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弃华小,认知有误
2022/06/25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黄圣铭
华裔祖先,被苦难驱赶投奔了怒海,来到了蛮夷之地;尽管被生活压弯了腰,但还是挣扎着要把学校“挺立”起来,因为他们忘不了自己的根源——水的那一方!
这就是华小的来源。它凝集华族的血泪、艰险历程、憧憬,是华族中庸民族主义的堡垒。
10年前,我们有华小1291所,1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华小1301所,增加了10所,然而学生人数却从60万减少到50余万,减少了近10万名。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医生也说,华小每年较减少2000名学生。到底这些负有传承母语使命的新生都去哪儿了?他们有的还没有出生(因为父母少生或不想生),有的随父母移民了,有的每天凌晨赶着去邻国上学,有的也进了国小,但更多的是去了学费高昂的贵族式国际学校。
为何有不少家长不把孩子送去华小而送去国际学校呢?有两大原因,一是错误认知,二是慕洋心理。
第一个错误认知是读华小影响英文的掌握。华小教授三种语文,除了母语外,英文和国文都是主科,是非常受重视的。华小毕业后,学生会有坚实的母语基础,国、英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除了口语不那么流利外),因此上了中学和大学,即使教学媒介语不是母语而是英文或国文,都不会有障碍,而且有了语言环境,比如说英语环境,他们的英语口语也会很流利。
黄循财苦学华文
看看华小出身的政治人物,华巫英三语都流利的俯拾即是,比如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其三语能力让非华小出身的华裔政治人物望尘莫及,其中国语的流利程度和深度,友族也竖起拇指,赞不绝口。
第二个错误认知是认为华文没那么重要。新加坡第四任总理接班人,跟马来西亚有些渊源(其父曾是怡保人)的黄循财。虽然英校出身,家里也没有学华文的环境,但意识到华文的重要性,因此在学校刻苦学习华文,打下了良好的华文基础。出来社会当公务员和从政后,华文派上了用场,与选区基民交流时可用华语,去中国与当地官员开会时用流利的华语,让有关官员惊艳不已。
华文必成重要语言
在今年3月28日举行的财政预算案论坛上,黄循财全程以一口流利的华语,和商界代表展开交流,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说,华语没那么重要吗?中国在崛起,全球瞩目,世界影响力日愈加大。俄国总理普丁也说,未来的世界在亚洲,而亚洲的中心在中国。因此华文必然成为世界重要的沟通语文。
一些父母的第三个错误认知,认为华小太重视学术,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埋没学生其他方面的天分。其实在教育方面,我们祖先从未主张学生读死书,而是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也就是六艺:礼、乐(诗)、射、御、书、数。其中“乐”代表艺术,“射”代表体育运动,“御”代表生活技能。华小按照政府的课程安排,也强调这三种能力的掌握 ,所以,华小并不埋没读书以外的各种天资。
羽毛球传奇人物李宗伟不是华小生吗?羽毛球新星李梓嘉也是出身华小,因为代表华小夺奖无数,加上是品学兼优的模范生,因而被选入国家羽毛球学校。其他在文艺界、演艺界、音乐界等发展的华裔人才,那个不是华小出身?
