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美”聂晖印尼诗书画印展、讲座暨古琴欣赏会见闻
2016/05/30 (印度尼西亚) 国际日报
印尼人口居世界第四,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20世纪后期,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华人遭受不公正待遇,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学习传承中国文化更十分艰难,以至断代!
近10余年,中印关系逐步恢复。2013年习总书记访问印尼,进一步促进两国的关系与贸易。但32年禁止华文影响十分大,整整影响一到两代人的成长,导致现在能流利讲中文的人大部分在70岁以上……
但越是艰难,越见精神!
此次应印尼书法家协会、印尼书画学院、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会邀请赴印尼举办“汉字之美”聂晖诗书画印展、讲座暨古琴欣赏会,短短几天的行程我被印尼华人的细腻与坚持深深感动……
一、深夜久候故人来2016年5月12日经广州中转飞抵印尼首都雅加达时,已接近北京时间11点。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会主席、印尼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阮渊椿先生很细心,之前早早将邀请函、酒店资料发来,嘱咐打印两份以备海关检验之用,但在广州转机时,机组要求手提箱必须托运。慌忙中资料没有取出。抵达印尼首都雅加达,打开手机,信号不通,平常都是微信与印尼友人联系,这才发现没有存手机号!这下着急了,没有相关资料很可能就不能通关,而与阮主席又联系不上,怎么办呢?忐忑不安地下飞机,才走了20米,突然见一印尼人手拿卡片,写着:聂晖、谢飞东!真是天兵天将!!于是握手、问好,虽语言不通,但我们连队都没排,一路畅通,取了行李,走出大厅,印尼书画学院董事长胡素丹女士、印尼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阮渊椿伉俪、顾问林玉英、黄志聪、周妤娟等已等候多时,鲜花、掌声、握手、拥抱(女性之间),还有欢迎横幅、合影,旅途的劳累被他们的热情赶走。虽然时间已经指向11点半。胡董还是执意要请我们加餐,在车上,她一路向我们介绍印尼华人移民、华语教育的历史,尤其是她的母亲教育她们学习华语的勇气和智慧:当政府停办华文学校时,我才小学一年级!但在风声很紧张的情况下母亲勇敢而机智的暗寻华文老师,让我们学习华文……受母亲的影响我坚持让我的三个孩子都学习华文,虽然开始很艰难,孩子在校学印尼语,我们在家里要求孩子用华文沟通,孩子就沉默不回答,到后来能流利说用中文……虽然前几年母亲去逝了,但我一直延续着母亲的教育……感恩我的母亲……车窗外霓虹飞驰而过,不时照见她眼中闪闪的泪光……
我与胡董是在2014年于中国广州出席“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书画大展”开幕仪式上,在马来西亚符永刚博士的介绍之下认识的,之后就没见过面,但今日相见十分亲切!特别是在谈到母亲教育的问题上,我也深有同感!教育是人类之所以发展强大,最终成为万物之灵长的核心!正是因为母亲强大的力量与执着的坚持才有了万里挑一的精通华文、热爱中华文化的胡董,并为华文、中华艺术在印尼的传承作着重要的贡献!
二、七旬伉俪温馨牵手最让人感动的是阮主席夫妇,他们无论到哪里都是夫妻同时出场,并且手牵着手!那是2014年在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会长丘程光先生的引荐下认识阮主席,在东盟书画大展的晚宴上,餐后大家便上台表演节目,阮夫人上台,阮先生牵着她的手,两个七十岁的老人互相搀扶着慢慢走上台阶……夫人唱歌《绿岛小夜曲》,唱不上去的地方,先生便和唱,夫人唱得了的地方,先生便让夫人的声音亮出来,配合之默契,目光之温情,整首曲子都这样互相握着手,不时的相互注视,画面非常温馨……于是我有感而发即席朗诵了一首自作新诗《珍惜》送给他们。老两口开心的相视而笑,手握得更紧了……后来阮主席专门发信息,让我把诗稿传给他们以珍藏。有一次我为他们拍照,拍照前,夫人从包里拿出口红,阮主席便接过来细心的为夫人抹口红……赞叹!看着阮主席随时都是牵着夫人的手,我不禁笑他,他说:“当年她妈妈就是这样把她交给我的!”最简单的话语却让我感动至深!
