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327

从课程建设中探索与实践适性教育

292/02/27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冯国超校长

日里和兰斗班让也失守 丹州灾黎增至1107 | 黄朱强:受罚的应该是选委会 不育中自2012年起从课程建设上逐渐淘汰留班制,同时发展多元性的课程。当独中教育蓝图的课程总纲发布,让我们更具信心实践适性教育。

如何减少因留班而学生流失?本校在探索这个课题中找到适性教育的价値,在践行中我们看到适性教育的优势。下列四项措施是近10年,原本是本校检讨留班制的课题,却不经意走上了适性教育的发展路上。

(一)初一直升初三:在过去,每年约有1012%学生面对留级的苦恼,有过半的留级学生会因心理因素而选择转校,这不但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导致每年流失了不少学生。于是,育中2012年开始在初一及初二同时试行取消留班的直升措施。最初3年的及格率确实比之前有下降现象(超过5%),之后逐渐回升至85%或以上的水平,与之前实施留班制的成绩不相上下。

(二)高一选科多元化:经过初一直升初三的实施,同学们到了初三学年结束时,仍然要面对留班的困扰。我们再次落实适性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做好课程建设,让初三升高一的学生可以选读理科、文商科或技职科,但基本上选科还是要依学生个人学习能力而定。在初三时,辅导老师将给学生进行兴趣测量及性向辅导。虽然尽量引导学生以个人的兴趣及性向为选科的考量,但毕竟年纪尚小,不少学生还是以成绩高低为选科标准。

(三)高三弾性选课:自2016开始推行,学生必修基本4门学科为华文、英文、高数1及化学(理科)或数学及簿记(文商科),另加3门科目以达到7科报考科目的基本要求。同学也可以迭修及报考8科、9科至10科,但一般上同学都只选78科。自实行高三弾性选课制后的5届高中统考,无论整体或个人成绩都明显提升。因为他们可以更专注及更多时间准备在78个科目内。同时,在过去每年约有40%的高三学生流失,自实行选课制后流失率逐渐降至18%

(四)单科分层次教学:依学生在该科目的掌握能力上做区分,以不同层次水平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强调在具有的能力基础上渐进学习。2021年为初一英文及数学采分层次教学的试行年。学生不依能力(成绩)分班,但将每两班的英文课安排在同一时间上课(育中一个

年级有4)。学生上英文课时分2个层次,各自到适合的层次班级内学习,英文课结束再回到原班继续上其他课节。

育中自2012年起从课程建设上逐渐淘汰留班制,同时发展多元性的课程。当独中教育蓝图的课程总纲发布,让我们更具信心实践适性教育。我们除了要反思这10年来在课程发展上的不足,并配合课程总纲内容,研发校本课程、开发更多的选修科目,提供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

 

帮助孩子成熟从本分做起

2022/02/27  中国报/学习

~作者:林明志

成熟对于人类来说,更多的应该是指心理、思维上的成熟。生理、体型上高矮肥瘦、丰满苗条,除非刻意人力为之,强加改造,否则只要具备完整生育能力,不管长成怎样,都可称为成熟。

我不担心孩子长得怎样,我更在乎孩子的心智成熟与否。心智的成熟始于知识的追求,继于思辨求真伪,圆满于智慧。我希望孩子能勇敢追求智慧。需要勇敢,是因为追求的过程中会有太多诱惑、欺骗、苦闷、打击、牺牲和取舍等。

如果说,幼兽的成长是学会狩猎技能得以为生,那幼儿的成长绝对也是学习,但是除了为生也为了追求幸福。我希望孩子幸福,而不会希望他快乐。快乐太过短暂而虚无,快乐容易透过感官获得而永不满足。幸福是知足。

智慧是幸福的支柱,没有智慧难得幸福。当今社会是反智的,因为过度的物质、过度的感官享受,让很多人痛苦,但人们仍然饮鸠止渴,前仆后继。大人们为房贷车贷各种消费痛并快乐着,以为孩子也会因此而快乐,不知节制地满足孩子各种欲望,结果孩子也痛苦着。

金钱至上的观念,让很多孩子放弃苦闷缓慢的成长学习过程,他们憧憬快速致富。父母在孩子黄金学习时期,忽略了创造并维持适合学习的环境,反而提供过度的物质享受,潜移默化,孩子误会了金钱的作用,认为学习无用浪费生命。加上科技推波助澜,孩子觉得赚钱比学习容易。很多孩子已经开起网店,网上购买中国廉价产品,在本地网上线下销售,获利不少。

赚到了钱,基本摆脱家长的监督管教。家长对于孩子而言,原本就是依赖对象,依赖的目的就是获得资源生活生存下去。依赖父母,难免得顺从服从,而今孩子能自己赚钱了,对父母的依赖减少了,对自由独立的欲望更强烈了,亲子之间的角力加剧,冲突升级,一言不合翻脸反目不在话下。

难道孩子对父母就没有感情上的依赖吗?孩子不念及旧情说翻脸就翻脸?其实关键在父母从小给予孩子的身教言教。父母如果只能给予物质上的满足,无法真正了解孩子的生心理状况,甚至因为父母本身的问题,忽略孩子的成长,一旦孩子自以为能够独立的时候,避之唯恐不及,哪还有情面可言?

