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595

华小的禁忌

2024/11/04  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锺柔洁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是华族重视教育的体现,尤其是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与文化的国度,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华教成为了华社最后底线,碰不得。

我国是中港台之外,拥有最完整中文教育体系的国家,我国华裔能接受华文教育从来都不是理所应当的,每所华文学校都是数代人用血与泪换来。

柔北地区,即麻坡县和曾经隶属麻坡的东甲县,拥有超过全柔四分之一的华小,两区的华小数量达到57所(麻坡县37所,东甲县20所),密集程度相信在全马是位居前列的。

我初出任麻坡区记者时,就曾经对这个数目感到惊叹,也对先贤坚持与爱护母语教育的精神感到敬佩。

然而,在了解后发现,如今有的华小位于园丘,以友族学生为主;有的地区数公里之内就有多所华小,而每所华小都只有数十名学生,甚至更少;更特别的是,有的华小是共用一个校园与设施。

这些华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整体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导致大部分学校成为微型学校。相信随着我国华裔出生率持续下跌,加上地区人口结构的改变,未来将有更多学校面对学生来源问题。

华小长期面对着师资与资源不足的问题,如今还要担心学生来源,在一些地区已出现“抢”学生的恶性竞争;而私立学校的普及未来也将影响华小学生来源。

华小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健康的吗?我询问了数位东甲与麻坡区教育界人士。

我国华小存在资源与学生比例不平均的情况。一些城市地区,如雪隆与新山,面对的是学生爆满,反观这里一些学校还在为学生人数不足而烦恼。

我也问:为什么不把共同校园或华小密集地点的其中一所学校搬迁到其他地区呢?

私底下,大家都认同此情况不健康,也认同资源应该最大化,才最有利于华小发展及实现价值最优化;可是,他们同时劝我“别碰这个题材”,否则很可能引来麻烦,严重的话可能成为“罪人”,更坦言没有人会愿意在明面上谈论这些。

“罪人”我可不敢当。但华教课题,尤其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情况,为什么就变得这么敏感呢?对问题勿看、勿听、勿言,任由问题一直存在,然后恶化,就能解决问题?

或许是我对华教史的理解程度不够,也可能是对政治不够敏感,但是,我始终认为,华教的布局应该跟上时代的变化,就如我们常教导孩子要创新求变、敢于突破,不要故步自封。

我国华教史纵然有血泪痕迹,但历史可供人学习与借鉴,却绝不能阻止人们前进的脚步。我们应该以开放心态面向未来,以合理、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才能有利华社与华教的发展。

 

弘扬嘉庚精神,有礼貌的厦门

2024/11/0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安焕然教授

928日,受邀在“民心相通、继往开来:隆雪华堂马中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论坛—留学教育主题”讲谈,我的讲题是《慢行细看中国的真善美》。会上我直说:若要让人对中国存有好印象,就请他们到中国,好好的体验一下中国生活的“日常”。不讳言,对中国的改观,是18年前我在厦门大学读博的时候。那时同在厦大读博的廖文辉老师和我是室友。记得很清楚,初入的那段期间,平时闲聊的一个共识:厦大很美,厦门的空气很好(比大马很多地方好),经常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环保工作做得好,街道也乾乾净争的,卫生工作和卫生意识早已不是陈嘉庚当年的从“南洋回看中国”落后的对比。当代厦门比我们进步多了。而且厦门治安好,市民和公安对人有礼貌,是个文明城市。要“说好中国的故事”,以上的厦门素质是最好素材。而这样的良好印象,迄今不变。

1018日,受邀到厦门参加研讨会。有两场,一场是论文发表,一场是主旨报告,主题都与纪念陈嘉庚,弘扬嘉庚精神有关。飞机抵达厦门机场,入关,填写的入境表格多了好几个栏位,很仔细,也很谨慎。我填是来参加陈嘉庚研讨会的,海关人员很有礼貌地回说:“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要弘扬嘉庚精神。”惊讶于厦门海关人员怎么也知道今年是嘉庚先生150周年纪念?

出了机场,才震撼。厦门市很多地方都张贴着“弘扬嘉庚精神”的标语。进入母校厦门大学,校园里更是红彤彤的,到处挂贴弘扬嘉庚精神的布条,甚至把嘉庚语录装饰于校园的树,夜晚亮灯,格外有精神。

与会的“跨越时空的一代伟人:陈嘉庚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厦大举行。这是一场水平很高的学术研讨会。论文有从南侨机工档案探陈嘉庚对国民党态度的转变和不满,有从公司章程探陈嘉庚的商业管理,有从侨批看嘉庚精神,有从日本档案文献探陈嘉庚,有从不同时期和地点《南侨回忆录》的版本谈陈嘉庚研究,有从香港报章搜索陈嘉庚,有从中国出版的英文报章搜索陈嘉庚,还有探陈嘉庚的美育思想,卫生与医科及陈嘉庚的海洋观,等等。会上,大家就事论事,一个共识:要把陈嘉庚先生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和研究,而不是神化。而南大人戴渊老师的论文,修正了他过往的评断,为陈嘉庚企业集团发展路径做了新的历史地位评价,最具高格局,也很佩服戴渊老师的学养和气度。学习很多。

