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星期二

黄家和:2027年开跑 小一中一率先用新课纲

2025/11/10 星洲日报/国内

报道:廖芷悠

黄家和强调,新课纲引入2名教师同班授课的“共同教学”模式,该模式仅适用于“综合学习”的新科目当中,并将视学校师资储备情况实施。(档案照)

(八打灵再也10日讯)2027年开始落实的全新教育课纲,只从小学一年级及初中一率先启用,其他年级学生则不受影响。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新课纲只会于2027年在小学一年级和中学中一开始推行,每年逐步扩展。

“也就是说,2026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2027年就读二年级时,仍继续使用目前的小学标准课程(KSSR)纲要。”

这代表明年在学前教育就读6岁班的学生,将最先响应教育部的改革号角,落实教育部《2026年学前教育课纲》,次年与《2027年教育课纲》无缝衔接,打造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连续学习体系。

小学3阶段推新课程  综合学习取代传统科

黄家和告诉《星洲日报》,2027年教育新课纲将小学阶段分为三大阶段,除了在第一阶段推出全新科目“人文与自然:综合学习”以外,也将在第二阶段推行2门新的综合课程:

●第一阶段(12年级):推出《综合学习:人文与自然》,结合科学、美术、音乐、健康教育、技职教育与培训及数字学习的元素;每周课时是6堂课。

●第二阶段(34年级):推出《综合学习:科学与科技探索》和《综合学习:美术与世界探索》,结合科学、地理、历史、环境、技职教育与培训和数字学习的元素;每周课时共9堂课。

●第三阶段(56年级):推出《科技与数字教育》,取代原本的设计与工艺科,每周课时共2堂课。

黄家和说,《2027年教育课纲》在第二阶段推出的2门新课程,将会取代目前3年级的科学、美术和音乐;而新科目将会取代目前4年级课程的科学、美术、音乐、历史和设计与工艺。

“共同教学”仅适用新科目  视师资储备弹性执行

另外一个焦点,是新课纲引入“共同教学”模式,即2名教师同班授课。黄家和强调,该模式仅适用于“综合学习”的新科目当中,并将视学校师资储备情况实施。

“有朋友误会教育部要所有科目都共同教学,那并非事实。教育部当然了解学校在综合学习科目执行共同教学计划上,或许会面对师资的挑战。

“我们明白各校师资条件不同,因此会有弹性地执行,并让校长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他指出,共同教学模式虽然在国家教育制度下是一项全新的教学方式,不过,该模式在一些私立学校已经开始执行。

至于中学阶段,他透露,中一学生将在2027年启用新课纲,其中教育部计划推行“品格塑造计划”。通过每周60分钟的时间,帮助学生有计划及专注地展开品格培养活动,惟他也澄清,这并不是新科目。

《星洲》抽样查华小时间  首阶段新课纲 节数相同

《星洲日报》抽样调查华小的班级时间表,目前小学一和二年级的科学每周3堂课、美术2堂课、音乐1堂课,总共6堂课。

2027年第一阶段新课程《综合学习:人文与自然》课时一周6堂课,和原来的课程安排相同。

至于小学四年级,目前科学每周有4堂课、美术每周2堂课、历史每周2堂课、设计与工艺每周2堂课、音乐每周1堂课,总共11堂课。

2027年改为《综合学习:科学与科技探索》和《综合学习:美术与世界探索》科目后,每周课时共9堂,比之前少了2堂课。

华小目前的华文科每周是12堂课,马来文是10堂课,数学是每周6堂课。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