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5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316

放弃文化才能融入社会?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文刀火棠

曾二度拜相的敦马哈迪,日前接受电台访问时说:“我们必须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一种共同的文化”以融入国家。

笔者赞成我国“必须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以做为各族沟通的桥梁,但不苟同“必须有一种共同的文化”才能融入大马社会的主张。

自独立以来,联邦宪法第1521)条文阐明,我国的国家语文是马来文,但任何人不得禁止或阻止其他人使用、教导或学习其他语言。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除了国民小学、华文小学、淡米尔文小学外,还有宗教中小学(分别隶属教育部、州政府或私营)、国民中学(包括改制的华文和英文中学)、华文独立中学、国际学校、私立学校等,堪称百花齐放,各自争艳。

国民小学和中学都以马来文做为教学媒介语,然而马来文也是其他类型学校学生的必修科。因此,马来文已是各族学生共同语言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

我国各族和睦相处,早在独立前就是存在的事实。马来同胞固然习惯用手抓饭吃,然而哪个马来家庭的餐具不包括西方的

叉匙?难道马来同胞用叉匙进食就会丧失马来人的特征,进而不能融入大马社会吗?

进一步想想,马来同胞不都拥有“共同的语文、共同的文化”吗?为什么就不能“融入”同一个政党呢?

由此观之,是否“融入”一个社会,靠的是彼此对人、对事的谅解和包容。

“必须有一种共同的文化”才能融入大马社会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伪命题!

 

关心南院 爱护南院 客观看待南院风波

2022/01/28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李群熙

最近,南方大学学院(下称南院)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先是华文必修科改为选修科备受关注,后伸延至“去华文化”及南院会否步南详大学后尘,被变质为英文大学的更严重课题。不但新山各界人士忧心忡忡,甚至震惊全国华社。

风波要从4年前的2018年说起,那年,陈洺臣先生出任南院董事长,翌年,聘请郑玉美博士任校长。自此,原是每个科系的华文必修科遂被改为选修科。

问题于近日遭揭露后,华社齐声发问,南院董事会随即于本月10日发布文告,称完成全面检讨,并一致决定维持华文为必修科。但,问题尚未落幕。

20日,一批共13名的关心华教人士,向南院发出公开信,呼吁南院董事会按建校初衷和使命,审视被指推毁该校的各项严重举措,拨乱反正,另选贤能主掌校政,使南院恢复原貌,继续为华文高教做出卓越贡献。

隔日,南院董事会举出11个例子加以反驳,指出:该校本著“南方磁场,活力校风“的人文理念,奋力开展多项“华风”活动,不曾矮化中文,并称南院一直都是“宽柔学村”的学术与文化高地,绝非近期网络上另具动机者编织的“南院沉沦“。

我们要如何看待南院问题?笔者以为,首要是一切言行应本著关注南院、爱护南院的原则,促使她向善向上,发展得更美好,而不是伤害她、摧毁她。

谈南院,须从她创立的过程和初衷及使命说起。

南院的前身是宽柔专科部,1985年,郭鹤尧先辈首倡专科学院,让主要是华裔子弟多一所念大专的学府。1988年,萧畹香先辈捐献15亩校地;1990年,南院正式开课。

南院的成长也如南洋大学般,历经千辛万苦,其中,郭鹤尧家族、萧畹香、陈联顺、黄复生等先贤居功厥伟,历届董事,功不可没、全部捐献者,上自豪商巨贾,下至贩夫走卒,都作出巨大的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耸立在祖国的南端,庄严壮丽的南院。

南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广大华裔心血的结晶。南院是纯粹的民办学府,属于全体华人社会所有,她肩负著守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社会责任,广大华社期望她是一所中华文化色彩浓厚兼具多元文化特色的高等学府。因此,大家恳切盼望南院董事和所有主掌校政的人员,谨记创校之初衷和使命,不负众望。

