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

新纪元大学学院与YES国际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携手推动教育协同发展

2025/07/30 《新纪元大学学院》

新纪元与YES国际学院代表合影,共同见证合作里程碑。左起为会计、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吴颂平助理教授、副校长阿兹赞副教授、校长莫顺宗教授、YES国际学院首席执行长 Mr. Yap Yon Hui 与副首席执行长 Nurul Azlin Darmira Binti Zainudin,以及艺术与表演学院院长菈哈副教授。

新纪元校长莫顺宗教授(左)与YES国际学院首席执行长 Mr. Yap Yon Hui(右) 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

双方座谈交流未来合作方向。

2025729日,新纪元大学学院(NEUC)与YES国际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在高等教育合作、师资培训及课程共建等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此次合作,两校将携手探索教学资源整合、跨校项目发展与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提升教育品质与国际连结。

YES国际学院代表包括首席执行长 Mr. Yap Yon Hui 与副首席执行长 Nurul Azlin Darmira Binti Zainudin;新纪元代表包括校长莫顺宗教授、副校长阿兹赞副教授、会计、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吴颂平助理教授,以及艺术与表演学院院长菈哈副教授。

(新纪元大学学院)

优化数学老师教学效能讲座 200教师参与学习

2025/07/29 中国报/教育

各华小校长与主讲人,左9起为何心菱、马文益、何丽君、胡豪文、陈元城及丁雪芳。

(居銮28日讯)为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居銮华小校长联谊会和居銮华校教师公会举办“优化数学老师教学效能讲座”。

来自21所华小近200名教师参与,主讲人是拉央华小何丽君老师,居銮县教育署助理局长何心菱督学亦莅临指导。

居銮华小数学科委主任马文益校长指出,县内华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呈下滑趋势,必须采取行动加以补救。

他希望通过举办讲座能够传达实用的数学教学内容与技巧,以提高老师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效能。

他感谢佳雅华小董事长胡豪文及居銮华小校长联谊会赞助活动经费。

何心菱督学强调,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能,进而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她表示何丽君老师的丰富经验与独到见解必将为参与的老师提供宝贵指引,希望大家学以致用,将所学转化为推动学校数学科发展的实际动能。

出席讲座会者有居銮华小校长联谊会主席陈元城、居銮华校教师公会主席丁雪芳及各校校长。

(中国报)

銮中团队访3华小招生

2025/07/28 中国报/教育

何晓绢(前排中)为巴罗华小学生和家长介绍銮中课程,左是巴罗华小副校长蔡侃秜,右为李玉梅校长。

博爱华小学生和家长,踊跃参与参与宣导会,左4起是杨家萍、何晓绢、王培荣、陈元城、王培荣及梁超杰。

(居銮28日讯)为加强家长与学生对居銮中华中学办学理念、课程与校园设施的了解,銮中董事会和行政团队拜访巴罗华小、中华三小及博爱小学,展开招生宣导活动。

銮中也在活动上公布銮中新生入学考试订在104日举行,84日开始接受报名。

銮中副校长何晓绢到巴罗华小,给超过120位四、五和六年级学生与家长介绍銮中的学术课程、三语教学、住宿安排及课外活动等,展现出学校全面育人的精神。

銮中董事长章井钟、监学叶志成、财政方琮平与陈维毅代校长,则前往中华三小,向将近100位六年级学生与家长进行校务汇报。

陈维毅指出,銮中秉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推动“三语并重”的教学方针,并结合“銮中236,全球任我行”的学校愿景。

他说,学校期许每位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华、国、英三语,更能在大马教育文凭试及统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未来升学与就业奠定基础。

博爱华小的宣导活动则是配合该校家长日同步进行,銮中董事长王培荣带领董事到场给予说明。

博爱华小校长陈元城表达对銮中长期关注华小学生发展的肯定,并表示支持学生踊跃报考銮中,该校也将继续提供奖学金鼓励学生升读。

王培荣强调,銮中不仅注重教学质量,更着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校也不断更新与优化各项设备,希望学生在优质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潜能,培养独立思考与终身学习的能力,迈向国际舞台。

