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1340

把握生活中的教育机会
──别告诉孩子专心读书就好

2022/04/07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诗蓉

星期天中午,孩子的爸在家庭群组发了则短讯,说明家里屋顶的漏水问题以及维修情况。当孩子还小,未出外升学前,只要情况允许,他都尽量让他们参与类似的“家庭工程”,有时可能只是在旁帮忙递工具,或纯粹陪伴。而今孩子长大,在外读书,他也经常习惯性地在家庭群组分享、报告这类琐事。

孩子大概以为父亲只是随意地闲话家常,不知道这也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身为父亲,他希望孩子往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就算无法亲自动手处理,也知道从何著手,该向谁求助。另一方面,也设法为他们展示生活真实的面貌,让他们知道人生中不止是需要干大事,生活中也有许多看不到的琐事需要处理,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状况。

马桶、水盆会堵塞,屋顶会漏水,电灯泡会坏……问题虽然不大,但如果不能接受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无法从容面对,却足以形成困扰。我们无须刻意向孩子揭示现实的残酷与不堪,但有必要让他们理解真实的生活,并参与到真实的生活中,而不是把他们罩在精心打造的玻璃屋里,等到长大后,才发现原来落差那么大,适应不良,手足无措。

读书虽然重要,但那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所以请别告诉孩子:你只要专心读书就好,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试想孩子如果真如我们所愿,自小就已经习惯不必为家里的事操心,长大后还会把家里的事放心上吗?会对家庭有责任感吗?

责任心是人格形成的基石,而家庭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地,为了让孩子能心无旁贷地学习,而包办一切,剥夺的不仅是孩子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也妨碍他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连结,削减了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的人生价值与角色变得极为狭窄,除了读书,不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价值与用处,万一考场失意,就会失去重心,天崩地裂。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需要有安全感,但所谓的安全感并不是指由父母挡去一切风雨,只管躲在温室安全地成长,而是认识到人生中尽管风雨难免,但大人们却能勇敢面对;虽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却从未放弃努力。

体验生活

比起完美、万能的父母,孩子更需要的是真实的父母,为他们展示如何做大人,让他们看到我们虽然努力生活、认真打拼,却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有脆弱的一面,也会纠结、难过、悲伤。孩子未来所遇到的问题不一定跟我们一样,我们的经历与经验无法简单迁移,但应对问题的姿态,认真、努力生活的模样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成为他们的精神养分。

生活教育是学校所无法给予的,需要靠父母来补足。珍贵的生活教育机会潜藏在家庭生活,蕴藏在家庭成员的互动、共事中。冀望大家在忙著为孩子安排课馀课程时,不忘给家庭生活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有机会与家人一起体验生活,一起完成家务,一起好好吃饭、玩乐,这都是外人所无法取代的。

 

统考改革刻不容缓

2022/04/0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黄瑞泰

董总自2005年的《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改革纲领》、2017年《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以下简称《蓝图》),到2020年《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总课纲》,董总可谓充满活力,不少课程都已经围绕著教改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路线进行内容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调整。

只是在独中教育前线却是普遍对教改抱著怀疑、观望,甚至不看好的态度,至今除了吉兰丹中华有在配合独中总课纲尝试新式的教学外,其馀独中几乎都以一种在静观其变的态度面对,在还没有更明确的消息之前,继续保持现状,以不变应万变。

让本次教改裹足不前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独中统考,始自1975年的独中统考创立的目的就是提供独中毕业生升学的成绩证明,数十年来千千万万的独中毕业生利用统考文凭走向全世界,向世人证明独中的优秀,成为如今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最引以为傲的中学教育评鉴系统。

这数十年的发展,统考俨然就是独中教学的核心,如何让学生在统考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是老师、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课题,并以统考为基础发展出一套属于独中教学模式、学校评量、报告作业等,因此可以说今天独中教育的所有元素都是围绕统考的庞大以及完整的教学和评量体系。

而近年推动的教改则是在没触碰独中统考的情况下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量系统作出了大量的建议和改革,这无疑是直接冲击了过去以统考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让不少学校和老师对改革抱著观望的态度。如果统考持续维持现有的模式继续运作,那就意味著过去那套以统考为核心的教学系统还有存在的价值,那既然确保学生能够继续考获佳绩的那套教学模式还有市场,那摈弃考试主义,以素养教育为目标的教改就注定失败。

只是统考对独中教育,乃至全国华人社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就连是否让关丹中华考统考这么一件事,当初都掀起了不少的口水,更有家长与董总对簿公堂,而在上一届大选中,统考更是一个可以动摇国本的重要议题,因此别说要改革统考,即使有人要提出检讨和讨论统考的变革都极有可能造成另一波的华教大分裂,谁敢说要改革统考?

