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星期五

怡保深斋中学 今年内兴建7间教室

 2021/04/29 星洲日报/大霹雳

参与台湾高雄师范大学2018境外教学课程的深斋中学老师,在接领教育专业文凭证书后,与谢符财校长(中)及胡恩林(右三)合照。

(怡保28日讯)怡保深斋中学准备在今年内兴建7间教室,以解决校内教室拥挤的情况,因此希望获得社会人士的支持。

怡保深斋中学董事长胡恩林今日在务边区国会议员李文材移交拨款及主持感恩牌嵌入仪式时指出,由于校内的教室已经出现拥挤现象,因此校方准备进行扩建,增加7间精明教室。每间教室预计需要耗资3万至5万令吉,因此他呼吁各界给予深斋中学支持。

他说,这项工程预料将在未来数个月内动工。

“除了教室,校内的宿舍也出现拥挤现象,因此校方正在筹备兴建宿舍的工程。预料有关工程将于明年展开。”

他表示,作为华文独中,怡保深斋中学与国内其他华文独中一样,在过去63年来经历风雨,延续教育下一代的使命。校方早前有幸获得李文材的拨款,资助行政楼的室内冷气系统,好让教师们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

出席人士包括该校副董事长拿督丘志华、总务胡旺强、副总务陈淑娟、副监学游秀凤及校长谢符财。

(星洲日报/作者 黄丹芳)

【华教视窗】 ~ 1234

疫情下的教育,穷则变、变则通

2021/04/28 星洲日报/社论

教育部长莫哈末拉兹宣布,为了降低疫情在校内扩散的风险,决定开斋节过后进行为期两周的居家缐上学习。

教育部提前3周发布居家学习的讯息,让校方、家长、学生三方早做准备,可免掉因临时通知造成各方手忙脚乱的情况再次发生,比起过去,这也算是一种进步。

没有人会认为居家网课可以取代课堂上的实体教育,但疫情日趋严重,以缐上学习辅助正常教学,已经是无法避免的教育新形态,这是一种“变通”方式,千万别视为“不得已为之的无奈!”

正如《周易·系辞下》所说:“穷则变、变则通”。疫情让小孩提早领悟人生的旅途不是一切顺遂;但凡遇到困境,要懂得“改变”,只有改变才能解决“问题”,当课堂去不了,就呆在家里上网课,这就是“变通”!

我们必须正面看待疫情下的教育,居家学习确实加速全国中小学校线上教学(网课)的启动,全体老师和学生也提早认识资讯科技带来的便捷,原来除了会议、视频、网购和电子游戏之外,还有正经的“网路学习”。

疫情,让学生提早走向新时代的学习模式,这是一次跨时代的“教育革命”!

我们不是常听人说:“当下的教育是利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小孩,面对未来的人生!”这句话过去很难辩解,但一年多来的网路学习模式,一次过地颠覆了以上思维。

只要善用网路平台上的搜索引擎作为课本(纸本)书籍的辅助教材,那么各类知识的累积就能与时俱进。但前提是,老师别只拘泥于视讯教学,而是能同时教导学生认识、搜寻、应用网路平台的新知识。

或许可以这么说,中小学的课(纸)本教材著重扎根教育,传授的是基础知识;网路平台则能提供最新资讯,如果两者相辅相成,那么扎根的同时也能广泛学习跟得上时代脚步的知识,这是我们所乐见的。

今天,有很多家长担心不正规的“非课堂学习”,会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影响日后的考试、升学、就业,其实这些都是多虑了。

明天的世界,无论是教育、科技或产业领域的变化速度,会快到必须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淘汰。所以培养正确的“终身学习”观念才是正道,而不是执着地排斥疫情下的网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SO)曾经有一份研究,亦即“知识半衰期”(知识衰退的速度)从18世纪末每80年的一个衰变,演进到20世纪初的30年,到了21世纪的今天,知识半衰期只剩3年。

这一份研究报告告诉我们,科技的进步会加速知识(常识)被淘汰的速度,如果今天的知识半衰期只有3年,意味着大学毕业后不进修,知识每3年减半,6年后只剩25%……想一想,终身学习的态度是不是比区区10几年的“课堂修为”更重要?

