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四月围城

作者:双紫


4月,吉隆坡全城沸腾。27日傍晚,苏丹街、茨厂街一带已是满街黄衣人,入夜人流更多,茶楼、摊档、街边,各色人等一堆堆、一群群,吃饭、喝茶、谈天,大家都笑容满面,准备明日与更多人汇合,勇敢表达共同的心声:要求一个干净、公平的选举。而独立广场周围,也有大群人齐集静坐,无畏无惧,表达不满。

28日一早,市中心各街道人潮越来越多,黄、绿相间,走上街头。净选”连上“稀土”,“黄绿”带出“龙虾”,各种诉求集中到“老街”,环环相扣,形成千军万马之势,淹没首都。

大人物说,这个集会目的是要挑起人民对政府的仇恨。作为普通人,我要说,是当权者的所作所为激发民怨,“仇恨”是当权者制造出来的。(把自己的错误推卸给别人,也是“仇恨”的根源之一。)有句俗话:“人在做,天在看”,眼下则是“政府在做,人民在看”,人民就是天!那么多的贪腐弊案,人民看得清;面对“五十年不变”的“你民我主”政权,人民已经忍无可忍,才会自动自发从各方赶来。

另一个只会制造问题的狗奴才,说428的30万人是被“收买”,我们只能当他是疯狗乱吠—- 反过来也证明了这只无良肥狗,一路来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钱”!

30万大军进占首都,如果能顺利集合到独立广场静坐,大街小巷肯定不会挤得水泄不通。当局封锁广场,人民只好分散各处,游行抗议。本来,选举、稀土、老街、边加兰封海计划已经够多课题了,现在无端端多了一个封锁广场,只能激起更大的民愤。

独立广场是人民的,市政局有什么理由加以封锁?人民和平集会,为何要水炮、催泪弹对付?全球几十个城市和国内多个城镇同步举行静坐抗议,全都和和平平,为何只有中央执意与民为敌?这次比709更变本加厉,除了暴力对付参与者(包括70多岁的老妇人),还殴打记者,真不知所为何事!中央煞费苦心下乡、进城派钱、派地契、派公民权,与民握手、喝茶,争取民心,一场水炮,就把所有“努力”冲得一干二净。如此自我“倒米”,令人摇头叹息:这些人如何能担当起治国大任?

傍晚回到家,网络上的428现场照片、视频已经多到令人目不暇给;到了晚上,剪接完美、配上音乐、字幕的短片开始疯传。人民大军内满是人才,许多片子非常专业,而且是集体创作,各角落的情景都清晰显现。429,各国各城镇的抗议照片、视频也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掩盖全球的黄绿浪潮。

从各方接收到的信息,民怨已经沸腾,而且遍及各领域。在抗议队伍中,我看到了大老板朋友、外坡老友、家庭主妇、孩子的同学、朋友 …… 在我周围的马来朋友、印度朋友,不分种族、宗教,大家亲切友善,相互点头微笑,在遭遇水炮催泪弹时,递上水瓶、粗盐,互助互爱,有如一家人。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一个马来西亚!”立刻有人纠正:我们都是马来西亚人!

四月围城,让我们看到人民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国家的前景—– 光明的前景!

赤道论坛/时事评论类

邹寿汉批教育部:“大事装糊涂,小事假认真”

 

邹寿汉抨教部大事糊涂小事认真魏家祥在做表面功夫


2012-04-29 南洋商报/国内新闻 

(居銮29日讯)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批评教育部大事装糊涂,小事假认真,并指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主持的圆桌会议只是在做表面工作。

晚宴上,全场华教人士高举双手声援李翊狮(前排中)
坚持3·25大会4决议

他因此要求教育部全面检讨与废弃现行的教育单元主义政策。

他说,华社近40年来一直不满华小师资严重短缺,各地华小更面对教师不具华文资格问题。

銮发展华小委会庆宴

他强调须坚持全国推展华教救亡运动,坚持3·25抗议大会的4项决议,并把3·25斗争与华小董事觉醒运动和强化董事会运动结合起来,推向每所华小,务必让华教工作者认识师资短缺严重性,在每个环节严谨把关。

邹寿汉昨晚在居銮县发展华小工委会25周年庆宴上致词。

这项晚宴旨在筹募出版居銮华小特刊经费。

吁魏家祥让李翊狮复职

邹寿汉呼吁副教长魏家祥本着维护华教的精神,运用职权让已被调任永乐镇国中下午班主任的李翊狮恢复柔州教育局助理局长原职。

他赞扬李翊狮把个人利益放一边,值得众人学习。

李翊狮也出席晚宴,全场华教人士高举双手,表示声援前者。

王超群提醒华教工作者 督促国家教育政策

教总主席王超群感叹,迈入强调多元开放,民主自由的大时代,政府却走不出单元教育思维的框框。

他说,华教工作者必须关注政府正进行的国家教育政策检讨工作,包括成立国家教育方向蓝图检讨委员会展开对话会,搜集意见。

他说,在民心思变,要求改革的趋势下,政府若原地踏步,没采取实际行动寻求改变,来届大选肯定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一讲话他就被令翻译·李翊狮向柔督学道歉

