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校真的师资过剩吗?
2023/12/14 光华日报/言论
~文:杨玲
国家独立至今,你有没有听说过华校师资过剩?如果华校真的师资过剩,这一路走来,董教总还需要掏腰包请临教吗?
从华小开始,每一个开学年,因为师资短缺,学校必须聘请临教来填补空缺。老师不足将会影响教课,校方向教育部提出申请新老师,当局也无法在一天两天内就能派老师来,所以聘请临教成了暂缓学校师资短缺问题的唯一方法。
教育部长指出,教育部今年对华小华文科教师进行“重新标签”后,发现师资过剩的情况,并预计2024至2029年,没有新教师的需求。她还指出,在进行“重新标签”后,发现华小需要6319名华文教师,目前已填补6859人,意味着华小共多出540名华文教师。
教育部长说,教育部是根据2023年杪的剩余空缺及2024年及之后的预测空缺,对2024至2029年的师资需求进行推测。
这样的推测是否准确?每一年都有不一样的数据,如老师退休、调职、进修、辞职、提早退休、病假和擢升等等,教育部长不能只读官员所提供的数据,应该与教总成员沟通,以了解师资短缺的问题。教总的师资短缺数据会比较准确,希望教育部事先与学校的有关人员协商。
教育部长指教育部未来5年无需再培训华文科老师,让华小感到惊吓,也让全国华校陷入恐慌。教育部长应该很清楚,教育部需要用5年的时间培训一位教师,每一年都不能停止培训华文教师。如果5年内没有培训华文教师,那不是叫现有的华校老师难受,也更辛苦?
华小的老师不只是教华文课,还有其他科目如科学、道德教育、数学、美术和音乐等,都是以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所以,华小每一年都需要很多老师来应付这些科目教学。老师有进有出,这个循环从来都不曾停止。教育部每年必须培训新教师,随时准备接下任务。
教育部长指出,华小华文科师资过剩,未来5年无需再培训华文科教师,2天后,教育部长又说,教师短缺是目前前所未有类型学校包括国民学校、华小和淡小都面临的暂时性问题。
希望教育部长别再U转师资短缺的问题,也盼望代表华裔的副教育部长能够好好的跟进这个问题,不能停止培训新教师,让全国华小华中拥有足够的华文老师,但愿副教育部长的保证可以见效。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与学
2023/12/14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林国安博士
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总监(也是PISA项目负责人)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莅临都门“2023年马来西亚教育出版商论坛”,被询及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以及教师和学生如何有效运用人工智能。施莱歇尔的回应,给予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刻的启迪。
施莱歇尔认为,人工智能(AI)只是一个很强的工具,教育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学生面向AI时代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批判与创意思考、问题解决等能力。
AI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着巨大转变。然而,总体来说,我们的教育传统和学习品质似乎没有太大改变。
根据施莱歇尔对我国学生PISA表现的考察,发现15岁学生只有33%
能分辨“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见”。这一现象让施莱歇尔担忧。
因为它折射出学习危机:长期以来,学生是通过教科书学习已经定论的、经过官方机构审核认可的知识,无需质疑,可以充分信任;AI时代,学生面对网络搜索海量结果,就无从分辨真伪、鉴定应用了。
AI时代的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的学习者,完善“成长性思维”,具备批判与创意思考能力。这是区分人类与电脑的独特本质,也是施莱歇尔在很多场合一再强调的。
人工智能 AI 年轻人“二等机器人”
他警示传统教育体系把年轻人变成“二等机器人”,只会重复我们告诉他们的事物;教育教学改革要思考如何让学生成为“一等的人类”。
另一个让施莱歇尔感觉“心碎”的是他看到我国的教师以宗教课的方式教导自然科学,仍以传授知识为教学导向,而且让学生做大量习题,再测试是否掌握知识。
施莱歇尔是理科教育学者,对于自然科学的教学与学习,推崇的是科学的精神、思维和方法论,注重观察自然、质疑已知、分析因果、尝试错误、设计实验、动手实作,教学设计关注学生能否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形成对科学本质与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把握,体验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和领悟知识的意义。
面对几何指数型增长的学科知识,施莱歇尔认为,知识“量”的积累,并不一定能达成学生学的“质”。
知识教学贵精不贵多,可以少教一点,但要创造条件进行学科“深度学习”。
AI时代,知识只是一个出发点,还需要结合认知、技能、情意、态度,创造出新的价值。当前教育要注重学生转化知识、创造知识新价值的学习动能,提供学生相应的学习指南。
