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星期六

古来区维护华教联委会为笨珍培群独中义卖年饼


古来维华总务庄吉祥(左)、李福霖(右4)及陈文景(右2)在吉隆花园早市义卖年饼,为笨珍培群独中筹募师资培训基金。

爱护华教的同胞们选购年饼。
(古来31日讯)春节即将来临,正是年货上市的日子,今天(周末)古来吉隆花园的早市,显得格外热闹。

今早,可见一伙爱护华教的热心人士,由古来区维护华教联委会发动,在古来吉隆花园早市摆卖年饼,为笨珍培群独中义卖,筹募师资培训基金。

维华古来区会主席彭汉明指出,今天该会开展义卖年饼活动,深获古来华团领袖及居民支持,在短短的3个小时里,手上的300套各种口味年饼,全部售卖一空。可见古来同胞们除了用实际行动关爱华教,也传承了我们先贤的优秀传统。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当地关心华教的同胞,担心义卖工作人员大清早空着肚子赶着开挡,深情地送上茶水早餐来,非常令人感动。

他说,为了酬谢居民厚爱,古来区维华联委会,决定从元旦日后、即17日、814日、15日,早晨6时正,在古来吉隆花园早市摆档,继续为笨珍培群独中义卖年饼,如各界热心华教人士欲预订年饼,可联络019-7555556(庄吉祥)、016-2225576(张顺有)、019-7715280(李福霖)。

城市独中新生爆满‧出現一校近千人被拒


2016/12/31 星洲日报/国内版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30日讯)2017年度独中新生人数依然出现两极情况,在城市地区的独中爆满,许多学生只能望门兴叹;一些地区的独中苦守挣扎,新生人数仍然无法达标。

一些城市地区的独中,招收了将近1000名新生,但是还有将近1000人被被拒於门外。

全国15302新生

以吉隆坡坤成中学为例,1862名学生报考入学试,最後只能录取923名,近一半的申请者被拒门外。

另一边厢,吉兰丹中华独中新生人数则逐年下滑,明年只有54位新生,比今年的80人,还少了26人,无法达到120人的目标。

至於砂拉越州方面,尽管州政府宣布承认统考文凭,砂州的独中明年初中一新生有1365人,比今年的1479人减少了114人。

根据星洲日报电访各校的资料,独中明年初一新生有15302人,比今年的15766人,少了464人。

柔州独中新生明显减少

大多数州属的新生人数与往年不相上下。除了砂州,降幅比较明显的是柔佛州,今年新生4005人,明年则减少了279人,迎来3726名新生。

其中砂拉越泗里街民立中学还未公布明年新生人数,而大多数校长表示开学後正式就读的学生人数将会有所增加。

【吉隆坡】隆中1030新生割爱500

吉隆坡中华独中校长谢上才表示,明年录取1030名新生,开设18班,另有超过500学生被迫割爱。

他指出,共有1658人申请入学,比去年增加35名。

他说,该校是以入学考试及小六检定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必须确保新生有能力应付该校落实的双轨制度,即必须应付统考及政府考试。

他进一步表示,加上目前该校场地已饱和,中华楼建设工程尚在进行中,因此不允许招收太多学生。

他说,值得一提的是,明年也出现许多来自国际学校的转校生,不少过10个案例,而这些转校生包括已在其他学校就读初中二和初中三的学生,他们毅然重新接受初中一的课程。

“相信这些学生的家长是受到‘一带一路’的影响,虽然‘一带一路’倡议以经济领头,但对於教育确实有一股推力。”

新楼料2019年竣工

他指出,这些学生和家长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而这现象对於华文教育来说,肯定是正面的。

至於该校中华楼的建设进展,谢上才指出,目前已完成基础建设,进展很顺利,相信可如期在2019年竣工。

坤中923人逾半申请者被拒

吉隆坡坤成中学申请报考入学试的人数为1862名,惟基於校园设备饱和,因此校方最终只能录取923名,有一半的申请者被拒门外。

该校教务处主任罗慧芸受访时表示,今年申请报考的人数比去年增加大约200名,反应比往年热烈。

“我们依然是开设16班初一,每班的学生人数介於5560人,但由於我们还在建校,因此现有的课室已经达到饱和点。”