疫情之下,非常时期,理当体悟“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让小孩快高长大,暂时回避一下感染病毒的风险。


UPSR成为历史

2021/04/29 星洲日报/都会观点

~作者:黄文民

政府今年开始废除小六评估考试(UPSR),这也意味着,本是每一位小学生必考的UPSR,正式走入历史。

犹记得,想当年大家为了这个考试而拼了命去备考,为的就是在小学生涯结束前,获得一纸漂亮的成绩单。

所谓拼了命的备考,即除了掌握课程纲要,大多小六生还得上补习班及做模拟考卷等,甚至有些学生是“死背书”,只要是能回答到考卷上的问题,大家都会赴汤蹈火。

据了解,在竞争激烈的城镇里,UPSR甚至是进入名校(中学)的“入门票”,也是中一分班的参考。由此可见,UPSR在小学生涯里,是稳稳地站了一席之地。

在政府宣布废除UPSR的消息传开后,不免俗地引起大众的回响,大家有赞有弹,各持己见。

纵观反对的留言,大家主要都表达“没了考试,何来让学生有动力进步?”的忧虑。他们也指出,没了UPSR,让各个学校自行进行评估的话,会造成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学术表现上有差额的隐忧。

至于赞成的留言,大家都表达了废除UPSR摆脱了让学生成为考试机器的教育观念,且即使UPSR废除了,学校还是一样会有测验来让学生应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个人认为,既然废除UPSR大局已定,大家或许可以籍此转换教育思维,也顺应现代的21世纪的教育模式,以活学活用及学以致用的方式,来教导孩子,激励他们继续前进。

最后想对小学生说,尽管没有了大型考试,你们依然也得用功学习,准时交功课!


教育部与社会沟通的不足

2021/04/2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练珊恩

久未露脸的教育部长,星期一邀请特定媒体出席新闻发布会,对记者提出的许多时下课题,一一给予回应。本文主要讨论其中两个课题。

在男教师拿强奸开玩笑的事件上,教育部长说,此事已交由警方处理,教育部不宜干涉。教育部所采取的做法,是针对所获得的资讯进行调查。如果有必要,教育部会对外发言。

尽管已交由警方处理,但是教育部在此事件上所扮演的角色,绝对不止根据所掌握的资讯进行调查而已。此事件涉及教师,发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上,而且该名教师当天理应教导学生在遇到性骚扰时要如何保护自己,以及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

看回教育部当初将性教育、性骚扰、法定强奸和相关法律等内容纳入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性教育的水平,同时也警惕无论男生女生,都应该尊重别人的身体,让他们知道倘若涉及强奸,会受到法律制裁,是个严重的罪行吗?

当教育部所制定的课程内容被授课教师错误的传达,教育部是否应该有所行动,如警惕其他教师,提醒教育工作者重视自己教人育人的身分,以及检讨教师培训的不足,并且让公众知道教育部对此事重视呢?

此事件中的17岁女中学生艾因说自己如今已受到威胁、骚扰,甚至有教师发布指她是一名自闭症学生的流言。重复一下,尽管此事件已交由警方处理,教育部不宜干涉,但是教育部所扮演的角色绝对不限于此。

社会大众想要知道,教育部对于“有学生揭露校园事件,但是却受到威胁和诬蔑”这样的文化究竟是默许,还是能够给予揭露校园事件的学生保护与保障,又或者是要呼吁学生别再透过社交媒体揭露这些事件?

其次,在学生投诉学校进行月经检查的课题上,教育部长先是反问现场媒体,是否知道所涉及的学校,并表示该部已逐一询问有关单位,都说没有发生。若教育部接获具备完整讯息的投报,就会采取行动。

问题是,学生上哪去投诉?

无论是拿强奸开玩笑,还是学校进行月经检查,若教育部认真看待学生的反馈,那么现在便是最恰当的时机,建立起让学生或教师或家长在受到保护的情况下投诉的机制。若要靠教育部“由上而下”逐一去询问相关单位的方式,或许就会在取得实情方面缺乏效率。

我们都不知道教育部之后会否接获具备完整讯息的投报,让他们有机会采取行动,但是此事件引起社会公愤与广泛讨论,为政府学校、国家教育与教师蒙上厚重的负面形象,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家长未来会冒着学校可能对孩子进行月经检查,侵犯孩子隐私,造成心理阴影的风险,把孩子送去可能进行月经检查的学校吗?