如果背对华小不是认知问题,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慕洋心理。我国曾是英国殖民地,他们通过教育、宗教、文化艺术、新闻媒体等传播西方价值观,潜移默化美化西方生活方式和民主模式。这就影响了一大部分华人的思想和心理,成为“精西人”(精神西方人)或“慕洋人”,认为西方一切都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而华人的文化落后,讲华语很老土,国际场合更羞于说自己是华族。
有些华裔慕洋政客,把华教当课题,把华裔当“提票机”,但自己却不以身作则把孩子送去华小,并且把英语当成家庭用语,深怕孩子不能高人一等。
华小传承5000年文明,华文凝集5000年智慧,这精神财富你不愿意继承,只能“无言”。
为学术表现中下的学生多铺一条路
2022-06-2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陈伟豪
大学的各个学科乃至毕业后所涉足的各个专业对人的智力要求都不同。虽然智力与认知的评估依然是鉴定一个人的能力倾向最经济且有效的,但是在秉持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下,毕业生的态度和身体技能被纳入学业评估也可算是为学术表现中、下的国人多铺一条升学与就业路。
标准化测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美国教育先驱霍勒斯曼试图以标准化的笔试测验,来改变当时波士顿公学所实施的口试录取学生方式。他的改革初衷是想让更多的孩子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这样的标准化笔试测验跟马来西亚乃至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大学录取学生方法是一致的,也逐步塑造了现代以标准化考试来评估学生的教育系统。
早期的笔试测验主要是一种智力测验,并在上世纪20年代兴起,并以其科学的客观性著称。那时候的美国因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需要而招募了许多没受过教育的新兵。为了能够快速地鉴定新兵的智力,由罗伯特耶克斯领导的心理学家团队开发了美军阿尔法(Army
Alpha)和美军贝塔(Army
Beta)两种智力测验。前者是由选择题构成的笔试,旨在鉴定新兵遵循指示的能力;后者则是由图像和符号构成的测验,旨在鉴定完成不了笔试新兵的智力。测验不及格的人就被军队淘汰;仅仅及格者就被安排做简单的军务;成绩中等的人成为普通兵;而成绩优秀者就被培训为军官。
这两项测验在那个特殊的战争时代非常有效地以智力区分了美军所招募的175万新兵。在这当中,只有8千人被淘汰,同时有20万人被鉴定为潜在的军官。经过培训后,有超过三分之二者最终成功当上了美军军官,为美国奠定世界军事强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美军阿尔法和贝塔测验的成功,让当时的教育界开始以智力测验作为大学各个学科招生的工具,并在一战期间推出了美国独有的学术能力倾向测验(SAT)。直到今天,SAT还是学子们申请美国绝大部分本科课程的先决条件。
我国教育部实施多年的小六评估考试(UPSR)及中三评估考试(PT3)都可算是智力测验。如今校方即将推行的校本评估,并不是以智力(intelligence)测验为主的评估,而是以学生在校表现(performance)的三个学习领域,即:认知、态度和身体技能来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和智力测验对接的评估,就是所谓的认知学习领域。因此,智力依旧是校本评估的主轴,以便国民中学和国民型中学的毕业生可以继续与全球性的智力测验接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知共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知识的六个阶段。一般上,中小学各个学科的过半学习成果都着重在记忆和理解知识,以为进入大专所需的高阶认知打下基础。如果是在大专念文凭课程的学生,其60%的学习成果是围绕在应用知识;而念本科的学习成果则大部分围绕在分析性认知。至于念硕士的学生,得在全面掌握前四个认知阶段后建立评估性认知,这样才能够胜任在各自领域当经理或领导的职务。而学术最高阶的博士,则必须有智力在自身所进行研究的领域中创造新知识。
大学的各个学科乃至毕业后所涉足的各个专业对人的智力要求都不同。虽然智力与认知的评估依然是鉴定一个人的能力倾向最经济且有效的,但是在秉持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下,毕业生的态度和身体技能被纳入学业评估也可算是为学术表现中、下的国人多铺一条升学与就业路。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
2022/06/24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李思萱
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已有二年之久,而我国的疫情在2022年终于趋缓了,人民开始学习与病毒共存,全球经济也正逐步复苏。那我们的教育呢?两年的疫情无情地夺走了学生充实的学习时光、性格态度的培养、求学生涯的宝贵回忆等。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如何收拾“残局”,让学生再次回到校园的轨道呢?
