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449

请以华教为重,重启协商会议

2023/06/24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李群熙

本月8日,《星洲日报》封面版头条,横跨全栏的大标题是:“华教大厦土地闹纠纷”,接着的较小标题:一边是“董教总独大,合法拥地’、如期施工”,另一边是“董教总教育中心,护新纪元、反对占地”。

触目惊心,华教再起波澜,叫人心寒。

犹记得10年前,以叶新田为首的董总当权派,与以陈大锦为首的反对派,因各种原因引发一场令人痛心疾首的“董总风波”,结果,以陈大锦等人夺得董总领导权落幕,而叶新田等则通过修改章程,获公司注册局批准,取得董教总教育中心掌控权。

此后数年,董教总独大三机构(下称三机构)与董教总教育中心(下称教育中心),基本上相安无事,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河水不犯井水。

谁知,现在又战火重燃。华教命途,何其多舛!

事件的起因,是三机构欲兴建“华教综合大厦”,这是好事,为什么又会与教育中心闹纠纷?

是冤家不聚头,原来三机构欲兴建的综合楼,偏偏部分地点落在新纪元大学学院(下称新纪元)的部分篮球场和停车场校园内,这对本来就狭窄的新纪元校园影响甚大。

逆本追源,目前准备兴建综合楼的该片79亩的土地,本来是加影热心华教人士于1909年创办华侨学校的校址,日寇入侵时,被占用为兵营,后又被英殖民统治者征用,几经波折,1978年物归原主,交由加影8大华团组成的“华侨学校产业受托会”管理。1988年,转名割让给独大,作为申办独立大学用途,但附带“此地只准作为发展民族教育用途”等6项条款。

1997年,新纪元成立,并在该片土地上开课。

去年初,教育中心和新纪元致函三机构寻求解决方案。结果,获得热列回应。双方除多次通过信件交换意见外,更有两次领导人的正式会谈。

其中一次是在去年的819日,会上,董总主席陈大锦表示,希望双方忘却过往的种种纷争,“从新出发”,共同谋求华教事业的发展。场上气氛非常友善、和气,和谐,并取得一些共识。

关于兴建综合大楼,教育中心提议合作共建大楼,各用若干层。惟三大机构担心引发管理混淆,不如分开建,即:三机构建综合大厦,教育中心建称为“Block F”的大楼(后称南大楼),各自承担费用。

事情发展至此,各方咸感满意。

但谁也没想到,风云突变。今年119日,三机构致函教育中心称必须恢复三机构在教育中心的领导权才能合作,而由教育中心建立的大楼,产业拥有者是董总。

可想而知,教育中心怎能接受被认为是居高临下的条件。关系遂急转直下,由和谐转向对立,且越演越烈。

三机构甚至指责,现有的教育中心是被骑劫的,乖离原有使命:“对华社不忠,对华教不义,对先贤不敬,对同道不仁”。

平心而论,当年产业转让独大的其中一条重要条款是“校地只准作为发展民族教育的用途”。而20多年来,新纪元在此诞生和发展,如今有3千多名学生,包括500名外籍生,可视为胎死腹中的独立大学的传承者,正符合献地者发展民族教育的初衷。因此,该地的任何发展,理应只对新纪元有利,让她更茁壮生长,而不是压缩她,伤害她。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华校再也经不起太多的内耗,当务之急,笔者谨恳请有关者,以华教为重,重启协商会议,解决问题。

 

升学展百态 脸黑的父子

2023/06/21  中国报/评论

~作者:叶添鸿

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放榜后,高教机构开始筹备教育展,乘机吸引学生加入继续深造。这是每一年的传统,也成就了一年一度争取入校名额的时候,今年我也负责在升学辅导工作上,准备面对前来咨询升学的孩子和家长们。

马来西亚还没将高等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中学毕业后依旧还是一项选择,想要升学但无法承担高教学费的孩子们,就选择修考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文凭(STPM),希望可以进入国立大学也祈求自己能够考中自己选择的科目。

相对有能力负担的或是想要透过借贷方式升学的孩子们,就会来到教育展到自己想要念的大学摊位寻求咨询,这样很好,至少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要求,有者想要避开那两年,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直接报读就好了。