她说,在2017年录取的新生当中,也有来自其他学校的转校生,但仅有数位,因为该校的课程,特别是物理方面,是用自编教材,和其他学校不太一样。

“在整个课程范围,我们和其他的学校有所不一样,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学生,必须从初一开始上课,因此该校录取的转校生人数并不多。”

尊孔380新生增20

吉隆坡尊孔独中2017年录取380名新生,比2016年增加,共开设8班。

该校教务处职员指出,申请报考的学生人数则有550名,和去年不相上下。

而吉隆坡循人中学明年的新生是560人。

【雪兰莪】4独中1700新生

雪州四所独中全坐落在巴生,今年的新生人数与去年差不多一样,四所独中共录取约1700位新生。

巴生兴华中学今年迎来1200多名学生报考入学试,但校方最终只录取当中的600人,这个新生人数与去年差不多,600人估计会开12班。

巴生中华独中今年有578名新生报考入学试,但最後学校仅录取400人。去年到该校报考入学试的学生人数,其实和今年相差不远;获录取的400名新生估计会被安排在9班上课。

巴生滨华中学已取消新生入学试,不过估计会如去年一样,录取450500名新生。

该校新生招生活动截至於10月底,人数已渐渐迈向目标,达到满额不成问题。该校学生人数现已达2600人之多。

巴生光华独中因校园空间受限,该校新学年将和去年一样,只招收200名新生,并会开5班。

【柔佛】宽中迎945新生

全国最大独中新山宽柔中学明年共有945名新生,而龙引区新文龙中华中学则有80名新生,但该校的新生入学名额仍开放申请。

笨珍培群独中2017年的新生人数虽然较2016年的新生人数少,但全校人数则创新高,有1670人;另外,利丰港培华独中也同样面对新生人数减少的情况,但全校学生人数也首次突破715人大关。

【槟城】5独中新生逾1300

槟州5所华文独中在招收明年度新生方面,基本上都取得理想成绩,超过1300名新生,甚至有的学校因学额有限,而无法吸纳所有有意报读的学生。

其中锺灵独中明年共招收378名(包括26名插班生)丶韩江中学大约380名丶槟华独中100名丶菩提独中40多名及日新独中410名。

以上新生人数与2016年新生人数相差不远。

日新791人报名

大山脚日新独中近年已经成为北马区最大的华文独中,使得校方必须举行入学考试遴选新生,今年前往报名入学的人数高达791名。

日新独中校长陈奇杰说,近几年的入学考试都有近800人参加,但学校的课室有限,每年只能录取410新生。

他说,日新独中目前的学生人数为2320人,各科目的教师总数则是132名。

由於校方去年才调整学费,明年仍然采用现有的学费制。

【霹雳】9独中1500新生还会增

霹雳州9所独中,2017年录取的新生人数与2016年差不多一样,原因是学校基本维持往年的开班数量;各校预料在2017年新学年开课时,新生人数还会增加一些,目前霹雳州9所独中共录取约1500名新生。

【吉打】3独中384新生

吉打3所独中总共有384名新生,双溪大年新民独中99名丶亚罗士打新民独中76名及吉华独中209名。

【吉兰丹】丹中54新生不达标

吉兰丹中华独中的2017年新生只有54名,无法达到120人的目标。

上述新生来自吉兰丹丶登嘉楼和彭亨。

丹中校长吴建成早前披露,新生人数和2016年的情况大致一样,不太理想,因为丹中的大目标是150人,小目标是120人。

他认为其中一个因素是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崛起,吸纳了中上阶层家庭的孩子,给独中带来了新的竞争。

