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1435

UPSR废考,就改变孩子正常的学习过程?

2023/04/26  星洲日报/社论

2020年全国中小学课程受到冠病疫情影响,当时的教育部前高级部长拉兹先在20204月宣布,取消当年的小六评估考试(UPSR/初中评估考试(PT3);次年4月底,拉兹再次宣布,从2021年开始废除实行

多年的UPSR;对于学生学习程度的评定,改以校本评估(PBS)取代,从此UPSR正式走入历史。

环顾全球,马新两地大概是最喜欢以“正规考试”来评量“小六学生”学习成绩的国家之二。在中国,小学升初中,除了民办初中和部分公办重点初中需要考试外,都是免试而在住家附近就近入学。比较奇葩的是新加坡,小学升初中要进行全国统考,亦即名为PLSE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小学毕业离校考试,又称“小六会考”,只考4科(英、数、科学及第二外语),不同的成绩,决定上不同的中学,然后不同的中学又“对应”将来可能升读的大学。

12岁就“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升学体制,新加坡人很习惯,无从置喙。但对2021年教育部永久性取消UPSR考试,我们反倒额首称庆;因为受城乡差距及贫富家庭影响而面对不公平受教权的孩子,不必那么早就去比较没太大意义的“几AB”,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取消UPSR考试是“德政”,但高度关心子女教育的父母,却来个“穷则变,变则通”的另辟蹊径,为就读小五的孩子找到新的升学出路,乾脆小五念完就转学国际学校,当然这种现象多数出现在城市及经济条件相对优渥的家庭。

本报日前曾抽样调查访问雪隆、梹、柔的华小董事及家协代表,确实存在有些家长在孩子就读五年级的中途让小孩参加入学试,然后转学至国际学校的七年级或中一(Year 711岁),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省下在小六的一年时间”。

根据本报调查,雪隆区的黎明华小,2022年在全校963名学生中转走128名,比重13.3%;培才华小20218名学生转校,去年增至48名。

但这只是其中两所小学的数据,占全国1302所华小,近50万华小生的比重又有多少?所以样本数不具代表性。但我们又不容易进行全面调查,所以相信“转读”现象即使存在,也只在某些特定地区及特定群体间形成。

我们认为小五后直升国际学校的趋势与UPSR废考,两者之间没有一定的“完全相关”,华小未毕业就转读国际学校,将来也不会成为常态,因为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能力就读国际学校,就读国际学校也不一定会改变人生。

不过间中衍生的一些问题倒值得探讨。

其一,课程或程度接续没问题:小五生少念一年小学,升上国际学校后课程学习是否跟得上?既然有入学考,且有能力就读国际学校的家庭,相对会为孩子的教育做出更大的投资,多方准备与补习,课程接续不会有太大问题。

其二,不影响独中的招生:目前华小毕业生的升学之路,早期是国中与独中,近些年多了国际学校的选择,而且新设学校如雨后春笋;2012年全国有70间国际学校,去年增加至209间,但独中招生人数并没有多大变化;独中面对的招生威胁是少子化,而不是国际学校。董总主席陈大锦先生就表示,2003年独中初一生1万零90人,去年增至14568人,增幅44.38%。还真是,办学犹如“有麝自然香,不必当风飏”!

其三,国际学校的素质:我们不方便评论国际学校的素质,但现在的国际学校与早年设在吉隆坡为数不多的国际学校,在本质上是有所不同的。之前的国际学校的主要学生来源,是供跨国专业人士的子女就读,以便家长跨国调职时,孩子转校后的课程能够接续。今天新增的209所国际学校的素质,是否存在良莠不齐,实际情况最好由家长亲自暸解。

其四,学生出路:独中、国中或国际学校都有办得很好的。没有所谓多读几节英文就与国际接轨、多读几年中文就懂得“礼义廉耻”。如今国际间的大学多如牛毛,只要中学基础紥实,没必要担心高中毕业后进不了知名大学升学的问题。

人的一辈子很长,“知识半衰期”变得很短,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唯有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知识方能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知识洪流淘汰。如果为了省一年的时间而改变孩子正常求学过程,还真没必要!

