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038


白鞋换黑鞋小题大作


2019/12/27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雨花石


年终学校长假即将结束,莘莘学子又得收拾心情,面对开学繁忙的日子!

小学、中学阶段是孩子发育最快的年龄,校服穿了1年,若尺寸不适合了,就是时候换一套新的了!

本文重点谈的是“校鞋”。因为这是希盟政府执政,教育部长马智礼走马上任后,关心民瘼的第一份“政改”,把学生一向来穿的白鞋换成黑色的。这项即将在2021年全面执行的“黑校鞋政令”,曾经引发一阵热议!

白鞋换黑鞋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又为人民减轻了什么负担?

学生穿上了黑鞋,就不必为了要经常洗涤校鞋而烦恼?因为黑鞋不容易肮脏?

这种灌输“鸵鸟”心态的教育方式令人不敢恭维,毕竟“不论是黑鞋或白鞋”,只要是穿在脚上,都一样会沾上污水污迹,没有所谓的“白鞋比较容易脏”的道理,这种歪理论调简直笑死人!

白鞋沾上污迹,比较容易显现出来是个事实。基于此,家长都会要子女定期洗刷校鞋,给白鞋涂上“白鞋粉”或“洁白剂”,这是一种训练孩子自立、负责任的操练,让孩子学会照顾并保持自身的基本卫生。

其用意很明显,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课程所强调的一项品德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白鞋换成黑鞋,若不幸让孩子错误诠释,误以为穿上了黑色校鞋,就可以长时间不洗涤,岂不是与课堂上灌输的道德价值观背道而驰?

至于“学生用在洗白鞋的时间是浪费时间,应该省下来,用在阅读方面”的说法,更是说不过去、不成逻辑的荒谬歪论!

做了正确的事,就是善用时间,更何况身为学生,本来就应该学会如何管理时间,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教育理论,注重的是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不是要学生成为书呆子!

我们只能为教育部长马智礼自圆其说,他没有“当官”经验,给他“一些”时间累积经验,或许有朝一日他会突然领悟另一番道理,到时我们的子弟再把黑鞋换回白鞋,让大家“悲喜交集”,也未可知!



商讨才是解决方法


2019/12/28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张网


董教总本月28日在加影办事处召开“全国华团大会”,以凝聚力量,向政府施压,取消在华小四年级介绍爪夷文文字。

马哈迪及安华已先后劝导取消上述大会,以免引起马来人反击行动,马哈迪甚至表示马来人会提出关闭华淡小。爪夷文毕竟是马来人宗教及文化的一部分,引起部分马来人不快是必然,也会感到尊严受损,也避免不了有政治企图者兴风作浪。

政府向来认为华淡小的存在,是政府的宽容及恩赐,华社应满足及感恩;如今不过3页介绍钞票、国徽等马来文字的爪夷文写法,就引起华社强烈反应,难免有人觉得小题大做,无事生非。

作为副教育部长,张念群改变不了教育部政策,唯有淡而化之,以“不读、不书写、不考试”而不会造成学习负担,以及不影响华小本质为由,为这个不受欢迎的政策护航。林冠英也表示3页介绍几个爪夷文字,非学习一种语文。若行动党仍是反对党,他们必然有不同的一套说法。

这倒不是3几页几个爪夷字、让学生对爪夷文的认识那么简单,这肯定是一个开始,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在更高班加入更多爪夷文内容在未来是可预想到的,到时可不止于介绍吧?

激起华社危机意识

认识几个爪夷文字,可当作是趣味教学,坏在华社对教育部的不信任。关闭华小的言论仍不时被公开提起,无时不激起华社的危机意识。一些马来政客及领袖把华淡小说成是团结的障碍,甚至有存心不良者把华淡小违宪控上法庭,华社如何不有防御之心?

华社以为希盟执政后,华文教育问题会引刃而解。承认统考被拖,董总被马哈迪称为种族主义者,都破坏了华社对希盟政府的信任。

教育部公告有一半学生家长反对,教师就可以放弃介绍爪夷文,这方法行不通。这是个不好的先例,未来一些争议的教育政策,是否也一样如此处理?教育问题应该回归教育专家及教师去研究制定,那有交由非专业者去决定的。

明知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决策,而硬加实行,这个政府也不会受欢迎,自然得付出代价!董教总的大会反应如何,会议结果可作为政府的参考。政府及董教总及各华团代表若回到桌上开诚商讨,找出一个折中方案,可化解这场危机。

全面取消介绍爪夷文内容,有损教育部威信,在马来社群也会产生负面反应,政府是处在两难局面,得多动脑筋;董教总也得思量政府可能采取的强硬手段,行动进退要有度。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918/12/27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陈祖