丹中2015年的新生人数逾100名,2016年的新生人数只有80人左右,结果,2017年的新生人数还是继续滑落。

【马六甲】培中399新生增35

培风中学明年初一新生人数为399名,较今年增加35人。

校长黄雪莱表示,已经登记该校明年初一新生的人数是115名,今年是364人,增加35人。

她说,新生除了来自马六甲,也有来自外州。

張永慶:波中明年招收140名初一新生,其中10名學生是通過次輪面試而入學。(图:星洲日报)

【森美兰】芙中529新生控制人数

森州2所独中明年将迎来671名初一新生。

芙蓉中华中学和波德申申中华中学,今年分别招收了529142名初一新生,新生人数比去年相差无几。

芙中校长蔡亲炀指出,芙中今年有460人报考入学试,有30人遭淘汰,其他收录者则是优质生和保送生,最终获录取学生为529人。

芙中目前的学生总数为2684人,比去年2630人略有增加。

蔡亲炀表示,芙中明年初一新生比今年532人减少,主要是学校希望能够控制学生人数,因芙中已无课室可用,明年仍然开设10班,每班人数会超过50人。

波中142新生增20人波德申中华中学校长张永庆说,波中明年招收142名初一新生,比今年120人增加了20人,“在140人中,有10人是通过次轮面试入学,5人则是留级生,此外,另有10人因应考成绩不达标而遭淘汰。”

他补充,波中今年学生总人数为778人,在明年的新生中,会有4名外国学生,即3名中国籍及1名韩国籍学生。

【沙巴】崇正535新生增50

沙巴最大型的独中崇正中学校长丘和新受访时透露,目前共有535人报读该校明年度初一,估计比今年初一学生(约480人)增加超过50人。

丘和新指出,新生人数增加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该校新的学生宿舍启用後,所腾出的空间被充作课室使用。

他称,该校课室空间尚未饱和,将来还可招收更多学生。

亚庇建国中学校长邬恒亮受访时指出,目前已经报名就读该校明年度初一的新学生约有190人,他有信心开学後人数将增加至200人,以达到该校今年的招生目标。

他透露,该校今年初一学生人数约有180人,新生人数预料将增加一成。

斗湖巴华中学校长李爱玲受访时表示,目前共有178人报读该校明年度初一,但准确的人数必须待开学过後才能确定。

她表示,该校今年初一学生人数超过200人,预料明年度新生将会稍微减少。她称,每年独中新生人数的变动都会受到华小毕业生华裔学生人数多寡的影响。

另外,山打根育源中学校长冯国超受访时表示,目前已报名的新生人数超过160人,预料实际人数将会增加至大约170,即与今年新生人数持平。

他称,该校近年的新生人数大致上维持在同样的数目。

保佛中学校长余金胜受访时指出,该校今年初一学生人数为18人,目前尚无法预测明年度初一新生人数,因为招生情况尚未明朗。

他透露,由於保佛华人人口外移,加上华裔居民生育率降低,导致报读该区华小的华裔子弟人数逐年降低,目前,就读华小的非华裔学生人数已高达70%。小六非华裔毕业生的比例提高,作为独中的保中在招生方面就会越来越困难。

