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1418

勿让统考成为独中发展包袱(上)

2023/02/1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前几年官方因为疫情及行动管制令的长时间停课,修正了我国中小学的学年开始与结束日期,自2022年起,新学年的开始从原本的1月份延后到3月份开始,而学年结束也从11月下旬改到隔年的2月,除了学年日期的调整,教育部同时也延后了大马教育文凭(SPM)等公共考试的考试时间,从过去的1112月展延到隔年的23月份进行。

然而董总所主办的独中统考却一直都维持原状,除了2020年和2021年因为疫情和行管令的关系,高初中统考延后到12月份之外,2022年高初中统考提前至11月中下旬举行,今年更安排在10月份举行,这使得国内的独中面对被官方行事历与董总统考日期夹杀的困境。

华文独中作为国家体制外的学校系统,是否要跟随官方的调整成为各校最烦恼的课题,新生入学被官方学年制影响,必须要配合小学2月份毕业的时间,3月份才能够让新生入学,董总所主办的高初中独中统考的举行时间又没有因为教育部调整学年时间而相对应的展延统考时间,又导致各独中因为高三和初三学生在完成统考,结束所有高初中课程后的上课活动安排而伤透脑筋。

首先我们来看看初中统考,本年度的独中统考落在10月份举行,而教育部设定的学期末假期要到1215日才开始,各校要如何兼顾教育部的时间表和统考时间表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初三的学生在完成统考后,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必须要回到学校上课,但事实上所有的初中课程已经完成,加上高中文商和理科分流,难以直接安排高一课程,这使得学校陷入一个既无法直接上高中的课程,又不能让学生提早放假的尴尬情况,这对学校而言是极度棘手的问题。

这背后的根本问题在于初中统考的改革,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初中统考就一定要跟高中统考一起举行?这个如今只是学生学习程度评量,以及董总掌握各校学习状况的考试完全可以延迟举行,如果说12月份有水灾问题,那有多少的学校过去曾经因为水灾而影响学校运作?

前年的统考也在12月份举行,董总当时也有完整的应对方案不是吗?如果12月实在不行,那安排在隔年1月或是2月举行又有何不可?这一来就可以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准备考试,同时也解决初三学生学期末无课可上,甚至是第三学期问题。

多元化评鉴

当然,回归问题的源头就是必须要思考初中统考是否还有举行的必要。这几年来这个课题都有不少人在关心,支持继续办初中统考的人觉得完成三年初中课程后的统考可以让学生、家长、老师知道学校的学习状况,也可以让制定独中课程的董总当局掌握学生的程度,并对未来的课程规划做准备和调整。

然而这种考量确实合理,但要达到上述的目的就只有全国独中统一考试这个方法吗?这几年来董总推动独中教改中的多元评量、校本课程与校本评估,希望各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鉴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只要董总专业的执行多元评量,并且与学校高度配合,那初中统考完全可以被校本多元评量取代不是吗?

只是很无奈的董总内部步伐并不一致,一边在呼吁多元评量的同时,另一边又抓著初中统考不放,这让人有一种精神分裂的感觉。

在教改的大趋势下,国内外的公、私立教育机构都尽可能以多元评量取代一个考试定生死的模式,推动独中教改的董总必然是明白其中的道理,作为一个主办统考已经近半世纪的教育单位,我相信大家都对董总考试局的专业抱有足够的信心,既然如此,董总就应该勇敢踏出改革的第一步,亲自向大家证明董总是能够带领大家进行独中教改,而不是独中教育发展的包袱。(待续)

 

勿让统考成为独中发展包袱(下)

2023/02/11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上一篇写到了初中统考对学校与初三学生的影响,这篇就来谈谈高中统考的问题。今年高中统考落在10月份也冲击各校的高中三课程,其中以双轨制独中的影响最大,这两年教育部将相关考试挪后到23月举行后,就对双轨制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带来庞大的压力。就以去年为例,学生3月份才完成SPM考试,马上就要冲刺11月的高中考统,使得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

今年董总所公告的统考日期是10月下旬,比去年11月更早几个星期举行,这就意味今年有报考SPM考试的高三统考生在3月考完SPM后,只剩下短短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备独中生最重要的高中统考,这无疑是挑战双轨制学校老师的教学功力,以及学生的极限,也造成大量的高三学生选择考完SPM后离校的情况,因此高中统考与SPM考试时间相隔太近直接冲击了学生是否完成高中课程的重要变因。

