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345

珍视母语,坚守华教,传承文化,追求卓越,迈向国际

2022/04/23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江美利校长

创办华文教育实属不易,守住民族教育更需要各方的团结、相互的配合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将母语教育发扬光大。感恩先贤们为我们开创华文教育,把根留住,所以将华文教育代代相传是我们身为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美观舒适的校园环境——槟城韩江中学

多年来身为校长,我积极落实韩江中学的办学宏愿和方针,推行“素质教育,培育素质学生”的办学理念,同时肩负传承母语教育的重任,以多元教育发挥独中的独特办学理念,引导学生与世界接轨。对我而言,教育不限制于传授多少知识,而是要以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目标。

“扎根本土,放眼全球”,成为一所享誉全球的华文独中是本校的愿景。从1996年,本校与日本神丘中学缔结为姐妹校。当我升任校长之后,我陆续和海内外的学府结为姐妹校。与国内外的姐妹校联谊除了能惠及双方的办学经验,也能彼此提供师资培训与学生交换计划。此外,我们也会与姐妹校联办各项文化艺术活动来拓展师生们的国际视野。为了推广华文教育,从2006年开始直到2018年,我校特别安排为期一个月或一周的海外假期辅导班,教导不谙华语的海外生学习华语和中华文化。

本校拥有宏观的办学理念,因此,我们可以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报读韩江中学,这些海外生主要是来自泰国、印尼、韩国、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英国、印度、尼日利亚、澳洲、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法国、越南等国家,他们与本国学生一起学习中华文化和接受华文教育的熏陶。这些学生在毕业之后,主要选择到台湾和中国留学。我升任校长后,与中国、台湾许多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也推荐了许多我校的优秀生到以华文教育为主的中国与台湾的大学深造。

在落实本校教育理念,提供“素质教育,培育素质学生”。以校长为首的教改团队,首要的工作是加强教学品质,再来通过行政电脑化到云端行政系统,以提高行政效率。第一项教改是有关传统教学提升为多媒体教学,再进而使用智能白板、E-Class为教学平台。再到今天以网络教学(Moodle Zoom 为主要线上教学平台。

为了迎合时代的需求及走向现代化的教育,从2017年开始,韩江中学推行创新科技教育课程,成为全马唯一一所将此课程纳入正课及联课的华文独中,并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得辉煌的成绩。

创办华文教育实属不易,守住民族教育更需要各方的团结、相互的配合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将母语教育发扬光大。感恩先贤们为我们开创华文教育,把根留住,所以将华文教育代代相传是我们身为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总的来说,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以奠基在“育人为本”的教育根本上,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的教育最终目标。唯有踏实的学习、真诚地落实、积极地奉献才能真正办好教育树人的事业。

 

承认统考的败仗

2022/04/20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许世平

有时评人说,火箭或希盟应该不敢再提独中统考课题,因为自讨没趣,自揭其短,反成马华或国阵的“加分题”。

其实,承认统考一直是华社的愿望,多少年来每届大选都在争取,但都以失败告终,显然,根据同样的逻辑,统考课题依然是马华或国阵的“失分题”。

对华教的屡败屡战,时评人还授计说,要胜就必须“弃战”,要以协商才能实现双赢。

华教“处于劣势”

还授议说,要表诚意,先在马来文课程上做出改变,表现出对提升马来文的努力与诚意,通过马华与巫统主流派领袖沟通协商,来完成“最后一里路”。

一直来,与其说华教“处于守势”,不如说一直都“处于劣势”,所以才有被迫屡败屡战。

华社借着民间的众筹,为华教添砖加瓦,栽花种树,凝聚成一股力量。

华小及国民型华文中学,只是给华教租用的船,独中却是华教钻空隙,买来的船;而统考,却是打擦边球。

国家独立迄今60多年,华教还只是停留在这个历史的经纬,依旧只能租船,甚至也没法多买一艘船,想造船更是妄想。

因为没法突破这个度,华教只能跨境越堤,或远渡重洋,去拓展更广阔的界域。

种族主义的桎梏,挤压华教的发展空间,也束缚了华社的想象,最后以为以“退让”或“温驯”,就会给华教一个圆满温情的迪斯尼。

多年来,华社群众老老实实经营生活,甚至砸锅卖铁,栽培儿女成才,这是激进的对抗吗?

华教运动更没有宣导任何义和团式的排外,甚至还吸引越来越多友族家长浃肌沦髓的融合。

要是将争取承认统考,简单化“只要提升统考的马来文教学水平”,以此就能轻松走完一里路,那真的是童话。

华教并没有一直都只抱着对抗思维,去对抗矛盾,过去华教也试图通过“打进国阵,纠正国阵”,及以“两线制”的策略,力争与掌权者保持人性化的对话,只是强悍且傲慢的权力,却一直都没有放下立场的讲稿,跟“矛盾”去真正聆听。

改造世界决心

其实,华教运动,就是一种政治,是一种以教育作为广大群众利益的情感化了的自我政治意识,华教领导一定要有主体企图及改造世界的决心,才能让华教呈现出广阔的“社会性”与“世界性”。

协商,纯属一种政治神经麻痹症,你只想满足那一点点,最后就只能永远做政治的奴婢。

 