(中国报)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17汶中师生获嘉奖

2025/07/28 砂拉越《联合日报》汶莱

图为在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的汶中师生与与许月兰校长(前中)、马海耀副校长(前右2)、陈美典助理校长(前左2)及代助理校长杜岫颖(前左)等合影。前右为华文部门主任邓巧琳;后排左起以次为优秀指导老师张清赋、贝荣彩、黄仁美、马迪、符玉华及康元僖。

(本报斯市28日讯)近日,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评选结果揭晓,汶莱中华中学师生表现亮眼,斩获佳绩。除方彩颜同学荣获一等奖,其余9名同学分别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展现了该校学生扎实的中文功底与出色的文学才华。同时,黄仁美等7位教师凭借出色的指导能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彰显了该校在华文教育上的卓越成就。

据悉,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快乐作文》杂志共同主办,是面向全球华人青少年的重要中文写作赛事,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海内外华文教育交流,目前已连续举办25届。

本届大赛以“读懂中国联接世界”为年度主题,国内、海外分别设置写作主题。国内主题涉及“汉字之美”“友谊怎样‘翻译’”“和谐”“中华文明”,海外主题为“汉字之美”“友谊怎样‘翻译’”“故乡”。共吸引了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3300多所学校、430多万名学生参加,评委会共收到复审稿件42万多份,堪称华人青少年文化交流的年度盛事。

汶莱中华中学长期致力于华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此次师生双双获奖,进一步彰显了该校在华文教学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中华文化在汶莱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汶中校长许月兰对该校师生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她指出,文学是跨文化对话的桥梁。该校高度重视此类赛事,把它作为弘扬中华文化、展示汶中生风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

许校长还强调,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认可。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帮助更多学生在中文写作中展现才华,为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兹将汶中17位师生获得嘉奖的名次列下:

一等奖:

方彩颜,参赛作品《故乡的味道》,指导老师黄仁美。

二等奖:

洪振贵,参赛作品《瓷砖庭院下的乡愁》,指导老师黄仁美。

王可琪,参赛作品《人间的友谊》,指导老师贝荣彩

黄沛恩,参赛作品《妈妈的故乡》,指导老师刘盈

沈弋翔,参赛作品《故乡之美》,指导老师符玉华

三等奖:

温晓恩,参赛作品《最好的友谊》,指导老师马迪

黄晟睿,参赛作品《我与汉字的故事》,指导老师马迪

陈宛葶,参赛作品《友谊之缘》,指导老师张清赋

李雨禾,参赛作品《风雨中的伞》,指导老师黄仁美

曾婉媗,参赛作品《回忆如梦》,指导老师康元僖

(联合日报)

泗水新中三语学校:传承与创新,共筑华文教育桥梁

—— 中国驻泗水总领馆考察纪实

2025/07/27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谭大有代总领事与学校领导合影

深入校园,了解办学实况

廖彩珍主席给谭大有代总领事介绍校庆活动

谭大有代总领事与学校领导座谈

2025724日上午9时,中国驻泗水总领馆谭大有代总领事率领的代表团,成员包括罗靖莹领事和刘雨茜领事,访问了泗水新中三语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包括新中校友基金会廖彩珍主席、彭则翔教育总监、李正祥教育经理、白爱兰西区校长、李盈莹后勤部长、陈家龙教育经理助理、陈玉爱幼儿园园长、谢金运高中校长、余雁娟汉语课程主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代表团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参观基金会纪念牌

考察活动首先从校园参观开始。代表团一行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学校的基金会纪念牌、医务室、初中部展览室、小学美术教室、舞蹈室、设备先进的演讲报告厅、配备了丰富中国乐器的音乐室、宽敞明亮的基金会会议室、气势恢宏的大礼堂、藏书丰富的中学图书馆以及各种现代化实验室和功能齐全的会议室等。在参观过程中,李正祥教育经理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从1934年泗水新华中学的创办,到1966年因历史原因停办,再到2004年由新中校友基金会重新创办的完整历程。他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办学目标以及目前学校的规模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情况,展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他特别强调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素养。他还重点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包括配备近百台希沃一体机,以更好地支持现代化教学,并提及学校基金会还向泗水市政府和边远地区友好学校捐赠了希沃一体机,积极回馈社会。

座谈交流,共话华文教育发展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学校会议室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座谈会由陈家龙教育经理助理主持。会上,首先播放了一部精心制作的学校宣传视频,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新中三语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特色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总领馆的代表们对学校有了更直观和全面的了解。