2012/04/30 中国报/国内新闻
 (居銮29日讯)自发生调职风波,昨晚出席华教之夜晚宴的柔州教育局助理主任李翊狮,特向柔州华校督学李銮增致歉,因他每次发表谈话后,州局长便叫李氏买报纸,翻译有关谈话內容。
他透露,他发表的言论通过报章刊出,有人会发脾气,州局长之后便叫李銮增漏夜去买报纸,叫对方翻译刊出的內容,而且明天要呈上。
他强调,类似情况经常都会发生。
李翊狮昨晚出席由居銮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举办的华教之夜晚宴上,如是指出,这也是他发生调职风波后,出席的第一个大型宴会。
他一入场,就受到700名出席者的热烈欢迎。
展示众志成城精神
在教总主席王超群和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等人带领下,全体出席者起立,高举手臂给予李翊狮支持和鼓励。
李翊狮受邀致词时,形容自己是个非常快乐,也是非常幸福的督学,因为获得全体华社的鼎力支持。
我想我们走这条风雨飘摇的路,华裔正面对逆境时,更能展示眾志成城的精神,希望继续发挥这种精神,让华校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长青!
华教之夜是居銮县发展华小工委会庆祝成立25周年,暨筹出版居銮华小特刊经费所主办的晚宴,並特別邀请李翊狮出席,以声援他对华教所作的牺牲和所受的委曲
邹寿汉促魏家祥·协助李翊狮復职
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希望教育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应利用职权,协助李翊狮恢復原有职位。
他呼吁魏家祥本著华教是一家,大家都是在维护中华文化和捍卫母语教育华教,协助李翊狮復职。
他讚扬李翊狮把个人利益置以华教利益之下,值得大家尊敬和学习。
他要求全国热爱母语教育和捍卫中华文化的朋友,给李翊狮鼓励掌声,支持他早日恢復职位 ,鼓励对方继续站稳脚步,为母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服务。



邹寿汉:教部装糊涂假认真


东方日报/国內 2012429 

(居鑾29日讯)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表示,对於过去的董总与教育部圆桌会议,教育部只是在做表面工作,並指当局“大事装糊涂,小事假认真”!

虽然如此,他表示,从教育部的反应证明,董总所提出的要求,有其事实根据,使政府不得不作出某些方面的调整。

邹寿汉於昨天晚上,受邀出席居鑾发展华小工委会25週年晚宴时,这么指出。教总主席王超群也是座上嘉宾。

他表示,325抗议大会反映华社的心声,並指华社是在过去40年来长期面对华小师资问题,积压已久的一次“大爆发”。

4建议获接纳

325抗议大会过程中,与华教休戚与共的华文媒体扮演重要角色,使董总掌握了舆论和后续事件的主动权。”

邹寿汉指出,325大会后,教育部副部长博安、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以及英文《星报》出现的一连串针对董总的歪曲言论,不但指责董总是“骗子”,更指董总是“种族主义团体”,一再显示抗议大会確实取得成绩,令政府及其喉舌,必须进行消音工作。

他表示,在42日与教育部的会议员,董总提出的4项建议获得当局完全接纳。

虽然如此,他披露,在27日的圆桌会议中,仍花了不少时间在个案的处理上,尤其是校长职工会及教专代表所提出的问题。

邹寿汉认为,董总提呈的4项建议,已显示董总务实可行的立场和態度。“我认为,董总必须继续严密注视各地华小师资实际情况,继续推进325斗爭。”

他披露,在427会议中教育部也报告了政府擬定的培训华文师资计划。根据资料,至2013年毕业的师范课程毕业生將高达4053名,惟董总將进一步要求教育部提供更多详细数字。

无论如何,邹寿汉在总结时表示,董总必须坚持展开救亡运动,並把运动推得更广更深。


转载自:本地报刊/国内新闻
~赤道论坛/华教动态类~

《华教视窗》 (九)


申办独中 再接再厉


2012-04-26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罗汉洲

因为政府严禁游行示威,于是,集体静坐、大集会,已成了大马人表达意愿的方式,继董总的3·25大集会后,净选盟和反对关丹稀土厂的拯救大马委员会也办集会以抒民意。

不过,最吸引华人社会关注的,当数彭亨华校董联会订于520日主办的“关丹复办独中和平请愿大集会”(5·20集会)。

由于有殷切的需求,关丹、昔加末和加影的居民都要求复办独中,八打灵民众则曾要求创办新的独中,惟都未能如愿,不知道当局为何如此强烈抗拒华文独立中学?

彭柔华社空欢喜

早两年,盛传政府将允许吉隆坡中华独中在关丹设立分校,以满足关丹华裔居民的需求,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会也积极配合,进行各种手续,而且校地也有了,全国华人都以为必然水到渠成,期间确实好几次传出“好消息”, 包括首相纳吉认同关丹独中以分校的方式兴建,于是,人人满以为就只差那么一步,只缺一纸准证而已。

然而,最终却又“胎死腹中”,没了下文,不但彭亨州华裔居民失望,全国华人都感失望,也都想知道政府拒绝这所拟议中独中的理由。

马华不支持复办

除了“关丹独中”“胎死腹中”,柔佛州也有复办昔华独中的呼声,且得到柔佛州务大臣阿都干尼的响应,他在去年1月声称全力支持昔加未173个华团申办独中的要求,他宣布一旦获得中央批准,州政府就拨地兴建这所独中。

看来,复办昔华独中(或由华仁独中设立昔加末分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连州务大臣都肯助一臂之力,还有什么难事?

 不料就在第二天,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却直斥在昔加末复办独中是要让马华难看,虽然他将与正副首相谈教育问题,但他不会谈在昔加末复办独中的事。

这一来,要在昔加末办一所独中,不论复办昔华独中还是办华仁分校都几乎注定“出师未捷身先死”。连“华人的代表”都不支持,还有啥可说的?

