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4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1580

教育是服务业吗?

2024/10/0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近年来,不时听到老师自嘲为客服人员,有时还是全天候的。上班时段得应付各式各样,跟教学有关、无关的事务,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放学后还得兼顾班级家长群组,回应各种不时之需,如“老师,明天有听写吗?”、“老师,明天需要穿体育服吗?”有时周末、假期也不得清闲。另外,只要有侵犯权益之虞,或被认为“服务不周”,也像其他服务业一样,存在随时被投诉、举报的风险。

教育是服务业吗?这是一个具争议性的问题。

前不久,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公开表明看法,声称不太喜欢在教育领域使用“服务”(Serve)这个词。他说:“学生不是顾客也不是客户,老师的职责是教育、培育学生,但不是‘服务’学生”,道出了时下许多教师的心声,也揭示了师生关系异化的问题。

根据维基百科,“服务”是指履行任务,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也称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直接参与原料采集的行业,如种植业、矿业等,第二产业则是从事原料加工的工作,如制造业、建筑业。根据这样的定义以及类别划分,肩负教书育人责任,为国家培育栋梁的教育工作属于服务性工作,也是其中一种服务业。

大家不太喜欢把教育工作与服务业相提并论,猜想是因为“服务”二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屈就、迎合,有悖师道尊严。无关贵贱尊卑,同样是服务业,教育工作与一般标榜顾客至上,强调顾客永远是对的服务业确实有所不同。虽然家长、学生都被视为被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但其意义与一般企业中的股份持有人,债权人并不一样,学生本身就是最大的利益支点。

教育是服务业,教师是为国家教育事业“服务”,老板是“国家”,是整体社会,不是个别的家长或学生。教师需要运用专业知识、教育智慧来为学生“提供服务”,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服侍”学生,越俎代庖。正如新加坡教育部长所强调的“教师有义务关怀学生,但这个义务不能让孩子失去自我成长的空间”。

现代的家庭孩子不多,家长普遍上有能力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的资源与时间,对老师的要求与期望也随之增加。以前,教师只需在学校接见家长,在上班时段处理学生问题,如今无远弗届的网络已打破了界限。班级家长群的成立,使亲师沟通变得更方便、快捷,但缺乏同理心、不知节制地使用,将让老师有沦为客服之感,造成干扰,带来压力。

为了帮助教师设立明确的界限,减少家长不适切的期望,新加坡教育部最近宣布更新学校——家庭合作伙伴指导原则,当中包括只需使用学校的电话号码或电邮与家长沟通,不必提供私人电话号码,还有只需在工作时间回复家长信息等,以便家长和教师能以更健康的方式沟通协作,为孩子创造有助于全面发展的正向环境。

综上所述,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并不是贩卖服务与购买服务的关系,不能将之视为一般服务业中的老板与顾客、雇主与员工,不能只是考量经济利益、讲究消费者权益。如果说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那教师与家长便是促使学生成长的重要合伙人,是协助孩子成长的两大双翼,需要相互尊重与信任,维持平等、稳定、持久的关系。只有两个翅膀协调发展,同频共振,才能产生最大的力量,帮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倘若有一方不协调,不论孰是孰非,不管谁赢谁输,最终亏损失利的都是孩子,不是吗?

 

教育何时才能回归教育

2024/10/01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黄敬明

为了解决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考生缺席应考的情况,教育部拟定恢复小六评估考试(UPSR )和中三评估考试(PT3)的教育政策。这不禁让人质疑,我国的教育机构,到底要到何年何月,才有真正把教育摆在最前方、把教育视为最大考量的教育政策!

