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4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284

教育部长谈的是教育吗?

2021/10/03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杜新宝

数据会说话,它说真相,也说假象。   

根据921日的新闻报道,我国教育部高级部长拿督拉兹吉丁在国会回答提问时使用一组数据,说明今年首季1053名观察员针对老师的教学所进行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涉及500所学校。以下是有关的数据:

一、学生在今年1月至8月期间参与居家网课的百分比,小学生高达99.2%,中学生则达到97.3%

二、96.7%的老师在居家网课时,成功让学生针对老师的教学给予反应,并确保学生实时(real-time)参与网课。

三、高达98.7%的老师能够依据居家网课所规定的时间,教导学生课程的内容。

四、97.4%的老师成功通过居家网课让学生明白和掌握课程内容、原理和实据。   

首季的调查怎么会涵盖1月至8月?教长提的资料收集和调查或许有好几个,报道中难以确定哪个是哪个,这就姑且放一边。

从数据了解真相的陷阱

不管是什么调查,当数据和个人的印象有出入,结果有时是前者纠正后者,有时只能用后者叹息前者。比如第一点,和你的认知有出入吗?六天后,即927又跳出一则新闻,说一名中学英文老师教网课,平时只有一半的学生出席,但924日却一名学生也没有。近两年的疫情以来,不是时有这类新闻吗?读了这类新闻你建立了一些认知,教长的数据给你另一番景象,你会如何处理之间的出入?   

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知道老师教的学生都明白、掌握了。如果学生只有一位、两位、三位,以至于老师有时间逐一地和学生仔细交流,那么要知道学生学了多少、明白多少,相对而言是不难的。但如果学生人数众多,老师根本无法一一地通过交流了解学生,那么就得引入其他评量的方法,这往往得涉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等事情。   

有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一套统计方法,老师的评量工作效率提高了,但同时评量结果的质量可以是减低的,尤其是不善于处理种种误差时。通过数据了解真相的一个普遍陷阱就是只看树林,不看树木,教育界里的行政人员常会犯这样的毛病,教育界里站在前线的、关心教育的老师们,总会回归到一棵棵的树木上来。   

收集和处理数据不只讲究技术,也考验素养。今天的教育研究文献也泛滥,只要随便设个问卷发到学校,就能够取得一组数据,加上如果有意愿处理如此粗糙的数据、有耐心地把它包装成文章、有愿景地投稿,一年发表几篇文献不成问题。无论如何,一个人处理数据的技术和素养会在他发表的报告或文献中表露出来,草率行事的,我都不看。

有的教育现象容易量化,有的非常困难,往往困难的又特别深具意义,缺乏这一层关心的人,容易做到轻率地把困难简单化,看见学生写完十遍“尴尬”就认定学生明白什么是尴尬,就是一个例子。说是在做教育但推崇一切数据化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盲点。

教长的上述数据,首三点相较于第四点,其把现象量化的困难度是容易的。但如果你拨开数据云雾脚踏实地看一看,仍逃不过一些疑问。一位家长对我说,他孩子的同学在上网课时,不只静静,而且有的是一被老师点到名字要求回答,马上就退出课室。如果这属实,那算出席吗?算有反应吗?算参与吗?这些学生“贡献”的出席率有多少意义?

数据曲解了教育

说第三点,设想问卷问一位老师有没有做到依据居家网课所规定的时间教导学生课程的内容,有多少老师敢答没有?学生敢跟校长说早上抵校见到老师不必问安吗?这样说不晓得会不会冒犯到老师们,对一些真办到的老师的确不公平。但,我要说的是,回答问卷是不是以匿名方式进行,回答者会不会为安全起见即便匿名也扭曲真相,都会影响调查结果。

听说过许多学校上网课面对网络、教学态度问题的人,对这么高的数据难免会有质疑。更何况,数据并不反映‘教得多好’,这是更值得关注的。当然,用宽容的心态看,因疫情肆虐全球超过一亿的小孩停学几乎一年,我国却能做到这一点,且不论教得有多好,也是值得赞扬的。只是,人们真是用这样的心态看98.7%吗?   

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第四点,这也是上文提到用数据草率诠释教育现象之一例,也说明了为何教育总随意被人不尊重的原因。到底如何算是‘成功’让学生明白和掌握课程内容、原理和实据?到底怎么知道学生‘明白’和‘掌握’了?真是从教育的角度考量的话,这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真正的教育者都不会容许自己信口开河,但如今有高达97.4%的老师成功了,这让我回想起有的补习中心把学生考A都说成是上了自己的课后的成果,这难道不是一种不认真看待教育的表现吗?   

