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蓝图 做到了吗?
2022/03/15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方城
新学年快开始了,学校又再提到涉及学校转型计划的2013-2025的教育大蓝图,务求达致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的美好目标。
然而,2025年就快到了,学校真的转型了吗?我姑且不细谈这个课题,就说说在这个教育大蓝图下,学校真的注重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了吗?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天赋不一样,作为老师,就得善于把孩子的天赋找出来,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如鱼得水。
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仍旧是早期的教学方法,老师要学生做许多练习题,认为“多做就会”;教了一个单元,就迫不及待的要测量学生的掌握能力。如果有学生不达标,老师就必须采取补救行动,以免学生掉队!
这些表面上看来都是为学生“好”,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是人人愿做“螺丝”
教育其实是育人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历程。我们没有办法当下就看见它的成效。尤其在思维观念方面的塑造,更加不是用教案中的“每日目标”可以测量到的。
多做练习、勤能补拙虽没有错,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做“螺丝”或者是做“螺丝”的材料。
有一些孩子就是创意满满,不喜欢重复做同样的题型,更不可能从中得到成就感。这些孩子若被老师用权威压迫去做这些题型,孩子就只会厌学,也不喜欢到学校。
这样一来,孩子去学校,教师育人的意义还在吗?
有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有时也许只是老师一句鼓励支持的话语,就足以让孩子有勇气面对重重挑战,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而这些,并不是在一堂课、一个学年的教学目标可以见效,更是不可能在课堂后马上可以测量的!
没看见蓝图转型曙光
有鉴于此,大蓝图下一直强调“测量”这一块,就不是我很认同的了。
对于那些不喜欢“做螺丝”的学生,就会成了大家眼中的问题孩子了!因为我们虽然一直强调教育孩子成仁成德,但师长却永远跳不出“考试高分才是优秀”的框框!
赞赏教育我们推了许多年,最后还是为了让孩子考好成绩而赞赏。我们还是似乎无法接受有其他天赋孩子成绩不好这一事实。
也许就因为如此,这一个大蓝图虽然已经在政治波动下走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但我还是没有看见转型的曙光,反而还会有“如果今日教学不要那么注重测量这一环,也许老师们的着重点会比较偏向于协助学生”的感慨。如今样样要考核测量,以数据为准,会变通的老师理所当然的就会降低考核要求,以求人人达标了。
倘若如此,这教育大蓝图在育人的路上,岂不是“徒劳无功”?这不得不深思啊!
开闢新的学习空间
2022-03-14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王楨文
对於2年来因疫情冲击所造成的影响,已经有太多人讨论,如今正是验收的时候。
我们常说疫情期间所建立起来的新常态生活,已完全深入民心。这两年来见证了太多的变化,我们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了新常态的学习方式,认為只要肯接受事实,并虚心接受新的学习方式,还是可以开闢出新的学习空间。如果是谈学校的学习情况,那倒没有什麼稀奇,我要谈的是另一种情况。
多年前认识了一位沉姓口琴队教练,极力推广口琴艺术,行动管制之前,在学校教导学生吹口琴,也号召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乐龄人士定期聚在一起吹口琴,从独奏到合奏,不只技术嫻熟,也看得出水平颇高。
一场惊天动地的疫情,暂时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却没有浇熄一些人的热情,像上述那位口琴教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正当全国学校改為线上教学的时候,学校的联课活动也转為线上学习,口琴队也不例外。
善用网路為生活添色彩
两年前的某一天,偶然看到沉教练把学校口琴队学生在线上的演奏分享出来,那个时候,大家都感到很新奇,原来线上的口琴表演也可以这麼做,令人惊喜!我也是口琴爱好者,对沉教练的努力给予肯定,后来他邀请我加入口琴爱好者的社交群组,大家分享学习口琴心得,也分享很多表演艺术的视频。更让人激赏的是沉教练每个星期二带领群组裡的朋友一起在zoom学习口琴,并分享各种生活心得。
我就是在这个zoom裡头和各地的口琴爱好者一起学习,除了沉教练,其他的人都素未谋面,通过zoom,我们成了朋友,我们一方面解决了操作zoom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著电脑屏幕认真学习。通常在练习结束之后,大家都会閒聊,有人就说很高兴能够每个星期二晚上快乐度过,并期待下一周的线上聚会。
由於有了这个学习和交流平台,生活内容更增添色彩,就算现今可以自由跨州了,但我们还是很喜欢也很珍惜线上聚会学习吹奏口琴,大家不必出门,也可以在家裡跟各地的口琴爱好者交流和学习,这样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幸福。
从疫情中实现了新常态生活方式,印证了老子在《道德经》所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生活在压力之中,只要善用网路技术,人们还是可以找到自处之道,而在线上以口琴来广结友好,就是一个鲜活的生活例子,这也是沉教练坚持之下所结出的成功之果。
评析教育部减重措施
2022/03/15 光华日报/言论
~文:陈树楷
日前教育高级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说,书包过重问题已超过30年,一直未获得解决。事实的确如此,最初这个问题始于华小,后来国小也面对同样的问题。现在教育部将采取7大措施以有效减轻小学生书包的重量。笔者尝试分析这7大措施的可行性,然后总结书包过重的症结所在。
首先是提供柜子让学生藏书。这个建议的确可以减轻书包的重量。只是笔者想知道分派课本给学生的目的只是在学校应用而已吗?课本留在学校,在家如何复习?功课也一不小心留在柜子怎么办?这也是许多华小董家协在与校方讨论后最终没执行。再者现在许多学校是禁止学生把课本留在学校,不知教育部与学校管理层已经深入讨论其利与弊?
