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凉华校、百年回眸”感怀
2022/08/31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余开云
2022年,适逢母校直凉华小(原名公立华侨学校)创立百周年,校方联合董家协及校友会等单位成立“直凉华校、百年回眸”。
“百周年筹备委员会,欲筹募百万基金,以维修经已破旧的礼堂及提升精明课室,并获得Tiger星洲日报、光明日报“回馈华校,唱响华教”支持,将于今年11月13日为我母校义演,给筹委会注入一剂强力针。
经过星洲日报连续不断地报道,委员们不辞劳苦,如火如荼展开各项活动,短短数周,即获得百乐县热心教育商翁及校友们的热烈回应,乐捐络绎不绝、纷至沓来,乐见母校礼堂,能焕然一新。
如今已是“米寿之年”的我,直凉华侨小学校园对我而言,具有深刻不可分割的亲切关系,盖这校园的宿舍犹如我的住家,我见证了这校园几近一世纪的进展。
这所母校初仅由半英亩建筑一栋“井字型”的校舍与宿舍,学生只有数十名。
1951年余天演局绅受校董之邀,回返母校创办中学,校名易名为“华侨中小学校”。
1954年初中第二届参加政府主办初中会考,获得100%及格荣誉,校名闻名遐迩,远至而联突、关丹、淡马鲁以及森州马口学生前来报读;更于1957年增办高中,是为全彭第一所完整中学;小学人数近及千人之际,校舍不敷应用,以及小学分上下午班后,行政分治,形成三所学校而学生同在一个校园内上课的热景。
续后中学于1963年,下午班二校于2004年迁校后,校园由一校海阔天空自由发展到今日校舍林立学生近千人的规模,能不令人振奋欣喜!
先贤创设的华校,依旧保持学术水平,造就不乏人才,为国家社会服务。至1962年中学被改制为“国民型华文中学”后,中学的发展,是为全彭7所华中唯一兼办中六大学先修班的华中,并数度获得100%的及格率,2021年高级教育文凭试(STPM)再度获得100%及格率,振奋人心,皆为中学历届校长督导、老师勤奋教学、学弟勤学外,小学启蒙教育垫下基础,功不可没。
追忆1933年,先父余天演局绅受聘华侨学校掌校,1934年我就在该校新建的一栋“井字型”的课室降生。续后兄弟依旧住在校园宿舍接受中学教育;高师、大学毕业后回返母校执教我婚后儿女也在校园降生,以及子孙亦在校园接受启蒙教育,学有所成,我个人在这校园内,生于斯、学于斯、教于斯,母校培育教育之功,能不感恩!
追思直凉公立华侨华校创校发起人:何子声、林邦钩、陈静修、林子柱、廖宗立、许吉、冯德卿、林纪成、李异等以及后续献校地的黄暖,筹建“井字型”校舍校董庐回、拿督苏献杯等以及50年代校董拿督苏呈滚、苏呈兰、何平坡、吴昭月、张权芳、曹承华、林蒲、林华锦、胡荣伋,虽已先后作古,知悉后裔学子勤奋学习、保持佳绩,以及继续维护华教与校舍发展,当可慰藉先贤们的在天之灵。但愿母校,传承华教,万古长青!
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与传承者
——纪念印华教育家江连福
2022/08/31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日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远赴巴厘岛,送别我们的老朋友——印华教育家江连福先生。
出殡之日,只见到全校师生与众多亲朋好友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怀着感激之心,送别我们伟大而平凡、朴实的江连福先生。甚至官方与中国使馆都致以江连福先生崇高的敬意与贵宾的礼仪。由官方警车开道的引导车,带领着江连福先生再次的光临其一生所爱护的家园、学校、街道、城市。天空也为之留下了感动的雨水,仿佛洗却江连福先生一生的操劳与艰辛,欢迎江连福先生带着轻松与欢乐,回到自己佛陀的家园。谢谢您,江连福先生,赞江连福先生,不愧即为华族子弟的楷模,也是印尼巴厘全体各民族的榜样。
由江连福先生的往生,我们也许可以去追寻江先生的人格魅力。我们与江先生的缘分是在近三五年时间内,我们赴印尼开发环保新能源事业之始,与江先生有多次的接触与交往,每次都是不顾自己年迈与身体欠佳,亲自去机场接机送机,每每都是亲自请客吃饭,呈上巴厘最好的饭店与食物,因此江先生的寡言真诚好客善良,留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乃至此次听闻江先生的往生,在中国大陆都引起了曾经来过巴厘并与江先生一面之缘的众多好友的惋惜。毕竟人总是要面对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
怀着好奇心,我们也不妨来探究江先生办学的人生目标与格局。那么江先生办学兴教的真实目标与格局到底是什么呢?直白了说,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捍卫与传承。华族来印尼都有几百年了,作为一个在印尼众多族裔中的少数民族,也给印尼大地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得到分享发扬光大;结合当代印尼本地传统文化“殊途同归”思想的相互相容,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印华文化的概念——新世纪印尼发展的新思路,即“各族相互包容,相互结合,您中有我,我中有您,共同发展,殊途同归”的精神。办学兴教,发扬这种传统文明与众多族裔文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提供整体印尼学生的的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人才,来建设新世纪的新印尼作出应有的贡献。多么伟大而崇高的理想与事业呀。江连福先生不愧为实实在在的印尼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与传承者。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与继承江先生的理念与思想。