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的沟通极为重要。媒体不止是政府宣传政策和正面成果的工具,人民实际上也透过媒体检视政府的能力与表现。更何况,有时再多的正面形象都不及一个令人深刻的负面印象。因此,尽管部门内部可能已很努力地探讨、调查和采取行动,但是人民不在政府部门内,对大众来说,没有动作就是无作为,是忽视,这也是引起不满的原因。


变相停课避病毐

2021/04/29 中国报/评论

~作者:潘有文

教育部宣布国内中小学生将于57日开始放开斋节假期,假期过后是为期两周的居家学习,理由是降低佳节后新冠肺炎传入校园的风险。

在这之后恰好就是为期2周,直至613日的学校年中假期。意即学生不必回校上课5个星期,等同暂时变相关校。

级政务部长(教育部)拿督莫哈末拉兹透露,今年已有2377912岁以下小孩确诊,然而,他依然认为目前学校是安全的,因而维持上实体课的立场,这让人觉得该部并未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潜在危机。

目前校园确诊病例确实多源自校外,但这并不代表不会在校内爆发感染群。毕竟校内学生人数众多,只要有任何疏漏,就足以爆疫。

因此,在校内疫情恶化之前,教育部应重新考虑关闭学校两三个月,改以网课教学,以应对疫情。

在学校接连爆发疫情后,教育部反应也非常迟缓,直至近期才宣布有病例学校会立刻关闭两天,无须再等待指示。

如今教育部藉着开斋节假期和年中假期之利,遮遮掩掩的变相关校上网课,已间接打脸该部坚持于3月复课的决定。相信在年中假期结束后,如果疫情无好转,教育部或许会打蛇随棍上,再延续网课教学。

把风险降到最低

孩子该上网课或上实体课,家长意见不一。依照目前我国的教育情况,实体课确实比网课更有效率和效用,但考虑到学生的生命和健康,始终课业该放次位,有了健康安全,以后才能继续学习。

支持实体课家长的另一忧虑,就是双薪家庭,父母需要上班,小孩在家没人看顾。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界的协调,应让那些能够选择居家工作的家长留在家中,或者让一些家长可以短时间内半薪或带薪休假,以解决这些问题。

在疫情之下,许多事情都需要作取舍。抗疫保命和孩子课业,两相比较,前者必然是首选。教育部更应以孩子为重,把孩子面对病毐的风险减至最低。

随时复命当POL老师 (吴顺平 篇)

 2021/04/27 星洲日报/新教育

2018年在新纪元大学学院参加SPM华文作答技巧讲座。

2018年在新纪元大学学院参加SPM华文作答技巧讲座

我是小学华文老师,兼教中学母语班(POL14年有余了。

14年里,还得感谢我的校长大力支持,鼓励我去教POL,感恩一路走来还不曾遇过阻挠我的校长。校长曾说过中学很缺华文老师,既然有空缺,急需POL老师,校长便鼓励我前去为华教献一份力,虽是一丁点力量,但不遗余力。因此,每逢星期五,校方编排我那天课特别少,就是因为后半段时间是方便让我出门去到中学执教呢!

在这14年的POL教学生涯里,我游走了3所中学,哪所中学急需POL老师,我就是那位待命的人;倘若我正执教的POL中学有合格老师调派当值,那么我呢也是那位会随时“失业”的POL老师,没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只是心中会有点不舍,不舍得那些认真学习,且风趣幽默的孩子。但,即便多么不舍,我还是得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POL老师的苦与乐,唯有同道中人才能感同身受吧。记忆犹新,14年前初当上POL老师时,眼前出现的就是我昔日的第一批毕业生,他们当时见到我的第一反应是:“老师,做莫你会来教中学的?”“老师,做莫你会来教我们的?”学生们好多个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我会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能再次与学生续师生缘,心里是开心,多年不见,昔日的小屁孩都长大了。对着他们的确是得心应手,课室管理也不会那么懊恼了。

初次接触中学华文课程,的确瞎子摸象。除了得自掏腰包到书局买参考书来摸索、准备教材以外,浏览网络上的资讯,还得向林俐俐老师讨教,那么我才能有信心的继续教导那群有华文班却没有华文老师可怜孩子啊!

居銮有位优秀老师——阿简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阅报剪报是我的喜好。在报章上,偶尔会刊登阿简老师的大作。阿简老师在文字里分享她的教学趣事,教学手札,我都会尝试应用在学生的身上。从阿简老师的文章那里,我才知道柔州居銮有一位那么优秀的华文老师阿简,确实是孩子的福气啊!