至于教师的角色与职责,在于超越指导性教学的范畴,转变成为“教育的领导者、创新环境的设计师、促进学生学习的引航人、学生远距学习的教练”,同时以身作则,践行终生学习,成为终身教育的楷模。
提前跨入ICT教育时代
疫情三年,实施数字学习模式,让学校一夜之间提前跨入ICT(信息通讯技术)教育时代,ChatGPT
聊天机器人程序的问世,宣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教育体系革命性变革的必然性。
施莱歇尔的“担忧”和“心碎”,让我们反思需要重新界定教育,重塑学校教学组织系统与方式,包括什么是最适合学生的教育,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什么是最有益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策略等。
AI时代的教与学,是基于学生未来的教育,教育领域的领导者、教师、学生、家长都需要“重置思维、重新学习”。
好教育不代表好教养
2923/12/12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丘明艳
幻想一下,当我们在街头闲逛,看到2个陌生人迎面而来,一人西装革履,相貌堂堂;另一人则不修边幅,吊儿郎当,我们下意识地会如何作出评价?大部分人会觉得西装革履男定是受过高等教育,而不修边幅男兴许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读书少”的人。
“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这是我中学生涯中很流行的一句谚语,若以更贴切的参照词来形容,莫过于是“不以貌取人”。虽然我们都知道不该以貌取人,但即便都懂的道理,却很难真正做到,不因外貌因素而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
我们经常会在朋友聚会时,当提及某些在外人眼中的“优质男女”做了一些出乎意料之事,也会下意识地说“真看不出来啊”、“真想不到呢”、“不可能吧!”,这些看似平常的话,本质上就是对一个人有了偏颇判断。
在社会打滚越久,我们会越看清事情的本质,同时也更理解何谓“读书多不代表品行好”,当我们从小被灌输“小时不读书,长大当小偷”的教育歪理,被同化的孩子为此而力争上游,当好不容易爬到高处,也不自觉地高人一等。
长大后才明白,读书多只是让我们在社会上,增加一些就职优势或选择,仅此而已,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可以高人一等。相反的,读书少的人,为何就一定都是当小偷?他们同样可以自力更生,靠努力拼搏来养活自己,也许正他们因为缺乏就业的优势,需要加倍付出劳力,也更理解生活之苦。
“教养”与“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注重人品及人格修养,后者则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所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有好的教养,有些人拥有体面的工作,却做着不体面的事;也有些人工作不体面,却从未干过不体面的事。
好的教养不仅是自觉的人生态度,也是为人的修养、对是非观的重视,而这主要体现在“先对自己有要求,才能要求别人”。正如我们要求别人对自己有礼貌时,说话也要有礼貌,而非用吆喝的态度纠正他人。
真正的教养,并不是从衣着品味、梳妆打扮就能展现出来的,刻在骨子里的教养是隐藏在一个人的行为细节中,潜移默化为做人做事的准则,这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地发现。
学习国文是选择题还是必选题?
2023/12/14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 傅依雯
近日来一则关于大马籍长期于新加坡居住的母女因无法使用国文与政府官员沟通而遭到刁难的长文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当事人甚至无法顺利办理护照。对此,我认为身为马
来西亚人民,掌握基本的国文沟通能力并非选择题,而是必选的。
首先,国文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不少证件处理、官方文件及契约合同都是使用国文为媒介语,倘若对国文一知半解地签署各类合同,只会将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首相拿督斯里安
华曾提醒民众,所有使用非国文书写的信函,政府部门将一律退回。面对这样的现实,华裔还敢认为国文不重要吗?
其次,我认为马来西亚人学习国文是履行马来西亚国民义务之一,学习国文可以确保各民族之间流畅沟通,提高国民的团结精神。马来西亚曾因民族间产生矛盾而导致流血教训,民族间的不理解让马来西亚蒙上了腥红的历史。因此马来西亚人在学习国文后可以让他们在任何场合及情况都能无障碍沟通,大大减低误会。
最后,学习官方语言对于国家而言也是一种维护国家门面的方式,试设想倘若一国民众对于该国官方语言一窍不通,这岂不是让人贻笑大方吗?如今即使是外国人移民抑或在本地留学也必须通过基本的国文检测,这不仅是对于马来西亚的尊重,更是对于马来西亚官方语言的肯定。
我本身是华小教育、独中毕业的华人,坦白说在我接受小学及中学的教育过程中,确实非常少和马来同胞打交道,也鲜少有让我们发挥国文造诣的环境,但这不是身为马来西亚人不会国文的理由。我们的国文可以不精通,但必须掌握最基本的表达能力,而非仗著非巫裔便将这门语言弃如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