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1325

在国际母语日谈华教奋斗小史

2022/02/2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孙和声

传统上华团、华文报与华校被称为构成华社的三大支柱,也有人称这三者为华社三宝(三宝本为佛教用语,指佛祖,佛法与僧人)。随著华社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也出现了新的组织如校友会,多样的宗教团体与政党及其他专业组织等。

就华团、华校与华文报的关系言,三者可说是相互依存与强化。如许多华校皆是华团出钱出力所办,而若没有华校,华文报自然也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华文报本身也为华校与华文文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华文报丰富多彩的副刊。

就华校而言,一般认为,大马最早的华校是1819年成立于乔治市的五福书院,如柯嘉逊所著的《马来西亚华教两百年奋斗史》一书(2020年版)便是据此说华教在大马已有200年的奋斗史。

只是,根据颜清湟教授在其《新马华人社会史》一书说法(英文版1986年,中文版1991年),早在1815年马六甲便有3间华校,其中至少有一间是伦敦宣教会教士所办。这是以闽南语教四书五经的学校,其动机是为了传教,而且最终的传教目的地是中国。为此,他们还办了份现代中文里最早的新闻期刊。

基本上,19世纪的华校在性质上是私塾类教育,到1850年代才有较具规模的帮立型学校,如福建帮在1854年在新加坡办的萃英书院(萃英名有集英才而教之的含义)。这间书院也教英语。

新式华校逐渐出现

今天,我们所认识的新式华校,主要是在190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如1904年在槟城成立的中华学堂(也称孔圣庙中华学堂)。因为在1890-1900年代,新马华社兴起复兴孔教运动。中华学堂的成立具有开风气之先的立竿见影功能。因为之后,新马各地便兴起了办校热潮,如1906年成立的尊孔;1907年成立的怡保女校;1908年成立的坤成女校与怡保育才学校等。

今天,大马的不少华小,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虽说,当年马来西亚华社是个以商、工、农为主的移民社会,少了士这个阶层,可对教育却很投入。追究起来,则与中国的发展形势有关,如维新派(以康有为为首)与革命派(以孙中山为首)的论战及清朝政府本身也开始搞教育改革有关(如在1905年废除传统的科举制)。

1900年代至今天,华教也历经了多种的挑战,如1920年英殖民政府加强华校的管制,日据时期更是华教的末日。二战后,华教虽相继复兴与进一步发展,可也面对许多严峻的考验,如1951年英殖民政府便有计划地想让华校与泰米尔学校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也因此催生了教总(1951年)与董总(1954年)的成立。

1956年,联盟政府还表明,虽暂时允许多源流学校存在,可最终目标要这些民族语文学校全部马来语化,即只有单一源流学校。

达立报告书

1960年,当时的教育部长拉曼达立在教育报告中还提出,虽然在小学阶段依然允许多源流学校存在,可中学则只能有两种学校,即政府学校与私立学校;其中,私立中学必须改制为政府中学才能得到政府资助否则只好自生自灭。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政府学校(Sekolah Kebangsaan)与国民型学校(Sekolah Jenis Kebangsaan)的区别便是最早出现于这1960年的达立报告书中。

联盟政府还在1961年据此报告书制定了1961年教育法令,规定从196211日开始,已存在的华文中学得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才可以得到政府的资助;否则他们便得自负盈亏。

这个中学改制课题曾引起了许多风波,包括学生持久抗争,惟最终有55所华文中学接受改制,成为改制中学(即国民型中学),馀下的16所则坚持本身的独立性,用华语授课。

华中会有55所接受改制主因之一在于马华公会宣称改制后,有1/3的时间可以用华语授课。在利诱与威迫下才会有55所愿意接受“先改制后洽商”的马华建议。当时主要宣传先接受后洽商的马华人物是马青团长李孝友与副团长李三春。

后来事实证明,没有1/3安排。改制中学只有华语一科做为单科是华语授课。就其他科目言,华中均选择用英语,而非马来语授课(除国语课外)。单科华语,多科英语的利弊得失是个具有争议性的课题。只是没有兑现1/3用华语授课就使华教工作者,特别是华教斗士不再信赖政府。

这也是何以往后的发展中,华教人士高度提防政府要改变华小性质的企图。董教总做为捍卫华教的核心组织,当然更要提高警惕,这也是何以日后任何有可能使华小变质的动作与措施都会受到质疑与反对的历史根源。