在这14年里,我教过了好几班的PMRSPM的会考班学生。因为他们的争气,好学,不让我失望,每每成绩放榜时,及格率都是100%。因此,3所中学给予我的感谢状,我都格外珍惜,那是我在教学生涯里,前所未有的一段美好回忆。其实,并不是我厉害指导他们,是肯来上华文班的学生,他们都是好学的,他们都是有一定的华文基础,因此,我只需要多加施肥,灌溉,那么有待一日,他们必定能茁壮成长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确,在面对SPM会考班时,我是蛮压力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都勤追踪《学海》周刊——陈瑞玉老师SPM加油站的那一版,从那儿汲取资料。另外,每每新纪元大学学院或马大文学院举办的“我考华文,我爱华文”一日营活动,我都会载着几位考生和我一同前去那儿参加,取经,那么大家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没信心了。

有时候瓜冷县华文学会组团前往新纪元大学学院参加SPM华文作答技巧讲座,我要那几位考生务必一同参与,因为我相信多听多学,肯定对自己有帮助。我也可以再多学习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14年的POL教学生涯,让我知道,更能了解到中学华文老师不易当。尤其是国中的华文老师更是有苦自知,无人晓。曾听过某国中的华文老师一脚踢,预备班至中五的华文课都是她包办,这还不足为奇,更令中学华文老师苦不堪言的是,为了办一些活动,经费的来源便是个问题了。倘若是办大型的活动,场地的接洽,租金费用也是费神的。这与我在小学的状况是天渊之别的,心里总觉得中学华文老师的工作,面对的压力也是局外人所不能理解的。

近年,参与了新纪元大学学院的SPM作答技巧讲座,我结识了好几位非常优秀的华文老师,比方说张淑彬老师常提起的杨老爷——杨靖耀老师;和蔼可亲的张宝云老师;温文儒雅的郑玉表老师;还有瓜冷县中学华文组团队的大哥张永隆老师、林莉莉老师、黄翠芬老师、张淑彬等,都是我学习的楷模。他们对华文教育的奉献精神,是令我敬佩的。

去年1月,母语班尚未开课,但我却接到通知有合格老师会调派到我将执教的中学当值,顾名思义我“失业”了,不必每逢星期五去上POL了。

呵呵,我母语班的生涯暂且结束。但,我还是会随时“待命”的,也许瓜冷县在某年某月某中学急需POL老师,我就复命去了!

大家为华文教育献一份力吧!虽是微不足道,但,我愿意的。





(星洲日报)

嘉应学院开讲——熊德龙先生,热爱家乡的典范

 2021/04/25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六省市侨联培训班以印尼华贤做题材——

培训班以熊德龙为题材授课(大屏幕显示熊德龙与“中国百校之父”香港慈善家田家炳亲切交谈。

嘉应学院熊德龙教学楼。

【本报讯】辽宁上海云南青海苏州咸阳六省市侨联培训班日前在梅州嘉应学院开班,并以印尼华贤、国际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熊德龙为题材,开讲《热爱家乡的典范:熊德龙先生》。

熊德龙先生一直鼎力支持家乡梅州的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捐资助教,特别是为嘉应学院的复办和新时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学校建设过程中,熊德龙先生慷慨捐建德龙会堂和东校区德龙教学楼。他是嘉应学院创办人和校董事会荣誉董事长。

据广东嘉应学院官网介绍,1984年冬,广东省梅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创办嘉应大学(今嘉应学院),培养人才,以适应加速山区经济建设的需要。熊德龙先生得知后,独捐人民币210万元,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德龙会堂。

在嘉应大学创办期间,他不仅自己认捐巨资,而且在繁忙的商务活动中,挤出时间,在美国各大城市和其他地区动员客属华侨,筹募了一笔可观的建校资金。1985107日,嘉应大学举行首届开学庆典,熊先生率领30多名华侨前来参加开学庆典。

在这隆重的庆祝大会上,嘉应大学的董事会决定:授予对筹办嘉应大学有突出贡献的熊德龙先生为嘉应大学创办人的光荣称号。此后二十多年来,他倾其所能,不断地向大陆内地进行投资,先后拨出数亿元巨资资助内地的教育事业,输送了近3000名中国的基层干部出国培训。