此外,经费也是个问题。这个措施的第一阶段就耗资3750万令吉。试问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在全国执行呢?
(二)重新编排时间表。这个建议也很好,每天只固定不超过三或四个科目。那么学生就不用带那么多书。不过,笔者要提醒高级部长。90年代中期教育部也曾经推出过伸缩性时间表计划(Jadual
waktu beranjal),最后不了了之。原因有二,一是科目太多了。二是主科课时很多,如果合在一起教学效果不理想。比如说数学。今天老师教了,学生回去做功课。下一堂课在复习讨论。为了迁就时间表的需要把可放在一天上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减少练习簿和作业簿的页数。这个建议在这三十年重复尝试多次了。这回只是少了把课本分上下两册的建议而已。与其减少页数笔者认为不如直接用单张练习更实际,并让完成讨论的留在学校的柜子,完全没有重量。
(四)使用电子课本。这个建议也很好。用电子课本就不用再分派纸本课本,环保又省钱,不用准备柜子了。问题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电子设备来阅读电子课本。
(五)建议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意思是教师运用主题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和呈堂,也运用虚拟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如此一来的确可以减少对作业簿的依赖,直接减少书包的重量。这个方案的有效性有赖于教师对这个教学法的掌握和学校基本设施能否支撑。
(六)与宗教发展局讨论允许上宗教与义务班的期间穿校服。这个建议的对象是城市学生,因为乡区的学生都是放学之后再去上的。不过这个建议也同样适用于学生有上体育课时。他们应被允许在课后不更换校服。以减少学生须携带的用品。
(七)监督特工队。这是所有建议中最具积极性的。过去教育部不缺好的计划或者措施,缺的是时候的跟进与进度的监督。期待这些措施能取得正面的成果。
话说回来这些措施都曾经在不同阶段实施过,但未见效果。依笔者之见,真正的问题是小学的科目太多。只要大家看看一到四的措施就可证明了。除了五个主科,体育与健康、资讯与工艺、生活技能、美术、音乐、道路安全、公民、道德、地方研究和历史就要10本课本了。
如果去掉体育与健康、美术和音乐的课本,把资讯与工艺和生活技能纳入科学里,道路安全、公民和道德合为一,历史纳入地方研究就可减少8本课本。同时也可以减少重叠性。然后再把课本分上下两册,书包自然会轻了不少。科目是本,措施是末。唯有减少科目才治本,愿教育部高级部长能看清事实。
“华语”的历史
2022/03/13 南洋商报/灼见
~作者:雷博
“华语”这词,到底是从何而来?人们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中国所称的普通话或汉语,在海外,尤其是中文教育保留得非常完整的马来西亚都为华语。这是近百年因海外华人移民而出现的吗?
追溯历史,论及“华语“一词,学界普遍引用南朝梁僧祐(445—518)在《出三藏记集》的〈安世高传第一〉篇,记录:“世高才悟机敏,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语。”安世高,这位来自西域安息帝国的太子,后来出家,他非常聪慧,来到中国不久,就学会了华语。僧祐是南梁著名的高僧,也是杰出的佛教史学家。这表示,至少在约1500年前,“华语“一词已见于中国古籍。今日,马来西亚所使用的“华语”一词,百余年来因历史的变更而出现不同名称,如官音、官话和国语等。回溯“华语”一词历史源头,华语是更贴切之。
“华语”一词出现在中国民族混杂的时代,从中国本土移植出来而扎根于海外。“华语”这一名称的出现不仅符合命名的传统,也具有坚实的历史的基础。“中华”,不限于地理层面,也包含历史文化的沉积,所指同宗同源。如今,华语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这个世界性的语言不再是中国独有,也是海外华人之。因此,全世界华语使用者都为华语的发展做出贡献。
语言并非一滩寂静的湖水,她会随时空的不同而发生变换。华语到了异国他乡,如同流入了另一片海洋,会与当地独有的风土人情融合,产生变化。
大马华语多元独特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族群及宗教的国家,多数的马来西亚华人自小在马来语、英语和华语,以及各种方言的环境中成长。因此,这使马来西亚华语,不论是在语句结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上,都和标准汉语已不尽相同。这个现象其实是经过了一个自然、有机的过程。这不仅发生在马来西亚,海外各地的华语发展亦然。
这是因为华语流到国际的汪洋,必然会吸纳及融合了当地的各种元素,演变成为地方特色。
今年二月,笔者在由拉曼大学历史学会及华文学会联合主办的线上演讲中谈“华语的历史“,与会者问:有关地方特色华语有没有可能被吸收为正规中文。其实,在“华语”历史的长流中演变,多少会有地方或独特性词彙,以及外来词的出现。有些被吸纳为正规华语,尤其是佛经的翻译,使华语更为丰富和多姿。不过,有更多则淹没于时代的潮流中。
新兴词汇,或中国境外的中文词汇,只要流传的时间够久且幅员够广,也会被吸收为正规汉语的可能。
虽然如此,学习规范和说标准华语还是有其必要性,主要是使华语使用者沟通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