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你准备好了吗?
2021/01/27 中国报/学习
~作者:郭史光宏
由于第三波新冠疫情爆发,我国中小学从去年11月开始二度停课,今年也无法如常开学。从1月20日开始,全国小学遵循教育部指令,实施居家学习,小学生在家上网课。很多朋友在等: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很多家长在问:孩子的学习成长,该怎么办?很多老师在想: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对此,我想提出三项建议。
第一:请大家做好打长久战的心理准备。
先看两条资料。第一条资料,根据卫生部的数据,截至1月20日,我国单日新增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连续四十多天呈四位数上升趋势,1月16日更创下单日新高的4029宗。第二条资料,根据媒体报导,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说,我国有望在2月底接获第一批疫苗,但整个疫苗接种计划将长达18个月。
这两条资料告诉我们什么?很简单,按目前状况,我国在未来的一年内,很有可能继续笼罩在疫情之下,与病毒共存的日子还很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学很难迎来全面复课。即使复课,也很可能因疫情的反复而随时再度停课。所以,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好一整年居家学习的心理准备,这样更加实际。
第二:请父母尽快协助孩子建立生活节奏。
过去,孩子习惯每天定时上学放学,也因此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习惯,至少早睡早起是必须的。日夜颠倒,一般出现在学校放长假的时候,日常上课日很少有这个问题。如今学校停课,孩子长时间待在家,没有了上学放学的规律,如果再加上父母的放任自流,很容易就会陷入脱序状态。
建立生活节奏,可以从辅助孩子拟定生活作息时间表开始。首先,定下起床和入睡的时间,确保睡眠充足。然后,根据学校的上课时间表,排入网课时间。接著,根据家庭习惯,排入用餐时间。之后,安排每日的运动和阅读时间。最后,再与孩子妥善规划剩下的自由时间,让孩子尝试做自己时间的主人。生活作息时间表,重点不在于看上去有多完美,而在于能够真正做得到,这点必须让孩子知道。
第三:请老师结合网上和线下、同步和非同步的教学模式,提升网课的学习品质。
除了父母,学校其实也能通过网课的安排来协助孩子建立生活节奏,共同助力孩子的学习成长。有了去年的经验,这一次在面对停课上,很多学校是处理得比较好了。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学校都编排了网课时间表,让老师定时教学,让孩子定时学习。这有助于建立孩子的学习节奏。
此外,考虑到孩子长时间面对电脑荧幕的问题,教育部在参考了美国儿科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后,建议小学生每天面对屏幕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们需要展示教学专业,结合线上和线下、同步和非同步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学得更好。
这里说得更具体一点,老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布置作业,或者单向地传送视频。过去一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作法效果不好。老师既要有每周固定的线上同步教学时间,保持师生之间人与人的连接和互动,也要有线下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过去的一年,我们已经从“没有网课”到“有网课”,如今应该更进一步,追求从“有网课”到“有好的网课”。
总的来说,疫情严峻,停课也是无奈下的逼不得已。抱最大的乐观,做最坏的打算,接受有可能一整年居家学习的局面,然后为孩子打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这也许是我们该做而能做的吧!
学生成了抗疫路程下的牺牲品
2021/01/27 星洲日报/观点
~作者 : 梁佩仪
大马抗疫已经一年了,正确来说全世界对抗冠病已经一年时间了,而全球确诊人数也即将突破一亿大关,是世界有史以来一场浩劫。
全世界各国封锁,经济停摆,大家都各自忙着抗疫,每个人都身心俱疲,心力交瘁。在这场浩劫中,没有人可以侥幸,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而患上这个目前无药可治的病毒。
而在这个恐怖的病毒下,几乎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年长及年幼者更是高风险群体,在抗议制度上,被社会高度保护。
然而,已经整整一年过去了,我国依然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抗议方式,导致国人在过去一年来活在水深火热中,生活萧条,苦不堪言。
而学生,便是这场病毒战役中的牺牲品,我国从去年3月开始实施行管令,学生也从那时开始接触新的学习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居家学习。
这种被局限在限定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对孩子的确带来不健康的学习心态。刚开始,或许这种居家学习可能对孩子充满新鲜感,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就适应切换校园的学习模式。
然而,长时间隔空对着同样是在教学的老师,久而久之,大家都对这种对着电脑屏幕“讲话”的模式感到厌倦,但是我们都没有办法,第二第三波甚至即将来临的第四波疫情,导致学生始终无法回到校园实体上课。
我国的抗议政策所推行的行管令,让各阶层都受影响,但是大部分群体的生活如常,工作的工作,采购的采购,休闲的休闲,唯独是小孩子们,他们一开始就没有选择的权利。
看着孩子们渐渐地对网课感到厌倦,上课时不专心,功课无法完成,而今年却又即将要考试;让家长及老师们都急坏了。
很多人都说,留得青山在,哪怕没“试”考;但是各方都以“保护”之名,而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就连在另一头在网络教学的老师,都忍不住怒轰“我真的很想回到学校上课”!