办独中不必气馁

不过,华人社会也不必气馁,要记得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毕竟时代不断地演变,政局如棋局局新,只要我们认定目标,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必有新的华文独中出现。

首相纳吉也说过,独中学风好,校风优良,孕育了许多优秀人才,独中是国家重要资产。

我们要积极地看待首相的称赞,若在十五六年前,这种称赞是不可能的事,其时,尽管新加坡大学已接受统考文凭,但我国的考试局还说根本不知道有独中统考这回事呢!到了今天,统考文凭已可作为申请师训的凭据。

所以,我们可继续申请复办独中,退而求其次则申请办独中分校。

尤其在第13届大选已呼之欲出的当下,关丹、昔加末、加影民众更应加紧申请复办独中的工作,办集会也是办法之一。 (罗汉洲 时事评论员)




独中並非理所当然


2012-04-27 星洲日报/言路版
~作者:莫家浩

安焕然的文章〈读华文並非理所当然〉,比较了“柔佛某大型独中”与“马来校”学生,学习华文心路歷程的不同。確实,国中生热爱华文、语文驾驭力好的,虽然可以比千千万万独中生特出,但论绝对人数,是少得可怜的。而独中生把华文当理所当然、结果学到一塌糊涂,最后赖说华文不重要、寧做红毛人的,论相对人数,也是多到嚇人。

独中生不爱华文,国中生爱华文,这种命题的价值在於暗示我们,现状的矛盾与校方和教师態度的关係。在国中,“学习华文”的艰难环境,“特权优先”的校园歧视,让这事儿与“忧患意识”掛起鉤来,华文教师的“危机感”传染给学生,再加上“人少优势”,让有心学习的学生,得以享受小班授课的师生比例,江山自有才人出。

至於独中生,若天天只活在单一语境里,渐渐就会忘记自己所处的校园,只是国家政策的產物,是“不合理”下的“合理化”结果。教师若以为自己只是打份工,又要上哪去找骨气来。行政部门若旨在追求所谓业绩,惟恐会考成绩不標青,学生收不够,谁又还会谈吃不饱的办学理念?

於是,独中因“语言的生存危机”而诞生,又因“环境的生存压力”而变质,甚至可以说,独中的发展,打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矛盾下去。独中的学生,打从一入学,就学在矛盾之中。但问题是,当教师为了赶课,不再和这些越来越无知的学生谈谈矛盾,当校方越来越可爱,以为人多楼眾就是生存的硬道理,独中的存在,难道只是因为理所当然而“被存在”吗?

华文並不会因为独中生不爱学而失传,但独中绝对会因为学生不爱华文而消亡。独中在最要命的时候奄奄一息也要活下去,却在最舒服的时候选择慢性自杀的逻辑,或许与“三国归晋”是同个典故:不是司马兵强,而是蜀中无大將。(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莫家浩)




魏家祥真的交白卷吗?


2012/04/29/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方妙伦 

今天是429日,距离325大集会刚过了一个月。

一个月前,当华小师资问题闹得热火朝天之际,副教育部长魏家祥为了平息华社的怨气,急推出8点方案,再加上短中长期解决计划,保証全面解决师资问题。

今天我们要请问魏副部长,你的业绩表准备好了吗?

一个月了,教育部该有个数目字公告天下了吧?柔佛州有多少个县的华小,不具华文资格的老师被调走了?又有多少位老师填补回来?雪州、马六甲、吉隆坡、霹雳、彭亨等州属的情况怎样了?

过去政府一再强调行政透明化,我们现在等著魏副部长当领头羊,请別让我们失望。都说为人民服务要诚心诚意的,过去的大人物,变脸功夫真的一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还不打紧,一旦发现对某事的评论引起民眾反感时,马上改变说话,甚至不认账,因为民眾都犯上了善忘症。

时代不同了,多位从职场上退下来的老朋友,虽然是花甲之龄,但却一如年青人,上网、传讯息样样精通。大人物的一言一语,都收集在电脑里,如果发现某人的说话前言不对后语,只要轻轻一按键盘,资料马上显现,是真是假立刻就能分晓,不必去咖啡店听人说废话。

笔者使用电脑在自存的华教课题文件匣里,划了一个表格,栏目包括各州各县华小的名称,不具备华文资格老师的数量,被调走老师的数量,等待填补老师的数量。同时,还有处理的日期;这个文件匣,纯粹是私人资料库,是作为对华教课题跟进的参考史料;至少和朋友聊起华教时,可以自家「引资据典」,头头是道。

自华小师资课题发生后,笔者每天都在翻阅各华文报章,一旦发现教育部公佈数字,立刻抄录下来,过后才输入电脑存档;可惜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当打开该文件匣时,里面的栏目还是一片空白。

虽然如此,自已还是给这个文件匣定个填满栏目的期限,就用一年的时间吧!不过,令人担心的是,到时候如果又是交白卷,那真的是白费心机了!



