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406

承认统考需择机行事

2023/01/01  星洲日报/大霹雳

~作者:马钦中

大选后,以希盟和国阵议员为主的两个阵营组成团结政府,承认统考文凭的课题不知会否比一里路更近一些了吗?

在安华宣誓成为首相以及内阁成员随后都宣誓就职后,马上又有人出来争著为独中生“出头”,第一次国会还未召开就迫不及待的要政府,尤其是希盟里的华裔部长马上争取承认统考文凭。

选民都明白的是,安华的团结政府其实是在不看好的情况下产生。本届大选,土著团结党和伊斯兰党的国盟成功掀起绿色海啸,扫走了原本属于国阵的许多议席,但却未能一举赢下过半议席,使组政出现了悬峙情况,安华是在很惊险的情况成为首相。

从国盟的来势汹汹看来,可以发现到种族和宗教关系出现两极化已越加被激活,再加上经济非常低迷的状况,因此大家都知道目前是新届政府必须致力提振经济,让人民感觉新政府的能力,以及如何消弭种族宗教政治极化的时候。

承认统考课题一直来都受到许多偏激政治人物和学者的抗拒,在团结政府刚成立的初始就立刻要提出探讨及承认,势必遭到非常巨大的反对声浪,因此当政者,尤其华裔政治人物和华教人士必须择机行事,在恰当的时间再提出这个课题。

操之过急或许反而让承认统考问题更加难处理,只是偏偏却有许多失意的政客,在这个不恰当的节骨眼不断提出承认统考课题,表面看来他们是急著要政府承认统考,但是人们都知道他们骨子里只是在为难政敌,以让这些政敌难以向华社作出交待。

这些政客在这时候发表的言论,虽说确让政敌有些难以应对,但实际上他们的动机却是似乎对承认统考文凭课题上作出靠害的行为,这就是为何一些政客不适时机的不自知言论,会使到他们本身和所属政党被人唾弃。

 

请善待华文教育

2023/01/01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杨善

自我国独立以来,华校就为国家栽培了无数的人才,让他们在各领域里大放异彩,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毋庸置疑。

可是,这一甲子里,政府却没有公平对待华文教育,让华裔既无奈又感到忿忿不平。

因为政府没有善待华教,导致它不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奇难杂症。例如华小就经常面对师资不足的窘境。根据数据显示,直到今天,全国华小仍然缺乏超过600位教师。

过去的六十年,华小几乎每一年都缺乏师资,而有关当局并没有因此而制定有效的政策加以解决问题,而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为校方聘请了临时教师,暂时为该校填补师资。

有些时候,因为教育部的经费不足,有师资短缺学校的家教协或董事会必须自掏腰包聘请临教,真是情何以堪!

所以,我希望新政府能够制度化训练华小师资,使到短缺的问题能够减到最低。

另一方面,如果华小被关闭了一所,就意味国内将减少一所华小,即使未来在某个地方需要一所华小也不可以兴建。也因为有这个条例,华社根本就不敢关闭缺乏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

国内有95%华裔家长把孩子送到华小,而在华小就读的友族也有20%,华小可以算是全民的选择,所以华小面对的问题,政府就应该竭尽所能加以解决,不应该敷衍塞责,让问题衍生下去。

请教育部善待华文教育,因为有95%的华裔在第15届大选投票支持这个新政府!

 

教师专业化需具教育研究的意识

2023/01/0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燕娣

在古代教师这个职业为何受人尊重,并在漫长的教育活动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因为古时候教育活动不普及,受教育的人不多,知识对平民来说是高深且具有“神秘感”,而教师是他们生活上的活字典,所以得到众人的爱戴。

从前的教育基本上是经验性教育,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变化都比较慢。20 世纪后 , 随著社会变化的加剧,教育革新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没有教育研究,就没有教育改革的理论,也就没有教育家。

随著科技进步,互联网普及,人手一机,移动网络通讯到处可得。因此,知识已不是“贵族人”才享有,只要你有一张高中文凭,就可能有大学可读。现在社会发展迅速,教育差异性更明显,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深刻,教育研究的迫切性也就更强烈。因此,身为教师必须跟上脚步,要有学习的动力,革新不是教师这职业才独有,在其他不同类型的职业中也必须面对的改革。况且教师是培育各类职业初苗的引导者,更需走在各行业之前。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可是认同这种说法的程度不高,人们会有一种看法认为“学者即良师”,只要有知识和学问就可以当老师,没有意识到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对教育和孩童成长规律有深刻认识,需不断思考及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从客观上人们不会对医生、律师、会计、科学家的专业性发生任何怀疑,也不会有一位从未学过医生、律师、会计专业的人去直接谋求这些职业。但老师的角色好像人人都可胜任。

其实,教育工作者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 ; 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教育工作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丰富性,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一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都是有条件的,都是根据特定的对象、要求、内容和自身条件创造出来。

在我国,独中与政府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与标准不同,教师这职业在独中,只要能达到各独中的基本教学要求,不需具有教育专业背景也会被录用。但随著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独中相关单位必然要求独中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以提升独中在我国的竞争力,这不能说是对教师的道德绑架。

因此,教师就必须做个学习型及研究型的教师,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教师这职业要成为“专业”,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教师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

 

中小学会考不是人生终点

2023/01/02 新加坡《联合早报》交流站

~ :杨永强

每年中小学会考成绩放榜后,一些家长会为孩子成绩不理想而质疑教育部的评分标准,不是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学习怎么面对现实。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可能一帆风顺,能在失落后,勇敢面对挫折,学习重新站起来,才是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的方向。

考试成绩不是人生的终点,李白的诗《将进酒》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思是上天生下我这样的人才,必定有他的作用;千金散尽以后,仍然可以再赚回来。这是一句深刻体会人生道理的话,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有用的,只需要时间去自我实现,年轻就是最好的本钱,只要能用心发现和发挥所长,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现今社会,大家都在追求理工或大学文凭,能考到一纸文凭当然是好事,不能考上理工学院或大学也不要气馁,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有运动、歌唱、音乐、艺术等天赋,可以往这些方面发展,现今的创新科技,让我们有更多管道发挥所长,如YouTubeTikTokInstagram等都是能发挥天赋的平台。上天很公平,每个人都有所不同,都有所擅长的领域,这样社会才能多姿多彩和继续发展,不要因为考不到文凭而气馁,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天赋。

我有三个孩子,老大大学毕业,老二不喜欢读书,工教院毕业,老三理工学院毕业后服兵役,再选择上大学。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完成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和期望,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不用靠父母,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要埋怨社会的不公,学习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勇敢地向前走下去。

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最先发现孩子潜能的是父母。不过,大多数父母都受社会的影响,希望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有聆听孩子要什么,最后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白白浪费了美好的时光,只为生活而工作,忘记自己的梦想。

父母是孩子终身的导师,多观察、聆听和沟通,只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其他则要孩子自己去承担和争取,才能真正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