他指出,从亚庇前往保佛大约只有100公里,可是在这窄小的范围内有多达4所独中,包括2所大型独中。一些保佛区的家长向往把孩子送往大型独中求学,而非让他们留在保佛。

小型独中新生有增加

除了保佛中学,其他地区的小型独中新生报名人数目前仍维持在同样水平或有所增加。

吧巴中学今年初一学生共有34人,预料明年新生人数将会保持在同样水平,目前报名者达35人。

该校校长卓玉昭受访时表示,虽然明年度新生人数预料将会保持,但是该校依然受到地方上的华裔人口外移以及华小华裔毕业生人数减少的因素所影响。

丹南崇正中学校长张志捷表示,由於最近获得热心者赞助,学生可免缴学费最长达3年,因此该校目前已经招收到29名新生。该校今年初一新生只有18人。

另外,拿笃中学目前报名的新生人数超过40人,今年初一人数则不到40人。

古达培正中学明年新生人数预料将维持在大约20人。

【砂拉越】中华一中270新生最多

全砂共有14所独中,以下是13所独中已报名的新生人数,泗里街民立中学未公布新生人数。

其中,晋汉省各独中新生人数分别为古晋中华第一中学(270)丶古晋中华第三中学(114)丶古晋中华第四中学(60)丶石角民立中学(35)及西连民众中学(44)。

诗巫5所独中共招收到4212017年初一新生,其中以公教中学人数最多,共200位。黄乃裳中学140位丶建兴中学与光民中学各30位及公民中学21位。

民都鲁开智中学则有61位新生。

至於北砂2所独中,即美里廉律中学有230位新生,而美里培民中学则有130

(星洲日报)

【华教视窗】 ~ 623


传承华教.居安思危


2016/12/31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余开云


我国华文教育的发展经有百年的历史,英殖民统治初期,英政府虽不资助华文教育,但华文教育都以侨教自居而自力更生自由发展,华教都沿袭中国教育制度,蓬勃发展,星马华巫印三大民族聚居,一片祥和。

世界二战后,英国回头再度殖民马来半岛,1949年中国建立的红色中国,马来亚反殖思潮独立之声高涨,新马华侨情牵中国,英帝国为了长久利益,首先藉1950年《荷格教育报告书》(Holgate Report)图谋英化华校。接着1951年《巴恩报告书》出炉后,政府朝向单元教育政策,华文教育的发展从此面对风雨飘摇之中,1957年将华校中小学分制,1961年教育法令以津贴为名,威迫利诱,将华文中学强行改制为“国民型中学”(SMJK),(英语为教学媒介)接着潜移默化,至《1996年教育报告书》出炉,国民型中学(SMJK)消失,一律成为国民中学(SMK)。

2011年大马行动方略催生了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据理力争下,终获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兼财政部长2015年财政预算案中,将国民型华文中学纳入拨款的受惠单位,但各州教育局依旧在公函上采用国中(SMK),造成校名类型上的混淆。

目前仅存以华语教学媒介语的华小,也面对国语节数的增加,接着华小若接受今年推行双语教学数理的话,华小的变质堪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正如戴尔电脑创始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如果华社对单元教育不感到害怕,那么,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人干掉,换言之,如果没有危机意识,我们很快就会在自我陶醉中被其他人所取代。

城市的华小,虽然不获政府拨款建校,但鉴于华社殷商与草根市民维护下,经济大力支持,硬体上几乎都有富丽堂皇的大礼堂,教室几乎都安装冷气,上课环境舒适,犹如一棵枝叶茂盛,满树开花,不晓得羡煞多少人,但我们确不能忘却华教人文素质的深度,内涵的培养,我们应让这树根深入土地,扎实地盘,方不致为经常突如其来的单元教育政策的旋风吹倒。

在经济发展迅猛、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往往会过度沉浸于自我的优越感之中,而忽视了来自周围的危机和挑战。要知道,糖衣炮弹有时比冷兵器的杀伤力来得更为强大。居安思危是保证个人成才的前提,是实现华文教育在我国长治久安的一个条件。



华小倒计时


2016/12/31 东方日报/ |评论版

~作者:余澎毅 


转眼又到1月,与往年各个华小准备迎接学生来上课不同。今年特別的是眾多华小校长,相信都似坐如针毡,希望开学时间不要这样快来临。原因非常的简单,迟迟到了开学最后几天,教育部的特別拨款还没有发放下来,许多学校无法如期进行校舍维修或设备的提升。

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在政府层面,財政部明確说明拨款早已拨到教育部,除了打脸教育部长早先申明预算未到的情况外,更出现了更多的问题。之后,教育部长表示预算早已经拨给其他源流,故华小只能有剩多少拿多少,很清楚地呈现出华小早已被边缘化的窘境。而教育副部长也从一开始表示的让预算更有弹性拨款才是合理的,到现在5000万的坚持,其中態度转变之大,让人吃惊。

