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1402

从现代视角重新审视陈嘉庚

2022/12/1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大志(新纪元大学学院客卿教授)

一生中将在马来亚从商累积了钱财,并将大量财富无私奉献给中国内地的陈嘉庚,中国官方和民间对他无不赞誉有加,美文不断的称他为“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受到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追捧,不单是他奉献了巨款为中国兴办教育,而是在他目睹当年国民党政府的贪腐无能,决议支持中共政府。1949年后,陈嘉庚受毛泽东委任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位。

陈嘉庚一生为中国内部的多场革命、战争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八年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出巨资并号召华侨商民捐款支助抗战,抵御日本侵略。在他领导下,在马来亚劝捐购买的“救国公债”于1938年就累积到1500万元叻币。按照当年一名劳工月薪1215元叻币计算,这一笔钱于今天的等值是无比巨大的,再加上其他华侨汇款支助的数量就更是无法计算了。

陈嘉庚作为一个“爱国侨领”,他当时的一系列行为的确可看成义举,无可厚非。但本文的思考重点是,在今天马新两地的不少华人,迄今仍然一如既往的把陈嘉庚看成是一代楷模,像中国大陆许多人把他推崇为社会完人,确有商榷之处。因为我们现代的马新华人还有分不清本土与祖籍国中国的区别,双方利益之间有差异,那就是问题症结所在了。基于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谈谈陈嘉庚对居留国社会的忽略。

对居留国社会的忽略

19458月日本投降,二战结束,陈嘉庚从躲藏了3年多的印尼小岛回到新加坡。之后,他继续为中国前途奔走效命。1947年,他组建了“新加坡华侨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以民主党派身份呼吁停止中国的内战。1949年蒋介石战败被逐出大陆后,他还在同年的101日,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陈嘉庚把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和财富都奉献给他热爱的祖国,还影响了很多其他人效仿他做同样的事,但很遗憾的是他却严重忽略居留地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和前途。在陈嘉庚看来,殖民地的新加坡只不过是他的暂住地,前途和华社关心的事务似乎与他没多大关系。

二战后,以陈嘉庚对国际时事的认识,他本能应体会到英殖民地如印度、缅甸,美国殖民地菲律宾和荷兰殖民地印尼等均先后脱离宗主国独立,按这个国际趋势推断新加坡脱离英国独立也应是迟早的事。然而,即使他洞察到这个方向,他也不会以侨领身份带领华人发起一个运动,趁机组织起来跟英殖民政府磋商政权移交本土的事务。因为陈嘉庚自始至终自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华侨,新加坡的政治前途与己无关。假设陈嘉庚能在新加坡以民主党派立场跟英殖民当局和平谈判移交事宜,他该是多么的受欢迎、受器重。

新国热爱华校者悲催心理

二战后,与陈嘉庚同样热爱中国的相当部分新加坡华校生,选择了追随中国的左派工会运动。和陈嘉庚一样,他们的政治倾向是紧随中国社会主义路线发展的。但不同的是,陈嘉庚是纯粹“中国导向”,而他们却有“本土导向”。

这些华校背景的年轻人以对抗方式与英殖民者周旋,但他们的势单力薄终于走向失败,而他们热爱的新加坡华校教育也跟著消失,因为英殖民者临走前安排接班的是英校教育背景的精英。后者跟华校并无感情,而且他们也坚定认为英语能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经过英校精英领导层的勤奋努力,新加坡经济成就的确有目共睹。

今天,新加坡热爱华校教育者普遍有一股莫名的矛盾心理。他们推崇陈嘉庚热爱教育和他的慈善事业,歌颂他的“爱国”事迹,但令他们感到悲催的是,新加坡华校却消失了,像陈嘉庚这样缺乏本土意识的领袖,他是否应负起部分责任?

以人格论,陈嘉庚的一生是崇高与值得尊敬的。但可惜的是他的中国大一统潜意识太深厚,丝毫没有对居留地侨民本土化的意识,因而也不会有改写新加坡战后史篇章的可能。这样的思维,我们上两代的华人特别浓烈,跟一般移民外地的西方人有本质上的差别。历史没有假设,逝者已往矣!追思责任还有意义吗?

