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4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356

何必一再质疑母语教育?

2022/06/02  星洲日报/大都会

~作者:黄思汉

年轻时在国外留学,在和老外聊起马来西亚时,他们总对大马人能说多种语言而啧啧称奇,曾有人用“Amazing”(惊叹)来形容能说英语、马来语和华语的我(实际上我还能说流利的福建话、少许广东话和客家话呢!)。

掌握多种语言一直是我作为大马人骄傲的事,可惜有些组织却不认为这是大马的美,非要通过司法来挑战母语教育的地位。

先有半岛马来学生联合会(GPMS)、大马伊斯兰教育发展理事会(MAPPIM)及马来作家联盟(GAPENA)挑战华文小学和淡米尔文小学违反联邦宪法,结果在去年杪被判败诉。后来,再有大马穆斯林教师联盟入禀哥打峇鲁高庭,要求宣判华小和淡米尔小学违宪,结果日前下判,同样是败诉。

前面3个组织已打算上诉,大马穆斯林教师联盟当然有权力上诉,但何必呢?

因为这两起案件,我们得温故知新。根据联邦宪法第1521)条文,马来西亚的国家语文是马来文,但任何人不得禁止或阻止其他人使用、教导或学习其他语言,而根据联邦宪法第1521)(a)条文和第1521)(b)已保障华淡小可以用母语为教学媒介语。宪法已明确说明和规定,这原是两场没有必要的司法审讯,上诉,又是为何呢?

多源流母语教育是建国之本,极端组织至今却质疑其地位,他们的用意何在?目前有许多友族家长把子女送进华小就读,跟他们相比,这些家长不仅开明,更是为促进国民团结出了很大的力。

这两案件同时让国人,尤其华裔感叹华教发展一直要披荆斩棘,争取华教平等至今仍困难重重,其中典型的例子是位于蒲种金銮第5区的朱运兴华小得到所有准证的情况下兴建工程,却有一小撮非华裔居民因为政治而反对,教育部在毫无原因下喻令停工,建委会多次催促该部就停工令作出回应却不得要领。

建委会今年1月中已入禀法庭申请检讨教育部发出的停工令有效性,同时寻求证明建校的合法性,但至今法庭仍未采取任何审讯。

老套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家同是大马人,何苦处处针对母语教育,何不让多源流教育百花齐放,让大马人能为自己掌握多种语言而骄傲呢?

 
积极看待华淡小没违宪判决

2022/06/0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庞宣

华裔社会当前及日后要做的是,一秉以往的办学精神和热忱,继续把华小办得更出色以提升教育素质。吸纳华裔学生就读之同时,吸引更多非华裔子弟入读,使其成为我国多源流学校的楷模。

随着去年1229日,吉隆坡民事高庭判决华淡小使用华语及淡米尔语作为教学语没违宪之后,日前(529日)哥打峇鲁高庭对有关案件亦作出一致的判决。对我国多源流学校教育的发展无异是一个肯定和认可,让人感到欣慰。证明了华淡小在我国长久以来的存在并没有违宪。也再次通过司法程序厘清和联邦宪法所赋予母语学校的既有地位。

哥打峇鲁高庭的判决与去年吉隆坡高庭的判决有一点不同之处,即前者承审法官认为华淡小是公共机构,而后者则否。马来亚穆斯林教师联盟因此表示要上诉。如此一来,不论入禀吉隆坡高庭的半岛马来亚学生联盟、伊斯兰教育发展理事会和马来作家联盟,以及入禀哥打峇鲁的马来亚穆斯林教师联盟,它们在案件判决后均表示继续上诉的意愿。看来华淡小没违宪的议题不会就此平静下来,还会有后续的发展。

众所周知,华淡小长久以来常被国人尤其是政治人物操作为政治课题,在政治乱象丛生之际更甚。不仅许多政治人物借题发挥,其他一些表面非属于政治团体的组织亦时有动作,让华印裔社会和相关教育团体和组织倍感压力。唯,可喜的是,数十百年来他们都能够积极面对同一事项,解决了一个难关又一个难关而坚持不懈。

华裔社会当前及日后要做的是,一秉以往的办学精神和热忱,继续把华小办得更出色以提升教育素质。吸纳华裔学生就读之同时,吸引更多非华裔子弟入读,使其成为我国多源流学校的楷模。让各族家长和子弟有更多升学管道的选择,展现其包容性优质教育的优势。对学生日后升学及就业均有所帮助的同时,印证多源流学校教育,不只是给人们多一个入学的选择,更是国家难得的宝贵资产,对族群融合和社会发展有利无弊。此外,由于华小多源流办学成功的既定事实,将使得政治人物减少将华小课题政治化以捞取个人及党团的利益。既不利于小学教育的发展,对国民团结及融合亦一无是处。