董总号召国内各华团在错误的时间点举办华团联席大会,抗议当局在华小四年级国文课本中纳入爪夷字单元的做法不但成效不大,反而为日后制造了更大的发展阻力,以及各类难以预料的族群敏感问题。

在华小四年级国文课本中纳入爪夷字单元,从情势看来,是当局势在必行的政策,不论华人怎么反、怎么闹,这项政策看来还是得照著当局所列定的时间表执行。

作为代表华社教育最高机构的董总,选择在马来人尊严大会过后举办这项大会,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打开机会大门,让有心人将这项大会曲解为反马来人、挑战马来人极限、反击马来人尊严大集会、甚至反伊斯兰的种族集会,最终不但加深马来社会对董总的既定印象与反感,更会激起坊间更多关闭华小,甚至冻结董总社团注册的声浪,这对解决问题不但毫无建树,反而为自己制造更多不可预测的阻扰与困境。

华人在马来西亚沦为政客眼中不起眼的少数民族已是不争事实,再大的声浪,也不会威胁执政权,更不会激起政海一丝浪花。

董总与其费心费神举办这样的一场宣泄情绪,却达不到最终目的的大会,不如把关系保持,回到圆桌,冷静寻策,再向当局逐步争取修复。

没有能量的话叫废话,没有能量的事叫费事,董总此时此刻,要做的绝对需确保都是有能量、有效用的正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与其跟强悍的老虎对敌,不如设法与老虎交友,从而逐步改变老虎所持有的立场与态度。

弱肉强食的现实社会,老鼠始终斗不过老虎,又何来吓唬老虎!?

爪夷文何以风波?


2019/12/28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海德


董教总日前正式发通告邀请各华团出席华团大会,促请政府听从民意取消国民型小学马来文科推行爪夷文字单元。爪夷文风波闹得一发不可收拾,究竟是单纯各族群间过于偏激,抑或政府一意孤行、横蛮无理?

一切的源头终究必须回到我国联邦宪法,毕竟凡触及族群问题或教育体制,一切总爱“代表”主体民族发言的政党或相关组织,总爱以联邦宪法作为借口,要人们不要挑战宪法和所谓“社会契约”。“社会契约论”源自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但其本质问题与影响所导致的结果也遭到各种批判,好比多数人的“意志”充当“民意”和“主权”对少数人实施骑劫和暴政。

联邦宪法第152条第一款已阐明,“不得禁止或阻止任何人(于任何官方用途外)使用、教导或学习其他语言”以及“维护其他族群语言的使用和学习”之权利。其先决条件是国家语言为马来语,试问我国各族群何有反对和冲击甚至挑战国语地位?

宪法第12条也阐明,“每个宗教团体皆有权为自己孩子的宗教教育而建立与维护各自的教育机构,并不得因宗教上的理由而在任何相关法律上或执行上存有歧视”。

因此, 有人入禀法院挑战华泰小非法,根本是无稽之谈,惟《1996年教育法令》是问题的根源。在国语教学作为国民学校媒介语的前提下,第17条第一款已阐明国民型学校不甚需要,但权力却转交给第28条的教育部长做决定。即是说,国民型小学如华泰小、中学等的命运都交由教长做决策。

奈何新政府成立后,像马智礼这种摸不著边际的民粹教长,可想而知问题有多严重,可想而知为何当时他执意增设爪夷文书法艺术单元了。当然,前朝国阵确实在2016年已通过在马来文课本植入爪夷文书法,但仅限于“趣味语文”部分,自然没有引起大波,但马部长实在抓不到敏感,在他大肆宣布和鼓吹、以及少数族群不满度剧增下,火药桶自然会点燃。

解铃还需系铃人

爪夷文书法单元此后便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进一步撕裂族群共识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纠纷。主体民族的马来穆斯林形成了对昔日语言的认同和支持,再经过一些民族主义的渲染和鼓动,再有极端分子借题发挥炒作为族群和宗教问题,爪夷文单元瞬间爆发成国语问题,接而抨击国民型学校(尤其针对华校),接而质疑华裔对国家的忠诚度,再塑造成是羞辱和挑战马来人主权,舆论已进一步酝酿和叫嚣要关闭华泰小。

相对的是, 华社对新政府施政的不满,愤慨情绪也逐渐增长和从未消弭,爪夷文风波激化了族群紧张与不和谐,新政府乃至教育部的失策,实在不可不察和负上重大责任。

至于董教总搞大会诉求,也实在没有必要。任何一方都该展开对策如对话会来商讨和谅解问题,并且化解纠纷然后出台共识方案,而中介方最好是教育部,自己搅出来的乱局,当然要由当事人出面解决和当面致歉,而非持续闭门做事或“静静”了事。

笔者个人浅见是,建立在人民意志上的现代民主体制,对多元族群和文化背景国家是面双刃剑,这取决于一国家、政府和国民是否达到成熟和理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