教育一直是华社最为重视的课题,这一次华小拨款的状况,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打脸,过程非常精彩。无论处理的结果如何,都意味著再一次动摇人们对政府的信心,毕竟一个部门的部长说的话,都足以代表该部门的官方声明。

回到问题的根源,与往年不同,这一次在2016年財政预算案中並没有明確表示华小会获得多少的拨款。简单来说,一个政府在制定国家预算案之后,会依据预算进行款项的分配,尔后预算与实际用于必须契合。

这一次华小在预算案上並没有编列任何制度性的拨款,即表示对华小的拨款並不是必须且一定要执行的。这问题到了2017年的预算案的时候,虽然调整回来,却让人不禁怀疑2016年的预算案为什么会犯下此等低级错误?

华小一直是马来西亚的教育系统一部分,与一般国小无异,持续为国家培养人才,但一直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不但在预算上一直出现减少的情况,已经被批的也被拖延,甚至到了今年是无明確预算。这是否是边缘化华小的一种手段,逼迫许多董事会让渡更多的权力,甚至是毁灭华小的第一步?



「乐捐」成了「勒捐」?


2016/12/31 东方日报/ |评论版

~作者:林艾萱


开学近在眉梢,最近看到不少家长在脸书贴上学校要求「乐捐」的款项,虽写明乐捐,但数额却不是让家长「乐」意「捐」献,而是白字黑纸写著明確数额,在城市学校,乐捐数额更是上百。

虽说100令吉相对通货膨胀的今日不是一个大数目,而很多家长在歷经接近「天数」的幼年教育时代后,在孩子进入小学后通常都会鬆一口气,不用再去支付「巨额」的杂费学费托儿费。因此取而代之区区「100」大洋的乐捐费,对一些父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一些同时有好几个孩子在华小的家庭,这里几百那里几百,加起来就是一笔负担。

华小要求家长捐献已经不是近一两年的事,但从过去的几十令吉到今时今日的几百令吉乐捐,「乐捐」变相为「勒捐」,而一旦家长不满事情闹大,校方或家协或董事部,总会有一方站出来说「没强逼家长,徵求乐捐仅为教育经费」或者「家长如果不要捐,校方不会指责或刁难」,千篇一律的台词不用当记者也会背。

但事实上,孩子在您手上,试问,哪一个家长敢不「乐捐」,谁不担心孩子被对付或语言冷暴力,一些坚持原则的家长如果上门询问或坚持不捐,可能落得一个「问题家长」的罪名。

华小常年来以半津贴为由,向家长乐捐或社会募捐作为提高校內设施,当然,如果真的用于学生教育上,家长也不会去计较那笔乐捐费。

然而,许多的滥用学校募款或款项不明事件,让人感到心寒,家长为了华教捐献,不是让別有居心人士有机会为所欲为。

这些年来,不少华小(国小没听闻有乐捐)所谓的乐捐,已变相成为强制的收费,而一些名校的乐捐养校费更是逐年增加,校方视为理所当然,家长为了不想孩子为难而悉听尊便,想想看,一个学生收100,一个大型学校如果有2000学生,那就是一笔大数目了!



改变的火苗依然未灭


2016/12/31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张念群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2016年最后一天。《2016年财政预算案》下华小的5000万拨款,不晓得到手了吗?

2016年我最好的礼物,就是在8月时生了一个小宝宝。出世时才3.1公斤重的他,现在已经超过7公斤。会滚会笑会翻身,钛格和他的姐姐矜格、哥哥羿格同是家里的开心果。虽然淘气起来也很让人头疼,但他们的一举一动常会在不经意中带走我们的烦忧。

生下第三个宝宝,意味着我又开始了哺乳妈妈的生活。我分别哺乳矜格、羿格长达一年和一年半,这次希望能够哺乳两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时间。也给所有的哺乳妈妈当个范例,我能做到,其他有意哺乳的职业女性也一定可以!