政府不曾表明放弃最终目的

实事求是地说,自1961年教育法令以来,政府便持有最终要所有学校用马来语授课的最终目的,只要政府不表明放弃这个最终目的,就难令华教人士释怀。这就是问题的症结。

从政策上言,中央政府确也曾尝试用各种迂回方式来改变华校,特别是华小,如要求学校集会用国语,综合学校,3M(读、写、算)要求音乐课50%唱马来歌,另外50%唱翻译自马来歌的中文歌或1987年派不懂华语的高级行政人员进驻华小,最终演变成大逮捕(茅草行动)。

也因为这些前科,华教人士对诸如教育大蓝图,爪夷文等都会做出反射性自卫的因由。毕竟,自1951年以来,华教便被逼接受种种挑战,而不得不做出回应。这些性质上属于自卫防卫的回应,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说,迄今政府依然持有要把国民学校做为人民第一选择的意图,也在政策上多建国小,少建华小,以利诱华族把孩子送入国小。为了保本护根,华教人士只好跟政府打拉锯战,这是个长期的抗争。

1950年代以来,已生存要发展的华教,便遇到重重人为的障碍。这课题也成了大马政府的一个持久性课题,消耗了许多人力、物力,也不必要地阻碍了国家的全面发展。遗憾的是,迄今依然没有突破这个僵局,也难怪这个先天条件优越的国家无法更上一层楼。

我国的执政精英缺乏互利共赢双向思维,是个根本障碍,平等对方各民族语文教育怎么竟那么难?实在难以思议。


疫情时期,上独中比国中更好

2022/02/2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温财达

在这几年疫情仍不稳定的时期,孩子在独中的学习效果,怎样都比国中好。

又是小六生等待升上中学的时候。上独中或国中,依旧是家长每年考虑的问题。

向来,我都觉得,只要学生勤奋,勤能补拙,上任何中学,都没啥大关系。一般学生上了国中,即使不会国语,但是说国语的教学环境,可以让他们慢慢适应。上国中,靠近家,不用牺牲睡眠早起,花费不大,所以上国中和独中,各有千秋,见仁见智。

不过,最近我觉得事有蹊跷。尤其在疫情下,学生少了实体课,至今还是听不懂国语,在学习和师生沟通上,遇到了拦阻,压力不少,我那优秀的孩子,一上中学,就碰上了这个困境。况且,即使有上实体课,也一周有,一周无,侥幸遇到尽职巫裔教师,却无法翻译让华裔生明白,不幸遇到不尽职的老师,学生就更学不到了,简直是雪上加霜。一切,还得靠自己。

可是,学如逆水行舟,这股逆水压力,几乎要让学生窒息溺毙了。如果学生自我意识不强、没有自律或不愿意付出双倍代价,去迎头赶上,必然会节节败退,落人之后,被国中教育淘汰。

像我孩子算是优秀,但都已经跟不上国中学习脚步,更何况那些中等或后进班学生,你要他们如何掌握课程和学习呢?

最近这几年,因为国中课本是根据新纲要和高级思维编的,程度太高,对中下学生是眼高手低,所以我看见很多华裔生从预备班或中一,就一直彷徨、懒散、沉睡,直到中五毕业,一无所学。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反观独中,他们的教学体系是很规律的。你的孩子透过可以听懂的华语,一定可以学到很多,课外活动也进行得好。他们还会给程度弱的学生额外补习国语、英语等科目。学生每次上学,总是有收获。父母只要考量到学费的问题,若经济许可,我是认同给程度中下的孩子上独中的。

家长应该有自知之明。如果你的孩子素质弱,人又懒散,更不会国语,你想要保住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让他们可以比较快乐学习,那么,上独中是最好的选择。不要抹杀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权利。

在这几年疫情仍不稳定的时期,孩子在独中的学习效果,怎样都比国中好。


能用华语是福气

2022/02/22   中国报/学习

~作者:陈秋桦

若干年前,寥寥几句记忆犹新的话,不时在脑海里回荡。依稀记得清晨时分,我带着雀跃心情直奔一年一度布城热气球嘉年华。当时人山人海寸步难行,好不容易才进入热气球起飞广场。只见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我毫不迟疑一个箭飞奔排队去了。

