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闸北八中刘京海校长谈华文教育
2020/12/03 刘京海 《世界华文教育》
刘京海,正高级教师,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原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田家炳中学首任校长、现任董事长,上海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董事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入选全国当代教育名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全国“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编者按】在华文教育研究中,我们最经常提及的是“三教”(教师、教材、教学法)问题;在对海外华文教育的支持中,我们做得最多的工作之一是师资培训。在对相关研究和工作的反思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比如如何有效提升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兴趣和效率?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华文教师水平的提升?如何让有限的华文教育资源用在“刀刃上”?刘京海先生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任上海闸北八中校长,践行成功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引领带动了闸北八中和一大批学校的发展,影响辐射全国乃至海外。近年来,刘校长更是以老骥伏枥之志,致力于信息化教学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不遗余力地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甘做教育改革的探路者。刘校长应本刊编辑部邀请,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和理论思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最终目标的建立、教育赋能信息化、优秀教师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非常清晰和深入的阐述,极大地启发了我们对于华文教育工作的认识。从成功教育到信息化建设,刘校长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着眼于学生的利他性“成功”,而其方法论始终是“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姿态,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敏锐眼光,去发现和研究优秀的经验,并予以复制和推广,充分体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胸怀和担当。
01
大家都知道您最初在上海闸北八中任职时,立足点就是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也就是要找到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一点对我们海外华文教育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遇到的普遍问题就是孩子们缺乏这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孩子本来都是有学习动力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动力能不能持续;其次,学习也许跟他的长远动机有关,但是更多的可能是和他当前的学习有关。为什么这么说?闸北八中在30年前就是闸北区最差的一个初中,小学阶段留过级的比例高达37%。我们发现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习的自信心很差,由此而带来的学习积极性就很差。这两个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呢?是因为学习过程中的反复失败,导致他自信心下降,他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他就不想读书,不想读书的结果是成绩变得更差,成绩更差的话老师和家长都说他差,这样他就进入了一个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感觉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通过反复的成功来重新建立他的自信,重新调动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实即使一个成年人,他学一个东西老是学不会的话,时间长了,他也会放弃,所以孩子的这种反应其实是正常的。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孩子语文学习成绩很差,还很喜欢学语文,我觉得这个反应反而是不正常的。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感觉,我们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我们也并不反对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孩子而言,反复的失败不是他的成功之母,而是他更大的失败之母。因为学龄阶段孩子的心理是不完善的,很容易被失败所误导。
海外的大部分孩子学习汉语相当于是学习第二语言,在他原来的学习任务之外又加了一个内容,而且孩子小的时候,他肯定也不知道学习汉语对他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就应该让他在学习过程中反复体会成功,这就成为他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一点与在这个过程中让他理解学习汉语的意义价值并不排斥。因为他不是只要成功,那其他的价值倾向和人生目标就都不要了,而是要在树立人生长远目标的同时,还要能够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实际上我们讲的成功是什么?也很简单,首先就是在原来基础上提高。比如今天认识5个汉字,明天认识10个汉字,哪怕明天是6个汉字,也比今天多一个汉字,这就是一种成功。所以我们说的成功就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因为其实每个孩子起点是不一样,所以他的成功一定是他原来基础上的成功,而不是一个统一目标的成果。
成功的第二个方面。成功是多方面的,是因为每一个孩子是不一样的,他可以获得的成功的方面也不一样。在海外,成功的机会可能比中国多,因为中国的人口多,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还不够充分,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所以大家都往一条路上走。所以我们讲成功就是说,有的孩子可能考试分数并不好,但是他在其他方面是好的,是有优势的,那我们就支持他,可以从其他方面的成功来带动他学习上的成功。
成功的第三个方面。如果从阶段来讲,第一阶段可能是老师帮助他成功,第二阶段是他自己尝试成功,最后他进入自主成功,这就是自主成功之教育的本意。教育是什么?从他律到自律的社会化过程,因此我们最终就是要形成他的自主成功。
02
您刚才说的“成功”可能首先是指过程中一个个的小的具体目标的实现,那要获得最终的“自主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就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新高考以后国内都在强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因为社会上往往光讲成功,但是没有讲清楚成功到底是一个什么意义上的成功。所以到2015年,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负责任的成功者,每个孩子要成为负责任的成功者。为什么呢?我们发现现在孩子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责任感。我们中国有句话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其中对人类负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个人认为无论中外,培养责任感都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再进一步地看,这种责任感的背后就是“利他”精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我们引进了很多西方的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发展,但是在这次疫情期间就能看到它的问题在哪里呢?中国无论多强大,都不是去侵略别人,中国始终认为别人好我才能好,所以我们提倡“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思想与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要讲文化,其实这个就是我们中华文化最根本的一个点,也是最高的点。举个例子:哪一位到武汉的医生护士是因为自己个人喜欢才去武汉的?不是的,他们都认识到了危险性很大,但是只有武汉好了,湖北省才能好,中国才能好,全球才能好。我觉得这种价值观跟西方讲的个人至上是不一样的。真正普世的价值观是什么?是别人好了我才真的好,对别人负责,才是对自己负责。所以我认为要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以利他为核心的、负责任的文化思想。
那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对自己负责任开始。首先是要对自己负责,然后走向对家庭、对小团体的负责,然后对国家民族的负责,最后走向对人类负责。所以实际上教育孩子的核心是教他们如何处理个体与其他的关系,与人类其他人的关系,与其他生命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的关系,等等。仅仅是个人成功的话,那是走不远的。
03
我们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去贯彻这种负责任的利他教育?