 

华教从“荆棘载途”到“举步艰辛”

2023/04/25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骆志辉

我国华文教育的“抗争史”,可追溯到204年前,1819年第一所华文学院(五福书院)成立于槟城,1958年接受改制为政府半津贴“国民型(华文)小学”,并改名为“商务国民型(华文)小学”,延用至今。

上世纪30年代,我国的华文学校一度成为海外抗日文学的重要基地,直至日治时代,华校被迫全面关闭。日本投降,二战结束,马来亚华校恢复往日繁荣景象,华校、学生与教师剧增。

英殖民遗毒:巴恩报告书

英国重返马来亚,适逢由前苏联主导的“共产国际”风起云涌,它要在全世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资本主义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

当时中国内战,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国民党节节败退,英国殖民政府担心马来亚被“赤化”,于是就认定华人必定支持共产党。

1951年,殖民地政府制定“马来亚联合邦”新宪法,拟定“巴恩报告书”,确定马来人全面优先的特殊地位,并且在文化教育方面颁布一系列“马来化教育”的法令与政策,试图把马来亚华人与中国的脐带关系切断。

报告书更强调马来亚政府可用国民学校取代华文学校,用英文或马来文教育来消灭华文及淡米尔文教育。

华教先锋斗争不屈不挠

为保持民族教育及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1954年,华文教育工作者联合成立“董教总”,配合其他华人社团和乡团向殖民政府及后来的马来西亚政府表达诉求。

1961年,被尊称为我国华族“族魂”的林连玉领导董教总强烈反对1960年“达立报告书”(强迫华校改制并赋予教育部长巨大权力可单方面决定为任何学校改制),同时也反对“1961年教育法令”,因为它删除了1957年教育法令里“维护及扶持我国其他族群语文和文化的发展”的字眼。

马来西亚唯一代表华人的政党马华拒绝召开三大机构(马华、教育部与董教总)协调会议。李三春、李孝友及时任教育部长拉曼达立等人还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华文中学改制的好处。

1961年,在董教总坚持母语教学的理念,在没有任何政府的津贴补助下,60所华文独立中学应运而生。

19641116日,林连玉被褫夺了公民权及吊销了他的教师注册证。

1987年,教育部指派不具华文资格(有者甚至不谙华语)的教师出任华小行政高职,引起强烈抗议,沈慕羽号召华教人士在吉隆坡天后宫举行大会,要求政府马上调走不合适人员。

此举马上引起巫统不满。同年,政府展开“茅草行动”,扣留了沈慕羽长达8个月。

2012年,董教总公开文件指马华在1995年基于团结原则与国阵达成协议,决定“维持现状,不承认统考”。

我们要永远铭记,林连玉、沈慕羽等人捍卫华教的贡献。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承认“统考”文凭、制度化拨款华文独中似乎已成为政客们拿来消费华裔选民的话题。

420日,终于迎来不在财政预算案里的拨款:1575万令吉,每所独中平均分到25万令吉。不过,盖一所学校,宣传MADANI口号都不只花费1500万令吉,何况是63所为国家作育英才的独中,有目共睹无数独中毕业生扬名海内外,成就非凡,为国争光。

华社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不容置疑,华社无不期望国家所给予的回馈是相符的。

为什么华社要保存“微型华小”,因为关一所就少一所。就算在华人人口密集的地区,不是微型华小也会面对逼迁问题,例如“白沙罗华小”事件,历经长达8年的争取才得以保存原校,并改名为“白沙罗中华小学”。

教育部通令全国华小不能把应届毕业生名单外泄,华中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终年累月无法解决,同样不在“大马教育政策”底下的“国际学校”,却到处林立并大量招收本地学生。这种种行为,叫华文教育情何以堪?

政治人物声称:“国家经济不好,这次拨款是政府最大的诚意了,待经济好转,政府甚至会考虑制度化拨款给独中。”

这不好说,只能拭目以待了。

 

退休校长的自恋时刻

2023-04-25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小黑

最近跟老二鱼简的一位好朋友S一起吃饭。

S说,有一次他和鱼简一起去云顶的OUTLET购物,突然走来一位女士问我家老二:“你是小黑校长的女儿吗?”很巧,还有一次,他们又一起到某小贩中心喝茶,走来一位帅哥问老二:“请问你是小黑校长的女儿吗,他最近好吗?”原来他们都是我在南华国中服务时的学生,我并没有真正在班上教过他们,但我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校长。