为弘扬与传承华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印尼的发展,阮主席发出邀请并作为此次展览、讲座活动的策展人,尽心竭力的找赞助,联系各种事务,作了大量工作,而阮夫人就这么默默的牵着他的手,陪他一起看场地,诸多事宜……我们到达后一直陪着我们,习惯早睡的他们,这几天都很晚才休息……每一次走在他们身后,便看到他们随时握着的双手,真的是国内外最优秀的夫妻教材!每当这一刻我就想起苏芮的那一首歌——《牵手》,真的,两个字道出了多少人生风雨同舟的温馨与浪漫……
三、无微不至宾如归加完餐已是印尼时间深夜12点半了,胡董亲自带我们去酒店送我们进房间,找到wifi密码,为我们试了热水、空调,还拿着电视遥控板,专门为我们查找中文台。我实在过意不去,劝他们早点回去,胡董离家还有约一小时车程呢!但胡董仍然坚持一再查找,然后告诉我们,54到60频道是可供选择的中文台!一切安排稳妥后,他们一大群人才离开酒店。我自觉不算年轻,游学过大半个中国、游历过亚欧近20个国家,适应能力还算不错,这次被关照得这么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真还是第一次!胡董说:我每次到语言不通的国家都会觉得很无助,所以一定要把你们照顾好!
四、大马飞来符博士因为5月13日下午1:30分在慈育大学讲座,我们1点15分到了学校,稍事准备之后,突然听到浑厚、亲切的声音响起:“飞东,您好!”抬头正见先生与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总会长符永刚博士激动的紧紧握手。他们自2010年相识以来,非常投缘,彼此器重。我们真诚感谢符博士能够专程从吉隆坡飞来,他说:“我也是来学习听课的呢!”简单一句话,谦虚、好学、敦厚的长者风范让人如沐春风。之后,符永刚博士一直陪同我们参加各项活动,与我们一道于16日上午乘飞机告别雅加达。回想起2012年我应邀在马来西亚办个展时,新加坡狮城篆刻书法协会会长曾广纬先生、副会长陈美娟女士带领一行人专程到马来西亚观展、祝贺,出席开幕礼……由衷的感动、感激……
五、汉字之美醉慈育“汉字之美”讲座这几年颇受欢迎,我们先后在首都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北京文贤书院、四川传薪书院等教育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大型企业作讲座。汉字“形音义”所蕴含的造形美、音乐美、内涵美,在艺术之美的基础上,更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闪烁着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通过我们从胡董、阮主席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现场演奏了中国十大名曲之首的古琴曲《流水》,从“琴”、“乐”两字起源于古琴的形象,谈到汉字造字的“六书”及中华文化“乐道”的精神。接下来,谢飞东先生以四句话概述了汉字的地位、起源和发展演变:文化之根在文字;文字之根在象形;文字之变在两翼;两百字根含万事。随后,我从汉字的“形美、音美、义美”展开具体讲解,带领听众从“形音义”品读汉字,品味中华文化。现场互动频频,氛围活跃。最后解读了谢飞东先生为慈育大学撰,我书写的嵌名联:“慈幼孝老东西兼善,育才尊贤兰桂齐芳。”祝愿慈育大学融合东西方文化,德才并重,培育英才无数。关楠副院长评价:“非常精彩,很有创见,倍受启发,让同学们感受了汉字的魅力,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必将提升学习华语的热情和信心”。我们将今年4月出版的《读字识中国》与2012年出版的《造化心源——聂晖诗书画集》、《读字》三本著作赠送给慈育大学。
六、欢迎晚宴聚同道13日下午,由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会、印尼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全球华人书法创作启动仪式”(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站)隆重举行,印尼书坛领导胡素丹、阮渊椿、李秀贤出席,特邀符永刚博士,我也应邀出席仪式并开笔挥毫。印尼书坛前辈、83岁高龄的董樵老师应邀挥毫时说:我不写今天这个主题,但要写一幅作品送给聂晖女士。他激动地用大篆写下了“余韵绕梁”,我感激并回赠拓片一张。