廖彩珍主席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总领馆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总领馆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她表示,希望在总领馆的指导和帮助下,新中三语学校能够少走弯路,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为印尼华文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印尼华文教育的一面旗帜。

谭大有代总领事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新中三语学校的深刻印象。他提到,在泗水博物馆参观时,看到一张1961年泗水新华中学的老照片,经何文金主席确认,这所学校正是新中三语学校的前身。这段历史渊源更增添了他对学校的了解。他高度评价了学校领导层的办学理念、创新思路以及全体教职工对华文教育的热情和投入,并强调此次调研旨在实事求是地了解学校情况,不要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他表示,总领馆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新中三语学校的发展,希望学校越办越好,为促进中印尼两国友好关系做出更大贡献。

彭则翔教育总监随后作了详细的学校发展汇报。她重点介绍了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三语并进”的办学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她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情况,包括177间教室以及近百台希沃一体机的配备,这些先进的设备为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她还重点介绍了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例如开设了27个课外兴趣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她还介绍了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情况,例如与新加坡女子学校以及多所中国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她还特别自豪地介绍了学校的毕业生培养成果:从2017年到2024年,学校共培养了514名毕业生,其中33%的毕业生选择到中国高校继续深造,更有7名优秀毕业生获得了中国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2名,浙江大学2名,同济大学2名,复旦大学1名),充分展现了学校的教育实力。她还特别提到了几位在汉语桥比赛和朗诵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毕业生,例如刘陈凰(汉语桥亚洲冠军,全球亚军)、陈汉钊(朗诵比赛全球金奖获得者)和林珑(汉语桥全国冠军),这些优秀毕业生是学校的骄傲,也是学校教育成果的最佳体现。

彭则翔教育总监在汇报中,特别着重介绍了将于202591日至12日在学校东部校区举办的“领略中华文化,共筑友谊桥梁”2025中华文化大乐园印度尼西亚泗水营活动。她介绍说,这项活动由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天津市海外联谊会和泗水新中三语学校共同承办,旨在为印尼泗水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宝贵机会。此次“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将以项目式学习(课题教学)为主,课程内容紧扣“中华文化”主题,精心设计,力求生动有趣,并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华才艺的多个方面,包括:

传统艺术类: 快板、京韵大鼓、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传统节日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武术与舞蹈类: 中华武术、民族舞蹈、民族歌曲等,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和舞蹈的同时,增强体质,培养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戏曲与表演类: 京剧、朗诵、中国鼓等,让学生们接触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非遗体验类: 天津传统非遗手工等,让学生们了解和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彭总监强调,所有课程都将由来自中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型教师担任主讲,确保教学质量和专业性。这些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能够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印尼青少年。

她还特别提到,学校将积极邀请泗水其他学校的学生参与此次活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并增进印尼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她诚挚地希望,通过“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能够架起一座沟通中印两国文化和友谊的桥梁,为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做出贡献。

展望未来,共谋发展

在座谈会的最后环节,与会人员就学校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白爱兰西区校长建议总领馆牵头举办一次泗水教育展览,以促进当地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李正祥教育经理再次强调了学校对外派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以及对奖学金落实和 AI 教学培训的期望,并建议培训内容应更贴合印尼泗水的实际情况,注重实用性。罗靖莹领事对学生国籍冲突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表示领馆可以派员到学校进行相关政策解读。彭总监也坦诚地指出了学校目前面临的三个主要困难:优秀教师招聘难、部分学生家长在国籍、学籍方面存在问题以及希望总领馆在与中国相关的活动中给予新中学生更多机会。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座谈会在热烈的交流与深入探讨中结束。最后,廖彩珍主席、彭则翔总监、李正祥经理代表学校向谭大有代总领事一行赠送了纪念品,再次表达了对总领馆的感谢。此次考察访问,不仅增进了新中三语学校与中国驻泗水总领馆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总领馆的大力支持下,新中三语学校必将为促进中印尼两国友好关系做出更大贡献,并为印尼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此次访问也为双方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印尼泗水新中三语学校)

2025年7月30日星期三

坤成中学二校 落户双溪毛糯BSC

2025/07/28 中国报/中马

钟廷森(左)与李爱贤完成签署仪式,互换备忘录 

钟廷森(左)和李爱贤分别代表坤成全人教育有限公司和KLK LAND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