桃李满天下

我听了沾沾自喜,只是还没来得及反应,老二又加油加醋说,有一次她在脸书看到有人在卖住家自製芋泥瑞士蛋糕卷,看起来很好吃,就下订单。她用自己的原名下的单,去领取芋泥卷的时候,卖家问她:“你是小黑校长的女儿对吗?”老二说对呀,卖家说:“我是他的学生,很久没见到校长了”;然后卖家拿出一个大蛋糕,至少1-2公斤重,跟我老二说:“这个蛋糕给校长吃的,你带回去。”原来也是南华国中的学生。

S颇有感触地跟我说,他来自马来国民学校,当年的校长,他已经叫不出名字了,更别说在路上走着,还会认得“校长的女儿”。S说:“这些故事,证明你是一位深得人心的校长呀。”这一句话,我可不敢接口,只是我觉得,从事教育40馀年,我尽量做一个不卑不亢,爱校爱学生的老师/校长而已。

华校生饮水思源

S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投资家,他却羡慕我,说虽然当校长的工资不高,但却可以教书育人,而且给学生留下良好的文化传承。他觉得华校的风气,传承得真好,学生们在毕业几十年之后,都还会刀念着以前的老校长。

说到这一点,我倒是想起,我在南华国中的时候,一位同事欧副校长。他几年前也退休了,疫情前那一年,带着老婆到苏格兰自驾,走到一个山沟沟的小村,饥肠辘辘,看到一个中餐自助打包店,推门走进去,一对年龄约30几岁的年轻夫妇在柜檯忙着,看到他们两人走进店裡,脱口就问:“你是……来自南华的欧副校长吗?”原来,学生在苏格兰小村裡创业呢,当晚他们欢聚一堂,还给老欧打包了一大堆中餐路上吃。英校毕业的欧太太感慨地说,还是华校生懂得什麽叫做饮水思源。

 

独中虽缺钱,不能缺运动赛

2023/04/26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詹雪梅

诗巫公教中学自上周六开始,沸腾,喧闹至本周二。来自全砂14所独中的六百多位运动员、教练和校长汇集在这所全国唯一的天主教华文独立中学,要在为期4天的第六届全砂独中球类赛中,争取今年8月份在古晋举办的第十届全国独中球类锦标赛出战权。这是砂独中在疫情后的第一次大相会,所有独中都到齐了,一所都不缺。

公教中学校长郑文牍修士说,自全砂球类赛主办以来,这是第一次14所独中都报名参赛,运动员人数之多超越先前,作为东道主,他自然无比兴奋。兴奋激昂的校长不只他一位,古晋中华第三中学校长李志鹏领着大批学生,和古晋第一中学和第四中学的校长、师生队伍,共约两百人,乘坐4辆巴士,长途跋涉约6小时浩浩荡荡赴赛。他说,以往砂独中球员一生之中总有机会参加一或两次全砂球类赛,但疫情一来,许多学生一辈子失去了这机会,所以这次,一定要把所有球员都带到赛场。显然,他把这比赛视为一件大事。

独中从来不忽略体育运动,尽管欠缺培育体育运动员的条件,比如校内没有理想、标准的运动设施和场地,缺乏专业指导教练,因实施全日制而导至训练时间不足等等,但是热血的老师和运动员永不从缺。

没了体育运动灌注活力和朝气,校园即刻失去生命力,这景况我们在疫情期间已有所体验。对热爱运动的学生而言,不能和队友、同学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喊,生命是苍白无色的。

然而若要体育运动不仅是停留在出出汗、动一动而已,须投入时间、

人力,更需要投入金钱。除了日常训练,还要提供切磋较量的良性竞争机会,透过比赛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高技术含量和团队合作精神。可是比赛能不能办,最终是钱说了算,没有经费,一切免谈。

即将在3个月后进行的第十届全国华文独中球类锦标赛,预计就得耗资60万令吉。此前,虽董总与砂华文独中董联会已同意各资助5万令吉,14所砂拉越华文独中董事会同意各赞助1万令吉,却远不及所需。若主办方向政府申请的拨款亦不足,筹办有多吃力可想而知。

为什么办学经费不足的独中还要自寻麻烦搞体育运动赛会?西方精英大学向来在招收学生时,会以是否有运动员背景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之一。太多实例证明,运动员往往更有团队合作的能力,也更有耐力和竞争力,一旦具备了专业学识,他们将更有条件成为出色领袖。体育运动绝对是不可忽略的教育内容之一,独中再缺经费,也必须争取为学生创造参与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机会,尤其也许一生仅有一次的比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