值得一提的是,吉隆坡高庭及哥打峇鲁高庭承审的华淡小案件共有13名答辩人。除了政府机构如教育部长和马来西亚政府,以及朝野政党之外,还包括多个主动加入成为答辩人的华、印裔民间教育团体组织,如董总、教总及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等。她们在争取及维护华小、独中及民办教育的地位及权益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所作出的努力,让人既敬重又感佩。

 
判决之后路仍崎岖

2022/06/02  星洲日报/大北马

~作者:陈云清

继去年12月吉隆坡高庭裁定华小和淡小使用华语和淡米尔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符合联邦宪法,日前哥打峇鲁高庭也宣判马来西亚穆斯林教师联盟要求宣判华淡小违宪一案败诉。

这两项标杆性的判决,让华教团体在等待结果期间的挂虑一扫而空,甚至可谓振奋人心,也希望随着法庭这铿锵有力的裁决,能终止这类挑战华淡小违宪的诉讼行径。

教育目的原本就单纯直接,不外乎培育学生成才,不求他们飞黄腾达,但能为社会奉献力量,就是教育最大的意义所在。

遗憾的是,部分人士看到的尽是华淡小违宪的质疑,而感受不到这些教育学府提拔各族学子的事实。

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些人的思维想法,想必难如登天,当然,也不必刻意向他们示好,就继续坚守岗位,做好眼前本份,时间将是最好的证明。

高庭判决虽说稳住了华淡小人士的心,但当日子恢复如常后,大家内心其实都清楚,即便他人挑战华淡小违宪不成,实则华淡小前路还是挑战无限。

对于大马的多源流教育体系,珍惜的人会说是国家资产,质疑的人则会认为那是分裂国民的祸首。

别的不说,单是华小准证,华教人士这些年来战战兢兢死守住,担心一旦失去就等于永远消失,毕竟,要求制度化增建华小的心声,说了这么多年,结论依旧是如幻如梦,没人敢拍胸膛保证。

也因此,当一所华小学生人数只剩下不到10人的窘况时,学校还是坚持办下去,不随意关闭,因为知晓增建太难,迁建也不易。

最叫人心酸的是,申请迁建华小获得教育部批准时,大家开心得喝彩欢呼,声声感激教育部的开通,但认真一想,教育部和政府更应该向这些推动迁建的单位致谢。

华小董事会、建委会,主动申请迁建校,然后找地找钱找人建,解决教育部的这一层工作,该部着实欠他们一张感谢状。

我也只能蜻蜓点水,毕竟,华教在大马所面对的挑战与困境,三天三夜说不完,只能见招拆招,遇难则强。

高庭的判决,是大马多源流教育体系受承认的一小步,而公平的政策、海纳百川的施政方针,才是真正的一大步,而这一大步,何时能跨出?

 

教师是校园和谐的支柱

2022/06/01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文:郭兆堂

教育部每年教育部都会为教师节设定不同主题,今年的主题为“教师是校园和谐的支柱”。顾名思义,校园和谐与否胥视教师的努力。

在中学,来自各源流小学的学生聚集一起求学受教育,尤其是中一新生,这可是他们第一次与友族成为同班同学,并交流生活上的习俗及文化。

一般上,中一生得花些时间适应新的求学环境,而懵懂和年少的他们经常违犯校规,给校方带来纪律问题,甚至在同学间点燃不大和谐的火苗。

我昔日就读的中学,校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纪律老师得由三大种族的教师组成,俾更有效地解决违规学生的事件,进而在校园营造和谐的气氛。

直言不讳,华、巫、印裔中一生常因语言不同而闹发冲突事件,甚至“打”成一片。

之前,单一族群的纪律老师调查时显得困难重重,只因犯规学生的国语能力弱,往往得求助华裔教师才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之后,低年级的学生一旦发生“种族冲突”,会先由三大种族的纪律老师分别调滋事的学生了解情况,然后才“综合”地处理纪律事件,尽可让莘莘学子感受到校园的和谐。

在圣神的校园,或多或少存有“办公室政治”,只是情况不像私人界般明显和严重。

校方通常会在重大工作岗位“雨露均沾”,委任各族教师出任巡察员团等团体的负责老师,家教协会和教师联谊会的理事也得是三大种族的教师,大家在气氛和谐的情况下群策群力地执行任务。

在办公室,教师免不了会与同族、相同宗教或志趣相投的同事坐在一起,课余时闲话家常,因“人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可以理解的事。

我相信各校不同种族的教师皆相敬如宾,和气融融地相处共事,上下一条心维护著校园的和谐。

我也相信,教师一视同仁地教导与对待班上的学生,不分肤色、宗教信仰及生活背景的藩篱,展现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精神。

教师是校园和谐的支柱,我绝无异议。老师,辛苦你们了。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