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504

华小开学前班莫空谈

2024/01/21  中国报/中言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日前指出,教育部鼓励所有学校,都能够进行学前教育扩展的运动,以保障学校的学生来源。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拿督王鸿财认为,教育部必须培训足够的学前教育师资予华小,华小才能开办学前教育班。

他说,其实目前有非常多华小愿意开办学前教育班,甚至许多学校已经申请多年,但是教育部无法为相关学校提供学前教育师资,造成申请一直没有被批准。

减家长负担

工欲善期事必先利其器,否则只是空谈,如果要让各学校开办学前教育班,那么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师资。为此,教育部必须要有一个完整和长期的计划,来培训相关的师资,确保能够应付国内教育的需求,包括学前教育师资。

若是教育部能在华小开办学前教育,那当然是众望所归,相信必定受到欢迎,而且收费也必定比私人教育中心来得便宜。如果华小开办学前教育班,教育部也应该必须提供津贴,以作用辅助,减轻家长的负担,尤其是B40群体。

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学前教育发展,所以学前教育的需求很高,一些私立学前教育中心收费昂贵,不是人人都能够负担。华小董事部在这方面提供一切所能提供最低收费,而不是把学前教育当成“赚钱”的生意。

更具竞争力

另外,华小开设学前教育班,也可以鼓励更多家长延续教育,把孩子送到华小就读,让整个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都有连续性,更有利小孩的学习。

我们相信,只有教育培训足够的师资,让华小的学前教育班能够顺利开设,相信华小的学前教育班一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日后也会有利于华教的长远发展。

 

2027课纲:理念与亮点

2024/01/17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林国安博士:

我国教育部准备于2027年开始在中小学实施新课程,目前正研拟2027课程纲要。日前,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披露2027课纲的研拟背景与缘起、教育理念与目标、课程形态与结构框架、学段划分与课程要素等基本情况。

教育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基本上能着眼时代演进、社会变迁、教育发展大趋势,面向全球性发展态势,如数字化、知识经济、人工智能应用、气候变异、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培养面向未来世界的学生及其必备能力素养。

不过,也要“向内看”,正视国家教育系统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诸如统合国民教育政策与多元语文教育体系的矛盾、非主流语言文化歧视、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合格师资短缺、城乡教育成就差距等,公平对待、平等扶持各民族语文教育发展,让教育改革利惠全民,以符应2027课纲的关键词:“我们的课程(kurikulum kita)”的内涵。

2027课纲研拟,除了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国家儿童政策、国家团结政策、大马数字经济行动框架、数字教育政策、2013-2025大马教育发展蓝图六项愿景、当代教育与学生发展理论,还将注入“昌明大马”概念的内涵。

这些依据,深刻体现2027课纲的国家意志、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时代性。

值得关注和期待的是,“昌明大马”的核心价值:“永续、繁荣、创新、尊重、信心、善行”会否从政府治理层面融汇于上述既定国家政策内核,改变一元化教育思维,为实施跨文化教育、促进国民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成就国家社会人民福祉创造条件。

2教学新形态

2027课纲倡议两项课程与教学新形态:

一是“基于标准”的课程与教学。这是依据课程纲要标准,寻求“教—学—评”的标准化与一致性,包括厘清课程实施、教学活动、考试评价之间的相互关系,拟制“课程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在知识、技能、价值观方面的学习内容与表现水平。

这有利于取消小学六年级检定考试(UPSR)和中三评估考试(PT3 教育考试之后、推进课堂学业评估,提供质量指标依据。

二是“核心素养”(也称“关键能力”)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适应学生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

3面向7项目

2027课纲主框架勾勒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三大面向:“知识、技能、文明”,七个项目:“自我发展、沟通交流、担当负责、数字技能、多元读写、思维技能、终身学习”,系统地描述了中小学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指向培养和谐发展的全人(Insan  Sejahtera)。

2027课纲的核心素养框架和内涵,与当前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地区倡导的核心素养理念,是基本一致的。

