学校天才”的人而设立的。寄宿学校应该是重建国家的国民服务计划(PLKN),因此我们不需要UPSR来判断我们的哪些孩子应该被录取到,能够确保公民和专业人员的安全和成功的未来,以重建国家的设施。
勿把校园变成仇恨温床
2023/11/06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陈祖
教育部借著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友爱、负责任及快乐等堂而不实理念,宣布从10月29日起至11月3日,在学校、技职学校、预科学院及师范学院举办“巴勒斯坦团结周”。
此举不但没有实质意义,反而把纯净的校园,营造成宗教对敌与仇恨的温床。
宗教敏感问题在我国,尤其西马这片土地已是严重问题,政府数十年来通过宗教不但无法团结各族人民,反而为各族制造更大猜疑、防备与鸿沟,时而也制造更多紧张关系。
教育部举办“巴勒斯坦团结周”,完全失去应有的敏感度,尤以绿潮冲击下的当今政治局势,不难让人联想当局应是居于政治与政权利益考量,借机与来势汹汹的国盟斗绿,以制衡绿潮政治攻势,保住未来政权。
教育是开启新一代思想心态的钥匙,学校更是栽培未来国家栋梁的神圣宝地。
若政府居于政治或政权利益考量,不惜典当学府的圣洁,将宗教种族及仇恨毒素强灌入学府,最终将必为国家制造更大量具有浓厚种族宗教极端思维的新生代,把已陷入种族宗教问题繁琐的马来西亚,带上更为种族宗教极端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