董总的软肋

再说,统考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在藉独中生的未来,如果没有专业团队对各科的课程内容、评量改革方向、题目设定、考卷审查和试卷评阅进行研究和检视的话,极有可能砸了统考数十年所竖立的金字招牌,而素养导向的评量专业正好又是董总的软肋,在专业不足,华社又对革新有不同意见的这个时候,统考革新之路看起来就是充满挑战。

只是时间不等人,当课程和教学在如火如荼的改革之馀,统考也势必要顺应整个改革做调整,不管是初中统考存废,还是高中统考高思维评量的设计,都是刻不容缓的课题,毕竟教育是培育下一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如果无法抢握先机,则将被淘汰。

如果董总迟迟无法对统考的改革提出一套方案和时间表,那可以预料这次的独中教改将沦为闹剧,独中可能就会在这次的教改大趋势下失去先机,未来独中的发展将会更加的艰难,到时数十年打下来的江山可能就会在这场革新的浪潮中丢失。

 

网课能降低辍学率?

2022/04/0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郑咏介

不是因为网课让上课变得方便,才导致辍学率变低,而是网课让“假装”上课变得方便,才导致辍学率变低。

霹雳行政议员阿末赛迪指出,教育部透过学生数据应用程式(APDM)统计每年的辍学人数,发现2020年及2021年学生辍学率下降,而他认为辍学率下降的原因是学生们没有面对前往学校上课的障碍,如交通和体障不便的问题,反之学生透过上网课学习有良好的出席率。

此番言论足见阿末赛迪对于这两年的行动管制对教育带来的种种困扰没有充分的认识。疫情带来的长时间居家学习几乎可以说是永久改变了孩子的学习状况。根据美国布朗大学最新的研究显示,在冠病疫情期间出生的婴儿比起疫情前出生的婴儿智商更低,这是因为他们出生于必须待在室内而无法参与户外活动的大环境中,从而缺乏更多元的环境刺激。英国的研究也发现,长时间对着手机或电脑荧幕的孩子由于缺乏实体环境的刺激,更容易出现智商降低的情况。

此外,封城禁足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绝对比成年人来得深远。封城措施不仅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剥夺了他们的成长机会,让他们成为没有足够社交经验的一代。长时间足不出户的结果,是导致亟需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当中学习社交能力和自我肯定的孩子们不仅缺乏大人陪伴,也缺乏足够的社交训练,长此以往将导致整整一代的人在待人处世上更容易缺乏同理心和社交技巧。也就是说,这两年来的封城和禁足措施将会从智商、心理等层面长久影响孩子的发展,这让我们不得不警惕。

政府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90%的家长能提供至少一部电子设备以让孩子上网课,但是只有不到四成的家长能为孩子提供稳定且良好的互联网服务,这会让孩子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更别提疫情爆发以来,媒体上常常出现的“爬树找网络”的报道。这显示网课比起实体课更容易受到硬体设备和网络速度的干扰,许多学生因为网络问题而无法好好上课或是受到责备,对学习的热忱必然会大打折扣,这样的坏处绝非阿莫赛迪一句“辍学率降低”就可以翻过去的。

而网课给教学带来的挑战更是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心有戚戚焉。由于少了临场感,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想出各种在网课时也可以进行的活动,还要增加自身的幽默感和表现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需要耗费更大的心力来监督学生的状况,避免学生在镜头前睡觉或是做别的事情。这导致老师往往无法专注于教学,需要分心处理学生的问题,催交学生的作业,也同时损害了其他学生的上课权,对于教学百害而无一利。

而网课也让翘课、逃学的成本变低,成功率变高。众所周知,上网课时学生的眼睛尽管直视屏幕,但其实老师们很难知道学生的屏幕上究竟是怎样的画面,是否真的在上课。而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行为一旦得逞多次,就会成为一种习惯,长期下来不仅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出状况,还会连带影响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在亟需培养专注力的学生时代就出现注意力涣散、排斥上课、沉溺于虚拟世界等负面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尽管这两年的数据确实显示辍学率下降,但阿莫赛迪显然搞错了问题。不是因为网课让上课变得方便,才导致辍学率变低,而是网课让“假装”上课变得方便,才导致辍学率变低。网课让学生和课堂的距离变得遥远,让教育工作者鞭长莫及,更让学生容易出现“身在上课心在玩”的局面,而老师难以发现。网课不仅会磨灭学生的学习热忱,有时也会磨灭老师的教学热忱,让整堂网课变成一场“我当作你在上课”和“我假装我在上课”的剧场,这样的视而不见或许是一场悲剧,但也或许是一种无奈。

 

华教领袖能做什么?