有方向的孩子真好,前来咨询的时候已经做好功课,甚至要问的问题都很清晰,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我微笑回应“你都比我更加清楚了” 。还有几位我碰上的,很积极地做记录,走了很多圈,最后才决定要到哪里上学,这些孩子的独立性,我真的想要大声鼓掌。

是为你好

但我亲身遇到的好几组是我无法接受的。有一组4人,父母两孩,在咨询的时候,全都是父母在问,而两个孩子在旁边刷手机看抖音,父母问完后,和孩子说“你们又没有问题?”两孩抬头说没有,然后拍拍屁股走了──到底是父母念书,还是孩子?

另一组,妈妈带着女儿咨询,当辅导员询问时,女儿支支吾吾说不出一个字,妈妈说“我的女儿英文不好”,不谙中文的辅导员也快速回覆“喔,我们这里教学都是以英文为主,如果你不从现在开始尝试,恐怕未来念书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挑战喔!”女儿依旧支支吾吾,母亲依然解释女儿英文不好。

有位爸爸带着儿子来咨询,过程中发生了冲突。儿子想念多媒体设计,而父亲则要儿子念广播,中立不偏帮的我,两个我都分别说明了,到最后两人脸黑离开;一个父亲想要孩子成龙,孩子则想要寻求自由。

至今还是可以看到升学展的百态──“我这样做是为你好”的观念依然存在。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华教需要多一些好人

2023/06/25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安焕然教授

今年3月,资深报人林明华走了,走的太突然。其灵堂挂着“明析国是今息笔,华教耕耘少一人”。

林明华自1980年加入星洲日报,从普通记者做起,之后升任柔佛州采访主任、高级采访主任。在星洲日报服务长达36年,退休前更曾任执行编辑(言论)。

他的报馆生涯,间中经历1987年茅草行动,星洲日报被勒令停刊。

1988年星洲日报重组复刊,推行一系列的革新版面和采访报道方针,其中一项就是地方版的大改革。1989年林明华主编“大柔佛”版,内容相当多元,并且特辟多个地方版专栏,提供大篇幅版面图文并茂的特稿,一些地方性的民生和文教课题也让记者深度专题报道,不仅深入民心,甚至改变了柔佛读者的阅报习惯。自那时起,很多柔佛人阅读星洲日报,习惯上是先翻阅“大柔佛”,才阅读全国版的。

林明华也是写专栏评论的能手。他开始是“情在人间”栏目的作者之一。可能在媒体界久了,写的时事评论相当“平衡”,不太会偏向某一方,也没有太过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旗帜鲜明的立场。即使对某事物有意见,也是委婉批评,以至于他的文章读来常给人过于温和,不够过瘾的点到为止。但在华教课题上,他的言论和立场却是很有坚持和有原则的。

林明华是一个正直的人,也是一个很有同理心的前辈。他阅历深广,待人客气、随和。过去我走田野调查和做口述历史访问时,常常在新山报馆街“溜达”,很多讯息和访谈的人脉都是从他那里得来的。他很了解新山华社和媒体报界很多人的是与非,但从不主动讲人家的是非。不过,每次我无端端被人抹黑的时候,他会跟我聊,把一些“江湖是非”以及一些人的行事人格跟我讲,让我释然。

林明华是一个会,也肯帮助人,了解人,同情人,有温度的好人。更令我敬佩的是,他是英校生,却热爱华文教育,孩子都送入独中(宽柔中学)接受教育。生前也是新山泰丰华小的副董事长。晚年他在泰丰华小的校园发起了黄锺大道,每个星期有好几天都会在那小小的学校花园里除草种花,搬石锯木、植树种花,当个华校园丁。

那天去明华的灵堂吊唁,接到一本林明华生前最后主编的《光前裕后:新山客家公会九六周年特刊》,田头地尾,诗礼传家,排版设计很古朴,是仿古籍线装书而印制的,很有客家格调的一本特刊,值得收藏。当天下午,下大雨。等雨停,记者问我一些问题,我只建议记者,明华是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媒体人,也是一个正直的大好人。要写新闻就多写些正能量,报道多一些他生前如何默默帮助人,如何有心于协助推动文化的小故事吧!这个世界很需要这种正直的好人啊!