我认为这是一个普世的价值观。我们应该围绕这样一个普世价值去选文,慢慢地熏陶。通过汉语教材中的选文,教育孩子首先对自己负责,再拓展到更大范围。当然还需要通过一些语言的训练和活动来开展。国内现在在做语文、历史、政治教材的全国统一版,实际上就是要强化人文素质。华文教材也可以把这条线埋进去,体现我们这种负责任的利他思想。说到底,教育除了知识能力之外,是要教孩子怎么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和任务,不可能马上解决,但是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理念,把它传播开去。现在我们通过很多的文化产品来作为文化教育的手段,但是更重要的是传播这些文化产品所蕴含的思想。
04
您对“成功”的剖析非常明晰,是在利他价值观的指导下实施的过程性成功。因此我们可能还是应该对我们自身的教学做一些反思,为什么教学会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受到挫折或者是打击,然后让他对学习中文有反感。
华文教育是有不同的目标和导向的。比如有的人是想要到中国来读大学,我们有很多大学对华侨华人开放。有的人是出于对一种语言交流工具的一般性掌握,这种人占大多数,也不一定会到中国来读大学。还有的人是把它作为一种民族语言文化来掌握,其核心的部分就是对文化的传承,这一点在马来西亚非常明显。马来西亚华人中的有识之士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后代不学华文,那么我们这个民族的魂、民族的文化就没有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对华文学习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把握不同类型中最基本的东西,不要强行拔高。类型划分清楚了,再进行定位,如果搞到一个方向去,无形中难度就拔高了。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第一位的问题。
在区分类型时,我们要考虑不同孩子的需求,考虑不同家庭的情况和需求。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我觉得文化的传承是基础。有的人到国内来不是要上大学,可能需求就是以口语交流和汉语阅读为主,那么对他的汉字书写和写作就不需要要求那么高。所以我觉得是要分不同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来编教材,因材施教,是“因”不同类型华文学习者的不同目的来施教,而不是“因”一个人的需要来施教。我们之前做过很多夏令营、冬令营,我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是要来写中国字,只是要能够会说一些中国话,了解中国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他们的需求也是一种类型。所以华文教育在我看来是个大范畴。需求不一样,类型就不一样,教育教学方法也就不一样。
05
同一类型学习者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个体的差异化。那么我们如何去进行这种差异化教学,它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您现在着力打造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是否就是要因个体的差异化而施教?