随着坤成中学现有校园趋于饱和,新校的设立可有效纾解学额压力;左起张昌国、钟廷森、李爱贤和李雯铃。

(吉隆坡28日讯)KLK LAND与坤成全人教育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携手在雪州双溪毛糯的 Bandar Seri CoalfieldsBSC)设立全新的坤成中学二校,预计将于2027学年迎来首批学生。

KLK LAND是吉隆坡甲洞集团(KLK)旗下子公司,本次战略合作旨在为当地居民及周边社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巴生谷北部迅速发展的综合教育区。

因此,KLK Land已规划拨出9.78 英亩优质地段,作为坤成中学二校的发展基地,校舍将坐落于Bandar Seri Coalfields 指定的教育园区内。

随着坤成中学现有校园趋于饱和,新校的设立可有效纾解持续增长的学额压力,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日益迫切的需求。

目前,该区域已设有 Wesley Methodist 私立学校和Ladang Coalfields淡米尔小学,同时,李莱生国民型华文小学预计将于20281月竣工。

KLK Land 董事总经理李雯铃今日指出,该公司始终坚信教育在塑造新一代和启发年轻思维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将持续推动该区域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兼具宜居环境与浓厚社区归属感的理想家园。

“预计于2026年第2季度竣工的 Coalfields Retail Park,将与此次教育合作相辅相成,共同提升 Bandar Seri Coalfields 的整体吸引力,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家庭首选宜居地的地位。”

其他活动出席者包括坤成中学副董事长丹斯里张昌国、吉隆坡甲洞集团执行主席丹斯里李爱贤等。

学生近5000

坤成中学董事长丹斯里钟廷森指出,设立分校是董事会经过深思熟虑,并一致通过的重要决策。

他说,分校的设立并非简单复制原校,而是全面承袭坤成的核心价值、教育理念及对优质教育的坚定承诺。

“过去10年,坤成中学发展迅速,每年平均录取率仅逾五成,但目前学生人数已达近5000人,校园已呈饱和状态。”

他直言,许多优秀且渴望入读的学生更是因此被拒之门外,实属遗憾。

他说,随着“坤成全人教育有限公司”的成立,全人教育理念将更全面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落实幸福教育的愿景。

(中国报)

【校园我董】 守护沙沙兰中华小学28年 郭坤成 发展母校为己任

 2025/07/28 星洲日报/大都会

报道、摄影/陈炟谕

沙沙兰中华小学三机构领导和校长于校徽前合影。左起为翁伟万、郭坤成、陈志惠和陈秋盈。

沙沙兰中华小学是当地唯一的华小,占地3英亩,目前学生人数234人。

郭坤成:“我是沙沙兰人,中华小学是我的母校,学校的事就是我的事。“

作为学校图书馆的“喜阅空间”,环境舒适,且藏书丰富。

学校礼堂经过两次提升后,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冷气礼堂,可容纳超过百桌宴席。

三机构未来有计划将篮球场提升为有盖篮球场,让学生能在更舒适环境下运动和打球。

翁伟万,家协主席

陈志惠,校友会主席

陈秋盈,校长

郭坤成(左一)与三机构理事有商有量,凡事都敞开而谈,为了就是让中华小学更好。左二起为陈秋盈、翁伟万和陈志惠。

沙沙兰中华小学是当地唯一的华小,是由当地先贤于1936年创办,原为私塾,战后政府拨出该镇火车路一带的3英亩地段作为校地。

如今,成立89年的沙沙兰中华小学已是瓜拉雪兰莪区内设施最为完善的华小之一;这离不开长期默默耕耘的掌舵人郭坤成。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沙沙兰人,也是一名校友的郭坤成,出任董事长28年以来,一直默默坚守沙沙兰中华小学,从基础建设到软体提升、从环境美化到教育设备现代化,每一步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和努力。

不讳言,郭坤成视母校的发展视为己任,致力与三机构理事营造一个让学生安心学习、教师安心教学的优质校园环境。

郭坤成:学校的事就是我的事

现年74岁的郭坤成接受《校园我董》访问时铿锵有力地说:“我是沙沙兰人,中华小学是我的母校,学校的事就是我的事。”