胡素丹女士与先生游继志伉俪,在雅加达渔家庄海鲜酒楼设宴欢迎我和先生。出席晚宴的有印尼书法界的领导和前辈叶维汉、白建南、彭涛、张喜顺、陈李辉、董樵、丘慧,马来西亚符永刚博士、印尼侨领麦培满等50余人,胡董、李主席先后致词。褒奖、赞誉让我倍感责任重大。我答谢时专门讲到“传承”,讲到文字学习,这是人异于禽兽的最大优势,并希望能够为印尼书画艺术、中华文化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七、促成百万巨奖办大赛5月14日上午,“汉字之美”聂晖诗书画印展暨古琴欣赏会开幕。与国内赠送花篮不同,印尼制作精美的花牌让我印象深刻,朋友们通过登报祝贺、贺牌祝贺都让我倍感亲切。这一次的活动在印尼算得上是一次盛会。印尼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阮渊椿先生说:这是印尼首次全面性琴诗书画的学术讲座,是国粹的集中展示,影响深远,所以中新社、电视台、五个华文报媒全部到场报道!包括活动前、后有十余次追踪报道。开幕式上,熊氏董事长熊德龙致词,称此次活动能在印尼举行,对弘扬中国国粹将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推动印尼和世界各地书画的交流,他提议并邀请俞雨龄主席共同出资100万元人民币,在2018年举办世界性书法交流比赛。俞雨龄认为:组委会很荣幸能邀请到中国琴诗书画才女聂晖在此举办“汉字之美”诗书画印展及古琴清赏会,提高了大家对中国国粹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俞雨龄在会上现场回应熊德龙的建议,共同出资100万举办世界性的书画比赛。我的个展开幕式上能促成印尼书画的后续发展,我感到十分荣幸!回想起2012年应马来西亚之邀在南方大学办个展,国会议员邓文村先生也是在开幕式上决定并宣布拨款捐助当时东南亚唯一的华文大学——南方大学,这不仅仅是对我展览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与文脉的传承!
八、拓片可以毕业啦5月15日,我与谢飞东作了“拓片艺术”讲座及现场体验活动。来自印尼的书法同道们,包括胡主席、阮夫人、广肇会馆馆长黄柏先生等都认真学习并亲自制作了汉砖、铜镜拓片,随后在符永刚博士、阮渊椿先生和我们共同指导下,精心设计、认真题跋,创作出一幅幅精致、生动的书法作品。她们激动而俏皮地拿起自己的作品问:“我们制作的拓片怎么样?可以毕业了吗?”我也“严肃”地回答“当然。”他们顿时欢呼起来,每个人拿着作品,与我们拍摄“毕业照”,兴奋开心的模样仿佛天真的孩子……
九、手抄论文三千言印尼隆丰集团董事长麦培满先生原本盛情邀请我们去他的山庄参观奇石、盆景、汉砖,交流文化艺术,无奈路程较远、时间有限,我们都很遗憾。15日下午是一个相对轻松的自由交流,很多昨天观展的来宾又带着他们的亲人朋友,再次观展,驻足细品,举起相机、手机很认真虔诚的拍照,说明他们觉得有收获,需要拍照回去研究,或作资料保存!阮主席曾说以前的书画展览一般第二天就很少有人来了,而这一次,好多人第一天来看了作品,听了两场讲座,欣赏了古琴音乐与文化,第二天又来,还带着朋友一起来再次观展……挨着拍摄60幅诗书画印作品,一直到我们拆完展,才不舍的离开。认真的态度让我觉得自己创作作品时的辛苦终有所值。这时,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我:展厅外有一位老人坐在地上抄写展板上的文章。因为印尼是赤道线上的国家,是南半球最大的亚洲国家,天气非常热,展厅都是掩着门。我推开门,见一个老年人正席地而坐,抄写我与谢飞东的一篇3000多字的论文《汉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这是《中华儿女》约稿并在4月份发表的。阮主席将整篇文章放到了展板上了。
我上前与老人聊天,原来这位郑老先生年近七旬:过去学习华语的条件不好,现在有中国的汉字学者过来,机会难得!我曾去慈育大学听你们讲“汉字之美——读字识中国”讲座,又来这边观展,发现这篇文章,觉得写得太好啦!于是拿笔抄录,先是站着抄,站累了,就坐在地上抄啰……。我问他洋洋三千字的论文,先生为何一个字一个字的抄,为何不用手机直接拍下来呢?他说,拍回去有时就放那里了,其实抄写是最好的学习!这么虔诚!最后,他硬是将3000字的论文全文手抄了下来!为他的精神感染,我请求阮主席从赠送印尼书协的《读字识中国》中分出一本,赠送给他。
十、临时赶制古琴桌2012年应邀到马来西亚举行个展暨古琴欣赏会时,从国乐团团长处借到古桌琴。因此,这次我就没有提琴桌的事情。临出发时,我还是确认一下,请阮主席按照规格准备古琴桌或相接近的桌子。阮主席找了一天,没有,都没有!