然而每次提到这个因素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反驳的说法,认为体制外的独中应该以统考为重,SPM不该是高三统考何时举行所需要考量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独中统考的时间安排不应该受到SPM的牵制。

这种说法预设了有一种正统理想的独中存在,而双轨制并不是华教发展的初衷,因此既然要采取双轨制,就必须要承受所带来的问题。但事实上今天双轨制独中就是既定存在的事实,况且国内60余所独中的发展本来就是因地制宜,根本就没有哪一种独中办学模式才是所谓正统,连最后一个获得参与统考资格的关丹中华也因为各种内在和外在条件的限制而采取双轨制。

因此,不管大家再怎么不认同,SPM对高三统考的影响确实存在,也是一个重要关键的因素,且从学生福祉与独中发展的角度来看,董总不能也不该将双轨制独中的困境排除在外,同时今天以私人名义报考SPM考试的单轨制独中生也不在少数,何不兼顾大家的需求,找出双赢的方案?

再说,太早考统考不只是对双轨制独中带来庞大的压力,不考SPM的单规制独中对于学生在10月份考完统考后,却要等到12月中旬才能毕业的安排伤脑筋,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既无课可上,却又要继续回到校学校多上一个多月的课,而为了不让这些高三学生虚度光阴以及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校方就必须为这些已经完成六年中学课程,等待毕业的高三生安排各种活动,这无疑是给独中设置问题和挑战。

减缓高三考生压力

所以高中统考的日期也可以比照前两年疫情时期展延举行,如此的安排可以减缓高三考生的压力,让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备考,以考取好成绩,同时也解决统考后到学期末假期的空转问题。

至于是否影响毕业生的升学,我相信是不会,作为两岸三地以外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获得全球各地大专院校承认的统考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引以为傲的存在,董总完全可以向全球的大专教育单位及大学提供独中课程架构与董总在统考工作、评鉴标准上堪比全球顶尖专业的各种数据和认证,让大家知道独中正朝向符合今天全球教育改革大方向的路前进,并呼吁这些教育单位以国内独中毕业生的校本评估及校内预考成绩作为报名入学的依据,待统考成绩公布后,再补上相关文凭。

如此一来,能够实践董总教改所呼吁的多元及校本评量的地位,也能够让独中毕业生摆脱一试定终身的过时模式,这种能够推动独中教育发展,让独中更贴近世界顶级教育体系的做法,我相信董总必然有所规划了。

所以董总应该将这几年所面对的问题视为统考改革的契机,初中统考部分转型为校本多元评量模式,高中则以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课程架构与多元与校本评量为主,统考成绩为辅,将困境转为机会,让我们独中毕业生可以走得更远,华教可以更蓬勃的发展。

 

苦尽甘来的育人工作

2023-02-13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王桢文

进入新学年,学校工作进入新的工作历程,尤其对于班导师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大工作板块,而班导师经营一个班级所起到成效,将影响一个学生的未来成长,因此,班级经营的重要性,在独中是被提到一个崇高的地位。

关于班导师的带班工作,各校都有不尽相同的安排方式,大体上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为三年带班制,班导师从初中一带到初中三,或从高中一带到高中三,陪伴学生走完初中或高中的学习历程。另一种则相反,年年更换班导师,学生每年都要适应新的班导师。如果问我哪一种班导师制度比较好?根据多年来的观察,认为以第一种为宜。

导师塑造理想班风

当然,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最完美的,对于班导师的班级经营,这是必须长期浸淫其中的育人工作,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去实践,并从实践中建立个人特色的带班风格。无论如何,班级经营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塑造理想的班风,在班风的熏陶之下,学生能够达至成人成才的学习目标。

这个情况就和家庭一样,不一样的家风,展现出不一样的家庭教育,所栽培出来的子弟,就反映出家庭教育的风范。因此,班导师的个人特质,加上学校强调班级经营的教育要求,每一个班级在各个班导师带领之下,就有不同的班级风貌,从而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现代管理知识作指导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班导师除了要执行教书工作之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专注在育人工作上。这也是独中教育经历了多年的锤炼,自然形成的班级管理系统。因此,在学校除了行政工作,另一个和行政工作关系密切的就是班导师的班级经营。换句话说,行政工作和班级经营是水乳交融的学校教育,两方面的教育人员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任务,且互为影响。

