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3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1459

应探讨 “爱华文,考华文”

2023/08/18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林国安

当前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华文厌学情绪较大,教学成效不甚理想,部分学生却步教育会考华文学科考试。

一些文教机构因而宣导“爱华文,考华文”,以“考华文”为“乐学华文”途径,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达成学习目的任务。

实质上,“爱华文”和“考华文”并无合理的逻辑联系,“考华文”也不是“乐学华文”的途径。不合理凸显学习与考试的联系,或衍生“应试”导向学习模式,窄化华语文教育功能,无助于学生学习发展!

我国中小学华文课程教学实施,内蕴民族、社会、教育因素,肩负华文教育教学的多重目的任务,华文学习者还要背负“参加考试以为华文小学储备师资”的历史包袱。学习任务繁杂,心理负担沉重啊!

死记硬背形成厌学

说到学生厌学华文的根源,须要从课程教学制度去探究。目前学校“传递中心”的课程制度,教师一般单向地对学生传授已有明确结论性的“制度化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并且通过识记的考核,不容质疑或独立思考。不能胜任这样学习任务的学生,学习自然落伍,厌学情绪严重,甚而逃避学习。

再者,长期以来,中小学华文倾向“学科本位”教学,注重学科知识和抽象原理原则的识记与理解,语文听说读写和思维能力训练与应用实践的教学不甚到位。

其结果是学生未能全面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律、规范,无论口语或书面语文表达还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病,不少学生甚至还不善于说他们所需要说的话,写他们所需要写的东西,阅读能力也与他们的学习需要不相适应,不能有效运用华文母语学习学科知识。

中小学华文教学成效不彰,须要深刻反思,以对症下药。这或许不是单方面宣导“爱华文,考华文”,鼓励学生参加华文考试所能解决的。

考试从属于课程教学,也对课程教学起着指挥棒作用。但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会考华文学科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尚待改革,并不能对华文课程教学发展起到积极导向作用。

另者,当前学校相对严肃的教育氛围,学生面对考试,容不得“轻松以待”,须得“苦学”,“敬畏以待”。“乐学”并不是学生应对考试的应有心态,它是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误区,对学生学习发展没有很大促进作用。

追求“育人”价值取向

华文教育学界须要关注的倒是华文课程教学的教育价值与学习品质。

具体说来,就是追求华文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关键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热爱民族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思维品质与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文艺审美与生活陶养、道德品质与理想人格、民族文化传承与多元文明互鉴等“语文核心素养”内核,让学生具备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品格与关键能力,成为在国内外跨文化教育情境具有竞争力的终身学习者。

华文课程教学场域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须要注意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学习需求,以学生之心为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兴趣,指引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方法,增进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民族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造就学生“学会”、“会学”、“爱学”华文,真正学有所得所成,促成个体学习发展。

 

一堂美术课,一张椅子

2023/08/18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文塑

初到丹中,在开学前下载本学期修课名单,excel档案《初中立体造型》就只有一列文字,一个名字。

此前离职饯别聚餐,周围人投以“偏乡殉道者”目光,当下低头频频否认:“一切是机缘啦!”,形塑谦虚模样,而后却因名单上人数而有感被冒犯。放不下的身段,沉溺过去“辉煌”,想著过往一周教近五百名学生,如今怎么就只区区一人?其他课也平均落在十人左右,害怕付出与结果不成正比,害怕教学能力被轻视,自恋想著的都是自己与过去,双脚未踏实的踩在土地上。

在一次《初中立体造型》课中,班上唯一同学依旧不带用具,我气噗噗训话的同时忽然同学模样变得清晰可见,真实感受他的存在班级之中,因著班上人数的“少”,我得以“看见”他。

换在40人班级,想“看见”每一个学生是困难的,眼睛里通常看见的是遵守秩序的,过滤掉学习态度不佳的。讲课的时候更多专注在程度中间的,这是一群付出与学习收益最显著的群体,也占班上的多数。对于程度佳的只需稍稍指点对方就可领悟,其间最容易被遗忘的是那些程度弱的学生,这未必是老师刻意所为,而是为了照顾班上的多数又要兼顾进度,已没剩下多少精力。

为有效率的批阅百份作业,统一标准为最简便方式,按程度分高、中、低,最终再给予一个数字。老师看不到学生在学习上不同的症结处,看不见他为了解决难题用力挣扎的样子,去脉络化的评量让老师将学习结果不佳者嵌入“资质不好”的印象模板中,不见他们身上可以扭转局势的力量。

同时也发现自己常以作业最终成绩来检视教学是否有成效,当中如有八层及格,四层表现优秀,就认为这课教得不错。这让老师误

以为只要维持数据就证明教学有方,进而更关注中上程度学生学习,忽略其中的公平问题。

如今班上人数少,从开始上课到结束,从绘制作业的一笔一划,从兴奋到困惑,老师都一直在身边。相同的课程内容,因程度不同面对的难点有所差异,客制化指导更贴近各自需要。因有长时间观察学生学习更容易察觉问题所在,好比不顺手的运笔手势或是发展想法时候陷入误区之中,这些较为细致的问题在大班级中不易察觉。