然后,阮主席果断地回答我,我们现做一张!我有些吃惊,现做一张可不易!时间这么紧,想来只能拿出一张毛坯桌,可能上台效果会比较受影响,但面对对方的执意与盛情也只好答应。13日,当我在慈育大学讲座时见到古琴桌,完全就是一张漆面完好,有古旧感的成品。我问:阮主席,这是现做的吗?看起来不像新的啊!阮主席立马给我看前一天的琴桌毛坯照片,还没有漆,是黄色的:“我特意交待做成仿古色的!哈哈,没看出来吧!这是我们这里的雕刻大师冯国英先生赶制的!他是我们这里的鲁班!”原来印尼广肇会馆的大门直接进去,真的就有一座鲁班庙!为了做好这次的古琴活动,阮主席将十年前的《英雄》找来将其中“长亭决战”中古琴演奏的片断剪切出来放到手机上反复研究……
我真为印尼华人的细心、执着与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感动!
十一、远道而来不忍离5月14日下午举行了两场讲座:“书法五法”、“古琴欣赏会”,听众除了首都雅加达朋友,还有来自棉兰、万隆等印尼其它省市的朋友,临走时依依不舍的与我们合影,问我们能不能买几本《读字识中国》,因此次书画作品比较多,书带得很少,只是几个协会考虑到了,非常遗憾!他们是乘好几个小时的车才来到这里的!从到达印尼的第一天,便不断有印尼朋友要求合影,很多时候我像雕塑一样站着不动,身边的人不停的换,很有影视明星的感觉,心里很开心。每一次个展或讲座完经常都有这样的情形,不为作明星的快乐,只为大家对传统文化喜爱的欣慰,为自己能够传承国学艺术,并得到听众认可的快乐!
十二、超越书法向大道开幕式前,我陪同来宾简要参观了展览,他们夸赞作品形式丰富、新颖独到、别开生面,但又宁静古雅、文气十足。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企业家、文化人高翔先生说:我之前在国内看了很多书画展,而您的非常特别,您的书画已经远远超越了书画本身,而是文以载道!这句话虽然过誉,但说出了我的文化追求、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谢飞东先生很开心:常言道“他乡遇故知”,高先生真是我们的知己!
马亚西亚现代书画联盟总会长符永刚博士在致词中称,才女聂晖的诗书画印作品是“以静取胜”,中国文化崇尚宁静致远、静以修身、静为躁君,能够体会并通过作品传达出这样的一种静气来,是最难能可贵的……
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会辅导主席胡素丹主席说:通过本次意义深远的活动,希望能为印尼书画事业的发展开拓新路,因为我们在学习书法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学习书法的历史内涵,这样才会更加热爱中华文化,才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并把它传承给下一代。
印尼书法家协会总主席李秀贤致词说: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这次聂晖与谢飞东把汉字的形、音、意讲解得明澈生动。让我们对汉字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感谢谢飞东、聂晖伉丽此行让大家受益匪浅!
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会主席、印尼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阮渊椿先生说:这是印尼首次全面性琴诗书画的学术讲座,是国粹的集中展示,影响深远。
展览、讲座虽然闭幕了,但印尼华人热情洋溢的笑脸,仍然常常在我的眼前出现;他们的细腻与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他们对中国传统经典的追求与敬意令我感动、惭愧,这是保留在华人身上的中国传统文人最优秀的品质!
(国际日报--聂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