对,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要承认孩子是多样的,那么孩子未来能够达到的目标也是多样的,其实这一点在海外比中国容易,即使是扫地的、开出租的,他们都可以过得很幸福;反而是我们的传统观念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孩子有多方面的发展,在国外相对容易实现。我刚刚讲的,首先孩子的学习目的不一样,定位不一样,那我们的教育就要进行目标上的调整,然后才是方法的调整,这样因材施教就出来了。但是方法调整的难度在于,目前华文教学的科学性是不够的,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实践。
其实搞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的鼻祖是孔子,但是后来因为产生了班级体系以后,因材施教就做不到了。欧美搞走班制来实现差异化的教育,一开始是有效果的。但是搞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同一个班级里面的孩子也有较大差距,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其实国外的走班最多做到分层分类这一步,当然这一步是对的,也就是说不管有多少学生,如果要进行差异化、个性化,一定是要先因类分层,再走向个性化,因为无限分层到最后就是个性化。从思想逻辑来讲是这样。不过其实20个学生如果分成了三到五类,甚至八到九类,基本上也已经趋向于个性化了。所以我用“因材施教”来概括这一点,另外一点是“因人导学”。这是一位老专家提出来的。因为现在教学理论是要“以教为主”要转向“以学为主”,虽然这个口号我并不完全赞同,但教学一定是既有教又有学。我们以往都是研究教比较多,而研究学比较少。那么教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就叫从他律到自律,你教到最后的目的是要他自己会学了。这个主体作用在教的过程中也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是体现在他自己的学,所以要把教和学统一起来,因此我们把信息化教学定位在“因材施教,因人导学”这八个字上面。我们教孩子的时候他是被动的,如果教师能让自己的指导和引导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习的话,一旦他学起来,学习的效应就大幅度提升了。这是一个理想化的逻辑顺序。
线下教学是集体授课,做不到因材施教、因人导学;而线上的教学也就是信息化的手段是有可能往这个方向走的。特别是疫情期间我们发现,纯粹的线下教学有很多问题,纯粹的线上教学也有很多问题。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线上教学的问题,是线下教学给解决了;线下教学的问题,线上教学给解决了。因此未来教学和学习的总体趋势就变成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然后才能实现因材施教、因人导学。要做到这一点,有三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对学生因类分层。第二个如何建设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你把学生分成九类的话,一类资源肯定不够的,但是我们线下现在都是一类资源、一个教案、一套练习,然后一次集体的辅导班。而线上信息化的手段,就有可能创造多元化的资源。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将不同资源匹配给不同类型的孩子。现在我们纸质的资源都是单一的,有了信息化和资源配比的条件,我们就有可能向多元化的数字资源方向走,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对于华文教育来讲,这个事情更加复杂,现在有的学校也就是一套教材,有的甚至还没有教材,那么真正要把华文教育搞好的话,它应该不仅仅是一个纸质的资源,还一定要建数字化的资源。
06
数字化资源具体有什么特点?
我们把数字化资源分为三类:一类是针对记忆为主的学习,第二类是针对理解为主的学习;第三类是针对应用学习为主的。每一种资源都要从一走向二走向三,然后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形成无数,使得每一个人都有一套针对他的资源。现在美国的学校百分之七十都是用的谷歌公司开发的资源,意味着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从走班走向数字化的教育。他们从2012年起开始做,我也是2012年开始,但是在中文教学里我用得不是很多。因为我们对中文教学的内部逻辑体系还不是很清楚,就先从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入手。这是建多元化资源的问题,接下来是如何智能化地推送。目前来讲智能化的推送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人工干预下的智能推送。为什么呢?目前所有的信息化资源里最差的其实是教育,因为用教育信息化的人太少了,所以它就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它就没有学习的材料,所以他的信息化水平就很低。而其他行业就用的人多,数据就多,数据多了以后,电脑有一个自适应的学习,所以它的水平就越来越高。为什么现在打车、快递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都比我们教育好?原因之一因为他们的算法已经相对成熟了,而现在关于孩子学习的信息化数据少,而教育的信息化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积累,还没有到大规模应用的阶段,我们还在建模型。所以我现在要请更多的年轻校长加入这个队伍来,因为只有用的人多了,数据多了,计算机才能聪明起来,不断地更新,学生学的时候电脑就知道要推送什么材料给他。
最近我们尝试把英语的26个字母做成APP(学程包),然后把汉语拼音做成APP,再接着把汉语拼音和英语的字母合在一个APP里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做训练的时候,我们就能收集到数据,我们再改进。试验下来效果非常好。再说到中文教学,我们现在正在做汉语拼音的信息化教学,也是同样的过程。接下来再做汉字,我们选择容易突破的点去试。但总体来讲,语言文字的学习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要借助于学生的活动,不是简单地教,更多的是语言的训练,而这个训练是需要有情景的。所以我们做成APP,有过程,有体验,有互动,才有自主建构,才有数据的回收。做研究的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的,这些成果可能会成为未来华文教育信息化的一种雏形。这些探索的前沿,价值和意义是很大的。前期成本投入很大,我们现在是要先建模,解决一点,再解决其他,具体资源可能不一样,但是很多形式是可以复制的。
07
您描绘的这种信息化教学的蓝图非常令人憧憬。那么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除了优秀的信息化人才的参与,教师在其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原来我们都是线下教学,我的办法是把优秀教师的经验提炼出模型,然后让一般的老师去复制、应用、推广。那个时候主要用的是PPT,后来我发现PPT展示的效果是很好,但是没有互动,所以后来我们又研发了APP,叫作学程包,对教学进行结构化、体系化、专业化。还有一点就是这个APP必须是优秀的教师主导、由网络公司进行技术实现,是信息化赋能教育。现在很多是反过来了,变成教育赋能信息化。赋能教育是教育为主体的,那教育的主体是谁呢?是优秀教师的经验。所以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是优秀教师经验的重构、再造和创新。为什么要重构、再造和创新?因为资源不一样了。信息化资源是多元的,资源多了以后就要重构,那么教和学的过程要再造,最后还要创新。所以实际上应用信息化的本质是对优秀教师经验的重构再造和创新。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两点:一是依托优秀教师,第二是依托信息化,如果抛弃了优秀教师的经验,搞颠覆性的东西,问题就出来了。所以教育信息化一定是由教师来主导。
