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6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317

南院风波:国际化vs去华化

2022/02/04  中国报/评论

~作者:陈泽清

紧随一批关心华社,心忧华社的教员纷纷离开南方大学学院,落叶知秋,南院的办学方针、教学方向似乎出了问题,要不然长久以来笔耕不辍,为华社建言的安焕然教授何苦离开任职数十年的南院,蝉过别枝到新纪元大学学院就职?

如果不是因为不能接受乖离南院创校的初衷与宗旨,相信这些任职多年的老教员,尤其是活跃于华社的教员是不会忍痛舍南院而去的,离去必有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想必是国际化使然。

南院自新任董事会及行政首长掌校后,为了与国际接轨,为了提升南院的国际水平,显然的,院方意识到唯有强化英语教学,提升英语教材,加强英语水平,才有望与国际化无缝接轨。殊不知,这边厢偏重英语教学,那边厢势必削弱了华语教学,此消彼长,这对当年高举华教大纛的人士而言,目睹如此”亲近英文、疏远华文”的办学态度情何以堪?于是乎,口诛笔伐,置疑院方声浪此起彼落,各界对院方褒英贬华之举大表不满,声讨院方如何对得起当年披荆斩棘,荜路蓝缕,艰辛创校的先贤?试问,如果由华社集资创办的大学与官方创办的大学教学方针一样,毫无差异,那华社何必历尽沧桑,千辛万苦筹资办校,为他人做嫁衣裳,白忙一场?

遥想当年华社筹办南院的初衷当然是要保有华族的传统特色,蕴涵中华文化元素,肩负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使命与任务,是以”不忘初衷,始终如一”,应是千秋万代南院掌校者的座右铭,须臾不能忘也不应忘。

然而,时移世易,面对浩浩荡荡的国际化潮流,今天任何大学或学院想要立足长存,都不可避免要迎合国际化的需求,为了与国际化接轨,所有大学或学院势必提升竞争力,与时并进。南院为了迎合国际化而推行的改革措施,兴许抵触到当年南院草创的办学方针,踩到红线而引发教员,尤其是资深教员的不满情绪而酿成离职潮!

不满情绪酿离职潮

自古以来,大凡任何改革都必然会面对挑战,如果改革运动过于激烈,反弹力量自然加剧,今天南院为迎合国际化采取的改革措施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八九不离十,相信与乖离当初办学宗旨脱离不了关系。

以中国过去发生过的变革运动告诉我们,大凡过激的,一刀切的变革运动,往往因反弹力量过大而难以如愿。因此,今天南院迈向国际化乃大势所趋,势必做好相应的变革措施,避免被国际大潮淘汰出局,但不要忘了,没有当年华社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南院,华社托付南院传承中华文化的心愿更应紧记于心,院方在进行改革的同时,务必饮水思源,确保南院保有中华文化的元素;保存中华文化的底蕴,千万不要为了迎合国际化而断送了先贤传承中华文化香火的使命,不要因为要倒掉肮脏的洗澡水,连同洗澡盆内的婴儿也一起倒掉!

 

当民族文化意识下滑

2021/02/05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方城

告别辛丑牛年,踏入壬寅虎年,大家祈愿一切顺利之际,因为一件彰显华族文化意识薄弱的事,让我联想到民族存亡的利害关系。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如此的:话说新加坡的晚晴园误把新一年各生肖运势的展示板写成2022年辛丑年,却没被参观的民众发现,引来记者感叹当地华族文化意识太薄弱。

就算记者明示观众相关错误,观众认为无伤大雅,他们也只看自己的运程而已。这就说明除了文化意识薄弱,自扫门前雪的心态也毕显无遗。笔者对此也深有同感。

在马来西亚,华族的文化意识其实也是每况愈下,时下一般民众对本身的文化,其实也一样一无所知。

若被问起文化知识,他们也会含糊以对,有些甚至直接弃权不回答!比如这种天干地支的算法,60年为一个甲子的文化知识,除了少数对此有兴趣的学生,一般上的学生是一问三不知的。若你又问为何会如此?这当然与时下的学习观念有关。

