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南洋商报/文教
李鹏(左起)、陈友良、曾敏凯和马汉顺主持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学校揭牌仪式。
(吉隆坡23日讯)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部长郑立慷说,吉隆坡中国学校的设立,将成为马中两国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未来培养更多既懂马来西亚国情与历史,也熟悉中华文化的年轻一代。
他说,中国即将成为第13个在马来西亚设立外交学校的国家。这也是马中建交51年以来,两国在经济、文化上始终保持紧密合作,如今更在教育领域,迈入了重要一步。
他说,吉隆坡中国学校的设立,无疑为两国的深入交流,开启了一扇新的友谊之门。
郑立慷今日下午出席吉隆坡中国学校揭牌仪式及致词。他预祝吉隆坡中国学校 在马来西亚顺利发展,未来成为马中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典范。
出席者包括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友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鹏、首相政治秘书曾敏凯、马来西亚教育交流协会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拉曼大学校长拿督尤芳达、马中商务理事会主席丹斯里卢成全、思特雅大学校长拿督茜蒂哈米莎等。
李鹏在仪式上介绍山东与马来西亚有关教育合作重大项目后,由陈友良、曾敏凯、马汉顺和李鹏主持吉隆坡中国学校揭牌仪式。
仪式上也进行数个签约仪式,包括青岛大学与思特雅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及德州学院和拉曼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郑立慷说,目前,有许多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设立工厂、办事处,并参与重大基础工程建设,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马来西亚安居乐业。
“吉隆坡中国学校的设立,让中国企业员工的子女,能够在这里继续接受系统化的教育,这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来马投资的信心。
“我深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人才的培育。”
培育国际视野多元文化人才
郑立慷说,根据外交学校的政策,中国学校的孩子们将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马来文与马来西亚历史。这不仅有助于扩展马来文在国际上的使用,也能让他们回到中国后,继续促进马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与学术交流。
他说,设立吉隆坡中国学校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育本身,更是培育具备国际视野、多元文化底蕴人才的重要起点。
”在全球化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鼓励教育坚持开放与包容的理念,既重视科学与创新的能力,也注重人文价值与道德素养的培养,才能让年轻一代顺应瞬息万变的世界。“
李鹏说,中国山东省设立的吉隆坡中国学校,为在马的中国公民子女就读,让中国公民可以安心地就业及创业,更好地服务大马。
她说,该校课程涵盖小学至高中,配备来自中马两国的优秀师资,采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并会融合本地化教育课程。
她说,山东省17所高校也来马访问,与大马的多家大学签署11项合作协议,更加深入合作。
(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