槟城钟灵独中于今年4月份迎来自2021年,第一场的实体考试。从批改试卷中,观察到许多学生整体的学业水平皆有下降的趋势,校方也为此安排了会议进行各科的成绩分析,以讨论补救方案。
据笔者在批改试卷中的观察,许多学生无法良好掌握单元重点,在作答技巧方面缺乏训练。此外,在作答题部分也频繁出现错别字。
对笔者而言,成绩水平下降的罪魁祸首并非远程教学而导致学习品质下降,关键在于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改变了。在校,教师较容易观察与掌控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及时提供指引;网课,教师无从抓摸,考验的正是学生本身的自律。这也足以说明为何部分学生在疫情间仍能维持良好的学习成效,甚至能提高学习效率,不因网课而怠慢。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著重调整学生在网课期间所培养的散漫态度。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在教学中导入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STAD)。此学习型态让学生透过彼此的互动及互助,以及责任分担,达成共同学习的目标。
笔者期待此教学型态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借此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此教学的流程如下:(一)全班授课(二)小组学习(三)学习评量(四)计算成绩(五)学习成就表扬。
改进学习成效
笔者在分组方面采取异质性分组,即每组学生程度相当,皆有学科能力掌握强、中、弱的学生。另外,笔者挑选学科能力掌握较好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提供平台给其他组员请教,而当小组长遇到困难时,也可直接与笔者进行讨论。在每个单元的授课结束后,小组长皆需召开小组学习,例如共同复习单元重点,讨论作业等。
接著,笔者将安排纸笔评量来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效,并计算各小组的积分。最后,笔者以小组进步与个人进步的形式公开且具体的进行表扬,让大家共同见证班上同学潜在的能力,鼓励大家将这份努力迁移到自身的身上。
在短短的两个月内,笔者一共进行了三次的单元学习评量,学生的学习成效令人惊艳,进步最多的组别在满分30分的测验中,小组平均分数进步了接近10分。不但如此,各班的测验平均分数皆有显著的进步。在小组学习的互助下,小组长得以精益求精,巩固自身的学科知识。组员则能建立学习动机,也开始意识到自身努力付出后将换来的成果,在学习上获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不但如此,笔者深刻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中比以往更自动自发、专心向学,且踊跃发问,教室里弥漫著正向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于自身的改变亦十分的欣喜。
疫情使全球面临教育危机,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是需要绞尽脑汁去补救两年疫情所带来的“残局”。这场补救是个浩大的工程,但只要我们能对症下药,提供平台给学生发挥所长,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相信学生势必能再次回到校园的轨道上,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小学生,太难了!
2022/06/2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谢伟欣
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到学校,还有一堆做不完的课业,有时候熬到晚上该睡觉的时间,课业还做不完。孩子崩溃,父母也跟着崩溃。
过去的年代,放学后往区里与发小玩乐,傍晚或晚饭后写写功课、稍微温习课业,又是快乐的一天。如今的孩子们,放学却往补习中心跑,在一本本作业堆里忙昏了头,往往补习班下课回家,课业还没做完。
过去的年代,上补习中心是加强额外的学习,如今,许多课后的补习中心已“转型”,扮演辅助学生完成当天带回家的课业的角色。许多家长在寻找补习中心的目的,变成“只要能帮忙孩子把当天课业做完就好”。
小学生的课业不仅多,而且很难。
现在的小学课本,难度让我感到惊讶。身边许多朋友无奈的说,“有些钱总得给补习中心赚”,因为自己根本教不来,感觉小时候学的都白学了。
最近一名国小老师揭露,一年级数学课程又紧密又有难度,老师的教学时间偏少,导致学生根本跟不上进度,程度难到脸家长都向老师求救。甚至一些老师,选择“跳过”这个难题不教,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思维还无法掌握有关题目,若坚持教下去,只会导致其他课纲教不完。
当然,教育部编出这样的教学课程当然有其目的,培养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及有天赋的学生,让他们进入那些需要精通数学的领域。因为,数学需要的是“开窍”。
但是,培养兴趣并不等于得为难学生。若要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老师可以尝试从教学法着手,又何苦将简单的题目刻意变得复杂呢?
小学是打好学习基础的地方,学生基础还未打好就来需要高思维、高难度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打退堂鼓,甚至“讨厌”数学课,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