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

沙董总强烈要求联邦 恢复沙学校捐款免税

2025/04/27 星洲日报/沙巴

沙巴独中董总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呼吁联邦政府恢复沙巴各源流学校享有捐款免税权益。

(亚庇27日讯)沙巴华文独立中学董事会联合会(沙巴独中董总)强烈要求联邦政府依据1963年建国契约(MA63)相关条款,立即恢复并全面执行:“各源流学校都应享有捐款免税的权益。毋须额外申请批准”。

该联合会今日在会所举行第21届理事会第2次年度代表大会,在主席拿督区锦华说明提案由来后,出席代表一致通过这项提案。

区锦华表示,沙巴独中董总近日将向沙巴州政府提呈这项议决案,希望州政府向联邦政府反映,重新启动沙巴各源流学校享有捐款可扣税权益。

他说,这项原本就应该存在的捐款资助学校就可直接享有所得税扣税的政策,不单止独中,凡是在19671231日前在教育局注册的中学小学及幼儿园,接近200间各源流学校都能从中受益。

“然而这项权益似乎已被遗忘,近年来学校建筑发展筹款计划须额外申请批准,并且不一定批准。”

区锦华:沙巴巴各源流学校享有捐款可扣税特权似乎已被遗忘。

他强调,这项争取将列为沙巴董总领导层今年的主要任务。

提案由来:

沙巴作为建国契约的签署主体,在教育事务上依法应享有高度自治与历史政策的延续性。根据建国契约精神与过去执行实践,凡于19671231日或之前已向教育部注册的各源流学校,原本即享有由联邦财政部所赋予的捐款扣税特权。该政策保障捐款人可凭正式收据,在无需额外审批下,直接于报税时申报扣税,是激励社会支持教育、尤其是华文与多源流学校的重要机制。”

联邦政府于1967年实施新的所得税法令虽带来法律变更,但其中明确载明:19671231日前生效的法令与条款将继续有效。

因此,沙巴与马来半岛和砂劳越组织马来西亚政府时制定的关于教育捐款可扣税的条文,依法从未被废除,至今仍具法律效力。

近年来,社会热心人士在捐款申报扣税时却屡屡面对联邦税务机关设置的各种行政障碍,不仅无视建国契约保障的合法权益,也打击了社会各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此等行政上的偏差,已引起沙巴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不满。

沙巴独中董总将全面配合沙巴中华大会堂、及其他教育团体全面团结一致,共同发声,坚定捍卫这项应有权益。“我们一致认为,联邦政府必须立即纠正当前的不合理做法,并通过正式通函或法律文告,重申与落实该项扣税政策,以确保捐款人权益获得法律保障,推动沙巴教育长远发展。”

(星洲日报)

陈嘉庚杯统考成绩优秀奖 15所独中获奖

2025/04/27  南洋商报/要闻

13所独中代表出席陈嘉庚杯全国独中统考成绩优秀奖颁奖礼。前排左起为锺启章、黄添发、李健省、陈忠洁、杨修玮、范忠星以及陈云枫。

(吉隆坡26日讯)第32届“陈嘉庚杯”全国独中统考成绩优秀奖颁奖礼今早举行,此次获奖学校共有15所,分别是中马6所、南马2所、北马3所以及东马4所。

这项活动于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隆雪华堂) 举行,共有13所中学的校长及老师出席活动。它是由台湾中兴大学暨台北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兴北校友会)主办,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及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协办。

主催单位为《南洋商报》的该活动,也获得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侨务组及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的赞助。

实践均才教育

兴北校友会会长陈忠洁在致辞时说,该校友会自1994年起,风雨不改,每年都遵循《陳嘉庚杯》的宗旨,实践“均才教育”,这个成果就是为了肯定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付出。

她认为,没有教育工作者,就没有我们的未来下一代。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副会长黄添发则表示,每一所获得奖项的学校,背后都是一群默默耕耘的老师,一群努力不懈的学生,一群学校团队的付出。