2017年应该会是大选年,备战工作也陆续展开。经过了3年半,我在古来的工作团队也已渐渐形成。自2014年就开始加入我的办公室的两位助理,一人今年也已小登科,另一人则决定回沙巴家乡和妻子团聚。所幸也有新面孔加入了我的服务团队,刚刚加入我们的是一名女性马来党员Shifa,我相信Shifa的加入,能让我们更有效地改变马来选民对行动党的错误印象。

工作再忙,家人始终是我最重要的支柱。很高兴年头能够带着双亲到泰国曼谷一游。而在2016年的最后两天,我也将和我的家婆同游马六甲。

家人是重要支柱

2016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政治格局的变迁——不管是和伊党分道扬镳,还是和老马合作,这些都需要我们亲自向选民解释、分析的转变。普遍上,大家都会觉得505的政治激情已经不在,如何让这股热情重燃,是2017我们最大的使命。

虽然308505我都是以天兵姿态上阵,可是我始终坚信政治工作没有捷径;一步一脚印的耕耘,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理念和态度,才是赢得人民支持的最好方法。挑战虽然大,可是当我走入人群,不论是在华人早市或是马来市集,都获得温馨的反应,我就坚信,改变的火苗依然未灭!

让我们目标坚定的直奔目的地!

华小款项尚未明朗 国民型中学也未领拨款


2016/12/31 光华日报/国内新闻

报道:赖洁敏

(吉隆坡30日讯)2017年新学年开学在即,除了华小2016年的拨款还未有着落,一直被称为“弃婴”的国民型中学也同样还未从教育部手上拿到今年的2500万令吉拨款。

虽然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在去年提呈2016年财政预算案时,并没有宣布国民型中学可以获得多少的拨款,但,据悉校方较后接获消息指国民型中学可以获得2500万令吉的拨款。

廖国华:教部答复仍在处理中

奈何还有一天就踏入新学年,国民型中学跟华小一样,还未从教育部取得任何拨款。

为此,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委员会主席廖国华在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该委员会联络了全国约90%的的国民型中学,各校都异口同声表示还未收到拨款。

他指出,该委员会所联络的国民型中学都表示,教育部已经告知拨款数额,但却迟至今日还未得到任何的拨款。

他说,委员会已经通过文告向教育部施压,甚至亲自联系教育部询问详情,但得到的答复依然是:“还在处理中。”

针对有称国民型中学如同改制中学,廖国华无奈地说,国民型中学的确形同“弃婴”,在教育部内是由华文科督学或副部长办公室处理国民型中学拨款,而非一个独立的小组。

“教育部有一个小组是处理教会学校的,反而是国民型中学是由华文科督学或副部长办公室处理,但是华文科督学也对国民型中学的完整情况不了解。”

此外,纳吉在今年1021日所提呈的《2017年财政预算案》再次没有注明教育部给予国民型中学的拨款数额,而今年的拨款又还未到手,不禁让人担心国民型中学在明年是否可以得到拨款。

对于希望由特别小组处理国民型中学的拨款,廖国华表示,该委员会也已经向教育部反映,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至于这笔拨款是否有望在开学时得到,他表示,情况并不乐观。

【新闻背景】

对于国民型华文中学 教育大蓝图着墨甚少


1960年代,许多华文中学接受了拉曼达立报告书的建议,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

为了促使华文中学选择接受改制制度成为国民型中学,当时的政府作出数项承诺,包括提供足够的拨款和师资、提供土地建校、允许三分之一的时间使用华文教学以及可以自由使用中文发扬中华文化。当时大部分华文中学相信这些承诺可以保留华校特征,所以决定接受改制。

虽然这些国民型华文中学已为社会和国家培育了无数人才,可是他们却仍然要面对许多的问题,如:拨款不足、华文老师的不足、华裔老师比例逐年下降、非华小毕业生比例增加(尤其是郊外的国民型华文中学)、和不谙华语华文的校长被派到国民型中学掌校,等等困难。

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委员会指出,教育部拟出的《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简称“《教育大蓝图》”),对国民型华文中学着墨甚少,忽略了全国81间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发展,也没有提出任何资助和发展国民型中学的项目。