核心素养理念落脚于课程与教学,有助于实现课纲的总目标:在所有生活领域践行平衡的理念;造就终身学习文化;珍惜团结与和谐及尊重多元性;培养文明与担当负责的公民及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竞争力。

3课程实施方案

2027课纲为此规划了三项课程实施新方案,各有侧重点:

其一,从小一至中五全学段强调品格教育,聚焦社会情绪学习,彰显课程教学塑造理想人格的“育人”价值功能。

其二,在早期学段即扎实读写算(3M)能力培养,为学生有效学习学科课程奠定基础;对于读写算能力不达标的学生,给予更早的干预与支援。

其三,从小学开始,课程结构引入跨学科综合课程,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学校课程与真实世界的关联,启迪学生以综合视角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上述课程实施新方案,牵涉课程教学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教学干预与补救教育、课程结构调整、综合学科设置与课程设计等重要变革,应该是2027课纲的亮点,值得期待。

 

为独中教师争取合理待遇

2024/01/21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黄燕娣博士

每逢迎来新学年之际,各独中纷纷在各报章或社交平台发布招聘广告,寻找各科教师,然而一些学校却在学年开始后仍未填补空缺。

与此同时,社会上却传闻许多大学毕业生失业的消息。这引发人们对于为何大学生更倾向于待业,而不愿意成为独中教师的疑问。可能是因为薪水低、缺乏挑战性,或者缺乏兴趣等原因。

曾有一位同事在教育领域工作了一年后选择离职。在他离职之前,学生们好奇地问及他为何离开教育界,他坦言找到一份工作,薪水是教师的两倍,而且福利也更为优厚。他还以幽默的口吻开玩笑说,每个月可以回来请学生吃炸鸡。

另一位同事则半途离职,放弃了在教育领域的工作,原因是他愿意为了高达五倍薪水的机会离开故乡,到国外从事教育工作。

薪水福利为考量

无疑,薪水和福利待遇是大学生选择职业的重要考虑之一,而独中教师的薪资水平显然没有能够吸引他们。这一社会现象提示我们,各独中董事部需要审视并调整相关因素,以吸引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投身独中教育事业。

我们都知道医生、律师、工程师、总经理等这类职业或职位之所以令人羡慕,不仅社会地位高,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可观,因此成了社会上的热门职业。

高中生毕业后选读科系时,很多时候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而是这门科系出来后的经济地位。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的需求是驱动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激励不能满足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就难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对事业的投入。

须满足物质需求

因此,要激励教师愿意奉献,并在工作中不感到后顾之忧,必须在满足教师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要关注满足其物质需求。使其在奉献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应有的物质回报,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独中教育的发展。

可是社会上存在一种观念,认为教师应该是无私奉献的,不应该追求任何回报,将其视为一种神圣的职业。这忽略了教师本身也是普通人,同样需要生活,并面临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和子女昂贵的教育费用。

教师为无数家庭的小孩,培育了当医生、律师、工程师等高职务的专业人士,却因经济条件,无法把自己小孩送往西方国家接受更先进的教育,或念学费昂贵的专业科系,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讽刺,也是极不公平的待遇。

在百物皆涨的今天,要想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显然只靠“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是园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等这些美丽堂皇的字眼是不够的,对教师的精神激励仍然需要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只有这样,教师这个职业才能成为备受羡慕、受尊重且备受追捧的热门选择。相应地,教师的素质将得到提升,学生的素质也会随之提高。

没有父母没有我们,没有教师,也许我们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因此为教师争取合理待遇是必要的。

 

因何偏要大马华教太沉重

2024/01/17   光华日报/ 言论

~文:书灵

20231123日是马来西亚华小深具意义的日子,法庭裁定华小拥有联邦宪法赋予合法性。与此同时,政府也会通过总检察署在法庭内,坚决捍卫华小的地位,不会让任何极端团体动摇华小在联邦宪法所承认的合法性地位。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从1819年在槟城建立第一间私塾–五福书院算起,已有204年历史。但还有许多年轻华人对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走过的心酸路,认识不深,导致缺乏危机意识。有些甚至认为华文教育可有可无,没有必要过于维护和坚持。身为华人必须去了解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由来,并珍惜前人种下的根,让我们有文化自信,才能有信心地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