熊德龙先生还极其关心家乡的公益福利事业。自1979年以来,他为嘉应大桥、剑英纪念大桥、市华侨博物馆、梅州市梅县区人民医院凤庚楼、发明桥、贤母桥、德龙大桥、如淡长廊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捐资逾二千万元人民币。

1997年在梅州市举办的世界客属联谊会秘书处成立暨客家渊源与客家学术研讨会上,熊德龙先生倡议为世界客属联谊会筹集1千万元基金,并率先认捐100万元。他认为:“一个人有了钱,就要为民众做好事,为国家做贡献,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201710月,熊德龙先生再向嘉应学院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在校设立“腾飞”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并将此奖学金连续设立5年。熊德龙还向学校捐赠价值60万元人民币的100M2LED屏幕,用以改善德龙会堂举办文艺表演、学术活动的条件。

去年10月,熊德龙捐赠资金500万元作为奖教金,将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每年拿出100万奖励梅州市优秀教师。梅州市教育局接受了捐赠。熊德龙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爱国爱乡企业家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必将带动更多的客家乡贤一起加入到推动梅州教育振兴发展的行列之中。

在印尼《国际日报》创刊20周年之际,央视四频道“华人故事”于今年43日播出人物专访电视片《熊德龙:我的中国情》,时长27分钟。中国国内与海外关注央视节目的观众,通过电视直播收看节目,造成不小的轰动效应。

(闻喜)

2021年4月29日星期四

教长:全面废除UPSR 取消今年PT3考试

 2021/04/28 南洋商报/要闻


(吉隆坡28日讯)教育部高级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博士宣布,从今年起全面废除六年级检定考试(UPSR),同时基于冠病疫情,取消今年的中三评估考试(PT3)。

他今天在记者会说,他已向内阁提呈报告,从今年起废除UPSR考试,不会有其他政府考试取代。

教育部曾在去年4月宣布取消UPSRPT3考试,应对当时的冠病疫情。教育部过后并没有为该两项政府考试安排补考。

(南洋商报)

吴诗玉老师:我是华文老师

 2021/04/29 星洲日报/学海

跟学生一同到吉隆坡领奖。

跟学生一同站在领奖舞台上。

最近都用口罩蒙住半张脸,但偶尔走在街上或购物场所还是会被热情的声音逮住。

       “吴老师啊!”

       “老师再见!”

虽不习惯太热情的声音,但还是心暖。教学十七年,陪伴着无数孩子走出校园,但他们心里还给小学老师留一个位置啊!街上那一声“老师”让人嘴角上扬,也是我持续前行的力量。

我是小学华文老师,我喜欢课堂上每一张稚气的脸,即便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还是天真纯净得让人忍不住想好好疼爱。这十七年,虽每天重复着相同的课纲,但从不生厌,因为每双清澈的眼睛都不一样。每天走入课室,那笑意盈盈的脸蛋给我灌入无限精力,在课堂上又说又唱又跳的,只要孩子们能理解,即使只是一小步,我也能得到很大的快乐。

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我也汲汲营营地把文学的幼苗小心地传到孩子们的手中。课堂以外,我喜欢鼓励孩子们参加校外及国内各项文学性质的比赛。虽然课堂教学和繁琐的职务重压在身,但我仍持续督促学生写稿。每天忙完学校的职务就为学生的稿件和小说忙碌,为学生审稿点评再持续跟进,直到满意才帮学生邮寄稿件。虽然不是教学义务,但能通过文学培养孩子们看世界的方式,能牵着孩子们从乡区学校走出去看世界,让孩子从低头没自信到后来的自信满满,我知道所有的付出不会徒劳。

记得四年前积极推动学生写小说参加校外比赛,学生都意兴阑珊,还没动笔已宣判自己死刑。为了激发士气,也为了显现同心同步,我也为自己报名参赛。成绩揭晓那天,七名参赛的学生中有两名学生入围,其中一名荣获季军,另一名获得鼓励奖。那天,我和学生一起飞到彼岸并同站颁奖礼的舞台上,因我也获奖了。得奖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鼓舞,能站在校园以外的舞台上更是意义非凡的。它证明乡区的孩子也可以很棒,只要大人愿意给他们机会,带领他们走出“乡区学校”这座大山。