他说,陈嘉庚杯奖项的设计,非常的特别,它是颁给学校,不是个人。

“我们不只是看统考的平均分数,更鼓励那些进步最多的学校,这样的安排,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教育不是在比赛,而是一场长期的奋斗,长期的耕耘。”

今年的初中统考成绩特优奖得主为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吉隆坡坤成中学以及巴生滨华独中;而高中统考成绩特优奖则由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巴生兴华中学以及巴生滨华独中所囊括。

台侨委会推奖学金  275学生受惠

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侨务组组长杨修玮说,台湾侨务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海外的华文教育,从1950年代开始,就有大马的学生到台湾去求学。

85%赴台深造

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及进步,侨委会近年来也推出一个叫做顶尖及杰出侨生奖学金。

她说,侨委会办上述奖学金,今年已进入第三年。过去两年,共有75名的学生获得此奖金,而拿到奖金的同学,有85%以上都到台湾去求学。未来希望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来申请此奖学金。

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教育主任陈云枫在致辞时说,这次陈嘉庚杯的成绩特优奖,初中统考与高中统考的前三名,皆是位于雪隆一带的独中。而为了能鼓励中小型的独中,希望未来陈嘉庚杯也能稍微多元化,做出一些调整。他指出,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其实在2020年已经取消统考十大的排名名单。

“我们希望鼓励中小型的独中,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成长。所以奖项是一方面,我们当然也希望可以给一些中小型的独中,有更多的机会。”

锺启章:性骚丑闻频传  独中应强化道德教育

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会董事锺启章表示,最近南马和北马各一所独中所揭发的性骚扰事件,让我们感觉到独中除了注重统考成绩之外,也应该强化传统五育中的道德教育。

他说,若这类丑闻持续发生,相信即使是统考成绩再优秀,身为家长的在决定把孩子送进独中之前,都会考虑再三。 他指出,目前的问题并非只是发生在学生身上,令人惊讶的是教师也涉及性骚扰事件。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格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对做人的理解。”

范忠星:国家未来栋梁  独中生勿忘根本

《南洋商报》教育刊物经理兼教育主编范忠星指出,今天的独中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也是我们华教薪火的传承者。

“我们期待独中生在毕业后,无论在政经文教,都有卓越的表现。

“希望我们的独中生不要忘根本,不忘我们的母语,更不要忘记我们的中华文化,在不同领域,继续回馈社会。”

与会者还有陈嘉庚杯设计者李健省等人。

(南洋商报)

何瑞春:为参与者写评语 文化种子植入学子心

2025/04/27 南洋商报/文教

出席嘉宾和理事主持文化插秧仪式,左起为锺健美、郭素岑、萧孙尧、伍冠福、林秀琴、何瑞春、黄顺祥、黄秀萍、林春煌及孙德来。

出席嘉宾和理事为传承者文化护照主持推介,左起为锺健美、郭素岑、萧孙尧、孙德来、伍冠福、林秀琴、何瑞春、黄顺祥、黄秀萍及林春煌。

何瑞春(站者左六)颁发“文化插秧计划”特优奖予获奖学生。

(槟城26日讯)槟州各姓氏宗祠联委会(宗联会)主席何瑞春指出,参与“文化插秧计划”学生的每一本笔记,都是由策划单位亲笔写下评语的,此种方式定会让学子感受到温暖与鼓励,文化种子定能种进他们心里。

他今日下午在亚依淡发林阳光中央广场1楼大厅“2025甲辰年槟城庙会-文化插秧计划3.0”颁奖典礼及《文化护照》推介礼上,这样说。

出席者有亚依淡州议员黄顺祥、阳光中央广场瑞华机构董事长拿督黄天隆之代表阳光中央广场管理公司Crimson Omega私人有限公司总执行长黄秀萍、槟州各姓氏宗联会总务林春煌、理事王连成、伍冠福、萧孙尧、孙德来、吴天龙、“传承者”主席郭素岑等。