他于1963年毕业于沙沙兰中华小学,早在70年代就加入校友会,是首批加入的成员之一;接着从理事、财政一路做到校友会主席,肩负起推动母校发展的责任。

带领两次筹建校园活动

他表示,该校于1985年在需要兴建礼堂与行政楼之际,他身为校友会主席毅然扛起筹委会主席一职,带领三机构举行了义演筹款活动。最终,获得校友热烈响应及沙沙兰全镇支持,筹款活动非常成功。

他说,前任董事长李清辉于1997年卸任后,原本仅是理事的他,获推举为新任董事长,延续为母校服务的初心。

他当时欣然接受这重任,并认为自己是土生土长人,也是校友,愿意扛起责任,与三机构一起配合维护华小发展,打造中华小学成为更好的学校。

“担任董事长之后,我与三机构于2004年再次发动大型筹款义演活动,这次的目标是筹建两栋教学楼及活动中心,共计24间课室。”

他说,那次筹款活动也是空前成功,校舍于2006年完工后,学校校舍已基本完善。

推动提升校园软硬体

校舍建设完成后,郭坤成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着手推动校园软硬体提升。

他说,三机构于20082009年,更将学校的课室升级为精明课室,成为瓜雪一带最早推行此项计划的华小之一。

他指出,中华小学虽是市郊学校,但并不代表在科技设备上落后;尤其提升教学设备,是协助老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我与三机构团队的努力下,过后也校陆续翻新学校厕所、设立绿化中心,并于2015年和今年再次提升礼堂,加装冷气、灯光音响、LED萤幕与石膏墙,加固整体结构,让礼堂全面现代化。”

维修工作靠董事会出资

郭坤成强调,该校是半津贴学校,但很多维修工作还得依靠董事会是自掏腰包处理。但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环境,董事会从不计较。

他说,如今校园整体设备已臻完善,惟下一阶段将计划提升篮球场,为学生打造一个全天候可用的运动空间。

“我们之前的篮球场设在礼堂,但礼堂提升后就不适合打球了。现在户外篮球场因天气炎热,学生容易中暑,我们希望未来能建设一个有盖篮球场,让学生能在更舒适的环境下运动。”

庆幸三机构好相处

回首28年的董事生涯,郭坤成语气温和却坚定说,他很庆幸三机构的伙伴都很好相处、不计较,大家都是为了学校好。

他说,学校董事会与校长、家协及教职员之间一直维持紧密合作关系,目标一致,就是要营造最好的教育环境,让老师安心教书,学生在舒适与先进的设备中学习。

“身为土生土长的校友,这是我回馈母校的方式,为了就是让中华小学更好。”

首页 最新 头条 热门 国内 国际 言路 财经 娱乐 地方 体育 副刊 学海 星洲人 百格 星角攝

翁伟万(家协主席):董事长十分好相处

“我也是土生土长校友,并在儿子就读一年级时加入家协,与董事长共事迄今。

董事长十分好相处,家协、校友会和董事会都合作无间,大家在开会时都会敞开来讨论,公事公办。

离开学校,我们也很好的朋友,尤其董事长和我与另一名家协理事也是同一天生日,或许这就是一个缘分。”

陈志惠(校友会主席):校友都很支持母校

“我出任校友会20多年,与董事长密切配合,大家都致力推动许多建设,包括每次筹款建校活动,校友会和校友从不缺席。

母校于去年庆祝创校88年,也举办了回校日校庆晚宴,结果反应非常热烈,筵开165桌,可见许多校友都很支持母校。”

陈秋盈(校长):给予教师很大的支持

“沙沙兰中华小学位于沙沙兰镇,校园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办学氛围融洽。目前,现有学生234人、教师19人,并设有学前教育班。

我于2000年调到中华小学执教,过后升职后曾被调走其他学校。后来,在2023年出任沙沙兰中华小学校长。

我担任校长这两年来,与董事长都相处融洽,协调沟通都没问题,而且董事长也给予教师很大的支持,尤其董事长还会赞助老师去旅行,即使没安排到旅行,也会赠送礼物给教师,非常体恤与关心教师的福利。”

沙沙兰中华小学有一个最独特的传统活动就是生活营,已连续举办了27年,所有活动都是由该校教师策划,甚至还会邀请友校学生共同参与。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