当人们看到教育部又要修改教育政策,不禁摇头及感到不可思议。数十年来,教育政策是改了又改,换了又换!而且令人担扰的是,国家的教育水平,似乎并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改变而优化提升,反而有素质下降的迹象。

国家要富强,培育人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唯有教育强,国家则会强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教育政策含有其他色彩,偏离了教育本质的轨道,只会让教育离我们越来越远,哪怕有一天,你想让它走回正轨,似乎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育部是一个拟定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及教育工作为前提的教育机构,应由真正的教育事业工作者拟定完善的教育政策,才能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马留华生的优势

2024/10/02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潘政麟

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学生选择前往中国留学。

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为留华生带来了诸多优势和发展机遇。

中国教育体系的竞争激烈(人口14亿,与大马差了2个数量级),特别是在顶尖大学中,学生们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高标准的要求。这对于留华生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提供丰富学习资源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留华生不仅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还能锻炼出较强的抗压能力。

这种抗压性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为将来职业生涯中的挑战做好了准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飞速的发展。留华生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前沿的技术动态以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

这种广泛的接触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论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还是人文社科,留华生都能在中国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优质教育资源。

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留华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场景,比如智慧城市、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等。

这些经历不仅让他们站在了科技发展的前沿,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环境中学习,留华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趋势,掌握未来所需的技能。

在中国留学的过程中,留华生不仅能够学习中文,还能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这种跨文化的交流经历对于培养国际视野和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

有利发展职业生涯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留华生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不同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这对于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职业生涯非常有利。

随着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乃至全球市场的扩张,熟悉两国文化和语言的专业人才变得越来越抢手。留华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拥有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宝贵经验,这使他们在求职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无论是选择在中国还是马来西亚就业,留华生都能够凭借自己的优势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大马留华生在学业、职业发展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拥有诸多优势。他们不仅能够在中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还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开阔视野、锻炼抗压能力,并接触到最新的科技发展。

这些宝贵的经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相对有竞争力。

 

学历不再值钱?

2024/10/02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梁洁莹

即便拥有大学文凭,但却乐当送递员和邮差;每当面对别人质疑他为何要从事这份苦差时,28岁的法汉直言并不觉得丢脸。

日前媒体报道,一名在快递公司当了7年送递员的年轻男子,拥有汝莱大学的农业管理文凭。在这则新闻底下,虽有不少人赞许法汉活出了自己,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他霸占了一个学额、浪费了一个学位。

坦白说,我个人是不觉得法汉浪费了一个学位,毕竟学问和知识都是我们无法转移的资产。就算无法学以致用也好,但我始终认为,大学生涯是段很难能可贵的生活体验,也是我们开拓视野和格局的其中一个阶段。

如果认真思考,反倒可探讨学历与市场错配、学历贬值、新蓝领崛起,以及新生代蓝领化的趋势。

今年3月,国库控股研究院发布《面对挑战:马来西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图》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逾60%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起薪低于2000令吉。该机构表示,至少十年来,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几乎保持停滞状态,59.6%的应届毕业生在2021年第一份工作的收入为2000令吉或更少,与2010年的60.8%相比仅略有改善。

也因此,此报告还指出,在国家高等教育基金贷款(PTPTN)的借贷人中,有40%来自B40(低收入)群体的借贷者没有偿还PTPTN,主要正是个人财务状况不佳;而B40群体占PTPTN借贷者总数的55%,占贷款总额的60%

要知道,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从1980年的4万多人,增至2020年的120万人,增长幅度近26倍。无可否认,人民的平均教育水准确实提升了,但当学历与市场需求无法同步递升时,就会出现学历与市场错配的情况,可能进而导致学历贬值的情况出现。

根据国库控股研究院的研究也发现,40%大专毕业生纵有高学历却从事著低技能的工作,只有60%毕业生找到了与他们的学历和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当近半毕业生出现学历与市场错配时,肯定会影响同等学历的薪水调升幅度,也让很多年轻人质疑高学历的存在意义。

减少学历与市场错配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学历与薪资不成正比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以技能导向的工作为发展方向,而非仅依赖学术成就。他们不再盲目追求高薪高位,而是寻找个人价值和生活质量的平衡,也是无可厚非的事。

或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以及市场对技能的需求。未来的教育改革应该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与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市场,同时也减少学历与市场需求的错配。

当高学历无法带来预期回报时,愈来愈多年轻人选择放下传统观念,追求更符合个人价值的职业道路,这大抵解释了:为何近年来三不五时就有人质疑高学历的意义,甚至越来越多年轻人朝网红和零工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