离校60载拾遗

2022/04/18  《印尼新报》

~ 作者:吴开森

人生像一叶扁舟, 随着流水,飘呀、飘 ……,不自觉打从我 们唸完高中离校,已是翻过了第60个年头。 起我们以前离校后曾经 走过的蹉跎岁月,终日 奔波在谋生的道路上, 坑坑洼洼,辛酸与快乐 不能尽述。

事业有成、 子孙满堂,隨之的社会 坐标与荣誉,皆是人生 精彩的一幕,也是我们 追求的部分;但不尽人 意的事,也不应是气馁 的借辞,人生嘛,得意淡然,失意则坦然! 面遇生活中的坎坷荆棘 无须抱怨,豁达应对, 获取成功的那一刻,正是我们辉煌人生的印

回想求学时期的 那段岁月,精力充沛、 浑身充满激情,憧憬着 对前途美好的理想,大 家都把毕业后开始踏入 社会,当作是人生新的征程。适值离校六十周年之际,重拾那段记忆,则应该视之为我们漫长人生征程的另一起 点。这一刻,我们健在 的同学大都已趋八十高 龄,虽然凭藉医学的不 断发展,人们对保健医疗的更多认知,在无意外及病疾感染的情况下 或能助长世人的寿限, 但八十确是不少,但愿 这一点能促使我们清醒 知足,对天感恩,明悉自己因何而生,终将往何处去,这样心中才能 更为了然踏实,感到无 比的快乐和幸福,让往 后的岁月度过得更有意

年老了,不必忌 讳言老,不然,如因为 心底莫名的恐惧、矫作忘年,每天仍如往昔懵 懵懂懂挥霍着时光,仿 衰老一词是不涉 及自己,那肯定只会贻误了自己。

年岁的多少 必须我们正视,只要以 理性的态度去思量,就 能更理智地在真实的人 生中轻逸度过。豪言壮 语、激情的年代已成过 去,現在正该放缓脚步 让我们回神享受人生的 成果。回望我们半个多 世纪的跌宕起伏:捱过 多少的狂风暴雨、闯过 无尽的惊涛骇浪,至今 仍然健在屹立,实 乃人生莫大之幸慰矣

在反思及检讨一 切过后,要能确立我们 晚年人生的大方向,不 要再浪费时间只为活在 别人的在意中。以前曾 有的愛好,那时期喜欢 绘画、书法,又没能抽 得时间研习;喜欢唱 歌、跳舞,又没得平台 施展、引吭高歌;喜欢 旅游,又每每因职务琐 事缠身,动弹不得,以 前未遂、不能如愿的愿 望,在条件的许可下, 现时正好可设法慢慢 兑现。

对身外物,诸 如钱财、名利等过眼 云烟应当适可而止, 毋須刻意追求,不然反 会导致成为我们新的累 赘。经验告诉我们,一 切的虛荣与权势终将好 比竹籃打水一场空。我 們往后必须谨慎踏实, 多关注自己晚年的健 康,平衡生活与工作。 交往中尽能力多施善舉 回馈社群;在与后辈的 互動中,也可把我们以 往在人生中积累的经验 和智慧训导他們以作借 鉴,幫助年轻之辈在人 生途中或创业路上少走彎路,免了不必要的折 腾,我们对他人的善待 亦无疑善待了自己。

一切充满正能量的行 止,于我們而言犹如生 命中的阳光,会为自己 增添养分与活力,将使 我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充 实精彩。 同学们,加油 !祈禱大家身體健 康,为争取更加美好的 人生倍加努力,让夕阳 的余辉仍能绚丽绽放。

 

书包叫人沉重

2022/04/19  中国报/中言

老掉牙的学生书包过重问题,早在很久以前就存在,只是到了今天,都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

除了我国,全球其它国家的学生,也似乎面对相同的问题,为书包减重,成为世界各地教育界的挑战,但就连后来推出的“电子书包”,也似乎无法解决问题──“电子书包”虽然有助减轻书包,却也衍生了学生近视问题,引发家长担忧。

书包过重不只可能导致驼背、脊椎侧弯、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影响孩童的生长发育,最新的研究显示,揹着越重的书包,小孩的头脑反而可能越差。

超重损害脊椎

根据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研究团队,以6岁到12岁的78名学生为对象,调查书包重量和健康状态与成绩之间的影响。结果发现,97%觉得书包沉重的学生,成绩比起觉得书包轻盈的学生差。

研究团队表示,沉重的书包、特别是后背的款式,有可能会造成孩童的脊椎损伤。而长期持续负重,会令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今年3月,高级政务部长(教育部)拿督莫哈末拉兹说,教育部将推行减轻学生书包重量计划,包括于今年和2023年,分阶段在有上下午班上课时段的学校设立储物柜。

天天整理书包

在电子化或电子书包未全面普及之前,设立储物柜,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希望政府的这项计划能够顺利落实。这项措施是好的,有了储物柜,学生可以将一些课本或作业簿等,储存在学校内,以减轻书包重量。

一旦有了储物柜,校方必须鼓励学童多利用教室储物柜,而且家长在购买书包时应考虑空书包重量问题,而且每天晚上指导并叮咛孩子整理书包,没有需要用到的书本或物件,就别装入书包带到学校。