远远眺望热气球以每分钟30公尺的时速缓缓上升到100多公尺,真叫人按捺不住内心雀跃。没过多久,便有一个中年妇女转过身来,满口流利英语与我侃侃而谈。突然肩头一热,心想定是哪个黄毛小子要搭讪。回眸看去是黄毛没猜错,只不过却是来自国外的金发美女。

美女撇头抛下清晰易懂的英语:“Both of you are chinese, why you both talk in English?”当下蒙了,被怼得哑口无言。此话一针见血,当头棒喝,不断反覆自问为什么华人不讲华语要讲英语呢?除了尴尬的笑,没有更贴切的回应了吧。

还记得有一年的聚会上,有个少年,明明会华语却偏偏要讲英语,性格桀骜不驯对着长辈问,“你不会英语吗?”炫耀自己就读国际学校,以讲英语为傲。听了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如鲠在喉。在身旁的父母竟无动于衷,不屑一顾。不禁感叹,要是推广华语的重担落在这些人身上必然消失殆尽。

相信不少热爱华语的人,都意识到这不健康风气,为了不被耻笑为“香蕉人”,纷纷地献出一份绵薄之力。推广方法林林总总,就有那么一间餐厅,装潢别具一格,抬头便能看见许多写着“请多用华语交谈”的字条,高高挂在起眼的地方,让人过目难忘。没想到已过花甲之年的老板,不但烧得一手好菜,还写得一手好字,不时从厨房里出来,手里捧着茶,饶有兴致地和客人寒暄,聊饮茶之道,为人之道,当然少不了鼓励大家多用华语交谈。提倡讲华语是很“酷”的事情,鼓舞并提醒着大家。

能用华语是福气,华文书籍琳琅满目,多不胜数,让人爱不释手。除了能阅读许多名著,书写深入民心的歌曲与文章,还可以学习中华民族的良好道德观念,比如孝顺父母以及尊重长辈,这是多幸运的事情,让许多不懂华文的朋友羡慕不已。加之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争取生意和开拓商机,在种种情况下受益无穷。就连西方人也学华语,以其能在世界各国开拓更多市场,谋取可观利益。身为华人对华语一窍不通,岂不是很可惜?

每当听到熟悉的语言,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就好比身在异国时,当地人和我们讲华语的友好和平易近人,像是清爽凉风拂过,把我们的焦躁不安都带到九霄云外。那份真诚感动了我们,随之带来好感与好评。华语是我们的母语,更是一种文化。请多用多讲华语,传承自己的文化。能用华语是福气,要延续别失去,更别忘了最初的自己。

 

换上铁丝网

2022/02/20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博士

明天(221日)是国际母语日。

我一向关注母语教育。但凡这方面的研究,都会吸引我。比如说2013年在曼谷召开的联合国第四届国际语文和教育热烈讨论的MTB-MLE教育政策,我觉得是迄今最理想的母语教育主张。

“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既符合儿童的成长需要,又契合国家的发展利益。自第三波工业革命以来,无国界的概念日渐成熟,人们的习不再局限于一隅一语。学单一语文,肯定要吃亏的。再保守的国家,也会鼓励人民学习二语。“多语教育”是无需争辩的罕有共识。

为什么又要提出“以母语为基础”?因为要考虑到主客观的因素,尤其是儿童本身的学习情况,国家的建设才可以普及全民。任何一群人被忽略,对国家的发展都是一道槛。

我们向来以多元民族为荣,但国际上多少国家是单一族群的?菲律宾的“国语”政策失败,改为MTB-MLE。因为他们发现强迫国民学习国语,只会拉开彼此的距离,上情难以下达。这情况我们在封国期间应有体会。封锁政策颁布,孓然一身的老人家依然通街跑,因为他们不知道,警方得用多语广播,才收到效果。

有个漫画最能说明问题。3个小孩儿隔着围墙看球赛,矮个子当然看不到,于是有人提供他们木箱子站立,结果3人都看到了。这是施政者最喜欢引用的漫画,名堂叫“扶贫济弱”。其实为何要有围墙?怕观众干扰球赛。但为何不能釜底抽薪地解决困境?漫画画成隔着铁丝网,矮个子不必站木箱子,也轻松看到球赛。

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乃至多方面的施政,不也如此?建了围墙,才来怪人家个子矮,再施予救济。如果政策妥当,又何须如此扶助?

学习一个语文不是一两天做得到的。要能够通过一个语文获取正确信息,学会思考,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更不是一两年做得好。自小让孩子用熟悉的语文学习,注重培养能力岂不更加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