进一步来说,行政单位的决策,最后将通过班导师的班级经营去落实,而班导师的班级经营所产生的各种结果,将验证行政单位的决策。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班级经营是教育工作者发挥教育才华的工作阵地,除了要有现代管理知识作为指导观念,也要带着爱心去带好每个学生,才能实现崇高的育人理想。

 

教育部长应关心的事

2023/02/11  光华日报/言论

~文:陈树楷

第十五届全国大选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并没有像过去委任与教育相关者,相反的委任了教育素人法丽娜出任教育部长。

相对于委任对教育课题熟悉的人士,这次的委任也看到了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法丽娜是以战战兢兢的心去面对挑战。纵然未见提出任何过于愿景式的看法,她却很务实地探讨解决校舍残旧的问题、尽力解决师资短缺等。

回看历任教育部长,大家都会发现他们都迫不及待地立下宏愿,想留名,结果一任教育部长一个样,苦了学生和老师。针对调整上课时间的建议,法丽娜以非迫切性为由回应,值得赞赏。笔者认为,教育部的系统、会议及课程安排、新学年开学日和临教聘请制度,是教育部迫切需要解决的。

先说教育部的系统。现有的教育部系统,可用五花八门来形容。单单成绩就有4个,分别是SAPS(年终考试)、ISIS(月考和年中考)、PBD(校本评估)及idMe(最新年终考试),学生课外活动则用PAJSK。这些系统的共同点,就是伺候器都不给力,导致教师们都要挑灯夜输入成绩。因此,建议教育部统一以上系统成为一个,把伺候器弃中央化。那就是在县教育局设立个别伺候器,方便个别地区使用,并把午夜12点至凌晨时段,设置为由个别伺候器上传教育部总伺候器的时间,那么就可以避免大量涌入的总伺候器阻塞的问题。

接下来是会议及课程安排。教师出席会议及参与课程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根据现有的惯例,教师出席会议和课程,都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特别是面对师资短缺的学校,更面对无法安排教师代课的窘境。因此,教育部有必要规定所有的会议与课程,必须安排在课后或者学校假期进行。也许会有教师认为,这样的安排间接剥夺了他们的假期,不过笔者要说明,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现有通令,教师是可以在学校假期期间被召回执行任务,再加上现在教师都享有15天事假,安排在学校假期开会及参加课程,更不具争议。

再来就是新学年开学日。新冠病毒来袭,扰乱了学校的学习情况。在断断续续网课与实体课之间的交替,结果教育部决定挪后2020年的教育文凭考试。这个决定影响了接下来的学年安排。根据今年的学年日期安排,可以预见未来的两年,都需要维持在3月开课。这样的情况除了影响了小学毕业生与私立学校的交接,也影响师生的上课情绪。就如这个学年在去年12月放了4个星期的假期后,再回校上第三个学期时,基本上已没上课,只是在等待年终考试而已。两个半月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只为了方便教育文凭考试的进行。所以笔者建议教育部缩短新学年的假期,让2024新学年可以在1月开课。至于2023年的教育文凭考试,就根据学校的空间进行协调考试空间,无需再到校上课。就让它重叠一年,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课题。

最后是临教安排。我国独立65年来,不知换了多少个教育部长,师资栽培方式也一再改进。然而师资短缺十年如一日,未见解决。临教安排也未见改善,许多学校依然在缺乏师资的情况下操作。过去,教育部在缺乏师资的情况下,会用两种方式处理聘请临教(guru sandaran),临教合约都是月薪(与正职教师起薪点同)以学年计;另一种是代课老师,主要是代替生产或生病的教师,以日薪根据上课天数计。

现在的临教是通过Mystep招聘,虽然以合约及月薪计,但是薪金不再根据正职教师起薪点,而是根据最低薪金。合约不再以学年计而是以月份计,更贴切的是根据上课周计。过去,当临教有机会申请假期师训课程转正,如今的临教面对薪金少、工作机会不稳定外,更没有转正的机会。试问在师资短缺的当儿又缺临教,教学如何有效进行?

教师乃是学校之本,本固则校强。而今学校面对师资短缺,临教安排不到位。教师必须兼顾空缺的职责的同时,也要兼顾去上课程或开会的教师的节数,再加上各种不给力的系统,还有各种报告。

教育部可让原本在去年12月就能完成的年终考试拖到今年1月才进行,平白浪费了3个月。也许教育部衮衮诸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是为了让教育文凭考试顺利进行。试问为了一个年级而牺牲了其他的年级,合理吗?恳切希望教育部长法丽娜能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