08
您说的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提到信息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技术主导。但其实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反而是要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是的。我觉得现在首先是要找到优秀的教师,用优秀教师的经验去解决普通教师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要用理念推动改革。现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什么?很简单。任何改革本质上都是要进行实践活动,在改革的起步阶段需要用理念去统一认识,当然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光统一认识不行,还要知道怎么做,另外做了以后效果好不好?如果不实践就不知道。现在很多人不懂信息化教学的原因就在这里。我的办法就是到老师当中找优秀的教师,找优秀教师的经验。第一,他们的理念是先进的,因为先进的理念不是研究理论的结果,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们要切切实实总结优秀教师经验当中蕴含着的好东西。举个例子,现在讲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理念,实际上在优秀教师经验当中早就有了,所以这个经验是源,而我只要去发现、去提炼。优秀教师的经验有三个优点和一个问题。三个优点:第一,优秀教师的经验肯定也是先进的。第二,优秀教师经验效果是明确的,他教下来就是比其他人好。第三,优秀教师的经验是有操作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优秀教师的经验是不系统的,系统性和自觉性不够,他是凭感觉的。因此需要理论介入,对经验进行梳理、进行概括、进行提炼,进行学理上的解释,然后还要把它过程化、细节化、信息化,让更多的人可以去使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思想,就是要研究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我们过去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如果说经验是不能推广的,那么经验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说用理念去统一认识,我不反对,但一旦进入实践活动,恐怕还是用优秀教师经验来推动改革,效果会比较好。
那么现在在世界范围内的华文教育当中,有没有经验?我个人认为肯定是有的,但是可能我们缺少发现优秀华文教师经验的眼睛。我们搞这方面的研究,应该不是自己造一套华文教育的途径方法,而是从这么多的华文教育经验中寻找出好的东西,把它过程化、系统化、信息化,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去复制。所以我觉得我们除了研究政策方向之外,要花更多的力气研究经验。理论家当然需要,但是要把它转化成行为的话,需要实践的智慧,用理论去解释是对的,但不能用理论去代替。现在我们搞教育创新,提了很多口号,但还是要到实践到中去,实践之树常青。
09
发现优秀教师并将其经验进行推广,这个工作对于您来说,好比是伯乐寻找千里马。作为一位资深的校长,您如何看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关系?
我从教46年,其中36年是做校长,我回顾我这36年做的最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发现经验、推广经验,用这个过程提高学校的质量,提升教师的水平。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第一是研究问题:学校遇到了什么问题?第二,就到实践当中去找: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这36年校长做下来,再加上9年的教研室主任经历,我得出一个结论: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它的发展就是两个轮子——一手抓常规,一手抓改革,常规和改革都需要通过研究来提高。因此无论是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他的魂是什么?研究。所以研究是学校成功、班子成功、教师成功乃至学生成功的不竭动力。
我们学校闸北八中就特别重视实践教育。在2015年以后启动了初中和高中生的研究型学习项目实施,而且我们学校的学生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每一个人都参与了项目学习,都参与了实践性项目,都参与了解决问题。我认为这个实际上是摆脱了以往仅仅是用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衡量教师、衡量学校发展的这样一个弊端。因为讲题目、做题目、考题目,这是很重要的,但读书做题目是为了学会做事,实践性的学习是训练孩子做事的重要环节。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这样一种基本思想。只读书不行路的人那是书呆子,行路不读书的是经验主义,所以对我们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讲题目做题目上。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我们把学科学习化为讲题目做题目。欧美的学校百分之七十的时间是讲题目做题目,30%的时间是项目学习,就是实践性的需求。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们在评估学校、选拔学生的时候,不是只看做题目的,还要看你的项目学习的方法。所以他们是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变成了一种制度,但是我们的项目学习就成为了少数学校、少数学生的做秀。闸北八中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就是因为我们认为学习是两个领域:学科学习和实践学习。我把欧美的教育制度当中好的东西做了一个罗列,罗列到最后发现没有一样是他们的首创,都是我们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都已经有了,比方说因材施教、多元标准,早就有了,还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欧美把它变成了制度,我们依然是口号,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改革,一定要在制度政策、体制机制上多下工夫。我曾经说过,人是活在制度里面,绝大多数校长、老师家长都是活在制度里面。我们这样一些年龄大的老校长是活在梦想之中的,靠我们去突破、去探路是对的,但是要转化为每个学校的行为,如果政策、体制、机制制度不发生变化,教育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因为多数的校长、多数的老师家长学生都是活在制度中。要把好的东西变成一个社会的东西的话,必须要有制度的支撑。当然教育的问题要解决不是光靠教育就能行,因为它在一个社会大系统里,但是至少我们心里要清楚,那个不是教育的本质。
10
您的这种精神令人非常钦佩!这也是对年轻校长和教师们的极大鼓舞。前面您谈了教师问题,要发掘优秀教师的经验,那么我们如何培养校长来练就发现优秀教师经验的“火眼金睛”呢?您多年来与海外华校也有很多接触,能不能结合这个具体谈一谈?