转载自:本地报刊/评论版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

陈良:评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二续)

 

胜利者的语言──我读《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一

东方日报/名家 2012317

作者: 陈良



歷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成的。最近读了李光耀的新作《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以下简称《双语》),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位在上世纪叱吒风云的政治人物,晚年的岁月依然笔耕不輟地写下《双语》,可见语言问题是他政治生涯的重中之重。晚年回忆起这个艰辛的语言改造工程,李光耀不免老来怀慰,欲藉此书来钦定这段歷史,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这一次,李光耀又在说什么了?书名標明是「新加坡双语之路」,指意很明白,却又加了一句「我一生的挑战」,「我」才是全书的核心;但这还不够, 上头还特別加了大大的「李光耀」三字──这里的意思很清楚:新加坡今天的语言教育,全因李某一人之力。说得直接点,决定今天新加坡人该讲什么话的,全都因为李某人。 

这便是全书所要说的,一个语言决策者「我」的胜利话语。这样的书名(再配合封面上睥睨的肖像),带出了一个踌躇满志又盼顾自雄的模样。当然,从另一面来看,也可说这个书名折射出的是一个权力傲慢者的形象。 

所有成果尽往自身上独揽 

李光耀的书都有这个特点,例如十多年前他个人的回忆录,就说成是「新加坡的故事」。读这本新作《双语》,比起前书更能感受到「我」的笼罩与支配无所不在。全书严然是以一个家长口吻的施惠者来说话的,例如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我要求马来亚大学开设大学先修班让华校毕业生攻读,我让政府部门录取南大毕业生的人数,超过马大生。我提供奖学金给优秀华校毕业生到新大和外国深造,我给优秀南大毕业生奖学金到外国读研究院。」(页62 

这段文字是非常典型的「李光耀体」──「我要求」、「我让」、「我提供」、「我给」……我我我我,连下四个「我」字,一口气读下,可强烈感受到李氏的自我极大化,直叫人透不过气来。 

李光耀是最高的裁决者,又是成功的政治人物,他当然有资格这样说,也有条件这样自我高估,甚至自我吹捧。但读者必须意识到,这样的自我高估睥睨一 切,其结果必然是看不到週遭的其他人,低估了別人的智慧,甚至蒙蔽了事实的复杂性,到最后便不自觉地把所有成果尽往自身上独揽。例如再看下面这段文字:

「(1963年)为了要舖平(新马)合併的道路,我劝新加坡人民接受马来语为国语。」(页39 

看,又是「我劝导」的大家长口吻。李氏或確是有「劝」过,出过一些力,这是事实;但事实的另一面,从二次战结束到整个五十年代,新加坡的华校生以及 左翼早就有推动马来语作为国语的热潮了,这是当时反殖运动的部分內容。没有了这个歷史背景,国语就能靠李某人「劝」出来吗?如此「理直气壮」地將歷史趋势 和群眾运动的成果归之於余一人,显然是过度自以为是地把「我」放在歷史的中心的结果。 

明白了上面这个例子,便能明白《双语》全部问题的所在。读者在读《双语》时须此有自觉,才不会迷失在「我」的论述霸权中。 

「希望学生学华文不流泪」

书写也是一种权力的表现。这是一部以胜利者姿態写成的书,一个胜利者以自我中心来衡量世界的故事。书中展现的是语言改造的成功故事,笔法是很李光耀 的--凡事都化作清楚而严酷的管理数据,朝著明確的步骤与目標前进,例如华校生英文水平提升的数据证明,特选学校精英学生的增长数据等等。 

没有人会怀疑这个语言政策(注意,不是双语政策)的成功,全民以第一语言的英文作沟通,一连串的成功数据等等,这些都无可挑剔。然而,这「成功」之 外是什么一回事?或者说,在这样强势的「论述正確」下,多少故事被刪去了?多少因果被顛倒了?多少的是非被混淆?又有多少的成果被骑劫? 

读《双语》,让我们强烈感受,整个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其实是贯彻了李光耀坚强的意志力,以及他一生的对语言的看法。 

换句话说,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基本上是依照李氏个人学习语言的经验为参照的。看李氏在一开头就这样说:「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家庭、学校、留洋,甚至日 据时代学习语文和应用语文的痛苦经验和感受,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些记忆除了让我直到现在还孜孜不倦地学习华语,也影响了我治国的语文政和对学习语 文的看法和態度。」(页18 

这段告白是很清楚的。这点本来不关紧要,然而问题就在於--李光耀並不是语言教育专家,而且,他更不能算是成功的华语学习者(这点很重要)。然而, 这种个人学习华语的痛苦经验和负面印象,却成了新加坡近半世纪来语言改造工程主要的参考基数,甚至还成了学习华语的典范。OMG!结果就是今天所看到的 (也是李氏所要的)新加坡语言生態的局面。一切的好坏成败,一切的悲喜荣辱,全都在这里面了。 

我们不会怀疑李光耀学习华语的热忱,也不会质疑他政府里的语言教育家的专业。但是当李氏苦口婆心地说「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学华文『不流泪』,不像 我学华文走是一条坎坷的道路时」(页215)时,我们就知道这是根据什么经验和概念来教学华文的了;当「讲华语运动」搞了30多年,却有越多的华裔小孩的 母语变成英语时,我们就知道所谓的「双语教育」是如何出问题了。然而,在李氏论述里,双语政策是成功的。而且,因为他的苦口婆心,劝导国人学华语,他反倒 成为华语的救星,成了华文教育的大功臣了。 

学华文须要那么「坎坷」吗?是谁將它弄得「流泪」了?且让我们跳出李氏的思考框框和自我霸权,看看六十年代以前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华人文化薈萃之地,就会知道那些「成功」是何等的荒唐。这个歷史大是大非的问题,就留到下期再谈吧。