很多父母的不成熟,“亏待”了孩子,也荒废了孩子。甚至因为自身的问题,对孩子心里有愧,“不敢”管教引导孩子。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尤其是成长的黄金时期—正是培养正确观念的时候,结果只有物质和享乐陪伴。这样的情况,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成熟是渐进的,最基本的功课就是先把本分做好。什么身分什么位置应该做什么,其实非常简单明了。教养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只要父母专心用心。

对了,专心用心也是成熟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太多身外之物的追求,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新学年怎么办?

2022/02/27  光华日报/评论

~文:陈树楷

农历新年过后,确诊人数节节上升。来到现在每天的确诊人数都维持在两万五千左右。抗疫两年我们又回到原点,确诊人数也比两年前更高。虽然各领域都已经开放,学生也重新回到学校上课。但是,学生和教师确诊人数也随之上升。更出现了教育感染群,特别是拥有宿舍的学校也为严重。

日前教育部高级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在回应记者关于确证人数上升学校如何应对是,不排除上网课的可能性,当下只专注教育文凭和高级教育文凭考生。高级部长的回应的确让人难过和失望,因为这句话也是去年教育部对疫情的应对方式。如果这是教育部的立场,那么三月的新学年上网课几乎成了定局。毕竟要在三月尾把确诊人数控制到四位数有一定的难度。

经过两年的网课后,大家都非常清楚网课无法取代实体课。其原因除了硬体设施外,就是监督和课时。网课有效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律,试问这两来不要说学生,教师是否也展现了上网课所需要的自律?答案是否定。当然笔者肯定有负责任的老师。不过,大家必须知道一点,墨汁沾污了一杯牛奶,一部分教师的不自律让学生有了取巧的理由。

再加上家长上班无法监督,学生成了“自由人”。再来就是课时。这两年来网课的课时都不达实体课课时的要求,再加上各种干扰,正真上课的时间更是不足。也许有家长会问,为何独中和校外的补习网课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学校的网课却做不好?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们的硬体、监督和课时都到位。家长会再问,为何学校做不到?那就取决于教育部的态度和立场。笔者感觉这两年来的网课更像辅导课。

假设教育部计划在新学年再上网课,那么,现在教育部必须拟定混合式教学(hybrid teaching and learning)指南及提升学校的网速。笔者建议教育部的网课指南须包括以下三点:

(一)根据实体课的课时上课;

(二)教师必须回到课室根据时间表上课,一来方便学校管理层监督,再来也方便让面对硬体问题的学生回校上课;。

(三) 强制学生必须开摄像头。

虽然可以改善网课效率,但是笔者还是认为让学生回到学校上课是迫切需要和更有效的,但是不是现在执行的轮流制。既然婚宴可以举行;旅游可以重启;国门可以重开,为何学校却要关闭呢?其实,教育部现有颁布的防疫程序是相当完善的,但是为何却出现学校感染群呢? 就如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所言,大家没遵守防疫程序所致。既然遵守防疫程序是那么重要,执行和监督就成了阻断病毒的最佳武器。

那么把防疫程序纳入校规,再由纪律主任、老师和学长团监督学生的防疫程序那不就得了吗?当然校方管理层也必需监督老师确保老师们也以身作则守好防疫程序。

虽然网课是学习的折衷方式,但是,它无法替代实体课。特别对弱势、年幼的学生。到学校上课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是情绪上的学习。教育强调体、群、美、智。网课充其量只能做到智而已。回到学校才能正真让孩子完成体、群、美、智教育。

与其负面的把孩子关在家里,不如积极一些。为孩子回学校做好防疫准备,在通过家协与学校合作做好防疫工作,还孩子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不是更实际吗?还有这个假期别趴趴走了,留在家大家照顾大家。一起控制疫情吧!

 

从王赓武文看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

2022/02/27  地方日报/评论

~作者:覃勓温

身份认同(Identity),指一个人对自我特性的表现,以及与某一群体之间所共有观念表现。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多元文化身份开始备受关注,而且政治、文化与公民权也时常因为身份认同等差异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组合。因此,认同不局限于单一的想像,还同时兼涉了社会、性别、国家与文化认同等等。

相关这方面的研究,又以西方理论家霍尔(Stuart Hall)的看法最具影响力。他指出,认同绝不是起源于单一原点、静止或固定不变的事物,而是在辨证、开放、动态的离散进程中不断生产变化。因此他为后世研究者提出两项提醒:第一,认同可被理解为存在于由种族和族裔所紧密联系的个体中间的一个集体的、共用的历史,它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第二,认同也可被理解为不稳定、无定型、甚至是矛盾的,一种多重差异和相似之点所标志的认同。所以,与其把认同当作一个实现的事实(an already accomplished fact),还不如当成一个永远没有完成的“生产”(a "production"which is never complete)。

