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校园

吉汉(左)与林都(右)在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活动中合影 
吉汉(左)与林都(右)在阿拉扎中文系学生壁报作品前合影
吉汉•卢特芬•妮莎(Jihan
Luthfun Nisa)和林都•林当(Rindu
Rindang)是两名来自印尼阿拉扎(Al
Azhar)大学中文专业的年轻学生。在日常生活,尤其是校园里,她们几乎离不开中文。尽管年纪轻轻,两人都表示对学习中文充满热情,各自抱有不同的理由和动机。但是,两人关系亲密,经常一起探讨学习心得,共同完成在印尼伊斯兰大学中文系的大学作业。
吉汉说道,学习外语最佳的方法就是与说母语的人交流。作为阿拉扎大学的一名三年级学生,她解释了自己选择在这所大学学习中文的过程。吉汉高中毕业于位于西苏门答腊巴东的一所学校,当时她曾被印尼一所著名的国立大学录取。她坦言,进入名牌大学是每位高中毕业生的梦想,在当地,安达拉斯大学经常是优先选择。但尽管通过邀请方式成功入学,吉汉认为自己的排名并不靠前。
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她的好朋友选择了国际关系,而她的母亲则建议她学习中文专业。母亲提出,全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英双语能力,但在印尼,会英语的人已经不少,而掌握中文的人才仍显匮乏。同时,由于安达拉斯(Andalas)大学没有开设中文专业,吉汉最终选择了阿拉扎大学。
另一方面,她透露,自己从初中时期便立下了成为外交官的志向。因此,她用汉语表示,她已经做好了攻读法学双学位的准备。由于从学生时代起便对语言学习感兴趣,于是吉汉的母亲也曾经送她到一家中文私塾学习汉语。当时在克里斯汀(Christine Hakim)老师的教导下,吉汉的汉语水平逐渐进步和提高,直到有机会在阿拉扎大学就读中文系。
另外,吉汉的好友林都,她也在阿拉扎大学就读中文系。她的学习动机与吉汉有所不同。从小学起,她就开始接触日语、泰语和韩语,目前正在学习中文。这些语言她都通过互联网自学,比如泰语、韩语等。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她对学习中文越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可能源于她平时喜欢观看中国香港或台湾的电视剧,尤其是那些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剧情片。至于学习的难度,其实仅仅存在于刚开始的时候。但由于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始终高涨,这份动力让整个过程变得轻松不少。
(千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