沿门持钵效贫儿——我读李光耀《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二


转载自:东方日报/名家 2012323
作者: 陈良

新加坡华裔馆第一任馆长潘翎先生,曾经这样形容李光耀:因为某种的不安全感,使到「他不得不照自己的想像改造新加坡」(见潘氏著《炎黄子孙》)。 

这句话很到位,尤其从新加坡的语言政策来看,更易体会它的含意。 

说实在的,读者既便啃完了《新加坡双语之路》(下文简称《双语》),还是无法明白他的「双语政策」有什么特別。中小学阶段学习至少两种语言,全世界大都分非英语系国家不都是如此吗?然而李光耀自詡为「在教育部门里,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瞭解双语政策」,想必是有他的一套了。 

这一套,大概就是以英语为第一语言,而以各族群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方式了。这个翻天覆地的语言大翻转,被曾为他作传记的戴姆斯描述为「二次大战以来,岛上居民己经经歷唯一的也是最剧烈变化的標誌」(上引潘书)。这確是世上少有的语言政策,应该是他最得意的杰作了。

教学法贯彻李光耀意识 

仗恃于自身的语言经验,李光耀自认他比专家更在行。但这里要指出,华语--在我看来其实是李光耀的第三外语(他的第二外语是马来语,不是华语。各位去看他的回忆录便可明白)。而且,华语还是在他成年以后,为了功利目的(政治需要)才被动学习的外语(情感上李光耀认为这是他的母语,这当然没问题)。 

这样隔了三层的语言经验,当然是「含泪苦读」、「满纸辛酸」的坎坷歷程了。新加坡因国情需要而奉英文至上,外人无权置词。但《双语》展现了一个成年人如何將他学习第三外语的经验注入于小孩的母语教育里,既连教学方法都无处不贯彻了他的意识,確是叫人怵目惊心。 

现在,新加坡人普遍能说英语,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说他的「语言政策」是成功的),但代价是大部分华人了失去了原有的华语能力(所以说他的「双语政策」是失败的)。一得一失,大部分国家的语言政策都有此两难问题,没什么好自夸的。但是李光耀却顶著「双语政策」的光环招摇,「霸佔」了华语。看他洋洋得意地说: 

「(讲华语运动推行了)32年后,我们已经改变了新加坡的语言境界,从多方言改成说华语的环境,新加坡讲华语的风气已经不能逆转……」(页176 

这话叫人从何说起?因为李光耀的名望与影响,这观点已积非成是,成了连学者都认同的「歷史正確」了。这里要正本清源,立此存证。上世纪20年代任教于华侨中学的谭云山,当时写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从前,听说到市面上去买东西,非用方言不行。现在在新加坡的市面上,国语(华语)很可通行。」(《南洋华侨教育论文集》,页191929年)这样的资料很多,曾来新马作调查的宋蕴璞,于1930年出版的《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誌略》里说得更详细: 

「新加坡所用最多者为闽语,粤语次之……,而因言语不通之故,彼此情感隔闔,往往发生恶剧,各帮之械斗,即其一端也。近年来教育发达,国语(华语)又为重要学科之一,嫻习者日多,言语不能通,则改用国语代之,有识者知国语之便利,且以不能操国语为可耻,竞起而提倡之,各资本家及商店执事,皆以习国语为荣,视为一种要务,于是风气为之一变……。」 

据此可知,早在李光耀出生的年代,新马华社就已通行华语了,这里有多少人的辛劳与血泪,何必等到半世纪后由他来「劝导」呢?所以,当他笔下说「如果当年新加坡没有推行讲华语运动,就没有今天(给中国官员开)的『市长班』了」(页232),我们还真忍俊不禁;再看到他说「我们设立华文B课程其实是为了挽救华文」(页204)时,再也忍不住地失笑起来了。 

在「李体」的论述霸权下,所有的因果是非都被顛倒过来了。倒头来,他反成了「挽救华文」者,对于走过那年代或稍具常识的人来说,感觉还真滑稽呀!有人將你的大豪宅拆了,然后把你安顿在茅草屋里,却大言不惭地说是他给了你屋子住。世上竟有此荒唐事。

所谓的「双语教育」,书中说得很清楚,主导语言是英语,这是基本国策,永不改变。至于母语,充其量是简单应用的第二语言罢了,而且不能学得太高深,以免侵犯了英语的地位。看李光耀再三提醒:「如果你想要提昇华文,就必须放弃英文,这是不可能的。」(页239)语气很坚决。 

如何「以传授文化为重」? 

只是,李光耀又赋予华语重要的任务,「华文第二语文既是一个寻求自我认同的语文,它的內容就应该以传授文化为重。」(页183)因为他担心,没有文化的新加坡將「成为一个脱离亚洲人背景的『偽西方社会』,那这个代价就太大了」(页166)。 

如果李的华语稍好一点,一定学过一句谚语:「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一个主张「不应该以『认识丰富的词汇和运用语文高度技巧』,作为教学目標。要学生把时间全部放在词汇、成语与文学性,是过分苛求」(页184)的语文教学,能培养出有文化鉴赏与认同的孩子吗?充其量,也只能在洋人前面认出「福」字来,然后得意洋洋地宣示自己没有「忘本」罢了(页155)。 

「学语致用」到这地步,这是进步还是退步?难怪岛上新一代子民多视华语为畏途。一个在华人社会待过一年半载的老外,只要经过指点,大概也都能认出这个「福」字来。 

李光耀学华语的案例,在大马多得是,效果却不同。前阵子蔡细歷与林冠英的华语辩论,两人都是英文源流者,但大家一定会同意,他们的华语绝对赛过李光耀。其中蔡和李一样,都因参政需要才学华语,但看他临场华语之流利,偶而还引经据典,拋出「八字没一撇」等俗语来。 