谈和教育很接近的教学时,有可能会偏离教育。谈有关教育的数据时,有可能会曲解教育。我个人认为,教长在国会的回答,是后者的一个示范。

 

贯彻中华文化的矛盾

2021/09/2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戴子豪

如果硬硬只要在华裔圈子内,以令他人不悦的方式自我宣传发扬口头上的中华文化,终究还是会令到大家讨厌我们。

年前,我参加了某宗教论坛。该论坛的座位的排列是,一边是宗教司级别的人物,另一边则是学者和社团领袖。

一位社团领袖说,要在我国推广宗教,就要学习他人的推广方式。例如某宗教,常常举办音乐会,唱歌跳舞吸引青年男女加入,我们也应该多多学习。

我提出了一句:今天讨论的这个宗教,提倡的是放下欲望。如果用欲望娱乐的方式,来吸引人学习放下欲望,不就自相矛盾了吗?

该社团领袖不认同我,反倒是宗教司级别的参与者频频点头。

在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发展可是大中华地区以外,属于最好,没有之一。华教、华人信仰、文化节日,遍地开花。

先贤的付出和牺牲,我们晚辈必当鞠躬以示尊重。但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文化的保留,会比邻国,甚至全世界更好。其中原因,包括了马来西亚马来人,不像其他国家大多数族群那样,或自愿或强制该国华裔同化。

儒家思想是以礼治国。这个“礼”,不止是礼貌的礼,孔夫子认为,礼节和礼仪是治国之本。君臣之礼、臣民之礼,父子之间、兄弟间、朋友间,皆有礼节,且以礼待人。其他在《论语》、《大学》、《孟子》及《中庸》四书提及的中华精髓,包括了忠君、仁义、孝顺、中庸等等。今天的中国,是以“礼仪之邦”自居。

但在马来西亚,我们说“捍卫”的时候,有多少人的思维,是在保有其精髓的情况下,推广我巍巍中华文化?仁义、中庸、礼仪、以及《庄子.山木》提及的“入其俗,从其令”,在捍卫的当时,我们违背了多少祖宗传下来的精髓?

中华文化之美,在今天的马来西亚,不止是马来同胞和印裔同胞,就连本地化的峇峇娘惹都很难感受得到。他们眼中的当代华人,将“中华”这两个字看得太重,孩子都读华校,工作环境都偏向自己族群的圈子,鲜少和友族打交道,反而是因为这份执着,分隔了我们和其他族群的关系。

在社交媒体,部分网民常常胡乱给别的族群标签,用词粗俗,还有网红开直播烧冥纸,被翻译后其他族群对我们都直摇头,甚至燃起他们的愤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发扬中华文化,必先融入马来西亚文化,让友族看到中华文化的美,看到老祖宗的精髓,看到真正的中华儿女如何学好国语,以礼待人,入乡随俗,文质彬彬,中庸仁厚等等。

如果硬硬只要在华裔圈子内,以令他人不悦的方式自我宣传发扬口头上的中华文化,终究还是会令到大家讨厌我们。

 

文商科生在德国念中日文翻译

2021/09/28  中国报/学习

~作者:陈钰平

虽然我是文商科生,但算账不在行,地理历史也不特别拿手,唯独对语文情有独钟,所以才有了念翻译这个念头。

原本和父母商量的是在本地就读某英国大学的大马分校,却因昂贵的学费而犹豫不决。后来通过父亲的朋友了解到德国大学免学费,前提是要过语言关卡。在父亲对我说:“你要相当翻译员,什么语言都不应成为你的阻碍。”后, 我选择高二离校(德国不承认统考文凭,因为统考文凭非国家官方升学文凭),读A-Levels开始学习德语,随后申请了德国的大学。现在就读德国鲁尔波鸿大学(Ruhr Universität Bochum)的中文和日文学士双主修。

到海外深造听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是人生一个大考验。人生地不熟,又说不太流利的新语言,遇到问题也只能自己解决。幸运的是,我在德国先上了半年语言班,让我有了更多时间去缓冲这个新生活带给我的不适应。

德语并不是一门容易学的语言,就连我的德国同学也会说德语很难,而且通过语言考试才能在德国上大学,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越挫越勇经验增加

在这里,我真的要感谢中学时期所经历过的无数次考试,让我拥有了一定的抗压性,以及教会我怎样面对考试。德语明明还水平不足的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考了一次德福,失败了也无所谓;结果也不出意外地没通过。很多语言班的同学就觉得:你没有一定的水平就去考,不会压力很大吗?没过不会很伤心吗?我说不会,因为这样我就知道考试形式,以后考试就轻松很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越挫越勇吧?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德国念中文和日文?

