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2 星洲日报/国内
曾在益华华小任教12年,年初退休的许金凤(中)校长将3个孙子从太平市区送到益华华小就读,黄家和在演讲后邀请她上台对她做出“会做好迁校工作”的承诺;左为校长孙女。(黄安健摄)
(吉隆坡12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宣布,在孤岛的微型华校─太平大直弄益华华小即将搬进怡保,迁校重建计划也将纳入第13大马计划第1期拨款中,由政府全额出资重建。黄家和宣布,太平大直弄益华华小即将落足怡保,该校的迁校重建计划将纳入第13大马计划第1期拨款中,由政府全额出资重建。(黄安健摄)
他透露,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周五提呈的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史无前例地将多源流学校,即华小与淡小列入财案和政府5年发展计划当中,为多源流教育写下历史新页。
黄家和今日是在2025年第十届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暨教师奖十周年特辑《母语点灯人:照亮生命的故事》新书推介礼上指出,益华华小之所以成为华教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只是因为它获得迁校批准,更因为它背后的感人故事。
校长带孙接孤儿守校园
“这所学校位于孤岛,从太平市区到码头需要40分钟的时间,再乘船30分钟才能抵达学校,岛上现在只剩下约40多户人家,里面却有一所华小,现在学校只剩下4名学生。
他说,校长与董事部为了要守住这间华小,从孤儿院接来3名学生上课,校长许金凤更是把3个孙子带到学校就读。
“当我在今年1月去到益华华小时,本想商议迁校事宜,校长拿起麦克风时泪流满面,我知道她是舍不得这间学校。
“我向她承诺,我们会做好益华华小的迁校工作,今天我们来兑现我们对校长的承诺。”
教育部扩大华小师训名额
黄家和强调,华教能走过风雨60年,靠的是一代代校长与教师的奉献,教育部深知“没有老师,就没有华教”,因此在他任职的过去22个月,全力强化师资培训。
“培养一名老师需要5年的时间,我们必须提早部署、系统规划,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他说,2024年教师学士课程(PISMP)华小组的784个名额全数填满,今年师范学院扩大招生开放1678个名额,最后前往报到者共有1120人。
“除了大马教育文凭(SPM)考生,今年我们也首次让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毕业生申请华小师训课程,进入师范学院。”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