教室里无论程度与态度如何都得到相对多的关注,大家大幅的前进也反映在学习上。

评量

另一件思考的事为如今老师全程参与学生的作业,宽裕的时间可否让老师在评量作品时看见分数以外之事?如果以作业结果来衡量学生学习,一切学习最后都只是分数,如果老师能够在过程看见学生为解决问题努力与困境纠缠的样子,即便是微弱的挣扎都会让人相信他拥有学习的能力,不再将他们简化为因懒惰而跟不上进度,刻板化偏乡学生。

评量不只是让人看见统一标准上大家的位置,也要看见每个人身上的学习潜力。评量应该包涵希望,让人意识到身上存在的正向资源能够引领自己往下一个阶段去。

小班级不只对学习有积极作用,也可扭转师生疏离关系。人少拉张桌椅围成圈就开始上课,位置的贴近缩近彼此心理距离,物理空间重新配置重师生上下位阶。教室里不再是老师站在前方以权威姿态单向输出冰冷知识,围圈而坐更像是友人在聊天,相对放松、亲密、平等。在不那么正式的上课氛围中可以发现学生更愿意提问,也容易将严肃课程导向闲话家常。

溢出课程的对话深具意义,一来是透过生活小事看见沉淀在学生学习之下的价值观、品味喜好、家庭背景、人际关系,能够让老师更立体的认识学生。二来是向告知学生老师除了在意他的学习同样关心他的生命处境。

从多人的教室走入一人的教室,我得以看见每一个人,看见个别的需求,寻见大家身上的学习潜力。在教室里我们嘻笑互动,勾勒出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关怀学生存的教育面貌。

 

考试

2023/08/19  光华日报/言论

~文:张维昌

每个人从懂事开始,就与考试紧紧相连。幼儿班时要面对考试,以测试孩子的身心发展与吸收能力状况。上了小学开始学习数字语文,为考试而担心,希望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进入较理想的班级。

小六会考让学生们废寝忘食,为进入心仪中学而终日心惊胆跳,尤其是面对成绩放榜的那一刻。接下来的中四会考、高中会考都是让学生谈考色变,把自己给压的喘不过气。

大学生活同样要面对不少的考试,每晩埋头苦读到通宵,才能取得一纸毕业文凭。在社会上找到工作,考试并没有结束,接下来可能要面对部门考核、升级考核等等。即使是提早离开学校,到社会谋生,同样也有各种不同的考试。例如:国民服役人员需经过体能测验、单位的考试;技术人员需要经过相关的技术训练和考试;德士司机也要考试及格才能领到驾驶执照;中医师要苦读若干年考试及格再经过中医管委员的考试才能行医。

总之,考试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任何人都离不开考试而在社会上生存。可见考试对每个人的重要和影响。故而有些人为了考试及格能向人生旅途跨进一步,不惜铤而走险,在考试时作弊。

从古至今,考试的存在,也是国家社会用以衡量个人心智能力的一个标准。如果没有了考试,无法让每个人有个公平的待遇。所以有人说,虽然考试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考试却是万万不能。

即使现代人大力推广不要以考试为人生目标,可是无论我们身在什么场合,与考试还是分不开的。

尤其是由古至今唯才是用的国家,考试是唯一用人才的标准方法。政府官员总不能用自己的感受而在公开市场聘请所有的员工,而且也许还会演变成好的工作给予亲戚朋友,或以金钱换取的贪污文化。

其实考试并不可怕,你如何看待考试的心态才是重要的。须知道每个人的天资背景都是不同的。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考试,比如学生就没有得选择,需要应付学校考试等。所以,只要自己尽力而为,不要把考试当作人生的生死符就好。何况行行出状元,天无绝人之路,善待考试、不害怕考试,以正当途径面对考试,才是明智之举。

 

文字表达的选择与尊重

2023/08/21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黄燕娣博士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不断地演绎着自己的角色,而文字便是一种与时间共舞的表达方式。

回想小时候,为了避免被取笑,我投稿时使用了笔名。后来希望在职场形象不被文章所影响,因此选择一个新笔名,继续书写内心声音。再后来投稿时用真名,因为我的笔名常被误以为是另一位同事,为了不给别人增添麻烦,才用了真名至今。

使用真实姓名后,我开始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反馈和认同,仿佛真诚与诚意触动了读者的内心,激发出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

我逐渐明白,笔名或真名并不是划分文章类型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在文字中融入真实情感和深度思考。

写小说或散文用笔名,是为了更好地彰显文章之美,而写言论文章则用真名,能更真实地展现作者的诚意。笔名为文字赋予神秘面纱,有时甚至可以成为创作的灵感源泉。

笔名可以是作者内心另一面的投影,让他们更自由地创作,无拘无束。

拒回应匿名评论

也许因为这样的经历,我对他人使用笔名或真名发表文章并没有强烈的偏见。但是,我无法认同匿名发表文章或对作者言论匿名回应的做法。

我有写部落格和社交媒体的习惯,以及经常与读者和学生互动交流,我认为这是表达和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如果有人在我的平台以匿名身分发表言论,无论是友善还是挑衅,我通常会选择不予回应。因为我坚信,要深入讨论和交流,双方至少应该了解彼此的身分,否则只会停留在表面,或只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

但无论是笔名或真名,都各自有其优劣和适用场景。无论我们选择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保持诚实和尊重,不仅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应在尊重和理性的氛围中传达和交流,而不仅仅是无意义的争斗和情感宣泄的工具。通过笔名或真名表达,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展现自己,与他人建立更深刻的联系,促进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发挥文字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