瑞春说,他们对参与“文化插秧计划”的每本作品都认真评审,而最感动的是他们不仅看每一本、评每一本,还为每一本亲笔写下评语。

“在这3天里会展出所有获奖作品的复制本,让公众有机会欣赏孩子的精彩创作,现场还有多个文化互动摊格,让民众在逛街购物之余,也能接触、体验我们多元且珍贵的文化内涵。”

文化插秧 锺健美 郭素岑 萧孙尧 孙德来 伍冠福 林秀琴

推介《文化护照》

掌管槟州社会发展及非回教事务委员会的行政议员林秀琴指出,此项计划已经成功覆盖全槟99所小学。

“槟城庙会志工今年再次走入校园,亲手分发近3000本特制记事本,鼓励家长陪伴孩子参观庙会后,透过绘画、文字或手工作品,记录他们眼中的文化风貌。

“令人感动的是,庙会结束后,志工们逐一回访校园,最终成功回收多达2600本学生作品,展现出孩子们对文化的真诚投入。”

“传承者”秘书兼“2025乙巳年槟城庙会”总策划锺健美宣布,继“文化插秧计划”后,团队将推广全新项目《文化护照》。

她解释,这本“护照”并非用于出国旅行,而是一份记录个人文化旅程的象征。只要参与“传承者”举办的文化活动,或成为志愿者行动小队的一员,即可免费领取《文化护照》。

(南洋商报)

“我要当老师”奖励金计划 两周筹获逾10万

2025/04/16 中国报/教育

罗强贞(前排左9起)在众校长及工委会见证下,移交捐款给杨福友。前排右2起为林炳强、陈永业、徐柏林、周艺雄;前排右8起为蓝瑞荣、郑雅宽;前排左4为曾华种。

(昔加末25日讯)昔加末县华教发展工委会首届“我要当老师”奖励金计划筹款成果超出预期,两周内筹获109289令吉,奖励有志投身教育事业的昔加末县华裔子弟。

昔加末县华教发展工委会主席杨福友昨日下午召开记者会说,随着该工委会署理主席拿督罗强贞捐献11888令吉,目前筹获109289令吉。

他指出,只要获得师训学院录取的学生将获1000令吉,而其中有考大马教育文凭华文科者,将另奖励200令吉,此外,如今考华文科奖励加码至500令吉。

“凡学生在收到师范学院录取函的两周内,可向工委会申请奖励金,或向附近华小寻求协助。”

杨福友感谢所有慷慨捐赠的热心教育人士,他们的支持能鼓励更多青年加入教育事业。

他说,国内特别是华文教育领域面对着教师短缺的严峻挑战,教师的匮乏不仅影响到每名孩子的教育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华教的未来发展。

“这笔奖励金不仅是鼓励青年投身于教育的肯定,更是对教育事业深远意义的认可。”

他也感谢昔加末县华小行政人员联谊会及昔华中学校长郑雅宽的意见,协助积极宣传。

他呼吁各界携手同行,继续为教师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共同推动华教发展。

罗强贞指出,该会首次设立这项奖励金,对有志从教的学生是难得的好机会。

有意申请者可联络杨福友(019-620 9775)、工委会秘书蓝瑞荣(012-7379900)、财政林炳强(019-7299099)或联络徐柏林(012-754 6546)。

出席记者会者包括昔加末县华教发展工委会理事陈永业、昔加末华校教师公会主席曾华种、昔加末华小行政人员联谊会新主席周艺雄。

(中国报)


千岛文脉今犹在,新中嘉誉绽繁花

2025/04/22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校园



近日,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快乐作文》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评审工作圆满结束,获奖结果正式揭晓。在此次大赛中,印尼泗水新中三语学校成绩斐然,喜讯频传。