传承民族文化

大多数孩子到校读书,都会有一种观念:考好成绩!这观念当然源自父母及社会的一般期待。殊不知,在考好成绩之余,传承民族文化,保住民族的根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因为它的文化的根尚存,一旦文化的根遭腐蚀,民族也将会消失。马新两国现在的状况就是如此,若大家继续重成绩,忘了传承文化这一块,久之,不必其他人刻意压制,这个民族也自会消匿无踪!

可喜的是,在这样的大局势下,还是有一群人,努力在发扬文化,通过教学、通过传媒,在族群里起了某一个程度上的醒觉作用。

希望在这新的一年里,大家在经历两年的寒冬后,除了经济生活会渐有起色,在文化醒觉及传承方面,也会有欣欣向荣的局面!否则,一旦文化意识不断下滑后,民族根不保之际,那就真的悲哀了。

 

老师, 我不明白!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宝珠

数学课,最怕的是身为老师的我因为觉得某个单元很简单,所以赶快把内容教完,进入另一个单元,达到赶课的效果, 也可以赶完校方安排的进度。在这个过程里, 老师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老师都已经会了,那么同学们呢? 偶尔心里还会想,这么简单不可能不会,他们是不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呢?

后来,经过一轮的反思和与同学们的沟通后,我发现我不该有这种想法。毕竟,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新知识,而我,已经教过几十次,当然觉得容易啊!教数学,该换位思考,以学生的理解程度为标准, 就不会再有“那么简单都不会”的感觉。

教数学,教到一个境界,很多时候,自己在台上信心满满的讲解了一个单元后,会跟同学们说,我现在重讲一遍,讲完后,我会问问台下的同学,明白吗?某位同学马上摇头。好吧!换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讲解,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希望会比较容易明白。讲完了,就觉得这次应该明白了吧?再转过头问,明白吗?还是摇头。

我又再次从头到尾讲解一次,又举了几个例题。再回头问,明白吗?再次看到他在我问之前就摇摇头,啊!还是不明白啊!我无力地问,哪个部分不明白?好让我对症下药。得到的答案竟然是:“我也不知道自己不明白什么部分,可能是从头到尾都不懂。”

啊!我快要晕了,看到我不知如何反应,他竟说:“老师,您不必再担心了,我觉得我不要学这章,我放弃这章就可以了。”

但,加上这章,他已放弃了很多章。

教三角,更是十年如一日,我喊了两个星期的对斜邻斜对邻,sine cosinetangent 再问同学,来看这个图里的直角三角形,告诉我sine x 等于多少?同学的答案是,邻斜?不对......对邻?......不对,再猜......心想,没得选了应该就会对了吧?结果,喊出的答案竟是:“一除sine?”,台下一片寂静,或许已看到我无奈的眼神吧!所以又再次把三角形画出来, 再次讲解。

教排列组合,从吉隆坡到新加坡有两趟火车,三趟巴士,两趟飞机航班可选。若陈先生要从吉隆坡到新加坡,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大家都说,七。啊!老怀安慰。结果,杀出一句,我觉得不是七,可以有其他答案。老师,如果他去到新山转车呢?

为了教四个象限的“奇变偶不变”,还每堂课都唱,“蝴蝶蝴蝶实在太美丽......”, 走音没关系,一定要走进心里。希望同学们可以看到对应锐角的位置及在四个象限里的正负值。数学老师想尽办法,就是希望将公式与概念喊进同学们的脑子里。

然而, 我彷徨了,身为数学老师,我多么的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喜欢数学,会做数学,愿意花时间做数学, 我常喊的口号是:“天天数学, 天天进步!”。可是, 就会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告诉我:“老师,我和数学无缘啊!”