蔡的EQ绝不比李光耀高,这点应该没人敢不同意。为何他的华语比李流利?其中重要的一点,因为大马还保有华语的自然生態,以及大马华人对待华语的心態,能够让人从容地自然习得语言,而不必用高智商来「坎坷」苦读。蔡在全国人面前自嘲「二毛子」,这是对华语掌握的自信,以及因自信而来的幽默感,这就不是含泪苦读所能做到的。

而这样的语言生態,原是李光耀掌权以前新加坡就已拥有的。正所谓:拋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转载自:东方日报/名家

~赤道论坛/读书交流类~

2012年4月29日星期日

陈良:评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


叹观止矣李光耀双语之路

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2012/04/28)


2011年11月出版的《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之所以令人叹为观止,是因为能够颠倒乾坤,把东南亚华社指责李光耀消灭了新加坡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一个遗臭万年历史罪名,轻而易举的转换为双语之路是新加坡成功的基石,并且挽救了原本将会面临灭绝的华人语言文化的,一个万世流芳历史功绩。

2011年5月28日英文海峡时报一篇由高级记者撰写的特稿:向李光耀致敬,以特大标题报道:“当华侨中学和8间其他一度著名的中文源流学校在1978年面对收生窘境时,是时任总理的李光耀提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挽救了它们。”这篇背离历史实情的文章,肯定了李光耀是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救世主地位。

谄词令色,曲意奉迎,向李光耀致敬,无可厚非,那是个人主观和媒体自主的权力,其他新加坡人也一样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尊重,或者,唾弃这种观点。

但是,如果动机是试图使用不实的报道来篡改历史现实,误导蒙骗社会,那就是不仅失责,更是缺德的不当行为,应该受到必要的千夫所指。

历史发展承先启后,有其惯性规律,解读历史绝对不可以选择性的断章取义,颠倒时序,混淆黑白,倒果为因,去迎合设定的政治目的。这是因为文化是历史的累积,不诚实的历史成就不诚实的文化,堕落文化必将造就一个没有前途的堕落国家;任何一个有爱国意识的新加坡人,都必然会拒绝,和谴责这种不良的文化意识。

新加坡双语之路的文字平铺直叙,轻描谈写,有意无意之间,给读者一种清汤挂面,纯真无邪的讨喜印象。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没有相关历史背景认识的读者,难免情不自禁的按李光耀之逻辑思维,去了解李光耀论述的历史事件,从而接受这就是新加坡的双语之路。但是,事情真相却并非如此。

坊间已经有为数不少的评议,依据史料,引经据典,以强劲的说服力反驳了李光耀的言论。实际上,新加坡语言文化的整体衰败,其中包括英语文和民族母语,都和李光耀的政治思维和政策脱不了干系。只要翻阅文献,对比了李光耀消灭华校之前,与之后的新加坡整体语文水平的高低,情况如何,一目了然,无需多言。

传统华文教育的知识分子,即便是那些有必要为五斗米折腰的,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之流,其内心深处应该也会有不可为外人道之个人见解;或许如此,所以为李光耀双语之路背书之说并不多见,不得已而为之者,也是不安的闪烁其辞。现实是,从历史文献来看,无论何种高明的金蝉脱壳,都洗脱不了李光耀消灭华文教育的历史责任。

要了解《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其中的虚实真假,除了以历史事实去驳斥之外,亦可以从论述之建构方法,探索论述事件时序,以及因果关系的建立,从而判断其理论基础下的结论是否可靠可信。简言之,任何分析必然有其逻辑思维,因此,从其使用方法的适当性,也可以判断出,其分析结果有多少可信程度;不适当的方法,必定会总结出不正确的论断。

自然科学研究为了控制变因,设定在某种前提之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也就是说,某些变数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依据一个理论逻辑,进而推论出某种结果。然而,这是一个在假设情况之下的可能结论,因此,一个自然科学论说有多少解释能力,还得经过确实的验证去辨别。

社会科学如经济,政治,和社会学,都使用有这样的逻辑推论去尝试了解变数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现实世界错综复杂,无法通过实验室验证,所以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理论性见解,只能解释设定情况下的一般现象。换言之,这一种结论是建立在一个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会有这类结果的说法上,一旦如果的情况没有出现,则推论结果也就无法成立。因此,由于局限性,以偏概全之说不可取。

为此,这类现象解释只停留在一种假设情况之下的局部和片面性推论。比如,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基础上,因为设定条件有别于现实,所以其股价推论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价格。这就是为何推论股价总是和真实股价有所差异。
从海峡时报例子来看,忽略了中文源流学校为何会有招生困难的问题,才可能得出李光耀挽救了华校之说。如果顺藤摸瓜往前看看,就可以知道李光耀的语文政策,正是问题的罪魁祸首,也是所有华教困境的源头。显然的,李光耀是华教救世主之说,是一个罔顾历史的荒唐判断。

同样的道理,李光耀双语之路,是以语文政策为最重要变数,作为分析和论述的主轴,也就是说,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之下,时代历史,政治博弈,和李光耀政治思维,这些塑造新加坡政策的最最主要元素,在解释双语之路的政治过程中,沦为次要,或者不重要的变数,不占主导地位。

语文政策喧宾夺主的论述模式,摆脱了历史发展时序的严格约束,让李光耀可以天马行空的,自编自导双语之路的故事情节。理所当然,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就是要塑造双语之路是新加坡成功的基石,以及李光耀挽救了面临灭绝的华人语文教育的神话。