 

有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2022/12/15  光华日报/言论

~文:方志伟

国阵希盟团结政府新内阁阵容出炉,槟城2位国会议员分别担任正副教育部长,即公正党高渊区国会议员法丽娜受委为教育部长,而行动党丹绒区国会议员林慧英担任副教育部长。

教育部长和副教育部长皆来自槟城,相信槟城教育界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2位正副教育部长也不可以互相推诿,必须义不容辞协助槟州处理各校事务和问题。

首先是恒毅中学分校行政独立这件事,必须尽快处理,希望教育部正副部长可稍来好消息。

由于目前恒毅中学分校行政权还没有独立,必须和总校共用一位校长和共享行政资源,引起许多麻烦,因此,恒毅中学峇央峇鲁分校应该尽快享有独立行政权。

有关恒毅中学分校行政独立问题,希盟上次当了22个月的中央政府期间曾经一度宣布已批准恒毅2校,但其实是没有只是光做宣传罢了,真的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希盟再度执政中央,再也没有借口说时间不足,所以无法解决该校行政独立问题。

接着,火箭一向来主张要承认统考的课题,希盟尤其是火箭为表这不是光消费的教育课题,必须尽快走完这最后一哩路,以免华社每到大选就听到此课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

回想起来,上一届希盟政府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在任22个月期内无法完成承认统考的使命,现在林慧英有责任去完成火箭的梦想。

另外,民政党支持董总捍卫华小“一所都不能少”的立场,国阵希盟团结政府的教育部必须协助有需要的微型小学进行搬迁计划。

多年来,火箭一直强调中央政府只注重于增建国民学校,甚至出现国民学校过剩现象,反而忽略了其他各源流小学的发展,以至未能均衡发展其他各源流小学,对这些学校也十分不公平,希望火箭可以借此机会改革!因为就算是微型小学,也是政府应该负起的国民教育责任。政府不可以关闭任何一所微型小学。

在前朝政府教育部计划的非实体合并计划下,微型小学将降级为学习中心,也失去了校长职,改由一位教师充当协调员,这对华小和淡小的发展十分不利。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微型小学的学生来源减少,主要是因为地方上的人口迁移,例如一些地区原本人口密集,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变迁,人口不断减少;相反的,另一些地区早年人口稀少,现在却因为地方发展而人口暴增,教育部就应该如何的整合并给予适当的调整。

因此,教育部应该协助微型学校搬迁到合适的地点,而不是直接关闭微型小学。

教育部应该联合董教总及其他教育专业组织,一起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然后一起寻求解决方案。目光回到槟城,中山小学让路给槟城国际机场扩建计划的搬迁事宜,也不可久拖。

法丽娜和林慧英应该展开行动,前朝中央政府已宣布征用峇六拜中山小学的校地,以扩建槟城国际机场,因此,中山小学必须在2025年前搬迁。

该校董事会已接受槟州政府的献地,将把学校迁至新港一块3.5英亩的地段。据悉,该校已开始着手准备搬迁事宜,国阵希盟团结政府教育部应该助该校一臂之力,早日搬迁,同时,政府也应该针对征地,给予该校合理的赔偿。

上述只是一部分教育圈的问题,法丽娜和林慧英必须携手解决,日后还有许多挑战待教育部去一一面对。

 

华教节

2022-12-19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王桢文

每年1218日是华教节,源自族魂林连玉在1985年逝世两年后,林连玉基金在公祭林连玉时宣布将他的忌辰订为华教节,到了1988年,林连玉基金又公布华教宣言,宗旨为发扬林连玉精神,以之作为争取我国华教平等,促进多元的指导思想。

华教节举行简单而隆重的公祭林连玉仪式之后,就举行华教节庆典,并颁发林连玉精神奖,这是华社最高荣誉的奖项,用以嘉勉表扬体现林连玉精神的无名英雄,或者对族群文化和母语教育建设有功的团体和人士。

