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5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285

不要争功,要争取华教权益

2021/10/04  星洲日报/社论

政党与其争论功劳归谁,不如携手合作,确保独中拨款制度化,让独中长期受惠。

全国独中今年获得财政部拨出1500万令吉拨款,这对华教与华社而言,是一项好消息,然而消息曝光之后,却引发口水战。

当中的争论点是:独中获得这笔拨款是哪方的功劳?

董总主席陈大锦日前证实,全国60+2+1所独中获得财政部拨出1500万令吉拨款,而全国独中已在最近几日陆续收到款项;与此同时,他也特别感谢交通部长兼马华总会长魏家祥与教育部副部长马汉顺,在此事上给予大力支持与协助。

另一方面,行动党副秘书长兼安顺区国会议员倪可敏则指出,通过前财长林冠英及希盟9人委员会的极力争取,独中重新获得1500万令吉拨款。接着,马华与行动党针对此事爆发舌剑唇枪,你来我往,互相抨击。

当政党在争论这是谁的功劳之际,对华社与华教来说,最重要的是独中获得拨款。

独中办学之路可谓荆棘满布,尤其是冠病疫情笼罩下,更是面对沉重冲击,举步维艰。据陈大锦所言,目前独中超过25%学生尚未缴学费,独中被迫四处筹款以纾解压力及提供援助,有的学校甚至动用储备金,以资助学校发展和协助贫困学生。这就是独中面临的真实困境,它们极须获得援助。

朝野政党应该携手合作,确保政府制度化拨款给独中,以便独中的教育之路能走得更远更稳健,为国家栽培更多未来栋樑。

独中这些年来已为社会培育许多人才,独中的统考学术水平也受到海外众多高等学府的承认。而在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华教人士与华社的苦苦坚持与付出。

政府应认可独中的贡献,并提供足够且合理的财援。政府今年拨款予独中固然是好事,但相关拨款并未制度化,明年后年是否有拨款仍是未知数,因此,政党与其争论功劳归谁,不如携手合作,确保独中拨款制度化,让独中长期受惠。

除了独中,华社三所民办大学学院也应获政府发放拨款资助。这些都是马华、行动党可以合作为华社与华教谋福祉的方向。

另外,高调地谈论独中拨款、争论功劳,也可能节外生枝。例如,伊党巴西马区国会议员阿末法德里已要求教育部针对独中获得拨款一事作出解释。

华基政党应该合作,扫除拨款华教是敏感政治课题的氛围及心理因素,而种族政治是华教发展受限的主要因素,例如独中统考文凭一直无法受到政府的承认。

马华与行动党虽然在政治上敌对,然而在华教等重大课题上,应有合作空间,双方可放下分歧,共同争取与维护华教权益。毕竟,功劳归谁是其次,关键的是,独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援助。

 

独中拨款不是零,也吵

2021/10/0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杨微屏

有也吵,没有也吵,看在华社眼里很悲哀。看在非华人社群尤其政客眼里,是笑话,会让人家抿着嘴偷笑。

去年政府提呈财政预算案,独中拨款是零,引起骂声四起;而今全国63所独中获得政府拨款1500万令吉消息证实后,却引起行动党和马华互指对方邀功而吵嚷,连董总也卷进纷争。

有也吵,没有也吵,看在华社眼里很悲哀。看在非华人社群尤其政客眼里,是笑话,会让人家抿着嘴偷笑,抛一颗糖果就暴露华裔政治人物“自相残杀”的丑态。

从上届大选前马华的“承认统考剩下一里路”,到行动党在希盟执政后没有兑现“马上承认统考”的承诺;以及希盟执政时政府首度在财政预算案正式宣布拨款给独中,到后来国盟夺权后在财政预算案中变成独中零拨款的落差,独中的得与失,长期是行动党和马华之间的政治较量筹码。

然而,董总原本应该是跨政党的教育单位,卷入朝野的政治纷争极其不智,尤其执政者轮替不定,选边偏向任何一方,只会扭曲为独中教育争取权益的斗争。

至于这回争取到独中拨款,到底是马华或行动党的功劳,各有说法,这个时候其实是很让人反感的争执。华社要看到的是政治领袖务实做事,而不是不断耍嘴皮子,应当赞的时候就赞,该骂的时候就骂。

这两个党在争取华教、华社权益课题上,从来都不展现枪口一致的同心协力,即使在当前从国阵、希盟、国盟到“大马一家”的四个政权轮替下的马来西亚,明显的作为少数群体的华裔,在争取公平权益方面越来越不容易,行动党和马华却还是停留在互相攻击的层次,而完全不考虑异中求存的放下政治歧见,汇集力量合作为华教课题作出努力,反而只是不断的互扯后腿。