以前有高校做过一些针对海外华校的培训,我也参与了这些培训。那么里面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什么呢?就是海外华校和所在社会的教育体制、机制和我们国内教育的体制、机制是不一样的,而我们是在用我们体制内的想法去培训他们,效果确实是不够理想。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还是要从办得比较好的华校当中去寻找他们的经验。而现在是依靠国内的资源为主去培训,因此他们感受到的情况可能跟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讲的那些东西他可能没办法做到。当然华校也是有不同类型的,要在不同类型的华校中扶植一些典型,找出各自的经验进行培训,可能针对性会比较强。我去给他们讲一些理念性的东西是可以,但是我们是全日制的公立学校,他们是私立的、周末制的,不一样。当然原先的培训是有比没有好,但是我们可能要把重点转移到发现海外优秀华校的办学经验上去,让他们自己来讲,做一些经验的分享,再进行理论上的提升,然后去复制和推广。
11
您刚才说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来提高教学,跟这个是不是一个道理?
对,是的。中国有两句古话,一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三”是个众数,有许多人的时候,里面每一个人的经验都会成为你学习的资源。第二句话叫“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地方一定能发现经验,比方说学校里有30个老师,总会有人的教学效果是相对好的,那么这个经验对于其他老师来讲,就有针对性,就可以借鉴。所以说到这里还是这么一个问题,我们支持华文教育的话,需要发现经验、梳理经验、复制和推广经验,因为环境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些学校就做得比较好?同样是一个学校的老师,为什么有的教学效果比较好?我们把这些学校、教师的经验找出来,用这些经验去讲,可能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能显现出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学校都在补课,每个学校都在搞题海战术,同样的学校、同样的师资,有的人补起来有效果,有的人补起来就没效果,背后肯定是有原因在的。我做过研究,发现全班补的话效果就很差;但是只给四分之一的学生补课,一个月左右效果就出来了。原因很简单,全班来补的时候,教师就有个特点,总是对着好学生上,成绩差的学生就还是不懂;你要是把好学生都撤走了,他没办法,只能对着成绩差的学生上,这样就有针对性了。其次,补课没有效果的老师和那些有效果的老师,差别在哪儿?补课没有效果的老师,一边补课,一边在骂学生。我问他们,你为什么要给他们补课?回答说我要提高他们的水平。我就说你现在一边补课一边骂学生,学生的情绪跟你对立起来了,怎么可能会有效果呢?第三,很多老师补课就是把上课时的内容再给学生讲一遍。我说你上课讲的时候学生都没有听懂,你再讲一遍他还是听不懂。我发现补课有效果的老师在补课时都不讲了,他们是给学生两道题目做,然后他当面指导。因为学生一边做他一边看,就知道你错误在哪儿了,再给你个别指导,效果马上出来了。所以凡是有效果的东西背后肯定是有好东西的,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不是缺少经验,而是缺少发现经验的眼睛。当然那些需要去发现经验的人,一定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能看得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眼前好的、未来不好的;什么是眼前并不是很好、但是未来一定好的东西。这个就是他的眼光,跟他的理论素养有关系。
刘校长生动直观地分享了他在学生、教师、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对我们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具有方法论意义。刘校长说,优秀校长的职责就是发现优秀教师,而优秀校长的经验也是需要我们去发现、总结、提升和推广的。在这方面刘校长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典范。非常期待刘校长团队的教育信息化探索早日结出硕果,让更多海内外学子受益。
(李嘉郁 白 娟策划,白 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