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修班难敌预科班
2019/04/27 南洋商报/社论
让华社忧心忡忡的大学预科班(下称预科班)课题持续发酵,除了90%土著和10%非土著的种族固打制引起诟病,有关学额从2万5000个骤升至4万个的教育部决策,也引发大学在录取新生方面,会否出现更有失公允的疑虑。
人民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形容,政府是以扩大蛋糕的方式来实行这项新决策,如此一来,土著和非土著的学额都随着增加,各方面的需求亦因此得到满足。
乍听之下,安华所言不无道理,但深一层剖析,新决策若不妥善执行,政府大学的水准恐有往后退一大步之虞。
预科班学额的大幅度增加,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先修班毕业生,往后在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考试(STPM)考获4.0满分的优异生无法跻身热门科系的事件,必将随之涌现。
STPM和预科班最大的差异,就是STPM是受到国际承认的“A”水平文凭,而预科班则是只受大马政府承认,海外大学却不承认的“A”水平,两者的差别不言而喻。
不过,当STPM和预科班毕业生申请进入政府大学时,两者所面对的入学门槛是一样的,非但如此,STPM毕业生在入学申请的计分上,还吃上大亏。
STPM考4个科目,以CGPA的方式计分,满分是4.0分,下来是3.92分、3.84分……以此类推;而预科班的满分同样是4.0分,接着是3.99分、3.98分、3.97分……。
显而易见,多年来,STPM毕业生在大学新生的计分制上原本就吃了闷亏,现如今预科班学额又大幅度提升,别说要选上自己向往的科系,STPM毕业生就算要进入政府大学,相信将难上加难。
政府狂增预科班学额的新决策,有草率行事之嫌,否则,民主行动党以亚庇国会议员陈泓谦和都赖州议员邹宇晖为首的16名中层领袖,也不会在25日发表联合声明,炮轰有关决策将彻底边缘化STPM毕业生。
这16人是说出了非土著心中的忧虑,可他们毕竟只是行动党的二、三线领袖,而华社更想知道,身在内阁的全体非土著部长,他(她)们对整起事件,究竟持有什么看法和立场?
希盟的执政是采纳“共识”制(consensus),即任何政策必须获得内阁一致认同方可实行,而这个执政精神若真的存在,那么,部长们就应该站出来,清楚解释有关实施该新决策的必要性。
政府大学入学制 问题岂是预科班
2019/04/26 光华日报/言论
~文:黄子豪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国立大学入学的状况。
首先,先修班和大学预科班绝非唯二进入政府大学的管道。就难度而言,如果说先修班的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难如登天,而预科班的学期制简单直接,那么其实还有一个难度更低的大学基础班(Asasi)- 一个月进行一次考试,考过的内容下一次不再进入考题。除此以外,如果你在私立学院的A水平(A-Level)考获理想的成绩,在当下的自主招生制度下,政府大学的大门一样为你而开。别以为这个入学管道只能进入冷门大学和科系,笔者可是认识了一位以A水平进入理科大学就读牙科系的高材生。
对了,情况比你想象中的复杂和混乱。近日媒体头条中,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先修班和大学预科班这两种大学基础文凭(foundation)争取大学学位的竞争。其实,如果真的是要抢占政府大学的学位,先修班面对的又何止上述竞争对手呢?别忘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正循国际开放路线前进,学士学位同时也招揽为数不少的国际学生,当中牵涉的大学基础文凭、考试可是五花八门、包罗万有。如果非要让政府大学入学制只定于一尊的话,那么国际学生是不是也得进入大学先修班或者预科班修读呢?
