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态度对待语文问题
2023/12/02 南洋商报/社论
根据全球知名的语文学院运营企业“英孚教育”(EF
Education First)公布“2023年全球英文能力指数”排名,在不以英文为母语的113个国家及地区220万人的数据中,排名前3名为荷兰、新加坡及奥地利。
在全球英文能力的测试评中,低洼之国荷兰的排名一直都稳居全球第一,因为荷兰人将英文视为连结社会与世界的脐带。
母语英文共存发展
其实,大航海时代以来,荷兰便发展了强盛的国际贸易,战后英美的强势崛起,90年代荷兰的教育改革,营造英语友善环境,更促进经贸投资、旅游、留学潮,还吸引越多外国人移居荷兰,进一步丰富了荷兰的英文环境。
因为英文的实用沟通价值,务实的荷兰人练得一口好英语,使荷兰这个小国能与世界接轨,及拓展更大的合作商机。
英文除了是生财工具,也让荷兰掌握创新科技,阿斯麦高端光刻机的技术专利就让荷兰成为世界芯片超强。
当然荷兰重视英文,却仍坚持母语的学习,以维系族群的文化,为培养具国际视野的人文素养,他们鼓励以母语与英文及少数语言共存发展,让荷兰人具有创造及建构世界的能力,能掌握多语文的荷兰,因讲得一口流利英语而被称为欧洲的翻译机。
英教数理政策乱象
再看看马来西亚,英文教数理的政策之路弯弯绕绕,让人迷惑;还有为确立马来文作为各族沟通语言及维护马来民族尊严,各政府部门还被训示“拒绝处理以国文以外的信函”,可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却又说“必须确保能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又让人疑惑。
我们承认18世纪以来,英文的殖民语话与文化霸权,是历史的遗殇;当然,坚持捍卫本民族语文是对的,可是学习英文是为了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掌握多语,借多元思维的融汇,培养具国际视野的人文素养。
所以马来西亚要能后来居上,就要拥有国际意识,还要有多语能力。
全球英文能力指数排名榜中,马来西亚名列25,在亚洲位居第三,仅次于新加坡与菲律宾,如此成绩或许是民间力量的促成。
我们仍希望政府以开放和务实态度对待语文问题,要以超前意识,抓紧多语优势具有前瞻性的价值,以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创造马来西亚的未来。
华淡小合法地位,关马华什么事?
2023/12/01 中国报/评论
~作者:张玮峵
周四下午(11月23日),国家上诉庭针对由4个马来及伊斯兰组织所提出的《华淡小是否违宪》诉讼案做出裁决,裁定华淡小是符合马来西亚联邦宪法的。
联邦宪法第152条文中阐明,马来文为我国的国语,但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在非官方目的外受阻止使用、教授或学习任何其他语言。
众所周知,法庭对宪法有解释权,而此次上诉庭也确认华小及淡小并不是官方公共机构,因此华淡小把华语或淡米尔语作为教学媒介并不违反联邦宪法。
不尊重历史
在判决出炉当天,马华总秘书张盛闻即刻表示,欢迎上诉庭作出有利于华淡小的裁决,并说这项判决确认了华淡小的合法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这个判决结果件关马华什么事?张盛闻怎么那么“鸡婆”?欸,这还真的关马华的事,请听我娓娓道来。
国家独立至今已经66年,每年政府都拨款给华小以维持运转,这全因来自宪法的保障,不过反观其他国家华人的情况,怎么与我们有天壤之别?
不扯远的,就说与大马相邻的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即可,为何这些国家的华人没得享受华文教育?那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政府内并没有一个如马华的华裔代表政党。
如果你把大马华文教育完善保留至今的成就,全归功于华社支持以及华教斗士的努力,进而忽略了马华公会所扮演的角色,那是非常不尊重历史事实的。
难道上述国家的华社都“不努力”才导致他们没华文教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印尼和泰国的华人人口甚至比我们略多。
马华公会在国家独立过程中扮演着华社代表的角色,自然也在起草宪法中有所贡献,因此宪法中才有了对非穆斯林群体的诸多保障,例如宗教自由等。
白纸黑字的宪法条文才是保障非土著权益的关键,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的,当然我并不是否认华教斗士们的贡献。
千万别砍树
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帮马华“漂白”,我只是针对客观事实,并强调体制保障的重要性,而马华公会在后期的表现不理想。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华社才会在近十几年转向支持行动党,虽然他们执政后的表现比马华更不理想,如华小师资不足、华人新村拨款不升反降、伊斯兰40圣训进入国民学校等对华社不利的课题层出不穷。
总结,华淡小地位受宪法保障,除了因华教斗士的努力以及华社常年以来的支持,马华公会在建国初期所做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的。
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感谢华教斗士以及马华公会共同努力所种下的这棵树,才让大马华裔享有母语教育,某政党不种树没关系,不过可千万别砍树啊。
教育部长需再教育
2023/12/01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曾达威
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日前表示,截至今年9月29日,华小华文科老师过剩人数达540人,淡小淡文老师过剩人数则为308人。
法丽娜进一步阐述,教育部在综合考虑了2024至2029年间预计的师资需求各种因素,得出结论认为华文和淡米尔文组别目前师资过剩,因此没有必要培训新师资。
仅凭资料判断不合理
