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2日星期六

从一窍不通到博士生 巫裔热爱中文胜华人

2022/02/10  南洋商报/文教

独家报道:黎添华、梁慧芳

妃卡(右二)在中国攻读博士,学到的不仅是语言。

龙飞虎

由留华友族成立的Jom Mandarin积极推广中文。

林明雪

雨夜的大红花国度有些冷,不过,一通槟城连接森美兰的电话,却是温暖的。

来自森州的妃卡是一名正在北京攻读中文系博士的马来人。她很高兴本报记者能与她进行电话访问,因为这不仅让她有机会分享本身学习中文的美妙,能与我国华裔以华语交流更让她很是激动。

她不晓得的是,其实电话另一端的本报记者也无比感动,因为任谁也没有想到,原来友族钻研中文的热忱,居然不逊于华裔子弟。

那晚的电访,妃卡逐一分析了友族学习中文的意义,并对本地华裔在中文道路上的追求,提出了看法。

29岁的妃卡在中国求学8年了。在前往中国修读中文前,她其实一句中文也不会,惟,当时因为拿到了奖学金,在不想错失机会的情况下,于是便硬着头皮去学习。岂料,过程中她却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中文,更发现学习中文背后的深层意义。

当年妃卡学习的是中文、国际汉语教学和教学法。不过,完成学士课程后,她发现中文是如此博大精深,而自己掌握得还不够,因此毅然继续修读硕士,甚至在获得硕士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领略“世界大同”

“我的教授们都很开心,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我居然会如此热爱这一门语言,甚至有意继续钻研下去。我的父母也都引以为傲。”

妃卡对中文的热爱超越了不少华裔,期间,更不断地用“很美的语言”来形容中文,但她的宏愿更是叫人敬佩。

她向本报透露,正因为自己接触了中文而爱上它,因此她希望毕业后能投入中文教学,让其他友族也能像她那样爱上中文。

目前人在大马的她就表示,自己在攻读博士学位之际,同时也是大学外教,现阶段正教导大马人大马文学。

妃卡表示,中文其实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当中更涵盖了中华文化之美,以及华裔的价值思维。更难得的,她也因为中文而领略到何谓“世界大同”。

“以前,我在中国看到马来人时我会很高兴,后来只要是看到大马人,无论任何种族我都会很兴奋。如今,只要是会讲中文的,不管来自大中华哪个地区,我都会倍感亲切。”

龙飞虎:语言天赋虽强 大马中文水平不达标

妃卡对中文的热爱与追求让人感动,玩味的是,对来自纽西兰的语言学家兼教育家的龙飞虎来说,大马华裔的中文水平其实和国际标准还有一段距离。

擅长通过心理学角度切入语言掌握的龙飞虎表示,大马人因为长期在多元语言环境下长大,因此语言天赋很强,从小更能灵活切换语言,甚至在沟通时,往往夹杂各种语言。然而,我们不晓得的是,这种随意切换的能力,其实也让我们在不知觉中削弱了对词汇的掌握能力。

“我们会在想不起某些字眼时,就以其他语言代替,慢慢地我们就对某些语言表现得不太讲究,甚至放弃使用更贴切精准的词汇。”

这名自1981年抵达中国后开始就接触中文的洋人,不仅说得一口漂亮的北京腔,中文词汇的掌握甚至远比许多大马华裔来得丰富。

其中,他在接受本报访问时,就全程没有掺杂其他语言,倒是记者在还得夹杂一些英文词汇,才能将句子完整传达。

他就表示,由于非华裔生会比华裔更在意中文的词汇与发音,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希望更精准地表达,好让大家明白他们想表达的。这也解释了,为何妃卡和龙飞虎对中文的掌握能力,远比大马华裔来得强。

切换语言双刃剑

他认为,国人灵活切换语言的能力有时是把双刃剑,因为长期下来,会导致我们对单一语言的词汇掌握能力变弱,最终水平也逐渐下滑。

再来,也因为掌握的词汇不够丰富,大马华裔会习惯了笼统表达。举例,我们经常用“东西”一词来形容许多事物,或用“这个、那个”来形容某些感受或事物,最后无法精准表达。

“大家会认为只要传达了讯息,就不会再去要求自己有更高的词汇掌握水平。”