马来西亚今天保存1283间华小,确实不容易。经历了204年漫长岁月的风雨波折,与反华文教育者展开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付出了无数先烈们的性命、自由、血汗和奉献之后所取得的成果。

1911年,英殖民政府推行“英文至上”的政策,对华文教育则漠不关心,让其自生自灭。1920年英殖民政府强行实施学校注册法令,其主要矛头指向华校,规定凡满10名学生的华校必须注册,而且课程、行政与卫生等方面必须符合英殖民政府要求。注册法令实施后,在1925年至1928年之间,至少有325间华校被取消注册,当时的华教领导人也被驱逐出境,遣回中国。

1941年日军占领马来亚期间,许多反日的华校师生惨遭杀害或被迫逃逃亡,绝大多数华校被迫停课。许多华校校舍被破坏,这是马来亚华文教育最黑暗的时期。同一期间,华文教育发展面对空前高涨的反殖民斗争。英殖民政府对具有反殖民传统的华文教育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企图伺机一举加以消灭。

1948年,英殖民政府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许多华校师生被拘禁及遭遣送出境,一些华校因此被迫关闭。1949年英殖民政府提出以英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来塑造“共同国民意识”及提倡”统一教育制度“。1951年初,英殖民政府公布《巴恩教育报告书》,建议以英文及马来文为媒介的国民学校取代华校。《1954年教育白皮书》建议在华校开设英文班,企图逐渐以英文班取代华文班,最终达到变质与消灭华校的目的。

1955年,马来亚联合邦举行首次大选,选举结果联盟取得压倒性胜利。不过,成功执政后的联盟政府,却没有兑现在竟选宣言中对华文教育所许下的承诺,即“让使用母语的学校自由发展,鼓励而不会摧残任何一族的学校、语言和文化”,反而处心积虑阻挠华文教育发展;第一份教育报告书即《1956年拉萨报告书》就是提出“一种语文、一种教育制度”的单元教育理念,也就是备受往后教育争论埋下伏线的《1956年拉萨报告书》第二章第12条阐明:本国教育政策之最终目标,必须为集中各族儿童于一种全国性的教育制度,在此教育制度下,马来语乃主要的教学媒介,同时维护和扶持非马来语及文化发展。但遗憾的是,这份体现多元精神的教育法令却在短短几年内被单元化教育政策的教育法令所取代,使华文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空前严峻的考验。

教育部试图于1982年推行“3M制”;1983年又用“综合学校计划”,1984年则用“华小集会用语事件”规定华小集会必须使用马来语,以及1987年“华小高职事件”,派不谙华语华文者出任华小行政高职等课题来消灭华小。

马哈迪在1981年至2002年任相时,推出“宏愿学校”概念,就是“不分种族和学校的学生在同一屋檐下或地方一起上课”,目标就是“逐步实现以马来语作为各源流学校的统一教学媒介语”。这其实就是为了落实《拉萨报告书》中的最终目标,将所有非马来文学校变质改为马来文小学。马哈迪认为,单一源流学校制度才是最好的,国人应该以单一语言交流和生活,马来文才是我国的语言,人人在家都讲马来文。经历二度任相,马哈迪仍不改其志,欲借“宏愿学校”来实现单一源流学校的最终目标,一再暴露他否定多源流的存在价值,罔顾多元社会现实。马哈迪这种强调单元思维,企图边缘化华文母语教育的狭隘思想,才是罪魁祸首。

马来西亚华社始终坚持华小“母语教学,承传民族文化”的本质,乐观地相信终会有一天,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将获得真正的平等地位,其生存不再受到任何威胁,而且得以自由发展,为马来西亚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