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578

借给孩子一双想像的翅膀


2016/05/23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作者:泗水新中三语学校幼儿园外派中国老师 彭玉蓉


每当一踏进新中幼儿园教室上中文课是我最高兴的,因为总有些奇迹发生。孩子们一早会守候在门口与我握手,抱着我的大腿,亲亲我;有时,那个比老师还先到课室里的蔡汉辉总是把二十个小朋友的中文名字提前全部放好,小椅子摆得整整齐齐,小主人翁的服务精神一直是我们班提倡和学习的,虽然语言不通,可是爱你的行动不会吝啬;只要蹲下来,蒋丰光总爱趴在我的背上,用胖乎乎的小手来回摸着我的脸,觉得就跟妈妈一样温馨,我也会用这种亲情回复;施泳福每次总爱躲一下“猫猫”,让你关注他了环抱着你的脖子大声说:“I LOVE YOU”,再用脸颊碰碰我的脸才心满意足地放书包;我正准备往白板上画火苗,薛慧琳背着梦幻公主的书包主动地问候,转身看了一圈没有看见赖老师就补一句:“赖老师在哪里?”我捏捏她粉嫩的脸蛋说:“你猜猜?”收玩具的音乐一播放,周秀玲、游克亮、张翰升、汤丽贤主动地帮助当天的“小老师”收好地垫放在书包架靠墙的一边……良好的秩序,教学就不费心了,有时觉得孩子们人小可鬼大。

今天的中文课是以“火、水、沙子、油”为主题,我将现场演练与汉字学习和安全教育放在一起,期间为了强调火的危险,返回课室时孩子们兴趣盎然,又补充了一个小实验——点燃小蜡烛分别让孩子们用三种材质来灭火,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加深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告诉孩子们当身处危险时一定学会正确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求救,孩子们有模有样得猫着腰、捂着口鼻从课室门口安全撤离了,这还不是我所想要的效果。        

接下来是思维拓展,经过一些时日的观察,我觉得孩子们在绘画方面有些停滞不前。在国内中班的孩子能够简单运用不同的线条构图了,能自由发挥,及时捕捉生活的场景、人物的局部特征以及奇特的幻想,总让你触景生情,可是这里的孩子基本只停留在涂色的水平上。才接手这个班第一次上主题画,孩子们的作品几乎一个样子,接连两周下来的作品对照,每个孩子没有变化,不会使用简单的线条作画,很郁闷!可能受小班涂色的思维定势,只要是绘画作业发下来,孩子们拿着彩色铅笔就哗哗地做大面积的涂色运动,有时我就问孩子们:“你们画的是什么?”孩子们耸耸肩膀都说不知道,这就证明孩子们的大脑没有经过思索,所有的手指运动只是为了幼小衔接的写字而做准备,对自然的事物缺乏细微的观察,没有粗浅的生活常识的积累,也让我担忧!最可怕的是孩子的思维被加工成了模具导出来的产品,这就意味着没有了生机,没有了童真,没有了创造,多么可怕!

作为教育者是要回归原点,听从每个孩子心里的呼唤和渴望,关注和引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静悄悄地绽放,我所想要的艺术教育不是这样一刀切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和快乐,获取知识是必然,兴趣当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用自己的独特情感方式去体验、表达、创造。而今天孩子们经过了两次的亲身体验,学习积累了一点小本领,应该有所改变吧!我尝试新的绘画方法,不提供任何示范,只有要求:第一必须用油画棒锻炼右手大肌肉群,不允许用橡皮擦涂改;第二已经多次感受到了火,在大脑中思考火的颜色有哪些……你想让火变成什么?或者你听到过火的什么故事?火可以与水、沙子结合,还可以与什么在一起?大胆想象,不能与以前的图画一样;第三至少要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小面积使用黑色,涂色均匀;第四绘画完毕用汉语简短讲述画画的经过。任务布置下去,孩子们思考了三分钟后纷纷举手示意可以画画了。

时钟在滴答滴答地走,丝毫没有影响到孩子们的创作灵感,请看他们的作品:



1号郑群莹口述:“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火,好热!”能注重画面的和谐和对称。

2号薛慧琳口述:“我和妈妈、哥哥、爸爸去看火!”把火和烟做了不同色调的调整,还有火盆里的黑色木材。

3号林佩佳口述:“我和妈妈看火!旁边还有水。”图片中还有一个瘦小的黑人作为陪衬,使得画面有一丝的疑问。

4号陈美珍口述:“我和我的弟弟在晴天去看火。”这个画面简洁,能够关注天气状况,证明孩子是细心观察的。

5号周蓝云口述:“我和我的妈妈看火,有三个(堆)火,水可以灭火,消防员来帮忙,已经有一堆火灭了。”图中两个人物表情有些惊恐,证明有些惊慌。

6号杨祖俊口述:“火在水里,这个是我。”整个画面有一种静逸的美,一个圆和一个方对比把火的动态浸泡在安静的海水里。

7号蔡汉辉口述:“消防员拿着水枪灭火,我们开着中一班的三号消防车去帮忙。”当他讲述出来时我觉得变化太大了,以前他只会在绘画纸上写全班幼儿的英文名字,而今天他画出的水居然能拐弯四个方向。为了强调危险,特别在画的右下角标注一个棕色的“止步”,安全教育深入人心了。分析评价时给了三分钟共同讨论,全班二十个孩子都在相互用中文讲绘画小故事,实在憋屈的不行了偶尔冒出印尼语,我眨眨眼睛示意一下,孩子们又慢慢地用中文讲,看来孩子们都在开动小脑筋了。经过孩子们相互推选给以上七位幼儿每人五枚贴磁的奖励,在以后的美术作业中孩子们至少不会再照搬照炒了,幼儿独特的思维就在一刹那之间,及时帮助给与他们充分时间遐想、酝酿、涂鸦。只有经过了想像,孩子们的作品才会这么独特、童趣、天真、灵气、想像真的很重要!

现在孩子们物质生活丰富,家长们一心关注孩子的是智育,而在情感方面忽略了与周边的人、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讲不完整,一个人的情感起着主导作用。我也经常回味自己的童年,跟在哥哥、姐姐的背后下河摸鱼、爬树掏鸟蛋、核桃还没成熟时就在溪边磨核浆,弄得两手黄黑黄黑的,不敢伸手让爸妈看见,否则一顿毒打。盛夏时节豌豆地里长满了豆荚,我们六、七个躺在地里吃豌豆,一直等着数星星,数不清了才浅一脚、深一脚地溜回家,这样的场景直到现在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我不希望这些孩子们错过最美好的时光,该停留的时候让他们多看看几眼吧,该用蜡笔涂鸦的时候多留下痕迹吧!至少连续经过几次创意画的训练后我不担心了,他们都渐渐地从束缚中走出来,大胆想像、天马行空,也许有些时候很荒诞,也许有许多不可能,最终都会变成现实,最重要的是思考的能力不要止步。

我记得好友的微信上有一句留言:“If you dont imagine,nothing ever happens at all!”(翻译:如果你不想像,什么也不会发生)期待有更精彩的发生,我爱你,孩子们,跟你们在一起能找到本我。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二日



爱国家也爱教师


2016/05/17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吴嘉豪


在这个多元族群的国家,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时,要注意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及不同背景的敏感度,也要有“异中求同”的团结精神及爱国爱民的思维。教育部把“教师是民族国家的建设者”定为2016年的全国教师节主题,就是要教师扮演好爱国主义传播者的角色,让莘莘学子拥有实现民族国家梦想的正能量。

近年来教育界的种族主义言论、政府考试泄题舆论及教师该不该鞭打学生的争论等事件,证明我国迫切需要更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教师。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既然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也是民族国家的建设者,家长莫不期盼教师能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也将尊重各族、包容多元的团结精神灌输给学生。

教育部近年来所执行的一系列改革工作,包括校本评估制度、制定高思维题目、鼓励网络教学、增设教师工作表现评分机制,皆让老师在面对排山倒海的文书工作上应付不暇。在强调21世纪教学法的今天,教育部除了要求教师尽可能把所有的学校资料都上载到网络,也指示教师将已经在网上填妥的资料打印下来,导致杏坛出现“资深教师想退休、年轻教师欲辞职”的心理现象。

明乎此,教育部要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进一步把各项惠师政策落实到位。既然教育大蓝图强调改革主题,配合今年的教师节主题,教育部除了要提升政府学府的教师福利,也得保障私立学校的教师待遇,让国家各源流学校的教师都能共享国家的资源,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一个马来西亚精神。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了近年来财政预算案里的重大比例,证明了中央政府非常注重教育。我国虽然是天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我国还被世界银行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育资源分配机制不平衡,证明教育部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只有教育部在“爱国家也爱教师”的前提下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我国的教育才能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华文很重要


2016/05/17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一本书


自从中国经济建设的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后,华文在世界各国也变得极其重要。

美国曾经宣布到2020年实现100万名学生学习中文。在2014年曾派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

2013年,英国首相曾经建议学生与其学习法文不如学习华文。甚至英国准备送8万名学生到中国学习和实习。

在韩国,学习华文已非常普遍,公司录取率甚至比不会华文的考生来得高许多。泰国也已将华文列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每个国家的国际机场有华文指示牌已经不惊奇。

近日,大马也不落人后。政府部门委派官员在中国天津参与了7天汉语学习课程,以掌握简单读写技巧及中华文化,进一步加强马中关系。

华文是否那么重要?