或许这些孩子未必细心呵护幼苗,但若有一个用心守护,辛勤灌溉,也是值得。我愿意俯身为还未搭上文学小船的孩子伸出双手,以谦卑的姿态。

教书育人的尽责坚守偶尔会让人忆起师范学院的讲师群。华文讲师对文学的热忱及文化的坚守给我很大的震撼,他们让我知道文学的重量,那是继喜欢、骄傲后,第一次有了要珍惜及广传的强烈意念。我至今仍感谢他们,让当时年轻人心中那一直长不大的幼苗迅速壮大成林。我在讲师们坚定的眼神里看见华文老师应该具备的样子。

工作以外,我喜欢阅报、看书、写稿和投稿。这一辈子,我都不愿停止阅读与写作,因为只有不间断地读与写,一名老师才能不断前行,才能许给孩子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若从立下志愿说起,我已经用了三十年来爱着华文,未来,这份爱还是义无反顾的。

(星洲日报)

煤炭山年轻华裔外流 集群华小友族生飙升

 2021/04/27 中国报/大城事

社区多年来未有新发展计划,年轻人往城市迁移,以致煤炭山集群华小华裔学生逐渐减少,友族学生飙升情况。

根据2020年报告,煤炭山集群华小共有249位学生,华裔学生是129位,非华裔学生有120人,占了全学总学生人数48.2%

集群华小董事长何建松在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地区上没有新发展计划,就业机会少,造成年轻人外流,间接影响学生来源,尤其是华裔生。

他说,随着爱美丽华小的设立,在该华小附近一带的华裔家长也把孩子送入该学校就读,包括集群华小附近一带华裔家长。

他指出,该学校设有幼儿园,是希望有固定的学生来源,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后,孩子未来就顺续升入一年级读。

他说,虽然当地有一些国小和淡小,但当地一些友族家长把孩子送入该校就读,也让友族学生也有120多位左右。

“一些友族家长没有华语基础,家里也没有学习华语的环境,友族家长本身也不会教,也让一些友族学生在入读学校时,教师们会面对教学上的难度。”

友族家长对华小有信心

鹅唛县北区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何建松指出,除了华小当地的环境因素影响到学生来源,友族家长对于华小的肯定,也是促使友族学生进入华小就读的人数逐年增加。

他说,在该工委会中共有5间华小,各华小的友族学生人数也不少,都是居住在华小附近一带。

他说,友族家长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除了是肯定华文教育,也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多一种语文,也有利于孩子未来的竞争能力。

他指出,在该区的5间华小位于的地区各有不同,因此在学生人数上出现各异的情况,学生人数最多的就是万挠三育华小和爱美乐华小。

他说,爱美乐华小是于2012年左右启用,由于当地有一些新住宅区,因此成为学生主要来源。

非华裔生比例48.2%

在鹅唛区发展华小工委会中,共有5间华小,分别是煤炭山集群华小、轰埠华小、根登华小、万挠三育华小和万挠爱美乐华小。

根据2020年报告,在5间华小中,煤炭山集群华小的非华裔生的比例最高,是48.2%,接下来则是轰埠华小30.8%、根登华小26%、万挠爱美乐华小21.3%及万挠三育华小14.9%

●煤炭山集群华小的总学生人数是249位,华裔生是129位,非华裔生是120位,非华裔生在总学生人数中是占了48.2%

在该校的120位非华裔生中,巫裔生共有68位,印裔生共有44位,8位来自其他族群。

●轰埠华小的学生人数是604位,华裔生是有418位,非华裔生是186位;在186位非华裔生中,巫裔生是有117位,印裔生是有40位,29位来自其他族群。

●根登华小的学生人数是596位,华裔生是有441位,非华裔生是有155位;在155位非华裔生中,巫裔生是73位,印裔生是50位和32位来自其他族群。

●万挠爱美乐华小的学生人数是1116位,华裔生人数是878位,非华裔生是238位;在238位非华裔生中,91位是印裔生,88位是巫裔生,59位是来自其他族群。

●万挠三育华小的学生人数是1725位,华裔学生是1468位,非华裔生是257位;在257位非华裔生中,印裔学生是116位,巫裔生是88位,53位是来自其他族群。

(中国报)

校友会的老黄牛 华中58年届温新发

2021/04/24 《印尼新报》




编者按:

温新顺,巴中51年届学长,他是广州华中巴中校友会元老之 一。多年来一直担任副会長职务,后担任名誉顾问,是我校友会的活字典,名符其实的老黄牛,202088日在广州病逝享年90岁。对他的病逝校友会表示沉痛的哀悼,永远的怀念!