根据记录,政府是在2013年宣布的财政预算案中,拨款3000万令吉予国民型中学,2014年“被遗忘”后政府调整出1500万令吉,2015年和2016年被分配到2500万令吉,可是在2017年又再一次被“独漏”。

无论如何,基于2500万令吉不足以应付全国各个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各种开销,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委员会当时便要求,政府在2016年财政预算案中应拨出4000万令吉,再按需求拨款予全国国民型华文中学。

尽管政府在2015年与2016年的预算案中都有拨款给国民型中学,惟过去在2015年时进入尾声时,亦同样出现拨款未到位的情况。

马华署理总会长兼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在上个月表示,对于国民型中学在前年及去年财政预算案中皆有获得拨款,惟在2017年财政预算案却没有的情况,马华将向首相反映有关问题。


(光华日报)

刘华才:双语课程不適华小泰小


2016/12/31 东方日报/国内版

(吉隆坡30日讯)民政党全国副主席拿督刘华才认为,全国国民型中学及国民中学都应该推行双语课程计划(DLP),唯这项计划不適合扩大到华小及泰小。

他说,华小一旦参加双语课程计划,將以英语来教导科学、数学、信息及通讯工艺,以及设计与工艺4个科目,这將导致无论是第一阶段(一至三年级)或第二阶段(四至六年级),华小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將大幅度减少,甚至比用非华语来教学的上课时间还要少,严重破坏华小的特质。

「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以学生最熟悉的语文,也就是母语来进行教学,以確保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效,这一观点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同,因此我坚决认为双语课程计划是不適合扩大到华小及淡小。」

他今日发出的文告中指出,教育部称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文能力。但这必须依据语文教学的规律,从英文科本身著手进行全面改善和提升,才是正確和有效的做法。

关注华中问题

另一方面,刘华才也促请教育部关注国內76所获教育部批准参与双语课程计划的国民型中学,所面对的问题。

他举例,尊孔国民型中学明年起不被允许採用双语课程计划的问题,而教育局给予的理由则是国语水平不达標。

他说,教育部应该尽快处理华中在推行双语课程计划所面对的问题,以確保这项计划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標及效果。

(东方日报)

王乙康南大历史论是无齿之言?


作者/来源:2016/12/31/《新加坡文献馆》

近日,官方媒体很努力的在敲打网络舆论,其中的一篇言论大意是说:网上虚假消息无日不有,虚假新闻和消息又经常包装在真实的事件中,或是报道中加入很多个人评论和意见,让读者分不出真假。因此,政治人物有必要积极参与社交媒体,随时驳斥网上的妖言惑众,恶意捏造的新闻和消息。

按这种谴责网络言论的说法,其相对的意思是实体报章不会刊登妖言惑众,使读者分不出真假的不实言论,政治人物更不会造谣撞骗,无中生有的在实体报章上编制谎言。报章果真如此言行一致?

为此,不妨检验官媒刊登的两篇政客论述,是不是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事实评论?又或者,是迷惑社会大众,扭曲历史事实的虚谎言论?

其一,20111129 联合早报,《李光耀 新加坡为何实行双语政策》:

当华文小学和中学已转而使用英文时,保留“南大”或南洋大学来提供华文高等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报读南大的学生的素质急速下降,但大学却让他们毕业。我征询了毕业于南大的国会议员的意见,包括庄日昆、何家良及其他人,问他们我应该怎样避免浪费这些年轻人的生命。他们要求我把南大改变成一个讲英语的环境。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长期以华语执教的教师,尽管有从美国大学考取的博士学位,已经丧失了英语能力。

其二,2016915 联合早报,《旧南大关闭 是华社为建国所做的妥协》:

本地不同族群在我国建国历史中,都做出各种妥协和牺牲,华社所做出最大的妥协是在教育方面,而最大的牺牲莫过于南洋大学的关闭,以及它与新加坡大学的合并。

教育部代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今天在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的中秋节午宴上致词时说,政府选择关闭旧南大是一项不易的决定,那是建国初年的非常年代,而基于我国所处于的地缘政治环境,以及我国的建国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民主与多元种族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以英语作为各种族之间的沟通工具,才能与国际经济接轨。