2022/04/08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林宏祥

鉴于此,我认为,华教领导人有需要参加语言课程,提升马来语,做到有效传达理念的目的。即便是不成功,友族对华教领导人的刻板印象将逐步改观,孟加拉外劳学习马来语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值得借鉴之处。——庄华兴博士《华教论述与当下情境》(《当代评论》,2022322日)

先把话说在前头,我同意“不该以马来语掌握能力,作为衡量爱国程度的唯一标准”,但“华教领导人提升马来语”的策略,并不全然违背上述原则。试想像,若有三、五个华教主要领袖能以流畅的马来语表达自己,发表字句完整、语法正规的马来文告、社媒贴文,至少能挡住“国语不灵光”、“SPM国文不及格”的奚落,让讨论直接进入主题,而非任由他人嘲讽“都第几代人了,马来语还不如抵马半个月的孟加拉客工”,借机转移焦点或视线。

再者,华教组织近年来举办不少跨族群、宗教、文化等活动,本冀透过对话与交流改变彼此对彼此的既定印象。无可否认,此努力毕竟也累积一定的成果,惟一些不经意的瑕疵,如领袖以马来语致开幕词时发音失准,或一篇语病连连的文告,常常导致前功尽弃。于是,跨界串联越做就越累——跨出去反而印证了别人对自己的刻板印象,而自己又在对方不友善的反馈中,加深对他者的偏见。

可以这么说,若台面上的华教领袖,也具备摆得上台面的马来语或马来文,必能为华教运动扫除第一道沟通障碍,即便各持己见亦能将分歧梳理清晰,而非鸡同鸭讲,各说各话。然而,单单掌握马来语或马来文恐怕不足,华教领袖还必需拥有“全民”形象,向所有马来西亚人展示华教的核心价值与终极关怀。

教授斥B40学生:华教如何处理?

过去,华教领袖若在马来媒体上曝光,多半攸关教育政策,或政治争议,立场不外是“抗议”、“反对”,或最温和的“争取”、“疾呼”。换句话说,一般马来社会透过媒体认识的,是政治面向的华教(领袖)。然而,教育不仅仅是预算案中的拨款数目、课本中的三页爪夷字,或政府是否承认统考一纸文凭,还包括散落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举个例子,最近社媒疯传玛拉工艺大学一名教授斥责学生到了第五学期仍未拥电脑,并直言自己无法与B40群体共处的视频。甚称是教育领航人的华教领袖,难不成对此毫无看法?

试想像,若华教领袖在个人社媒上独抒己见,既表达“理解教育者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又提醒“疫情肆虐对各经济阶层造成巨大冲击”,疾呼“以同理之心,多一点包容与耐性,陪孩子一同成长,撑过难关”——即便不掀起惊涛骇浪的回响,亦会在知音心中吹起阵阵涟漪。

如果可以,华教领袖还能叙述抗疫这些日子以来,发生在华校的案例——一方面传达“经济萎缩乃全民共同危机”的讯息,一方面也分享“华教如何处理类似个案”,而这些处理方式又“如何体现华教的精神与理念”。不需要像打落水狗般攻击该教授,也切勿趁机“抽水”自卖自夸,而是抱著抛砖引玉的心态,让华教进入主流的讨论,变成一个不因教学媒介语不同而遭边缘化的故事。

肯定其他源流教育

至于此举会不会被视为“踩低别人、抬高自己”,则有赖于华教领袖是否愿意长期投入心思,经营本身形象。最近社媒流传一个视频,来自斯里打昔国中(SMK Seri Tasik)的一群学生,在考完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最后一张试卷后,相约到墓地,悼念一名刚世不久的教师,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试想像,若华教领袖愿意放下“华教的优越感”,不以“繁重的功课”、“卓越的成绩”、“严格的纪律”为荣为傲,反之以上述案例承认国中教育也启发了学生人性的一面——这种不管出于自省,抑或对其他源流教育优点的肯定与赏识,都能体现自己保持谦卑、向善向上的精神。

一个能时时意识到本身不足之处、懂得鉴赏他人优点的华教领袖,若能以真诚、耐心持续经营灌溉,其形象难道不比在僵化官僚体制下处事慢半拍的教育部长更为高大?

华教领袖在做什么?

然而,当政治陷入另一个困顿、教长碌碌无为的时刻,众华教领袖在做什么呢?日理万机的他们,假设一天有两小时闲暇时段,他们会选择观看一个又一个长达数十分钟的中共大外宣视频,还是学一句马来谚语、翻阅一章国家文学奖作品,抑或窥探马来舆论平台在热议什么话题?

扪心自问,这些日子以来,他们究竟是更热衷于争议彼此在社媒分享的海外真假消息,还是关注本土马来网民如何议论叫学生姐姐卖手环买电脑的教授?他们会为视频中一个阿猫阿狗印证了自己的想法而欣喜若狂,像散播真理般转发再转发,还是会全神贯注,尝试理解本土某个马来民族主义者言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逻辑思维?

答案,我们都心照不宣。这解释了华教当下的处境,也解释了何以他们散播华教理念时,往往无法进入本土的语境——要引用中国例子马来群众听不懂,要引用本地案例自己又脑袋一片空白。领袖散播华教理念却无法赢得共鸣,要取信于马来社会却无从建立起信任,看来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

然后呢?和此文一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