本届大赛规模宏大,吸引了来自 50 个国家和地区的 3300 多所学校、430 多万名学生踊跃参赛,评委会共收到复审稿件 42 万多份。最终,大赛评选出特等奖 20 名、一等奖约 1600 名、二等奖约 8000 名、三等奖约 14000 。评审过程严谨公正,遵循初审、复审、终审 + 复核的稿件评审制度,一等奖稿件更是采用各省专家评委交叉阅卷 + 评委会统一复核的流程,同时严格筛查抄袭、拼凑稿件。入围特等奖的同学还需参加线上测评,测评成绩按 30% 计入总分,确保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在激烈的竞争中,新中三语学校中学部学生表现出色,郑栩骏同学凭借作品《寻根 去根 留根》荣获特等奖;杨景媚同学的《故乡来,故乡归》、吴逸芳同学的《探寻汉字之美:从笔画到心灵的旅程》、汪铄同学的《梦回旧巷,情驻故里》斩获二等奖;郑金华的《“面条” 的哲学:汉字学习之道》 、曾慧贤的《友谊是怎么翻译的》 、陈明喜的《汉字之美入心田》、许娇玲的《汉字:千年流转的文化乐章》、郭美莹的《侨缘》、郑小强的《友谊怎样 “翻译”》均荣获三等奖。

此外,刘广宾、胡曦予、梁卓、林秀娥、吴文龙几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中悉心付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本届大赛以 “读懂中国 联接世界” 为主题,分设国内与海外写作主题,涵盖 “汉字之美”“友谊怎样‘翻译’”“和谐”“中华文明”“故乡” 等。大赛为全球青少年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鼓励他们在文字创作中探寻中华文化根脉,感悟民族精神。新中三语学校的学生们用精彩的作品诠释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充分展现了青春的思考和文化传承。

再次向在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斩获佳绩的印尼泗水新中三语学校师生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此次获奖,是师生们文学素养与不懈努力的有力见证,更是学校在文化教育征程上的璀璨硕果。愿未来学校似春苗拔节,师生如飞鸟振翅,在文化传承与创作路上,持续绽放光彩,书写更多荣耀,奔赴熠熠生辉的未来。

新中三语学校(湖南师范大学外派教师) 胡曦予

柬埔寨朋友,请听我讲

2025/04/21  柬埔寨《柬华日报》柬华副刊



亲爱的柬埔寨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来自中国的一名志愿者教师。中柬两国虽相隔山海,但心与心的距离从未遥远。我来柬埔寨教授中文已经9个月了,在这个充满魅力和热情的国度,我像一朵破土而出的玫瑰,肆意生长,今天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些心里话。

我曾在书本中、在网络上领略过吴哥窟的壮丽,可当我亲眼看到那精美的浮雕、雄伟的建筑,我不由得为高棉王朝和高棉民族的创造力深深敬服,古老斑驳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西哈努克港湛蓝的海水、细腻的沙滩,又让我对那片热带海滨心驰神往。我深知,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的柬埔寨,是镶嵌在东南亚的一颗璀璨明珠。

上一周,我有幸体验了柬埔寨新年,那是一场充满活力与欢乐的盛宴。节日期间,街头巷尾热闹非凡,大皇宫和湄公河附近张灯结彩,人声鼎沸。人们身着色彩斑斓的传统服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街头搭建起精美的舞台,身着华丽服饰的舞者们,用灵动的舞姿演绎着古老的故事,那欢快的节奏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每个人都忍不住跟着摇摆。最让我难忘的是泼水祝福。陌生的人们汇集在一起,无论男女老少都拿着水盆、水枪,相互泼水嬉戏,每一滴水都带着满满的祝福。我也被这欢乐的氛围感染,和当地人一起尽情泼洒,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柬埔寨的正宗高棉美食,传统的舞蹈表演,壮美的吴哥风景,都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留恋。亲爱的柬埔寨朋友们,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愿中柬友谊之花永远绽放!