首先,李光耀把关闭南大的历史因果,归咎于保留南大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华文小学和中学已转而使用英文。

在此,李光耀说法是一个典型之把虚假包装在真实事件中的伎俩。诚然,华文小学和中学已转而使用英文,但是,李光耀却没有坦白交代历史真相。真相是李光耀的教育政策消灭了华校,没有了华校的结果,不就是造成了所有学生都不得不转而使用英文的必然事实?

其后,王乙康把南大的关闭看成是华社为建国所做的妥协。

王乙康说法是一个完完全全没有历史依据的胡说八道。政治现实是,在李光耀的字典里头没有妥协的字眼。李光耀不寻求和对手妥协,相反的,李光耀追求的政治满足是彻底屈服。李光耀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会在第一时间利用国家机器把他打倒,让他用双膝在地上爬行,祈求怜悯。这一类在地上爬行的案例,历史上并不罕见。

南洋大学的关闭是华社为建国所做的妥协?妥协做为一宗政治交易,李光耀付出了什么代价?李光耀不就很后悔没有早点关闭南洋大学?王乙康身为教育部长讲话岂能儿戏?何不清楚交代是谁代表了新加坡全体华人社会向李光耀做出妥协?是庄日昆与何家良等人?妥协的历史过程在何时与如何的发生?当然,社会也期待庄日昆与何家良等人会有所交代。

王乙康所谓的使用英语才能与国际经济接轨之说,似是而非。是的,使用英语方便国际接轨,但是,有必要为了国际接轨而消灭民族文化吗?两岸三地的华人社会,不就是在保留华人文化的同时,亦顺利的与国际接轨?

可见,王乙康的有关南洋大学的讲话,除非能够提出其历史依据,要不然就是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典型之胡说八道。网络上有一篇《王乙康嘴里找不到象牙!》,是的,王乙康的南大讲话,确实是一篇无齿之言。看来,这一位有望成为末代总理人选的部长,并不晓得牙齿当金使,这一句广东词语是什么意思?那是说,为人的根本道德是诚实,要能够一言九鼎。

然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历史包括南洋大学历史在内,岂能让政客信口开河,随时与任意的篡改?

在新加坡,任何要论述事关华文教育历史,尤其是南洋大学历史的根本认知,是绝对不能够抛开不谈李光耀的反华人政治思维,原因是相关的教育文化政策,都会受制于李光耀要消灭华人文化教育与华人意识的政策目的。因此,十分明显的,任何避而不谈反华人意识思维的评论,都是缺乏历史基础的,沦为胡说八道的伪说。

新加坡的政治现实是,李光耀单凭个人观点编制的新加坡故事,就是新加坡的历史叙述;之所以杜撰故事可以等同国家历史,那是因为政治权力赋予了李光耀垄断历史的话语权。

更何况,基于李光耀的言论不可以被质疑,更不可以被批评,所以无论李光耀的说法如何的荒唐荒谬,都从来没有在官方媒体上被否定,除了在网络上阅读到的质疑与批判。

诚然,多年前,当时还相当年轻的詹时中在国会上与李光耀对话之后,很无奈的说了一句,如果总理如是说,那就必定是如此。对这一个无奈的泄气话,李光耀很傲慢的回应;谢谢。

这一段国会里的历史场景,确实是足以说明李光耀在政治上的为所欲为,当然,这也包括了对历史事件的论述。

回头来看,谴责网络信息等同虚假消息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虚假消息并非网络媒体的专利,新加坡官媒上的虚假消息更是无日不有。此外,更不要以为只有网络言论会造谣做假,新加坡的政客与党棍更是造谣做假的个中能手。其实,能够把虚假新闻和消息包装在真实事件中的第一能手,非李光耀莫属。

一个个案是,双语教育是新加坡成功基石之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世纪云行大笑话。

(新加坡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