令人惋惜的是,郑校长上任后,就把华文必修科改为选修科。这一更动,可说是震动了南院的根基,让南院丧失原有的本色与特点。

笔者认为,把华文改为选修科,说明:郑校长缺乏中华文化情怀、也没有与时并进的认知华文在当前的价值,落后于当前的形势。

本月12日,《星洲日报》在标题为《中文的未来会是强势语言》的社论,在谈论南院问题时,强调随著中国的伟大复兴,“从东方到西方,中文的强势地位已然确立,学中文的人愈来愈多,激荡出一波全球性的大学习潮”,正面回应南院的倒退举措。

此外,就如13名关心华教人士的公开信所说,近3年来,多项部门或计划遭废除搁置,师资学术人员严重流失。另据悉,南院多数公告皆改以英文书写发布,校内会议概以英语发言讨论。

一叶知秋,上述种种举措,让人联想起南大被变质的血泪史。南院虽发文解释,仍未能叫人释疑。尚望南院主政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爱之深,责之切,冒犯之处,祈鉴谅。

 

关切去中华文化、关闭大学重要单位及搁置五年转型革新计划

2022/01/29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祝家华博士

关切这所华社创办的第一所大学之变故,是华社的共同心声及当务之急,不能让大马华社数十年心血所建立的第一所民办大学陷入办学单元化路向的迷失中,最终伤害大马华社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愿景!

南方大学学院(简称南方大学)新管理层重要成员在2018年及2019年分别上任不久,即展开一系列重大的去中文及去中华文化之举措,并废止重要的大学单位及搁置第三个五年转型革新纲领中的重要发展计划。

除了极力主张废除中文必修科(已在201910月成功在大学最高学术机制评议会通过废除中文必修科地位,最近因华社知晓后群起反对而得以恢复)之外,也废止了沈慕羽华教与师资培训中心、一带一路与中国研究中心,更进一步废除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并把重要的教育与公益学院改为教育与心理学院。

此外,也停办举行了十五年的师长节及主办了15年两年一度的南方人文精神奖:南方之鼎。如此重大的去中文、去中华文化、去人文教育及废止重要的第三个五年转型革新纲领计划的一系列变更,违背了南方大学行之多年的多元教育路线,我们应严正提出问责、挽救与重建的关切!

(一)去中华文化与去人文教育的一系列举措

新管理层接管南方大学后,逐步推行英文至上及去中华文化的举措,首先下令新旧教职员必须考获英文考试优等,重考不通过不获得长期聘约。校内文告单一英文化,而非原有的行政语言采中英双语之政策。大学的官方网站让中文版停摆,没有更新,资讯混乱。南方大学官方刊物《今日南方》故意减少及矮化中文篇幅,经师生投诉之后,才恢复原貌。尤有进者,南方大学已经2年不举行办了15年的师长节庆典,是项庆典活动于每年928日孔诞日举行,以突显南方大学重视万世师表的中华文化教育,十五年来董教师生全面参与,已是南方大学的重要传统活动,但不幸被腰斩了。举办了十五年两年一度的《南方人文精神奖:南方之鼎》也无故停办,失去南方大学向师生及社会宣扬人文教育的良机,更损害和华社各界(尤其文教界)的重要联系。南方人文精神奖主要颁发给马新各领域具有人文精神的资深人士,历届得奖者包括新加坡国宝级多元艺术家陈瑞献,大马音乐家陈徽崇,华教文化导师沈慕羽,国际著名汉学家郑良树,大马艺术家钟正山以及著名企业家陈凯希。

此外,继成功举办《企业家大讲堂》系列活动之后,南方大学在2016年推出《人文大学堂》系列,成功邀请轰动一时的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进行〈中华文化与世界华人的未来〉演讲,其他尚有著名作家白先勇、教育家霍韬晦及文化人王鲁湘等人应邀前来《人文大学堂》开讲。这项具有意义与特色的人文大讲堂系列虽有停顿,但应继续举办。诸多去中华文化及人文教育的项目,让人不禁寻问南方大学要迈向何方?频频放出风声要升格为完整大学,但却不扪心自问升格后大学的方向在何处,更不用提大学作为明灯与影响力了!一所失掉中华文化及人文精神之根的南方大学,已违背了华社当年创办南方大学的初心及办学精神,如此而往,她已不是一所华社创办秉持多元教育民族路线之大学。笔者在十五年任校长期间,曾明确提出共同建设一所“多元典范”的南方大学作为目标,其中包含多语教学,多元文化,多重名师,多元教学,国际校园及人文教育等的六大多元元素。我们应当问责新管理层以何理由改变多元教育所指向的多元典范之民族教育路线,而走向单元化教育的路线,抑或新校政根本不知道南方大学的发展方向,只是一股脑儿的要升格为完整大学?!