捍卫和维护华教权益

除此之外,从2007年起,配合林连玉的冥诞(819日)举行华教节序幕礼,为华教节掀开序幕,接下来林连玉基金举办林连玉讲座、邀请专人专写华教节文章等等,而且也在独中推动华教之旅,让中学生在华教节这一天,参加公祭仪式和华教庆典活动。可以这麽说,在这 30多年来,每年的华教节一系列活动,极富教育意义。

我国华社争取华文教育的平等权益,已经成为华人的共同信仰,在这百年来,经历了英殖民政府的统治和建国后的独立自主,华文教育面对各种各样考验,然而为了传承华人文化,伸张民主正义,敢向当局抗争,成为华社最受关注的课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捍卫和维护华教权益,成为一场持之以恆且波澜壮阔的民间运动,历百年而不衰,可以说是世界上坚持最久的民间正义运动,而我国华教能够站稳脚步,处变不惊,这场历久弥新的华教运动居功厥伟。

林连玉是华教代表人物

林连玉先生是整个华教运动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为了争取华教权益和公民平等的生平事迹早已广为人知并深入民心,除了在华社,在其他族群社会中,也受到开明的非政府组织的重视,并给予肯定,还被尊为我国母语教育之父,对林连玉而言,可谓实至名归。

今年的华教节主题是“民主多元盼春归”,反映林连玉一生的“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理想。我国正值再度改朝换代之时,政府面对种族政治和宗教极端的考验,加上还要纠正前朝政府所遗留下来的政策偏差,华文教育作为缔造我国多元化教育政策的关键,必须要坚持一直以来的斗争路线,教育政策也必须能够反映多元色彩,并彰显民主精神,我国的教育春天才会到来。

 

承认统考最佳时机是昨天

2022/12/2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伟杰

为了体现我国有晋身世界一流国家的强烈愿景和条件,承认统考就是我们抛开陋习,向世界教育程度看齐的第一步。

有者问现在可不可以先缓一缓不提承认统考?原因是怕承认统考课题被利用来攻击团结政府。出于政治考量应该缓一缓,以免给敌人子弹。我想提醒有这样想法的人,首先竞选已经结束了,政府现在应该停止以政治或竞选角度去执行政策,而是以目标导向去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做正确的事。

若现在不是最佳时机难道下届大选前才是最佳时机吗?

众多外国大学和私人企业在经过严谨的评估后都承认统考水平,可见承认统考不仅仅是为了独中和独中生,而是展现我国教育体制健全,不偏不倚,和世界教育水平同步的重要分水岭。为了体现我国有晋身世界一流国家的强烈愿景和条件,承统考就是我们抛开陋习,向世界教育程度看齐的第一步。

更何况以中文作为主要教育媒介的统考文凭未来有看涨的趋势,连印尼也开始积极地推广中文学习。我相信只要合理地解释,统考必定会得到全国人民认可。

政府高官和越来越多友族把孩子送到华小,接受中文教育,想必他们也能理解这个道理。新上任的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赛夫鲁就是毕业自中国清华大学EMBA课程。可见承认统考反而是教育国民的良好契机,大家把握机会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新趋势中掌握先机。

在英国就有近100家大学承认统考文凭,包括在QS大学排名第八位的伦敦大学学院。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承认,这不是反向证明我们的教育体系充满保护主义和偏见,还怎么大谈改革和提升教育水平呢?

如果我国教育体系老旧不健全,那么我们应该改革的是教育体系,解决问题而不是叫提出问题的人闭嘴。一旦维持旧有思想,无法教育普通民众以开放心态接受承认统考,那么接下来众多的改革更加寸步难行,因为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

我国教育体制向来千疮百孔,跟不上世界的脚步,多项问题也等待解决,包括教纲、师资和微型学校问题。这些都算行政难题,更大的问题在种族分配。试问哪一个国家有以种族固打制作为大学预科班入学条件?放眼世界此制度绝无仅有,若不开放,政府岂敢对改革教育高谈阔论?

总的来说,承认统考有更大层面的好处,政府应该拿出政治决心实行这项“希盟政治宣言”,别忘了虽然是团结政府执政,

但是这是希盟主导的团结政府,名堂不应该作为不执行宣言的借口。所以,承认统考的最佳时机是昨天,要不就是今天,绝对不会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