2005年印尼巴中校友会举行母校60诞。2004年我单枪匹马去广州串门前,由60届香港阮衍章学长引线,通过国际长途电话 联系温新顺学长,他是我第一位认识的大陆学长。 第二次赴广州是他风尘仆仆到机场来接机。

由于第一次我们失之交臂不知他的长相, 出闸后我东张西望找人时,果然姜是老的辣, 他第一眼就看出来我是 印尼来的联络员,他喊着我的名字快步到我面前。这是这位元老给我的第一印象——花白短发,老成持重,可总是 眯眼微笑待人,笑容可 掬,朴实无华,是名副其实的好大哥。

搞好一个校友会除了要有精明能干、团结合作好的理事会班子, 很重要的还要有几位能 默默无闻地做好校友会 的某些工作,他们积极地做一般人想不到的校友会工作,在他们身上錠放着正能量,牵动着每一位校友。我所知道 的这样的老黄牛,一个 是在印尼的华中校友会 的林炳辉,一个是华中 巴中广州校友会温新顺 (照片是我的胞兄温新顺)。 说他们是 点也没有说错,林是华中56年届而温是巴中51年届,但他们一直负责校友会很重要又很 琐碎的一部分工作。他 们有一个共同点既做了大量的校友会工作从不会到处宣扬,为人非常低调,所以大部分校友不是很了解。他们是校友会里不可多得灿烂光芒的瑰宝

1998年底我被南航派到雅加达办事处时任办事处总经理工作 才认识林炳辉,一接触 发现他是一位能干又乐于助人;2000年林炳辉校友前来参加我办事处的搬迁之喜的活动,当活动进行到一半时,有 一位印尼华人昏倒,本来应该我们来处理,但 他考虑到我初来异地对情况不熟悉,而且我是 活动的主办人不便突然 离场,所以他主动用他自己的车送病人到医院检查。我还记得另一件小事,我在南宁的同班 同学李秉铮来雅加达参 加我华中建立66周年庆 祝大会,在雅加达突然生病,也是他亲自处理 并和58年届王荣馨校友 等共同担负医药及住院 费。

2012年的一天他 到我印尼姐姐的家来看 我,刚好对面住了一位 原华中老师,他带了水果和小点心探望,他首 先打电话给老师的女儿 然后才过去,原来那位 老师年老体弱不能直接敲门,佣人是不会开门,一定要通过其女儿 告知佣人开门。看林炳辉校友对全部华中老师和校友的情况多么熟了 如指掌呀!校友会的福 利工作搞得好亦有他一 份功劳。 温新顺老师从30 前广州校友会成立就任 了多年秘书并负责《会 讯》工作,令人佩服的 是他对三百多位两校校 友的情况了如指掌,随 便指出一位校友他能说 出是那个学校、那个年届、什么名字,生活状 况怎样等。他是我校友会的活字典。我作为多年的华中58年届的 联络员,我还叫不出我 届一些校友的名字呢!

惭愧!惭愧!往年每次 的年会组织工作上他很 细致的打好各校各届的名单、谁已多久没有交会费、坐那张桌等都搞得清清楚楚,为其他校友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最令人钦佩的 是每一期的汇讯的编排 和打印,是相当费神的 工作,虽然他已经是88 岁高龄的人,但到去世 前还得靠他继续埋头苦干。而且出版的每一期 《会讯》还得到邮局邮 寄,为了节省校友会的 经费,他不怕麻烦省吃 俭用,将样本先给邮局 的人看,常常为了有某 句话的沟通,每一份的邮费从七毛五分就可能要七元五毛。拿回去修 改再次送邮局看,邮费变低了才送印刷厂。常 常若石牌邮局贵就跑到 五山邮局,来来回回不 怕辛苦,夏天冒炎热而冬天冒严寒。

由于《会讯》是联络两校校友的重要喉舌,在现任副会长何壬 星协助下,《会讯》越 办越好,纸张质量提高,出现了彩色版,内容越丰富,国内有些校 友寄钱来帮邮寄《会 讯》给他们,印尼和香 港两校校友会也有我们 的《会讯》。校友会前 后出版了120期《会讯》 ,其工作量之大是费笔 墨所能形容的,单单发行工作也让这位老黄牛在岁月静好的生活中, 还必须亲历亲为,负重前行。

 "不管冬夏和春秋,俯首甘为孺子牛。"感恩 他们为校友会所做出的 奉献。

(来源: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