当代厦门比我们进步多了。而且厦门治安好,市民和公安对人有礼貌,是个文明城市。要“说好中国的故事”,厦门素质是最好素材。而这样的良好印象,迄今不变。

我在厦门的第二个会是“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理论研讨会”,那是官方的,媒体聚焦,厦门日报头版报道,厦门电视也有专访,上中国电视了。会议有数十篇论文,但只有7个主旨报告。我是其中的主旨报告人。这个会议,或许因其性质,审查很严格,很早就要把个人履历资料、论文讲稿和ppt送审,个人照片扫瞄识别。现场还有严格安检。我的主旨报告讲稿,主办方事先看得很仔细。但只要主题正确和正向,你的讲稿要旨他们不会改,顶多是做一些文字用词小修饰,让文句更顺畅,更适合他们的“中国话

语”。入“官”随俗,明白他们的必要作业,跟着他们的程序走,倒也顺顺利利,正大光明,把我论文正能量的意念说出来。简言之,嘉庚精神是跨越时空的。其为公为义的利他主义实践,一直给予我们兴学办校的正能量。

22日返马。厦门机场安检,好像背包里还有充电宝没拿出来,安检人员放缓语气,客气地说:“别急,慢慢找”。通关了,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些小细节和工作的态度,这些公仆都体现了厦门是座严谨而又有礼貌的文明城市。这些都是“说好中国故事”很好的素材。

 

让信任成为教育基石

2024/11/04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 :黄燕娣博士

近年来,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前部长丹斯里拉菲达指出,部分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有所下降,特别是在管教孩子的方式上。

过去,家长对教师充满信任,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学校,并尊重教师的教育方式。

如今,一些家长在听到孩子对学校情况的单方面描述后,往往没有求证事实就急于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批评教师,甚至干涉教学管理。

这类的负面情绪不断在社交媒体上出现,无形中也导致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度下降。

主动与教师沟通

这种现象的出现,部分源于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少子化的影响。少子化使家长更加关注和保护孩子,倾向于对教师的教育方式产生疑虑。虽然,确实有少数教师未能全心投入教育工作,将教职当作副业,甚至在外兼职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绝大多数教师在岗位上都是尽心尽力、认真负责。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教学,课后还常常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提供辅导,并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心理需求。

对于这些认真负责的教师,家长们往往很少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赞美,可能因为他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

面对教育环境中的种种挑战以及学生不同的性格,这些教师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孩子向善。在学校管理中,教师以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经验全力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他们的努力不可忽视。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家长应采取信任与支持的心态,避免因心疼孩子而对教师产生误解或过度干涉。在听到孩子的投诉后,家长可以先冷静下来,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实际情况,而不是立即通过社交媒体发声或直接对教师提出质疑。

家长可以相信,教师对孩子的批评和引导并非恶意,很多时候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如当孩子因为行为不当受到教师的批评,事后家长应纠正孩子,并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而不是一味维护。

此外,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学校活动和主动沟通等方式来表达对教师的信任。积极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和管理方式,尊重教师的专业判断与教学计划。若对教师的管教方式有不认同,可以理性表达。

加强对教师支持

在师生发生冲突时,家长应与教师共同探讨合适的解决方案,而非单方面指责。信任与合作能有效帮助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专业。

此外,教育部应在政策上加强对教师的支持,比如提高薪资待遇、增加职业发展机会和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以增强教师的社会认同感。

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机制,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教育目标和政策,从而减少误解和不必要的冲突。

只有当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责任感与尊重他人,才能为孩子营造更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师的职业地位得到认可时,家长的信任、支持和合作也将有助以教师更好地完成他们的教育使命,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我们的孩子”计划之我见

2024/11/02  星洲日报/东海岸

~文:郑视

为了降低中小学生的辍学率以及减少缺考SPM的人数,并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实力,教育部和财政部合作推行一项名为“我们的孩子”的计划,这项计划耗资1亿令吉。

1亿令吉并不是小数目,应用得当,确实可以帮助那些因贫穷而无法上学的孩子或协助那些已辍学的贫穷子弟重返校园,让他们能够通过教育摆脱贫穷的困境。

这项计划当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认为这必须是针对那些愿意上学的孩子,如果他们不愿意上学,那么一切努力都是徒然。

我们知道,近年来有很多适龄的孩子纷纷在中学毕业前半途辍学就业,不然就是因为已经在职场工作而缺考SPM

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认为读书与学历并无法改变生活,甚至认为求学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就提前“毕业”,投入社会工作赚钱。他们认为这种决定不但可以省下上学的费用,还可以提早赚钱过日子,一举两得。

这些孩子的思想也未必完全错误,但是他们忘了上学不单是考取一纸文凭,而是在汲取知识之余,还有塑造完美人格及建立人际关系的效果,这些对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立足都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