显然,衡量大学入学制是否公平的问题,不是着力于它是否拥有单一入学制。盖因在高等教育持续弹性化和全球化的当儿,所有大学都必须对接国际轨道,这样才可以摄取最顶尖的科研人才,吸引到最杰出的学生。而要和国际接轨,那我们就必须直面多种类的大学基础文凭。
因此,要形塑一个公平的入学系统,不在于统一的入学制度。相反,大学应该就不同大学基础文凭的深浅、难度、学术涵盖范围,制定相应的入学积分和标准,并公布于世。举先修班和预科班作为例子,两者之间其实除了总积分是4.0外,无论是学术内容、教学制度、课外活动、课程长短等,都有不小的差别。但是在申请大学的时候了两者却沿用相同的积分标准。显然先修班的学生将陷入很不利的境地,而预科班的学生就此冷手执个热煎堆。如果我们有一套新的入学积分制度,那么就可以按照难度,相对的调低大学先修班入学积分的中位数,以此让两种基础考试回到同一个起跑线。
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绕过了原本存在于预科班的种族固打制,把争议性减到最低之余,也可以启迪高等教育入学的全覆盖性。在这个制度下,水准较高的先修班只需较低的积分就可以获得同等的优势。固打与否已经失去作用,反而重新强化大马高级教育文凭的地位。何况这一整套完整的积分制度将使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更透明化、国际化,进而促使马来西亚成为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中心。至于政治人物也不需要因为必须废除种族固打制而显得畏首畏尾,甚至顾左右而言他。如此一个做法,不就是多赢的局面。
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2019/04/26 光华日报/社论
有志成为教师者,应争取2019年教师学士课程华小组第二轮招生的机会,积极提出申请。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拿督王鸿财透露,2019年教师学士课程(PISMP)华小组的第一轮应试者1805人,经过笔试与面试两轮淘汰后,相信只有不到700人会被录取,这个数目还不到华小组总名额1460个的一半。
教师学士课程华小组录取率填不满,将会进一步加剧华小师资荒的问题。
华小师资短缺是长期一直困扰华社的问题。
根据教总不久前公布的调查报告,西马的华小目前有572个教职空缺,而非教职空缺则有160个,而从4月到12月期间,将会有246位教师陆续退休,这进一步加剧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
有关数据不包括教师申请提早退休,获得擢升等因素而出现的空缺,保守估计,近年来平均每年大约有200位教师申请提早退休,同时,根据全国校长职工会的数据,今年也会有210位校长和副校长退休,这些都会进一步增加华小的师资空缺。
华小越来越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不只是影响了在华小求学的学生的学习,也让华小董家协面对额外的开销压力,因为教育部没有师资派到学校,董家协就得自掏腰包聘请临教。
短期方案,政府必须协助校方聘请临教和重聘退休教师,确保学校有足够的老师给学生上课。长期则必须要有提前规划,提前培训足够的师资填补可以预见的空缺。
五独中教育基金会与杜博士
2019/04/24 光明日报/好评
~文: 小黑
檳城有一个华文教育基金会,它的角色就是维护华文教育,给华文独中一切能够协助的力量,尤其是在培养华文师资方面积极投入。它就是檳州华文教育基金会,我一般都称呼它為五独中基金会。
在过去10年期间,这个基金会已经為州内的华文独中办了不少活动,比如三语演讲比赛、邀请名家学者前来主讲教育课题、举办3年一次的五独中田径赛、文娱晚会等等活动。虽然有一些活动如田径赛动用巨额经费,但基金会二话不说,都给予支持。
有了这个基金会,华文独中不少教学活动都可以透过它集体进行。基金会简直就是一个教育母体,5所独中的向心所在。
基金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十多年来,出钱出力為没有教学专业文凭的大学毕业教师提供一个机会接受专业训练,成為合格教员。在檳城执教的同儕是很幸运的,一般专业课程需要6000令吉,檳城的教师只需支付三分之一而已,因為另外三分之二的费用已经分别由基金会及董事会支付了。
教师有上进心应加以协助
基金会能够如此慷慨支付,最主要是它有一位做事果断、爱护华文教育的主席拿督杜乾焕博士。杜博士是一位非常低调,但是却非常热爱华文教育的教育家。他的坚韧可以从他学习华文的精神获得印证。10年过去,我们看见原来不懂华文的杜博士,华语突飞猛进,讲稿也不必以英文标注。
因為希望看见华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倍提升,杜博士曾经率领我们一个小队到深圳、广州考察,过后还邀请相关大学的教授前来补充看法。在他的努力之下,终於邀得华南师范大学的合作,联办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班。如果一切顺利进行,将会在年底的假期开课。杜博士与理事会积极争取之下,整个课程华师大也只收取3万元人民币。檳城的教师求上进的颇多,根据粗略的统计,约有70人有意愿参加。
教师们有这样的上进心,实在应该加以协助。為了更进一步鼓励教师参与这个硕士班,杜博士还建议基金会奖励每一名合格的教师6000令吉。费用虽然庞大,他也坚守承诺,令人肃然起敬。除此之外,他还另具私函予5校董事长共襄盛举。究竟多少学校董事会积极反应,则有待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