说白了,李光耀是从一个设定的故事结局,由后往前,用已知的历史情节,去组织和串连出双语之路的论述,通过刻意选择和精心安排,重新塑造自己心目中的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历史。简言之,这是李光耀自说自话的新加坡历史。

看看一个例子,李光耀指责南洋大学在马来人和印度人的节日,依然故我的照常上课,这样的描述会把读者引导上一个错误的结论,因为今天的读者,依据目前的生活经验,会想当然的,判断这是不尊重其他种族的不当行为。

但是,历史真相完全不是如此。在殖民地时代,民族节日不是公共假期,所以全岛所有机关,包括政府部门都照常办公,学校包括新加坡大学也都照常上课。因此,南洋大学在民族节日继续上课是正常不过之事。

李光耀把殖民地时代的正常事情,摆放在今天读者的时空里,那些没有警觉意识的读者,难免会得出一个设定的错误结论,那就是李光耀的言下之意:南洋大学有华人种族主义色彩,不能融入当地的多元文化社会生活。

这一个例子充分显示了,选择性的利用变数,和时序的移动,可以塑造出一个设定的推断结论。显然的,故事情节可以按一个设定的政治目标发展,从而塑造了一个预期的政治效用。这种引君入瓮伎俩,会让读者不知不觉中掉入一个错误的结论。这就是李光耀之颠倒乾坤,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术性手法。

李光耀双语之路,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出发,避重就轻的转移了焦点,进而模糊了语文政策背后的真正政治目的,现实情况是,去政治化的语文政策,无从解释历史真相,因为即便是李光耀本身,也坦然承认语文政策就是政治问题。

实质上,语文政策只是一个达到设定政治目的的一种行政手段:通过关闭华校一劳永逸的,连根拔起培育华文知识分子的温床。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政治目的,由英国殖民政府开始,在李光耀的手上大功告成。

可见,这一个去政治化模式的分析手法是不适当的,自然而然,必定导向一个完全违背历史真相的荒谬结论。

这就是为何这本书备受挑战,让新马两地的华教知识分子批得体无完肤。这应该也是为何李光耀,至今为止,对这些尖锐的批评保持沉默,看来,在红炉火的面前,真金更是正气凛然。
历史是时间的烙印,既成事实是无法隐瞒,篡改历史是痴心妄想;水落石出,原形毕露,真相必定尽收眼帘。


  转载自:新加坡文献馆


  背 景 资 料 


        据了解,陈良:评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由新加坡文献馆陆续转载自马来西亚《东方日报》,深受读者追阅。至4月29日止,已转载了6篇如下:

        1.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一   (18/03/2012)
        2.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二   (08/04/2012) 
        3.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三   (08/04/2012) 
        4.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四   (15/04/2012)
        5.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五   (22/04/2012) 
        6.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六   (29/04/2012) 


                                                                    —— 赤道论坛编者识   
                                                                              2012年4月29日

~ 赤道论坛/读书交流类 ~

4·28 黄绿大集会:全球85地点响应


428黄绿大集会:估计30万人上街


转载自:2012/04/29东方日报/国內新闻 


(吉隆坡28日讯)净选盟联合主席拿督安美嘉指出,净选盟估计今日428大集会的出席者多达25万至30万人,惟怀疑集会中发生暴力事件,是因有人混入人群中挑衅和闹事。

她说,这次大集会出现很多不寻常的举动,这些举动及元素在净选盟1.02.0大集会是不曾出现的。

“当你看去年及净选盟1.0集会,我们没有发现这些不寻常的元素,因此我们要求警方展开调查,目前我们不要讲那么多…”

她今日下午5时半在中环车站KFC召开428大集会总结记者会时,如是表示。

询及集会现场具有政治口號,安美嘉表示,净选盟之前已发出一个指南,特声明任何人都不能在集会中大喊支持或反对某政党的口號。

“但若人民那样做,我们不能阻止,若我听到这些口號,我会立刻阻止这些人继续喊,但我所身处的人群中,我没有听到这些口號。”

她表示,今日的集会者人数,显示黄绿大集会已成功举行,並获得人民非常大的支持,净选盟对此感到骄傲。

她强调,本身在下午230分要求人群解散,因为现场很难静坐,除非人群前往独立广场。

衝破围栏引发暴力

她也强烈要求警方展开调查,到底是那些人破坏警方设在独立广场的路障和围栏,因净选盟在昨日已声明,不会硬闯警方所设的防线。

她说,就是因为某些人衝破围栏,才导致催泪弹及水炮的发射,也引发了暴力事件。

她强调,净选盟绝对不会支持暴力举动,包括破坏围栏,净选盟已尽量控制人群了。

她承认,集会者与警方发生衝突,並在印度清真寺听到攻击声,但不清楚衝突的形式。

她表示,直到围栏被衝破前,集会者一直都很自律,现场是很和平的。

安美嘉也指出,本身收到传言指有3名集会者被警车撞死,导致人群愤怒推翻警车,因此要求警方彻底调查清楚一切谣言,若这3名集会者的死亡属实,净选盟对此感到伤心及遗憾。

安美嘉也讚扬警方,从集会一开始至衝破路障前,都非常自律,这是每个集会者都看到的。

“我不要对警方不公平,我所关心的是围栏被破坏后的催泪弹及水炮攻击事项,因为过后一直不断听到催泪弹的发射。”

她指出,目前为止並没有领袖被捉。净选盟要收集更多资料,料在下週一举行记者会。

场面混乱 响起“烈火莫熄”