其实大学里的中文日文系都是以德语为教育媒介,作业都是德语为主,所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将中文和日文的文章翻译成德语。反之,如果是念德语系就只能和纯德语打交道,没法学习正确的翻译技巧。在读独中的时候,因为是学会执委,经常要在台上说话,这些经验让我在德语没有德国人那么好的情况下,做简报时也没有那么紧张。

此外,我在独中获得最宝贵的能力就是效率。德国学生的生活节奏相对来说比较慢,除了学习他们也很重视生活质量;这有时候会导致小组作业的拖延,有些同学甚至是直接不参与。我曾在一个上午把队员未完成的PPT赶出来,然后两小时后就得做简报。能顺利完成作业,我真的得感谢我中学生涯最要求的两个字:效率。

读独中,确实比较累,压力比较大,但我所得到的知识以及经验,让我在国外生活轻松了很多。读独中,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了。

 

大马一家亲,华教靠边站?

2021/09/2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锦松

我国政治发展,经历509洗礼,到今天出现了“巨变”。过去国阵一党独大局面已不复存在,朝野政治一分为二,没有一个政党可以获得过半的国会席次,因此朝野博弈尽管剑拔弩张,但也不忘寻求合作的可能。

纵观全局,其实马来政治一分为三,巫统、土团党、伊党彼此的分裂与权争,正好为我国民主体制创造有利形势。过去国阵在政治上呼风唤雨,不可一世,几乎完全无视其他族群基本权益,只要照顾好马来单元族群的利益,选票自然来。

今天政局似乎符合古语所云: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马来政治已不是铁板一块,彼此竞争态势使得“一家亲团结”的假设不复存在。

过去马来民族不断利用危机感,来提醒其他族群“自己才是这里的主人”,并以此来建立民族自信,而他们忘了自己本来就是这个国家的最大族群,这正是我国政治吊诡与矛盾之处。

华裔族群,这么多年来争取母语教育发展,在面对政治打压下,留下斑斑血泪,罄竹难书。华人心目中最亮眼的华教斗士,林连玉、林晃昇、沈慕羽、陆庭谕先后离逝,他们在华人心目中的功绩彪炳、德高望重难以磨灭,成为华教界的伟人。他们为了华文教育赴汤蹈火、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留下的足迹,成为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当年的斗士,其实也可以妥协、可以和稀泥、可以不那么认真,或许他们也不会遭遇人生劫难,面对牢狱之灾,丢失公民权、被暴徒殴伤等。

维护母语权益,并没有否定马来教育,华文独立中学三语并重,符合多元教育特色,但马来人为了种族政治需要,刻意挑起马来人对华文教育的“恐惧”。马来民族政治的危机感,需要在政治上“假设”华文教育对国家教育的“挑衅”。独中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无疑置国家教育于尴尬处境。马来政府期待所有各民族都要依循国家教育政策,以马来文马首是瞻,国家教育政策外另立其他语文教育,又是集中特定族群学习,是马来政府难以“容忍”的。

统考是华人的“图腾”

统考,这么多年来一直就像一个“图腾”,代表了华人的心血、意志、情感、奋斗、坚持等。今天政治的发展,是否可以漠视这个图腾,而跟政府的任何协商中,回避此华人难舍的华教情意结。

从政治层面,当然我们愿意看到国家大格局可打破固有思维,政治局面可被改变,问题是华人过去慷慨激昂的基本权益,在国家发展合作的大潮中是否会被搁置一旁?

今天,希盟与执政党的政治“合作”也好,“交易”也罢,愿意在政府同意的国家改革条件中进行“必要的妥协”,我们乐观其成。但显然的反对党内部的步伐并不一致,本来跟希盟在同一阵线的斗士党、民兴党、大马民主联合阵线(MUDA)等都不同意“政治转型与稳定备忘录”的签署,并认为反对党必须“独立”才能发挥监督功能,岂可与执政党“合作”,等于自废武功。

反对党内部矛盾是否会被扩大而为今后彼此合作留下嫌隙,值得关注。统考,在来届大选是否会继续成为各党博弈争取华人选票的关键因素?是否还会被列入竞选宣言?还是在朝野合作大格局中,统考逐渐沦为可有可无?

“大马一家亲”的背景下,朝野政党之间在妥协中,政党利益是否可与华教利益切割,“大马一家亲”的精神是准备包涵华教的“根本利益”,还是在“妥协”中变得无关紧要?

10月底将提呈的2022年国家财政预算案,华教拨款是否会被列入其中成为常态。目前在疫情底下,许多独立中学都面对经济困难,需要政府更大的支援解困。如果国家预算案没有充分考虑独立中学的“需要”,希盟的所谓“一家亲”,不是等于用预算案过关来保卫首相依斯迈沙比里的官位,保障朝野各政党的公平拨款,而没有把华教求存摆在台面加以重视。国家财政预算案将能验证所谓的“大马一家亲”,希盟与政府的拥抱,有没有把华教给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