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星洲日报/新教育
ˉ文:戴庆义(前国中/独中校长、华教工作者)

新纪元大学学院董事部主席林裕(站者左起)和新纪元校长莫顺宗,颁发毕业证书给戴庆义。
人生六十日已落,我称最美夕阳红。
回顾来时路,一生勤耕杏坛,奉献华教的理想已深深刻在骨子里。在国中退岗之后,即投入独中教育,期望在夕阳之年,再献力华教。夕阳再美,难免风雨;道路崎岖,砥砺奋进,人总不能等着风雨过去,而应学会在风雨中跳舞。风雨我不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须做到穷则善吾身,达则济华教,故以另一种方式,即攻读博士研究,为华教建设与独中发展,做出另一种贡献。
读博研究之范畴始终以华教为根源,深入探讨独中所面对的困境与解锁方案,尤其在这科技与资讯发达的时代,在新一代对华教的热衷已日益淡化的时代,在教育多元化的时代,独中更应知己知彼,突破困境,稳扎根基,成为大马华裔子弟首选的教育基地。
马来西亚独中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坚韧与奋斗的历史,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政策压迫,社会变迁与全球化浪潮之多重挑战,仍屹立至今,实乃大马华人的心血实证与骄傲,其发展牵动华社命脉。在华教与独中发展课题研究中,我有机会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华教发展脉络,更大量阅读有关文献并经过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得于以更新颖与全面的观点、思维与视野探析华教与独中发展。不仅如此,在研究中让我对华教先贤之奉献更敬佩。
华社与华教生死与共,不惜牺牲而为华教赴汤蹈火,华教斗士为了争取华教权益而鞠躬尽瘁,是马来西亚华教的前锋与后盾。当我游走于华教历史长河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解读过去,纵观现今发展趋势,以更宏观视野开拓对独中发展的新思维。
在国中掌校多年,所累积的经验得于在独中施展,营造一所魅力独中乃我之理想。独中要健全发展,管理制度起重要关键。董事会与学校发展起着唇亡齿寒的关系,必须紧守创办初心,更应富有教育理念,以教育管理来主导学习的管理措施,从基本行政架构中清楚分析各职位范畴,各司其职,确保内部管理稳定,达到董校和谐,齐步同行发展校务之目标。独中董事部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能封锁在传统的框架,更可接受新时代的管理方式,建立一所现代化独中。
一所独中的魅力来自于人文教育,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现今社会生病了,校园安全亮红灯,人文教育去了哪儿?教师乃教育体系及一所学府的重要支柱,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更具备教育理念与素质,故专业师资培训对独中发展影响深远。独中乃华裔子弟的另一升学管道,许多华裔子弟希望能挤入独中之门槛,接受优质华文教育,但事与愿违。所以,在我读博研究中,更深入探讨学生们所面对的问题,尤其是留级生及后进生,在前路茫茫的十字路口,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何种教育,是否真正为他们策划另类教学法,
华教乃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文化认同与身分认同基础,一路风雨走来,华社苦心经营独中,育人才无数。新时代的独中,是否仍然秉承先贤开办独中的初衷,继续履行发展母语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之重任,而不因时代的需求而变质,实乃应探讨之课题。
人生一步一脚印,我从执教鞭至掌校,纵横杏坛四十余载,在教育工作所经历的淬炼与困境皆有其价值,内在沉淀的精华,坚持继续献身华教,更希望让独中教育发扬光大。
烈日走过辉煌,夕阳依然染红大地!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