(二)关闭大学重要单位及“去中华化“

大学和国外大学交流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新管理层把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关闭,拆散所有人员;尤有进者,把成立了三年的“一带一路与中国研究中心”废除,完全不重视有关中国事务的研究,也有意冷却和中国各大学(包括台湾各大学)的文化与教育交流(因为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开展多项和中国各大学的合作及交流项目),这些有意无意的去中华化之举措,尤其废除“一带一路与中国研究中心”,会损害一所大马华社民办高校与中国大使馆的关系(驻马中国大使馆曾协助南方大学获得中国教育部的认证,此认证有利于招中国留学生),甚至伤害两国民间各大学的文化与教育之交流。

沈慕羽华教与师资培育中心成立于2011年,举办过许多中小学师资培训营、讲座及课程,先后和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武汉中华师范大学及中国华侨大学联合举办独中师资教育文凭班及中华文化硕士课程,全国数百位独中老师曾受惠;而新山不少文教界的朋友也报读了南方大学和华侨大学联合开办的中华文化硕士课程,并顺利毕业,其中有南方大学名誉顾问黄循积、报人林明华及舒庆祥等。但是,第二届中华文化硕士班还在进行中,沈慕羽华教与师资培训中心就被无故关闭了。

南方大学学院- 沈慕羽华教与师资培训中心

另外,“南方大学出版社”向来出版众多中文学术研究丛书及文学著作,新管理层或因此认为“南方大学出版社”不重要,故而停止出版社的运作,把人员及原有的书籍一律拆散或清除。殊不知“南方大学出版社”是一所大学的学术地位建立的重要基石,但根据新校政规定,中文作品只在次要的考核范围内,因此合理推论因南方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书籍为主,因故被停止运作。

除此之外,新管理层导无故冷落已故郑良树先生的家属,导致南方大学终身荣誉教授郑良树老师的藏书无奈搬离大学,最后流落到新纪元大学学院;由郑良树老师在2003年一手创办的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之办公室也关闭,这是新山华社的痛。其实前马大中文系主任及南方学院的原副院长陈徽治教授曾提呈设立郑良树学术馆建议书,但被董事会否决,完全不重视国际著名汉学家郑良树老师对南方大学的贡献,令人心寒。另外,新校政静悄悄地把教育与公益学院改成“教育与心理学院”,把南方大学要突显的公益教育理念之办学方针去除,违背了南方大学本身是一所由华社群策群力创办的一所公益大学之形象与精神!悲夫,南方大学的公益教育之精神尚存乎?

(三)搁置第三个五年计划中的世界中华语言文化学院及亚洲文艺复兴与跨文化书院

2006年起,南方大学(当时的南方学院)提出五个五年的转型革新纲领之发展计划。第一个五年(2006-2010)转型革新计划为第一轮升格奠立基石,完成学术发展及各学部的设立,因此能在第二个五年(2011-2015)转型革新中,成功于2012年升格为大马华社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学院。在第三个五年(2017-2021)转型革新计划中,规划完成第二轮升格并成为完整大学(规划在2021年完成第二轮升格目标,如今确定无法达成),同时计划发展两个重要的学院,即亚洲文艺复兴与跨文化书院以及世界中华语言文化学院,作为升格后进一步提升为一所具有影响力的大学之愿景。非常可惜,新校政不仅废除亚洲文艺复兴与跨文化书院(原规划发展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合作的孔子学堂,同时推出跨文化与文明对话硕士课程等项目)的发展,也完全搁置将中文系提升发展成一所学院——即世界中华语言文化学院,其中包含中文系所、马华文学馆、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一带一路与中国研究中心、文物与艺术馆等单位。