法丽娜的说法马上引来各界批评。教总主席谢立意批评法丽娜过分简化了师资问题,并且没有深入了解华小教师的真实情况就匆忙发表了言论。
民主行动党主席兼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则指出,法丽娜应该对华小师资问题更敏感,并避免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声明。
武吉免登国会议员方贵伦则对法丽娜的言论表示震惊,认为她没有实地考察华小师资短缺的情况,仅依赖官方资料做出决策是不合理的。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反问,每年有超过500名华小教师退休或提前离职,5年后这些空缺该由谁来填补,并严厉批评法丽娜关于华小师资充足的说法是“天方夜谭”。
确实,如果华文教师组真的在2024年起没有再培训新师资,那么华小在2029年将不会有新的华文教师,这是令人担忧的。事实上,华小从来没有出现师资过剩的情况,很多华小为了填补这些空缺,反而不得不聘请临教。
须检讨计算师资方式
根据教育部长期以来采用的数据统计法,只要教师毕业于师范学院的华文组,即使他们在学校教导其他科目,他们仍然会被分类为华文科教师。
由于教育部并未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科目及时进行“重新标签”,这导致了华文科教师过剩的假象。
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本身也承认,教育部须就华文科师资需求的计算方式进行检讨。
显然,法丽娜在解读教育部的数据时出现偏差,也未能有效地与教总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忽视了华淡小的实际师资需求,导致了决策过程中出现逻辑性问题和误判。
此外,法丽娜的情绪起伏也是众人讨论的焦点。11月初,法丽娜在国会解释“巴勒斯坦团结周“的用意时,强忍泪水激动地敦促朝野议员勿指手画脚,要求其他议员“不要干扰”教育体系。
11月杪,法丽娜在国会回应师资过剩问题时反应激动,并数度拍桌,用这种方式来“保证”全面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
老实说,一名合格的部长除了需深入了解部门系统的运作、准确解读数据,有效地与利益相关者磋商之外,也须展现专业的行为举止和情商,才能有效地领导部门。
法迪娜无法全面理解教育部的运作,可能与她的法学背景出身有关系。
因此,法丽娜可以考虑修读教育管理、政策协商和沟通技巧学位,以提升对教育部的了解,同时增强自己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以免不断遭人诟病,贻笑大方。
华教故事该怎么说?
2023/12/0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如果要说华教故事,已故的莫泰熙老师大概是第一人,自20多年前开始莫老师就全国巡回讲华教故事,他利用自己在南大求学、芙蓉中华独中教书以及在数十年在董总行政部处理各种华教重大事件的经验,以一种属于他独有的叙事方式分享华教故事,那种以生命感动生命的叙述手法也很成功的让听他分享华教故事的人感动。
莫老师的华教故事只有他能说,因为所述的种种情节,包括过去华教面对国家欺压的艰难,都是他亲身的经历。过去数十年来,上至商贾下至走卒,为了让华文教育延续的种种坚持故事,他也亲身接触不少,因此莫老师华教故事是他数十年生命经历积累和相信的结果,那种情感的表述除了莫老师之外,没有人可以重现。
随着莫老师的离去,其能够让全场共鸣与感动的华教故事已成绝响,没有人能够重现那种澎湃与感动的华教故事,因此应该要重新反思华教故事接下来该怎么说,寻找一套有别于莫老师,却又能够继续让如今年轻一辈,包括中学和大专生的华教故事内容与模式。
莫老师的华教故事最大的卖点是感动,而感动背后的元素是悲情,就上文说述,莫老师的悲情是一种生命经验的积累,透过他的言语、肢体动作让听者得到共鸣,然而今天我们无法再现这种悲情,除去这个重要的元素,华教故事还剩下什么?
从上世纪20年代英殖民政府的学校注册法令,到50年代的拉曼达立报告书和南大创立,60年代的教育法令,70年代的独中复兴运动,当中还有独大事件、茅草行动和新纪元办校、白小事件等,深入的剖析都可以发现悲情是无法忽视的论述主轴,然而每个事件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脉络已经不是今天的年轻一代能够明白,要他们产生共鸣更是巨大的挑战。
没有了那种感动,独立大学的抗争运动跟孙中山的革命运动一样,就是历史事件,没有多少人会再为孙中山革命故事义愤填膺。林连玉跟岳飞相同,是一个终其一生追寻某个理想的一个历史人物而已,陈嘉庚毁家兴学跟孙中山奔走呼吁革命没有甚么不同,要让年轻人感动太难。
破旧立新
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该回归最根本,重新省思为什么年轻一代需要知道华教故事?很显然过去以民族情感为号召的方式在年轻一代已经不买账。像华教故事中的南洋大学叙述,更多时候是经历者的一种情感投射,如莫老师作为南大校友,南洋大学是他生命很重要的一环,有着巨大的情感连接,所以南洋大学课题很重要,是他华教故事最重要的一段,这不是今天年轻世代能够明白的部分,再说如果从当时的新加坡政治、族群和国际局势来考量,李光耀难道就一定是罪人吗?
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问题,这个世代有这个世代关心社会的方式,在自主和多元思维的教育方向下,华教故事已经回不去过去的那种单方向分享与讨论,过去单元的华教论述更难以再重现,这很显然不是传统华教工作者乐见的模式。
既然无法再现莫老师的华教故事,何不破旧立新,重新回到华教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孩子们继续关心华教?这两个问题开始,回到华教的根本去思考接下来的华教故事该怎么说,毕竟今天的新生代已经不再能够理解过去的华教激情,也难以感受华教发展那种情怀,如果不从根本去反思,那终究是重复过去那种个人情感的延续,也只是在原地踏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