岂料三个月后,6月,无雨。心情很是复杂。又一个华教园丁莫泰熙走了。老实说,我和莫泰熙的华教观和意识形态,尤其是对语言教育这一块(包括以何种语言教学和考试,以及对马来文的学习等课题上),是有不一样的认知。在华教运动上,莫生是战斗型的斗士。对于其斗争的对象和方式,有些我也有不认同的地方。但毋庸置疑,在华教运动上,莫泰熙的思想目标明确,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而且言行一致。这是必须肯定的。

我和莫生的见面其实并不多。只是在我还在南方大学学院任职的最后那一年,武汉大学找上了我,邀我参加研讨会,还给了一张客座研究员的聘书。后来才知道,那是莫泰熙先生的推荐。很是感激。却来不及当面跟他说一声谢谢。

如今,华教园丁又走一人。剩下的,是哪些人还在那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呢?

莫泰熙留下的最后字迹:“感谢每一个好人”。抽动人心啊!是的,华教不应只是摇旗呐喊或只会内部协调,需要更多的是不忘初心,会看到“他人”的用心和志向而诚心跟人说“谢谢”的人。华教需要更多的是“好人”。

小小花园里的花,需要多一些“好人”来照顾。

当然你会问,谁才能算是“好人”呢?

 
华教的重大损失,
然后呢?

2023/06/25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黄金祥

华教园丁莫泰熙走了,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吊唁。教长法丽娜在灵堂受访时说:“莫老的离世,是华教的重大损失!”

才上个月,林连玉基金会主席吴建成逝世,许多人感叹哀悼,也说:这是华教的重大损失!

这些年来,上一代的华教斗士包括陆庭谕、刘锡通等,都陆续仙去。每一位的离世,都引来各界的一片唏嘘,大家无不慨叹:华教的重大损失!

是的,华教的重大损失……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华教的困境,依然一成不变;政府换了又换,华教却照旧举步维艰,一筹莫展——华小的搬迁或新建,仍是反反复复的难产;独中与华小的拨款,到今天还是争议不断;承认统考的议题,犹如没有结局的悬疑片……

莫泰熙灵堂被“骑劫”

莫老的灵堂上,罕见地出现了正副教长,并对莫老在教育领域的贡献表达肯定,让人产生教长支持华教的错觉。事实上,法丽娜在上任教长不久,就给华社泼了一大盆冷水:政府没计划承认统考,也无义务拨款独中!

难怪有政治嗅觉敏锐的朋友,不客气地指出:州选将至,政客们突然变得热情,莫老的灵堂不幸被他们“骑劫”了。

事实上,“骑劫”华教的又岂止是政治人物?数年前闹得满城风雨的董总纷争,好不容易平息下来,今天又来一个“华教综合大厦分歧”,大家熟悉的几位人物,眼看又要再挑起一轮风雨。

维护华教本已是吃力不讨好之事,这几年折腾下来,劣币驱逐良币;一些献身华教大半辈子的,因不愿继续卷入无谓纷争,最终翩然离场;本来有意投身华教的年轻一辈,见此情景,宁愿选择敬而远之。

华教屡遭多方攻击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一批华裔网红、律师、学者,过去吃华教奶水长大,如今也对华教诸多践踏。有的说华文教育是马来人的“恩赐”,华社须懂得感恩;有的直接表明反对承认统考或拨款独中,甚至污蔑它是国民分裂的罪魁祸首。

这边厢,董教总和新纪元内部裂痕再现;那边厢,种族与宗教主义极端分子在虎视眈眈,对华文教育的攻击,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上一群华社的不肖子孙,包括不懂感恩的公知与网红,在旁助纣为虐,华教未来的路肯定更坎坷。

俱往矣!莫老的“铮铮铁骨”与“磊磊丹心”不再,董教总过去一呼百应的崇高地位,亦遭破坏殆尽;华教大业如今青黄不接,几位老头子却仍不罢不休,继续搅弄风雨……

这,才是“华教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