净选盟联合主席拿督安美嘉在“黄绿大集会”致词时说,今日是大马歷史性一天,虽然此次集会並未抵达独立广场,可是已成功让政府和全球听见净选盟施压的声音。

她也感谢集会者的参与,並表示感到非常荣幸,因此次是为了大马的未来而斗爭。

虽然安美嘉今日多次提醒民眾,勿高喊政党口號,应以净选盟口號为主、勿挑衅或被警方影响,可是现场支持者並未理会,不断高喊“烈火莫熄”。

由于人数眾多,安美嘉于210分欲发表演说时,要求已挤满整条敦霹雳路的支持者静坐,惟过于混乱,情况纠缠5分钟,集会者並未依据指示坐下。

安美嘉也在此时提及在709大集会中丧命的峇哈鲁丁阿末,並现场为后者悼念一分钟。

据观察,安美嘉于今早1040分抵达中央艺术坊,並在多名净选盟领袖和非政府团体领袖陪同下等待出发,民眾看见安美嘉犹如明星,封她为“铁娘子”。 


428静坐集会 数万人围坐广场 射催泪弹 388


转载自:2012/04/29南洋商报/全国版
 
(吉隆坡28日讯)“4·28静坐抗议大集会”的净选盟及绿色盛会支持者在独立广场和平会师,却在下午发生支持者硬闯独立广场引发警方发射催泪弹驱散人群逮捕集会者,局势失控。

警方在独立广场及周边路段,一直到傍晚持续驱散人群及逮捕穿黄衣的集会者。下午时段,警民在城中多处持续对峙及冲突中,有多名集会者受伤,警方也声称有两名警员受伤。

在冲突发生前,净选盟联合主席拿督安比嘉在234分,占美清真寺附近宣布集会成功,呼吁集会者解散,不过人群情绪高昂拒绝解散,且高呼“广场!广场!”。

随即不到半小时,独立广场边就发生集会者扯倒铁刺网推开栅栏的“强闯”事件。

安比嘉愿助揪祸首

吉隆坡总警长拿督莫哈末沙列在傍晚指出,4·28集会开始至下午250分前场面受控没有发生不愉快事故,却因集会者硬闯独立广场迫使警方使用发射水炮及催泪弹。同时,安比嘉在傍晚净选盟的记者会上,表明愿与警方合作,揪出“强闯”事件的罪魁祸首。

吉隆坡市政厅及警方之前已声明不准人们今天在广场范围集会。

为了应付大集会,警方今晨6时开始封锁吉隆坡市区内通往独立广场的主要道路。参与集会的人群,今早也从6个集合地点分前往独立广场进发。

身穿青绿色衣服的绿色盛会的支持者,在早上8时开始云集城中城阳光广场,他们在绿色盛会主席黄德带领下游行到独立广场。

净选盟支持者在中央艺术坊集合,至于众民联领袖,也分别从国家回教堂、苏丹街及十五碑与占美回教堂轻快铁站,游行到独立广场。虽然通道都有警员筑起人墙围堵,但集会与游行过程和平进行。

另外,警方在面子书公布,截至晚上8时半,在“4·28净选盟3.0静坐抗议集会”中被捕的人数是388人。

警方在下午3时驱散集会人群后,陆续在独立广场及周边地区逮捕多名集会者。





428黄绿大集会:全球85地点集会


转载自:2012/04/29 东方日报/国內新闻 

在澳洲墨尔本
(吉隆坡28日讯)全球近35个国家地区,分別在85个地点一起举办“全球声援净选盟3.0”活动,要求乾净公平选举。


香港声援活动原先预计只有80人参加,没料到多达500人赴会,人群抵达位于铜锣湾的太平洋崇光百货公司(SOGO)门口后,一起步行前往位于湾仔的大马驻港领事馆。

在香港
惟新加坡和北京集会,皆因当地政府不批准举办活动,只能更换地点或取消活动。


新加坡集会原申请在芳林公园集会,申请被驳回后改在新山废弃码头海边集会,与会者准备与新加坡岛合照后,再步行至新山市政局广场,与新山净选盟3.0会合。

號召单位原本在欲在中国北京举办烧烤集会,但也在最后一分钟由于中国官员介入,声称该活动主旨和规模,並未获得正式准证而必须取消。

澳洲7地点集会

日本东京预计有200余人出席,地点是由东京警察批准,即是在台东区立御徒町公园举办集会,並在日本时间1250分集合。

澳洲则有7个地点举办声援集会,除了阿德莱德,其余地方都在澳洲时间下午2时开始,而阿德莱德则是在当地时间早上930分开始。

此外,澳洲全国高等教育工会(NTEU)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大马留学生出席声援集会,並促请大马政府保证没有任何学生將因参与集会而遭遇不利后果。

部分地点429声援

根据「全球声援净选盟3.0」(Global Bersih 3.0)官方网页宣布,目前全球有35个国家和地区在428日有声援净选盟3.0活动,但因时差关係,部分国家將在大马429日才开始声援活动。

目前所知国家地区包括香港、日本、奥地利、澳洲、美国、加拿大、纽西兰、台湾、英国、爱尔兰、瑞士、瑞典、德国、中国、法国、泰国、韩国、芬兰、俄国、约旦、孟加拉国、荷兰、印尼、南非、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地阿拉伯、尼泊尔、埃及、意大利、斯里兰卡、菲律宾和越南。


转载自:本地报刊/国内新闻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