一位的中国朋友

2025415

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

谢琪清:华小校长空缺“空位等人” 制度应改为“人等空位”

202/04/24 中国报/森州

谢琪清(左2起)赠送纪念品给冯丽云,左为P古拿。

冯丽云在夫婿邱宜财陪同下,移交献金给双溪沙叻华小董家协和教师联谊会,由陈观娣(左起)、赖玟勋和李培坤接领。

(芙蓉24日讯)亚沙区国会议员谢琪清形容,目前华小校长空缺的填补是空位等人,反观国小和淡小则是人等空位。

他说,目前芙蓉区华小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下个月还有校长荣休,不能马上找人接任,因为要等到年尾新一批人完成全国教育领导者专业资格课程,才能填补空位。

他说 ,过去的2年由于没有把这个工作安排好,以致如今面对了问题。

谢琪清指出,目前还有4位完成全国教育领导者专业资格课程(NPQEL)的副校长,准备担任校长,但是接下来如果还有校长退休,该怎么办?

他说,教育局需要在这方面至少有2年的安排,不要以空位等人,而是人等空位。

他也说,2年可以让准校长有更多的心理准备,可以有更多的思维去了解校长的工作。

谢琪清是昨日在芙蓉龙城双溪沙叻华小校长冯丽云的荣休会上致词时,如是指出。

较早时,森州教育局助理主任林煊坊督学指出,冯丽云校长是他的前同事,他们相识快20年。

他说,退休是新生活的开始,愿冯校长不会再有工作上的烦恼和压力。

出席荣休会者包括该校董事顾问拿督胡国钦、董事长李培坤、家教协会主席赖玟勋、新任校长刘玉蒂、龙城区州议员P.古拿、全国教总主席谢立意、森州华校教师会主席朱良义、全国校长协会森州分会主席李治𣚦 。森州教育局华文科督学廖昌敏、芙蓉县李锦威督学、森华堂妇女组主席黎金香、冯丽云校长夫婿邱宜财、3名儿子及媳妇等。

(中国报)

中华精神暖流不息  毕业生资助学弟妹就学

2025/04/25  东方日报/北马

整理:陈振培

孔圣庙中华中学1997年毕业生移交助学金给6位在校生,补贴他们2025年一整年的学习费用,右起为罗赛发、李耀祥、高泉标、施美琴及莫少伟。

(槟城25日讯)爱心不断延续,点亮希望之光!孔圣庙中华中学1997年毕业生今年再度发起“领养学弟妹”助学计划,成功筹得12888令吉,资助6名家境清寒的在校生完成全年学业,让“中华精神”在校园内外温暖传承。

这项由1997年届校友自发推动的助学行动,自2021年开展以来,已让数十名学生受惠,今年的行动再获回响,不仅集结爱心,更凝聚了昔日同窗对母校的深厚情谊,逐渐成为该届校友间延续至今的温情传统。

资助金日前由代表莫少伟移交予学校,另一位校友李耀祥陪同出席移交仪式。莫少伟坦言,看见学弟妹能安心就学,是他们每年持续推动这项计划的最大动力,他们只是平凡的毕业生,但他们懂得感恩,也希望回馈母校。当年他们也曾受到照顾,如今有能力了,就该尽一份力。

他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哪怕只是帮助一位学生,也有可能改写一个家庭的未来,中华精神,不只是读书成才,更重要的是懂得团结与传承。

莫少伟也感谢1997年毕业同学连年响应,每年都踊跃支持,只要大家齐心,就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帮助更多人。

据悉,受惠学生皆由学校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及学业表现推荐,资助金将用于补贴学习开销与日常生活费用。

中华中学校长施美琴对此计划表达诚挚感谢,认为这样的“同侪扶持”展现了教育的延续性与感恩精神,也给在学学生带来莫大鼓舞。

当天出席仪式者还包括家协主席高泉标与副校长罗赛发。

(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