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4 星洲日报/大霹雳
霹雳华小面对学生人数下降的问题,校方呼吁家长
把孩子送到该校就读。(图:星洲日报)
|
霹雳华小的教职员茶水间宛如居家饭厅,应有尽有,
让人倍感温馨。(图:星洲日报)
|
前副校长容乃文(左起)、家教协会主席曾耀煌、董事
吴华生,祝武兴(右起)、罗美云校长、董事冯秀珠
在校园内的壁画前合照。(图:星洲日报)
|
学校的文物馆内,收藏了不少旧照片。(图:星洲日报) |
老师们以爱心教学,学生们也努力向学。(图:星洲日报) |
就读六年级的莎其拉(右)和四年级的古米莎不只喜欢华语
及在华校念书,更喜欢在霹雳华小求学。(图:星洲日报)
|
霹雳华小位于坝罗古庙旁,虽然范围不大,但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图:星洲日报)
|
霹雳华小的壁画走廊,道出学校的点滴。(图:星洲日报) |
位于闹市中的怡保霹雳华小,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学生人数也不多,可是,当你踏进学校,听到学生不吝啬的对校长说出“校长,你今天穿的衣服很漂亮”这样赞美的话,就知道这所学校并不一般,校长与学生之间相处是何等的融洽,才能够拥有这般密切的关系。
这也是霹雳华小予人的温度,校园内的师生宛如一个大家庭,让人倍感温馨。
霹雳华小是于1917年创办,它是当时霹雳州唯一的女子学校,命名为中华女校,并租赁怡保拿乞路一栋3层楼店屋上课。1918年,学校易名为俊修女校,并迁入同街的姚氏私产地 ,学生人数增至300余人。到了1920年,董事部面对校舍和经费问题,规模缩小,并易名为新中华女校。
1922年,学校再易名为怡保女校,迁至怡保坝罗古庙两旁的余屋上课。1933年,学校增收初中部学生,改名为霹雳女子中小学。1941年日本南侵,学校停顿至1945年11月1日复校。1954年,霹雳女子中小学正式分家,小学部名为霹雳女子小学。
后来,学校陆续易名,包括1958年易名为霹雳女子标准型华文小学、1961年霹雳女子国民型华文小学、1980年则易名为霹雳国民型华文小学。
罗美云:教师当第二个家
霹雳华小校长罗美云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霹雳华小有如一个大家庭,董家教3大机构非常照顾学生和老师的福利,以致老师们都对该校有归属感,把霹雳华小视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每天在校内逗留至傍晚,甚至在星期六和星期日也自愿回到学校为成绩较差的学生补习。”
“基于老师们的爱心付出和领养孩子的计划奏效,霹雳华小在过去3年来的小六评估考试都获得不错的成绩。2016年,及格率达80%、前年和去年的及格率则达78%。”
她表示,在霹雳华小教书的老师没有压力,因此,他们都能够专注在教学上,甚至还可以把这份开心教学的心情感染学生。
学生有礼纪律良好
她说,一旦教师面对教学的问题,她和其他副校长都会协助老师解决,包括巫裔老师若在上课时孩子们不听话,他们便会轮流在课室内陪读,好让学生认真听课。
她指出,在霹雳华小求学的学生,因感染了校园内的温馨氛围,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不会粗野,大家都有礼貌,互相关心,没有出现纪律问题;学生们甚至会为了报答疼爱他们的老师而努力求上进。
她说,已故潘斯里梁琬清担任董事长期间,把校内的软硬体设备都搞好,目前最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品学。一所学校纵使再堂皇,要是没有好品德人才,也是徒然的。
她指出,目前霹雳华小共有143名学生、18名老师,包括校长。 她呼吁更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该校就读。
祝武兴:盼增加学生人数
霹雳华小董事长祝武兴指出,虽然该校学生不多,但董家教成员的凝聚力很强,就以前年举办的霹雳华小100周年纪念晚宴为例,除了董家教成员,校友和退休的老师也都回来给予支持。
他说,霹雳华小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中下阶层的家庭,当中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30%的学生是友族学生。
他表示,该校没有面对软硬体设备的问题,行政方面也不会让人头痛,学生来源的问题才教人费尽心思。在过去10年来,董家教开始在探讨学生人数下降的问题,甚至数次更改前往学校的路段,校方希望能够增加学生人数,不过这并不简单。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