与此同时,首相依斯迈沙比利声称和反对党签署跨政党合作改革的谅解备忘录后,最近反对党在国会批评政府的情况减少,对外很安静,言论也不像以前咄咄逼人,没有干扰,提出的问题不激烈但专业,而在准备第12大马计划时,反对党和政府部门都有参与咨询会议,并在经济策划单位汇报时也让反对党参与。

但是,关于首相所说的这样“理性”,在行动党和马华之间,却至今不是这回事。而每次双方针对华教华社课题互相开炮时,往往打击了对方,自己却没有加分。

就像麻坡国会议员赛沙迪提出的质疑,希盟当初拨款给独中引起马来族群谩骂,现在的政府却同样做回拨款给独中的事情,但是当初批评的人却静默了。然而,我们现在看到其他批评的族群不吵的时候,却有几个华裔政治人物自己在吵个不休,更糟糕的是董总也插上一脚。

当前,全国63所独中获得政府拨款1500万令吉,一间首相官邸装修费用却高达3850万令吉,这更需要这些不断针锋相对的朝野政党去问责,这比相互邀功指责还更让人民关切。

 

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2021/10/03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博士

“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网上说是 21 世纪青少年的重要素养之一,因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具有本土情怀与全球意识,做个真正的世界公民。

不过,我在 80 年代参与活动时,就知道这个口号,当时叫“扎根本土,放眼全球”,是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最先喊出,目标是建设大马佛教。90 年代,马华文学也提出,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后,还出版了论文集《扎根本土,面向世界》。

有人问我,口号喊了近半个世纪,大马佛教长个什么模样,马华文学又有何独特性?我还真答不上来。

我想之所以要放眼世界,是因为人类本就是个生命共同体,相互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学术说法是它“强调个体和群体的有机关系,使个人对所属共同团体产生荣辱与共、祸福相依之道德责任的政治哲学思想”;市井说法则是人类是你好、我好、大家便好的。最近我们经历冠状肺炎的大流行,不由你不相信。

既然我们是共同体,那么对于世界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和了解,研究后还得给予适当的回应。但放眼世界而不注意脚下,难免要离地,所以我们还得立足本土,进行适应本土大多数人的需要,进行扎根的工作。

如果把“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当成是因果关系,就要争论孰先孰后的问题,难免就会纠结一番。如果把它视为并列关系,就可以共存。

例如中国民间发起的儿童阅读运动,会大量阅读绘本。大多数的优秀绘本都是外来的,却不见他们抗拒。这是文化底蕴深厚,一如过去中华文明曾接受的考验般,融合后再开新机。再往前推,从西学东渐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也归结到中西融合吗?

我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底蕴不足,过于放眼世界,会不会落得两头不到岸?

例如重视“华语文”的发扬,把口语和书面语切割;又或怕失去方言,矫正“多讲华语”运动而两头极端游走,会开创出怎样的格局?

 

准备好返校了吗?

2021/10/04  星洲日报/砂拉越

~作者:詹予君

上网课的日子,电脑荧幕取代了熟悉的课室,卧室、书房或客厅,成了学子的独家课室。每天坐在电脑前上课,前后左右没有同学相伴,不禁让人怀念在校园读书的快乐时光。

复课在即,居家上网课的莘莘学子,终于不需要面对冷冰冰的电脑荧幕,也不用与同班同学和老师当“网友”,可彼此面对面,在同一间课室里学习了。学子们,为返校做好准备了吗?

重回校园的怀抱,大家必定会对校园各个角落有一股最熟悉的陌生感。久违的校园、学校礼堂、课室和食堂的桌椅、各楼层的走廊、教师办公室、校长室、大操场,一切熟悉不过人事物都将回归。沉浸许久的校园,将响起郎朗的读书声和欢笑声。要在新常态下的校园学习,想必大家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

彼此久未见面,不免让人感到紧张;兴奋的是可以回到校园、走进课室上实体课、坐在自己的座位、听课时面对着老师、听着教学白板、黑板的哒哒写字声、集体高唱校歌,还可以观赏校园每个角落的小风景。

全校师生都得隔着口罩见面、维持安全的人身距离、桌椅的距离被拉开、下课时不能像以往般一起到食堂排队买点心,也不能聚在校园的角落一起看书和讨论功课、放学后也不能肩并肩一起的离开学校,难免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回想求学时期,新学期开课日回到学校、踏入课室的那种心情,格外令人觉得忐忑和不安。复课之时,相信不少学子会有同样的经历,何不当做是人生第一次踏入校园、第一次与同学见面,重新的认识彼此呢?

迈入10月,学习和生活节奏将变得更紧凑,学子们得调整心态,尽快熟悉和适应校园的生活。或许,校园少了以往熙熙攘攘,热闹的沸腾声,至少会让穿着校服、背著书包回校的学子更懂得珍惜在校园环境中学习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