有关东南亚华人的认同研究,以王赓武《东南亚华人的身份认同之研究》最具标杆意义。这篇论文原收录于《中国与海外华人》,之后也被收录在《华人与中国:王赓武自选集》。而其内容则主要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学者就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所提出的看法。

王赓武认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的东南亚华人主要趋向历史认同及中国民族主义认同。尤其在战前,华人属性问题也相对简单,只要自认为是华人,那都是华人。况且这群华人对自己的家庭体系、原乡籍贯及侨居地等概念都掌握得非常清楚。也正因如此,他们便形塑成一个情感核心,而可以挪用种种抽象的中国历史文化感到自豪。

历史认同

所以,这就产生了历史认同。这种认同强调中国传统家庭价值、宗族起源及种族分支等象征,并且运用这些概念保持华人属性。惟应注意的是,由于这种历史认同主要是向后看的,所以也极少提出什么主张。因此当时东南亚的殖民官员及土著精英都可以容忍他们保持华人属性,甚至期望他们可以在当地扮演重要的经济角色。

但二三十年代,历史认同便受到中国民族主义冲击。学者普遍认为,当时华人主要以自身“民族”回应孙中山在中国国内提倡的民族主义。而这种现象,主要归功于南来文人的协力宣传。尤其后来日本侵略中国与东南亚,更是将中国民族主义认同推向顶峰。

另外也因当地设置华文中小学缘故,也致使海外华人后代巩固这种身份认同。惟二战后,东南亚华人强烈的中国民族主义认同也使殖民地及土著精英震惊。为此,东南亚各国都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在菲律宾、印尼、缅甸籍越南这些华人较少的国家之中,一般便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最终会被遏制。但马来亚这种华人较多的国家,则得小心翼翼处理。因为当地一些年纪较轻的中国民族主义者,甚至在后来参与反殖民斗争以寻求国家独立。

但由于六十年代诸多东南亚新兴国家独立,致使中国民族主义认同让位于新的国家认同。即便如此,马来亚华人却仍保留原先的历史认同,并试图将这种认同融入国家认同之中。然而这样的情况,就不免造成国内族群关系紧张,以致后来出现的政治斗争就总在相关议题打转。为此,便逐渐有人提倡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其实包含民族国家与多种文化并存的意义。就马来亚华人而言,文化认同概念不仅有助于华人采纳其他民族价值观,而且还能同时可以保留他们的华人认同。尤其在新兴且不稳定的国家之中,他们还能凭借这独立的文化认同,不与土著精英强调的政治效忠发生冲突。

然而文化认同终究太乐观,并没有办法真正消除华人与土著的政治紧张关系。就王赓武的话来说,文化认同注重各集团之间最终可因文化上的改变而消除隔阂。但是,它终究没有办法消除族群与族群在现实生活的种种差异。因此到了七十年代,又有人提出阶级认同试图为东南亚华人认同开出新方向。

在当时,绝多数华人都已成为当地国民,并且在政治方面已不同程度归化。尤其东南亚经济呈现惊人的增长,致使华人对认同有著不一样的诠释。故有部分人士倡议阶级认同,认为东南亚华人倾向拥护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以及不分种族界限接纳本阶级的他族成员,是绝对无法从种族和文化方面作出满意解释的。但即便如此,阶级认同在现实生活仍有不少盲点,因为它必须确保企业利益能让各种族集团互利才行。

以王赓武说法解释,那就是:“如果企业长期赚钱,具有不同种族背景的国家经济精英的阶级利益可能压倒一切其他利益,如果当地已经具备有文化上的融合或一定程度的同化,则更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由此可见,阶级认同在现阶段仍然只能在狭隘的领域才有机会转型。

从上述示例来看,东南亚华人的认同观念并不统一。而且迄今所使用的每个概念,也仅仅适合于某个国家的特定华人集团,或只能诠释某阶段的华人集团而已。因此从理论言之,东南亚华人的身份认同更趋向多元认同,而不是单一不变的个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认同还得视个别状况而定,譬如某集团华人在殖民地文化较强的环境接受教育,之后又被送入英文中学,那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以入籍国为荣,而非倾向中国民族主义认同。

究言之,东南亚华人的身份认同在整体上呈现动态趋势,而且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大的更迭。至于如何改变,还得看他们面对怎样的时局与挑战。其实如此说法,同时也在无形中回应霍尔(Stuart Hall)的警醒:“与其把认同当作一个实现的事实(an already accomplished fact),还不如当成一个永远没有完成的“生产”(a "production"which is never complete)”。诚然,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也是一项“永远没有完成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