如果能按照有关规划加以实践,亚洲文艺复兴与跨文化书院可让大马各界知道南方大学·重视亚洲国家的复兴与崛起之大背景,同时重视跨文化的研究与交流,培养跨文化及文明对话的学术人才,以便能和大马友族及亚洲各国做深入的文明交流与对话。世界中华语言文化学院更可以是南方大学一项重要的支柱与亮丽的名片,对传扬中华文化与培养优秀各民族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两个重要学院的学术发展规划及成功实践之后,何愁南方大学没有方向及立足点,当可并肩站立于国际各大学中而毫不逊色!可惜世界中华语言文化学院不仅胎死腹中,还发生废除中文必修科的事件,南方大学有关传承发扬中华文化及推动跨文化发展的愿景,却无故被新管理层所废止。

这些去中华文化、去人文教育、废止大学重要部门及搁置第三个五年转型革新纲领重要计划等一系的变更,让我们不禁要问是否南方大学真的是所托非人。关切这所华社创办的第一所大学之变故,是华社的共同心声及当务之急,不能让大马华社数十年心血所建立的第一所民办大学陷入办学单元化路向的迷失中,最终伤害大马华社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愿景!

 

卢友雄校长.实实在在办好教育

2022/01/29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卢友雄校长(诗巫黄乃裳中学)

“每个孩子都有念书的权利,老师进入教育行列就需要细心观察,孩子进来学校就要帮助他们。

”黄中实实在在地办好教育,致力于提供孩子更多的学习舞台。

黄乃裳中学自1967年由诗巫福州公会创立,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全校人数曾跌落到百余人。后来在董事部和教职员们共同努力下,重新振作,现在全校学生人数达到八百余人。

在现今充满挑战的时代中,黄中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让黄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于是自2014年开始打造一个“快乐学习”的校园,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姿多彩、充满欢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喜欢来学校,快乐的学习 ,把黄中打造成“第二个家”。

校方设立“生活辅导中心”,协助学生更好的享受校园生活及解决中学生在面对身心里的变化而产生的问题。同时还不时的举办各种激励讲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黄中也增加各种不同的社团项目,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且营造更多的交流平台,给学生拥有更多的展现才华的机会。此外,黄中也加入“学联”这个大家庭,使得黄中生有更多机会和校外优秀的选手交流切磋,提高自己的水平。校方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练习环境,特别建立一个拥有200米跑道的小型运动场。

董事长天猛公拿督刘利民家族为了让更多清寒学子有机会继续升学,设立“千万元高等教育基金”,协助黄中生圆大学梦。校方也为了开拓学生的国际观和大局观,设立“国际事务暨升学资询中心”,专门处理国际事务与升学方面的事情。因此,黄中与中国福建省四所中学及台湾的一所中学缔结为姐妹校,即福州师大附中、福州华侨中学、闽清二中、古田玉田中学及台南一中。此外,校方还与中国的北京交通大学和台湾十余所大学签署备忘录,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升学机会。

为了加强学生的英文和数理水平,黄中今年开始,在初一英文增加两节课,在数理方面各增加一节课。此外,每个星期两个下午特开办英文补习班,按照康桥英文课程,为学生补习英文,加强他们的英文水平。同时还鼓励学生报考校外国际性的英文和数理方面的水平考试。自去年开始面对冠病疫情的威胁,黄中必须走出旧思维,寻求改变。

所以,黄中在去年开始尝试使用网络上课。虽然面对重重困难,但也一一克服。为了加强学校行政管理和效率,黄中实行SIS行政管理系统,使各部门的行政事务分工的更细致,让各部门力往一处使,实现自己的目标。加强在学校的网络覆盖率,增购新电脑,使学校实现全面电脑化。

“每个孩子都有念书的权利,老师进入教育行列就需要细心观察,孩子进来学校就要帮助他们。”黄中实实在在地办好教育,致力于提供孩子更多的学习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