我们距离抗疫结束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病毒不断变种,疫苗有效与否也是个未知数。当大家都嚷着“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下工作的工作,采购的采购,休闲的休闲。
哪孩子们呢?他们从来都没有选择的自由,因为大环境以保护之名牺牲了他们学习的自由。
再次网课,大家都不好容易
2021/01/27 中国报/学习
~作者:董百勤
这已不是第一次实行网课了,比起上一次网课,我们的期许并不到抵达该到的位置。哪怕我们以为网课是唯一能把孩子在管制令期间与学习脱轨的情况减低,既能保护大家又能减低染疫风险的方法。但当我仔细去思考家长老师和孩子在网课时代面临的现实面困境时,我真的无法压抑心中悲痛。
手机是最多数学生进行网课首选设备,透过那小荧幕去看老师投放的演示文稿和影片,长远而言,这对孩子的视力是有影响的!老师们用手提电脑,或者桌面电脑教网课,长时间备课做电子教材,填写各种报告等会伤害眼睛健康和造成精神劳累,学生何尝不是?
可悲的是,我知道有上网服务的手机的孩子是很幸福的了。偏远地区没网络覆盖、没手机,当然还有经济状况不好,买不起手机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怎么办?老师们很尽力去帮助他们。难道他们不可以收到更实际,更治本的帮忙?比如提供网线和电脑。
众所皆知,家长在网课时代已成为“陪读父母”。他们为孩子操作登入网课,有的甚至还必须陪在孩子身旁,辅导孩子。我最近听一位家长网友告诉我,她孩子的中学老师要求家长出门为孩子打印网课需要的作业。那老师并没有体恤家长,对于有工作的家长,或者家里没有打印机的家庭,这是极大的负担。网课,无疑加重了家庭负担,他们需要负责的部分更多了。
我有一位同行,他日夜紧盯手机,全天候即时回复家长和上司的短信,深怕怠慢,一不留意错过了家长和上司的短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自己的工作效率。常年累月下来,我真担心他的心理健康。如今疫情已爆发一年多,网课也上了好一段时间,但怎么我心中隐约觉得,网课不管是教学或学习上,如果处理不慎,就会打乱孩子的学习步伐,那么后期的拉锯战就会越激烈。
我所说的这三个活生生例子,都是网课的另外一面,这一面是需要我们关注的。有关单位和有能力的社会人士请有钱出钱,提供需要帮助的孩子的电脑和网络服务。老师和家长也得互相体恤,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为孩子的教育领航前行。
我希望这一次的疫情,在教育这方面给予的提醒,大家要放在心上。这一次的疫情,敲醒了那该醒的觉知,大家要对于教育更在意。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本分。如果不能在网课时代中,好好适应,被时代淘汰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何谓必要之事?
2021/01/27 星洲日报
/言路
~作者:练珊恩
在国内疫情告急的时候,突然开始出现伤风、咳嗽、头痛等症状,心里很难不去猜想自己是否受到感染,接着赶快回想在过去的14天内,做了哪些不必要的事,出了哪些不必要的门。
翻看mySejahtera的记录,几号因工作需要去到某个地方,几号因担起“Ketua
Rumah”的责任出门采购,几号出门买了家人常吃的面包,几号因家里不开伙而出门打包,在更早政府
放宽行管令时,还和同事相约晚餐等。
当病恹昏沉,眼看打乱了工作计划,又担心将病毒传染给亲友时,一切原本可以避免的风险都成为后悔的理由,但是仔细想想,这一切也只不过是为了维持日常生活与满足日常所需。
若站在应考生的角度,返校上课是必要,还是不必要的事?在疫情和重要的考试面前,考生该如何在备考和确保自己能健康赴考之间取得平衡?
学校刚开学,一些学校或学院就传出确诊病例,例如多州大学预科班学院出现确诊病例,沙巴一些返回宿舍前的学生也在筛检中确诊,登州则是曾出席工作坊的老师接连确诊。这些消息使人心惶惶,教育总监为了安抚人心,还特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不难发现,决策层与受决策影响的基层在看法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教育部对开学日首日高达95%的出席率相当满意,更确信允许考生返校上课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学生则表示出席率在开学数日后明显下降,有的指校方未严格遵守标准作业程序,还是确保自己最终能健康赴考比较重要。
许多学生与家长认为教育部罔顾生命安全,然而,能够返校上课实际上对学习动力低下,学习落后,需要教师实体指导的学生来说,是有必要的。疫情下的教学,已扩大有能力且学习动机较强与能力较弱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而教育部作为决策单位,在做出决策和分配资源时,优先考虑条件较弱的学生无可厚非。
虽然社交媒体上不满教育部决策的声音比较大,但是当局也不可忽略无法上网或需要教师实体帮助的学生的需求,毕竟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但是,在面对社会阶层与条件上的差距时,教育部应落实更具弹性的措施,让有条件者能选择相对感染风险较低的方式,并把更多的资源与专注力,投注在需要帮助的群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