纵观几百年历史发展的经验,一个多民族求发展的国家,应有教育立国的思想,而发展教育,提供全体人民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也是摆在印尼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尤其是教育从孩子抓起。江连福先生是印尼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与传承者,更是整个印尼社会抛砖引玉者与教育立国的真正实践推动者。
反观在印尼现阶段各行各业的各位同仁,都应该扪心自问,我能为之做点什么?不管是印尼华族还是印尼各族,老移民还是新移民,也或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从自身做起,去支持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推动传承。倘若多几个像江连福先生这样的先驱者,扎扎实实的再干十年二十年,我们可以想象未来二十年后,印尼必将成为南洋的经济明珠。
二十一世纪的新印尼,将再次绽放绚丽多姿的光彩,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美丽家园。
别太相信竞选宣言
2022/09/01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罗汉洲
巫统于日前召开特别会议,158个区部主席赞同尽快举行第15届全国大选。
较早时,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警告,若不尽快举行大选,国阵会输;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则预料如果今年大选,巫统將大胜。
尽管官职派巫统大员与希望联盟都希望把大选拖到年尾好过闪选,拖到明年又好过在年尾大选,但以巫统为主的内阁及首相恐怕仍须向党妥协而在近期举行全国大选。
华人失望不想投票
所以希盟3党也已不再高谈什么救经济要紧,大选其次的“伟大”抱负,开会讨论如何应付大选了。伊斯兰党则加紧向巫统示好,大谈团结马来人、团结回教徒,要依附巫统。
至于华人在第15届大选要怎样投票,要支持哪个联盟执政,也须开始认真的思考了。说认真的,华人在上次大选过后,眼见希盟政府倒台,再加上喜来登政变,出现后门政府,令华人对选举感到失望,以致不少人表示以后不投票了。
口惠不实空头支票
我认为,票还是要投的,但不好太过相信竞选宣言,君不见民主行动党在5·09大选前承诺如果执政,一定承认统考文凭,倪可敏又许诺如果希盟执掌霹雳州就发永久地契给新村居民,谁知道执政后却说要顾及马来人的感受,要先说服马来人才行,永久地契更是绝口不提,废除大道收费的承诺也落空。
当时领导土著团结党的马哈迪更说竞选宣言不是圣经,又说“我们也没有预料到会执政,所以竞选宣言就随便写、随便许诺”。马哈迪重演1999年大选的“权宜之计”,捞取华人票。这种在竞选时许下承诺,掌权后不当一回事的行为,无疑给满腔热情的选民浇了一大盆冷水。
西洋人有句话说,第一次上当是傻瓜,第二次上当是白痴。华人可别做白痴。
团党在丹斯里慕尤丁率领下拆了民选政府的台,转向与在野党合组后台政府,自任首相,这种公然违背民主的从政态度,选民也很难接受。
独中校地悄无声息
至于执政中央或州的党所许下的承诺,则必须在第15届大选前落实才支持它。我且举个例子:那是希盟执政的雪州州务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鲁丁于今年2月宣布该州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增建一所独中。州行政议员黄思汉还加把口说新独中校地落在人口稠密的城市。
阿鲁米丁和黄思汉讲得“有头有尾”,雪州华人大喜,巴生4独中迫不及待就联合委派滨华中学申请这块校地,作为兴建分校之用途。香港《亚洲周刊》都报道了这大好消息,原来是普天同庆的事呢,但如今半年过去了,这块独中的校地却悄无声息。
如果说开办新独中的权力在教育部长手中,但雪州州政府至少也应该先拨出这块供作建独中之用的校地,好让华教界人士去向教育部长申请。如果教育部长不批准,我们自然会把“账”算在教育部长所隶属的党头上,绝不怪罪希盟,反而会大力支持希盟继续掌政雪州。
所以请雪州希盟政府在大选前把这块校地拨出来,以示诚意。
学前教育之重要性
2022/09/01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郑淑心
网上有个短片,以对比画面呈现现今的亲子关系。幼儿园里父母往内看,等着孩子出来,脸上洋溢着幸福;安老院里父母往外看,盼不到孩子来倍感心酸。父母关孩子在前,孩子关父母在后。玩笑中讽刺我们本末倒置,值得省思。
弟子规说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现有“养要教”,后才有“教要严”,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而父母却在此刻把责任托付给托儿所,安亲班。这无疑告诉孩子责任是可以推脱的。结果,孩子长大后,也把孝养父母的责任托给安老院。
自古寒门出孝子原因何在?为了不让父母太艰辛,自幼就学会帮办家务、或下田协助插秧,因此特别懂事乖巧。这些孩子体会一切得之不易,所以很珍惜身边的人事物,尤其是父母。他们深知亲情之可贵,自会尽心侍奉双亲承欢膝下。
反观现在,孩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书包还是父母背的。即使将来考上名校,开法拉利跑车,也不曾想回报父母。在他们心中,钱才是万能的。把钱看得比亲情重要的孩子,能指望他养老?
幼时,由于家境清寒,我没有童话书,也没有绘本可读,只看爸爸每个月带回家,由善心人士结缘、封面印着“圣贤”两个字的善书。看了一份又一份后,我明白何谓道德,何谓礼仪,从此待人接物懂分寸,知进退,因此人见人爱。
我曾经一度迷失,患上严重的强迫症,即使这样,我最终还是能以经典的力量走出幽谷,除了经典的正能量加持,相信也和小时候阅读的圣贤书刊有着莫大关系,因为这些真理已经在内心扎根,静待机缘成熟而已。可见学前教育是多么重要。
除了满足孩子物质上的享受,更应该自幼就给孩子灌输为人该有的道德礼仪和价值观,让孩子知道人比物重要,心比金可贵,才能孕育出品德高雅的下一代。
最起码,得让孩子体会生活的不容易,让孩子自己背书包。一个书包都背不起,何以扛天下?懂得负起责任的孩子,还怕他会不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