在被询问如何看待大马华裔的中文水平时,他就坦言,虽然我国不乏中文能力强的人,不过从他所接触过的人来看,不少国人的中文造诣与国际水平仍有一段距离,当中包括词汇的掌握,以及发音与咬字。期间,他还以:“普通话非常一般”,来形容大马华裔的中文掌握能力。

不认同华裔不看重中文

妃卡学习中文的毅力令人佩服,不过,当询及本地华裔是否不看重中文学习一事上,她其实并不认同。

她指出,一如任何种族在学习外语上都会下特别多的功夫那样,反之在学习自己的母语上则表现得相对不会太积极。

“就和我们马来人一样。我们从小就会说国语了,所以就不太会想要下更多功夫去钻研,因为我们总觉得我们已经能掌握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认为大马的华人学习中文不用心,不积极,这样的说法不公平,因为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各族身上。”

无独有偶,龙飞虎也有同感。他认为,很多时候,某些族群会认为自己的母语一旦达到最低门槛的要求,即,能沟通,他们便不会有想要再自我要求的驱动力。反之,当我们找到学习语言的重要关联性后,就能有驱使我们提升的动力。

不过,看着友族远赴中国学习中文,并放眼回国教导更多友族掌握中文,以及洋人学习中文后,积极通过语言教学法来启发全球非华裔学习者,我们或许也应反思自己与中文的关系。

中国强大影响中文地位

对龙飞虎来说,越来越多友族及外籍人士学习中文,很大程度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中文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有关。此话确实不假,中国过去10年的经济成长,与全球学习中文的非华裔人数同样保持增长趋势。

以我国为例,越来越多友族学习中文,其中,我国的非华裔生就从2010年的11.84%,激增到2020年的19.75%,数据目前还不断攀升。不仅如此,政府在鼓励非华裔学习中文上还有更积极的举动。

据本报了解,多年前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与人民信托局及大马教育部合作,以保送到中国学习的方式来培育马来师资。其中,该计划每年保送15名非华裔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师资班学习。

显然的,就算国内不断传出被指打压中文教育的种种新闻事件,不过,非友族学习中文的道路也还是朝着较为正面的方向发展的。

据悉,如今多名在该计划下的保送生,毕业后成立了一家专为非华裔开设的中文班JOM Mandarin,让学习中文的种子在友族间散播。本报就在浏览该专页时发现,里头的师资丰富,中文掌握水平和知识含量都不低。

记者与专页负责人简兰联系时更赫然发现,他们不仅能以中文对答如流,过去更吸引中文电视台访问他们在友族群体中教育中文一事。

林明雪:奠定基础  非华裔生应上中文幼儿园

槟城教育业者公会主席林明雪博士表示,大部分华裔生对母语教育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充其量只希望能达到会听、会讲即可,而原本人数就更少的非华裔中文学习者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比例无疑凤毛麟角。

为了更好的让非华裔掌握好中文,她建议,非华裔生在入读华小之前,可以提前上中文幼儿园奠定基础,其中,最好的方式是趁孩子34岁时送往中文教育的幼儿园学习。目前是幼教的她就直言,想转战非华裔的幼儿中文教育市场。

再来,她也建议,非华裔在进入华小就读时,可以多跟华裔交流,例如成立中文交流团、读书会等等。

她说,非华裔生若要学中文到华裔学生比例多的学校比较适合,因为如此环境下,他们就能耳濡目染。

部分国小设中文班

不说不知,随着越来越多友族学习中文后,部分国小也开始设有中文班。惟,比较华小课程,国小的纲要较注重对话,课程明显简单得多。

国小华文班老师张紫玲表示,由于在国小属于第二语言的关系,国小仅每周三堂华语班。再来,课程都以听、说、读写等的技能为主,6年毕业后,学生只能掌握最浅白的中文基础。

“国小生学习中文主要是面对环境的问题,在国小都是国语语境,回到家,父母一般上也只懂讲国语。再来,由于国语被列入官方语言,华裔跟非华裔交谈的时候,一般都使用国语。”她认为,非华裔生学习中文直接入读华小,都是接触华裔同学,比较有学习中文的环境,可是部分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而放弃。

她说,除非家长让孩子上中文补习班,或孩子对中文有浓厚兴趣,不然,友族要真正掌握中文并非容易的事。

(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