在大马华裔家庭里,至今仍然维持说英文“比较高级”的观念。从小,父母就和孩子说英文,所以才会出现“香蕉人”,正是不会说华语的华人,他们却可以很流利说英文。

我曾经遇过令人哑然一笑的一幕。一名妈妈正在和她的孩子用流利的英文沟通,我不确定她们是否会华文,可是这一幕却正巧被一名外国人看到。我看着那名外国人用疑惑的表情转过头来问我,你们国家的人都不习惯用你们母语说话吗?我尴尬地既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

一些父母拼命地为孩子找英文补习班,那一间的补习班教得比较多英文拿“A”者,就全部涌入那间补习班。父母认为,会英文就能帮助孩子以后容易到外面找工作。因此,让许多孩子们进而忽略了他们的母语,华文。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华文,我们更不应该放弃我们的母语。

试想,如果有一天,外国人想用华语和华人交谈,可是却发现华人不会华语,却会说流利的英文。华人甚至到外国人举办的华文班上课。这可会让人啼笑皆非。

如果还不改变说英文“比较高级”的想法,以上的这一幕是很有可能变成事实。



学多一语,出路更广


2016-05-19 星洲日报花城

~文:郑顺智


当部分华裔学生以华文难考到A,而选择不报考华文之际,反而越来越多巫裔家长把孩子送入华校接受教育。

这种两极化的现象,不知会否让不选考华文的华裔生汗顏?若以华文难考到A为藉口,这是让人遗憾和失望了。

巫裔家长把孩子送到华校,是让孩子多学一种语文(华文),他们不计较华文科会考(SPMPMR)的成果,即使华文科不及格,至少能讲得一口流利的华语,对孩子將来的就业必有帮助。

已故驻庇朥的马新社记者卡玛的长女是在庇朥中华国民型中学毕业,SPM只考获三等文凭,华文也不及格,却能讲得一口流利的华语,品德修养也是非常好。

毕业后,恰好吉隆坡一家马来商行要聘请一名女职员,她去应徵,当时应徵者中有许多女生,有者拥有一等文凭,结果公司聘请了卡玛的长女,当时,经理告诉她,因她懂得讲华语,而商行有不少客户是华裔,职员通晓华语,更易於沟通,对生意也有很大帮助。

我一次到金融公司办事,遇见一名华妇到柜台,可能她不精通马来语,不断比手划脚,另一名諳华语的巫裔女职员趋前协助,用华语交流,解决了问题,这名三语並用的女职员也因而深受上司的器重。

一名毕业於国民型中学,而后成为牙医的友族学生告诉我,虽然他在SPM成绩中,华文不及格,但不影响他的升学。

他在政府牙科医院服务了几年后,出来自创牙科诊所,由於他能讲华语,不少病者都喜欢来诊所求医,生意特別好,他高兴地说这是国產三语所带来的利益。

多年前,我还是庇中董事长时,每年SPM放榜,我都到校了解成绩,因庇中强制学生报考华文,庇中约有10%以上的巫裔学生报考华文,当中竟然出现一名巫裔女生阿美拉考获10A佳绩,甚至连华文也是A,我也特別向她道贺。

阿美拉的父亲是一名二手承包商,听到女儿標青成绩,更告欣慰,他告诉我,他欣赏华校的办教精神,因此,都把孩子送入华校,让他们学好及掌握多一种语文。

我对阿美拉连华文都考获A等成绩感到惊喜,也让我对教师们认真教学的態度感到自豪。

阿美拉对自己连华文都考得A等成绩感到惊讶,她说,起初学习华文的確很难,不过只要用心听讲,不耻下问,学华语就不会面对压力了。

阿美拉希望能获得奖学金,以便攻读医科,做一名医生。

其实,有许多巫裔学生因为是三语人才,他们都有共同想法,华文考不好没关係,但一定要考,即使不及格也不会影响文凭,考得上就是锦上添花。
极端分子指华校是破坏种族团结说法,是自欺欺人的说法,他们应该向砂州首长阿德南学习,重视华校,帮助华校承认统考文凭,终日喋喋不休地促请政府关闭华校,更显得他们愚蠢至极。(星洲日报花城文:郑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