我,看到前方的十字路口,一方指著,用心教吧!全心全意去教,把不会的教到会。想出不同方法去教,在备课时,更会假设同学哪个部分比较难理解,我就得用不同的方法讲解。就是想看到同学们点头,我就满足了。另一方指著,没时间了,取巧吧!捉重点,教重点。把课赶完后再复习。不过这方法我并不太喜欢,我希望同学可以清楚并掌握每个单元的重要概念!

另一方又指著,就背吧!不会,不明白?背吧!看到什么样的问题,就套什么样的解题方式。做多了,熟悉了,就很自然的会解题了。

最后一方指著,请君自己手摸心,要怎样教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帮得到学生......

 

华社持续保持文化活力

2022/02/0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童敏薇

期待我国华人社会能够继续保持文化活力,不局限于传统的束缚,融合不同地区、族裔的文化元素,建立一个独特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如此才能够凸显我们的独特性,在全球华人文化圈中表现出特殊的包融性,才是我们未来的机会。

农历新年是我国华人最重要的传统文化节庆,它结合了二十四节气、农历天干地支等中国传统历法与智慧定下来的这个日子,是一年之始。而长久以来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我们都把这个节日叫做农历新年,是这个国度众多“新年”中的其中一个。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资讯科技的发展,很多人都发现我国华人社会庆祝农历新年的方式跟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这包括新年歌曲的循环式播放、年柑年饼年货的制作与采购、桔子腊梅盆栽的风水摆放、人人关心的太岁和生肖运程、接财神和拜天公等的讲究,甚至连“恭喜发财”这种新年祝贺语在友族同胞制作新闻播报、广告和拜访等场合都会正式使用,诸多努力去传承及营造的,这无疑也是新马地区特有的华人传统节庆模式。

很多人都认为中华文化始于中国,那中国就有一套中华文化的标准模式,但事实上是文化本体会影响所在的社会,而所处的社会形态也会反馈文化仪式,并且对文化产生影响。现在中国庆祝农历新年的方式受到近百年来的特殊历史、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早已经与我国华人社会庆祝农历新年的模式有所不同。

就从农历新年这个节庆名字来看,长久以来是我国华社唯一的节庆名称,这十年来随着中国通俗文化的发展,以及网路科技的普及,

“春节”这个名称也日益普遍,大家似乎逐渐地把“农历新年”转变成“春节”,年轻一代更是觉得“农历新年”的用词太长,使用“春节”则较为简洁。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省份、不同籍贯对于新年的庆祝方式都有所不同,我国华人主要是闽粤移民为主,因此在传统节庆的庆祝模式多保留了中国南方的仪式。像腊味饭、白斩鸡、烧肉、猪脚、五香肉卷等都是本地熟悉的新年必备年菜,至于水饺、狮子头、麻辣锅之类的,是属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食物,但这几年也已经跟随中国影视节目的风行成为我们熟悉的华人菜肴。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理解到其实传统是可以被创造的,从农历新年到春节,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水饺、麻辣锅等食物日益普遍,大家创造了华人社会新的饮食文化。除了上述的创造,盆菜也逐渐成为各大城市里家家户户新年必备的食物,这个源自香港新界围村的客家传统美食已经荣登年菜首选菜肴,这其实也不过是约二十年才在本地开始出现而已。

节庆文化的改变,某程度也证明了所反映的社会充满活力,不断的对各种文化仪式进行反馈,重新塑造节庆的模式,除了引入中国不同籍贯的美食,本地也不断在创造属于马来西亚的节庆元素,如过去熟悉的华语和粤语新年歌,到最近几年开始出现不同方言组合成的新年歌曲,本土融合广东、福建、客家、马来文和英文对白的新年贺岁电影等,都充分证明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的活力。

期待我国华人社会能够继续保持文化活力,不局限于传统的束缚,融合不同地区、族裔的文化元素,建立一个独特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如此才能够凸显我们的独特性,在全球华人文化圈中表现出特殊的包融性,才是我们未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